關于唐太宗李世民的小故事
唐太宗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關于李世民的故事有很多。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李世民游陰山的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李世民游陰山的故事
《李世民游地府》是名著《西游記》中的一個片段,這也是促使唐僧西天取經的一個直接原因。涇河龍王和袁守城打了一個錯行雨布的賭,這件事情被魏征知道了。
當時,魏征是唐太宗李世民手下的一位老臣,魏征在夢中斬掉了涇河龍王。涇河龍王非常惱怒,便想讓唐太宗還命,唐太宗每天晚上都會做惡夢,日夜都不得安寧。唐太宗得知自己已經病入膏肓,恐怕沒有幾天光景了。魏征前來看望唐太宗,并告訴他說,自己有辦法可以讓太宗長生不老。唐太宗以為魏征說的是寬慰自己的話,便反問他有什么辦法。魏征向唐太宗解釋到,自己和判官崔鈺是很好的朋友,只要皇上把自己寫的書信拿去給崔鈺看,崔鈺就會放太宗的魂魄回來續(xù)命。原來,崔鈺是太上皇時期的臣子,官拜禮部侍郎一職。生前和魏征有過八拜之交,是很好的兄弟。崔鈺去世后,在陰間做豐都判官,手上掌握著人間的生死簿,倆人經常在夢中相會。如果太宗把魏征寫給崔鈺的書信帶去給他看,崔鈺就會明白其中的意思。唐太宗到地府后,經過崔鈺的幫忙,自己又復活了。唐太宗還陽后,打算尋求一位取經人,到西方去取經回大唐,以此普度眾生。
后來,《西游記》被翻拍成電影和電視劇,關于“唐太宗游地府”這一情節(jié),在央視和浙版的《西游記》中都沒有拍攝。隨后,張紀中再次翻拍了《西游記》,電視劇中拍攝了這一情節(jié),但是最終被廣電刪掉了。
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唐太宗是一個深得大臣心的君主,因為他能虛心地聽取大臣的意見并且善于重用賢人,歷史上就有“房謀杜斷”的故事可以看出他的善于用人。
相傳當李世民和房玄齡一起討論國事的時候,唐太宗覺得房玄齡是一個能提出好的意見和具體方法但是不能迅速做決定的人,唐太宗沒有責怪他,而是請來了善于做決定的杜如晦來和房玄齡一起討論。就這樣房、杜兩個人在李世民的搭配下既能出很好的計謀又能很快地做決定,解決了很多問題。
后來人們用“房謀杜斷”來形容各具特長的人,但是從這件事中也看出李世民的任用人才。除此之外,李世民還是一個人道、感性的人。據(jù)史料記載,李世民在位時天下太平,全國判處死刑的人數(shù)很少。
李世民即便對死囚也有一顆寬容的心,在貞觀六年的時候他下令全國被判死刑的人都能回家探親一年,前提是第二年要按時回來接受死刑。在沒人捆綁的情況下,回家探親的死囚全回來了,由此可以看出皇帝的恩德已經感化了死囚。
李世民吞蝗的故事
唐太宗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他的統(tǒng)治下,唐朝民風開化,經濟繁榮,一派祥和,直到今天,我們提及他的“貞觀之治”都不免感嘆當時的盛況。而唐朝之所以能如此昌盛,與李世民愛民如子息息相關。其中唐太宗吞蝗講的就是他愛民的一個典故。
有史料記載,貞觀二年,長安城里大旱,長時間的大旱必然引發(fā)蟲災,果然不久四處便開始鬧蝗蟲。李世民進入百姓的莊園看糧食的受災情況,看到蝗蟲遍地,便捉了幾只放在手心,對著手心的小蟲子說道:“糧食是百姓的根本所在,你吃了糧食,百姓就會挨餓。百姓如果有什么罪過,應當是我這個一國之君沒有做好,應該由我來承擔,如果你能顯靈的話,就吃我的心吧,把糧食還給百姓!”說罷,就要吞下蝗蟲,群臣阻攔,說萬一吃了生病呢!唐太宗說:“我愿意承擔百姓的所有災難,小小的疾病怕什么?”說罷不等群臣開口,就將蝗蟲吞了下去。說來也算離奇,自此蝗蟲不再成災,而唐太宗吞蝗的事跡卻流芳百世。雖然這個故事可能有一點夸張,但是也從側面表示了唐太宗愛民的形象。
唐太宗吞蝗事件中唐太宗對蝗蟲說的那些話將唐太宗以民為本的思想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也將一個國家的君王的形象烘托的高大偉岸。在國家有難之際,唐太宗首先想到的是人民,擔憂的是民生,無怪乎當時的百姓對唐太宗如此的愛戴了!
猜你感興趣:
1.唐太宗李世民簡介
5.李世民怎么死的
6.唐代歷史故事介紹
關于唐太宗李世民的小故事
上一篇:唐太宗李世民是怎么死的
下一篇:唐朝皇帝李世民被稱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