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戰(zhàn)爭的歷史事件
意大利戰(zhàn)爭持續(xù)六十幾年,但是它的影響卻是非常深遠的。其中不僅影響了意大利,更是影響了參戰(zhàn)多國。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AAAA,希望你喜歡!
第一時期
這一時期的特點基本上是法國爭奪那不勒斯王國。那不勒斯國王斐迪南一世死后(1494年1月),法王查理八世宣布作為安茹王朝(屬于法蘭西王朝的旁系)的繼承人有權占有斐迪南一世的領地。1494年8月底,查理八世率兵(3.7萬人,其中包括瑞士雇傭兵;野炮136門)越過阿爾卑斯山脈,向那不勒斯開進。皮埃蒙特軍隊(2.3萬人)在阿斯蒂地域與查理八世軍隊匯合。陸軍作戰(zhàn)得到法國艦隊保障。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各國對查理八世未作認真抵抗,使其得以穿過羅馬全境(1494年12月31日)。1495年1月,查理八世接受羅馬教皇任命他為那不勒斯國王的授職書(委任和批準神職人員的職位和教職的詔書)后,于2月23日進占那不勒斯。法軍的掠奪和暴行和征收新的捐稅激起了意大利人民的憤慨。意大利各國首腦害怕法國勢力的加強和發(fā)生全面起義,于1495年3月建立了“神圣同盟”(或稱“威尼斯同盟”),以驅逐法軍。參加同盟的有威尼斯、米蘭和羅馬教皇。神圣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連一世和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二世也加入了同盟。1495年7月6日,法軍在福爾諾沃(帕爾馬附近)與“神圣同盟”軍交戰(zhàn),遭到失敗。法軍直到1495年10月才得以突向北方。1496年12月,法國撤出那不勒斯王國。
1499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二繼續(xù)奉行先王政策,遠征米蘭公國。路易十二在1499—1500年的幾次交戰(zhàn)中獲勝,相繼占領米蘭和倫巴第。1501—1502年,根據(jù)條約規(guī)定,那不勒斯王國由法西兩國軍隊共同占領。但1503年春,法西兩國因一些有爭議地區(qū)的問題而爆發(fā)戰(zhàn)爭。1503年12月29日加里利亞諾河畔一戰(zhàn),西軍獲勝,法國被迫放棄那不勒斯王國,使其淪為西班牙領地。
第二時期
這一時期從康布雷同盟(1508年12月建立,盟員有羅馬教皇、神圣羅馬帝國、法國和西班牙)對威尼斯共和國發(fā)動的戰(zhàn)爭開始。佛羅倫薩共和國、費拉拉、曼圖亞及其它意大利國家先后加入了康布雷同盟。1509年4月,羅馬教皇禁止威尼斯作禮拜和舉行宗教儀式。1509年春,法國出兵威尼斯,占領了它在倫巴第的領地。1509年5月14日阿尼亞代洛(米蘭附近)一戰(zhàn),擊敗了威尼斯軍隊,取得重大勝利。法國勢力在意大利西北部日益加強引起了力量的重新組合。1511年10月,威尼斯、羅馬教皇、西班牙、英國和瑞士各州訂立同盟(“神圣同盟”),目的是將法國侵略軍逐出意大利。路易十二獲悉此情況后,下令駐意法軍統(tǒng)帥富瓦,加斯東·德轉入進攻。法軍(2.5萬人、火炮50門)向拉韋納推進,企圖攻占該城。德卡敦總督率領西班牙軍隊(1.6萬人、24門火炮)馳援拉韋納守軍。1512年拉韋納一戰(zhàn),西軍被擊潰。但由于政治形勢的變化,法國沒能把戰(zhàn)術勝利發(fā)展為戰(zhàn)略勝利。“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從法軍召回德國雇傭兵,而瑞士雇傭兵則投向威尼斯軍隊。在這種情況下,法軍被迫退卻,并于1512年年底放棄倫巴第。法蘭西斯一世1515年即法國王位,重新開戰(zhàn)。法軍在馬里尼亞諾附近(1515年9月13—14日)擊潰米蘭公爵的瑞士雇傭兵。根據(jù)法西兩國簽訂的努瓦永和約(1516年8月),米蘭歸屬法國,那不勒斯歸屬西班牙。
第三時期
這一時期以1519年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當選為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后,法西兩國瓜分意大利的戰(zhàn)爭為標志。這一時期爆發(fā)6次戰(zhàn)爭,被卷入戰(zhàn)爭的有羅馬教皇、威尼斯、瑞士、英國和土耳其。查理五世力圖把法軍從北意大利驅逐出去,繼而實現(xiàn)南北領地的統(tǒng)一,他事先得到了英國、羅馬教皇、曼圖亞和佛羅倫薩等國的支持。威尼斯是法國國王的同盟軍。1521年戰(zhàn)爭爆發(fā)。1522年4月,法軍在比科卡戰(zhàn)中失利,德國雇傭兵首次打敗了擔任法軍突擊力量的瑞士雇傭兵。這次戰(zhàn)役并未決定戰(zhàn)爭的勝負。法蘭西斯一世率重兵越過阿爾卑斯山脈占領了米蘭,爾后逼近帕維亞。帕維亞一戰(zhàn)法軍失敗,法蘭西斯一世被俘。法蘭西斯一世獲釋后,拒不承認1526年在馬德里簽訂的條約,并加入羅馬教皇在英國支持下建立的旨在使意大利擺脫西班牙桎梏的同盟(科尼亞克同盟,1526年5月)。參加同盟的還有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
1527年,意大利戰(zhàn)爭再度爆發(fā)。雙方各有勝負,1529年法國國王戰(zhàn)敗,被迫于1529年8月與羅馬帝國簽訂和約并放棄對意大利的爭奪。然而法蘭西斯一世于1536年再度挑起戰(zhàn)爭,占領皮埃蒙特和薩伏依。1538年,法國和“神圣羅馬帝國”在尼斯簽訂為期10年的停戰(zhàn)協(xié)定。但法國出使土耳其蘇丹的兩位使者在米蘭公國境內被殺,成為1542—1544年戰(zhàn)爭。查理五世與英國國王結成同盟。法國的盟國有丹麥、瑞典、奧斯曼帝國。1543年,法土聯(lián)合艦隊攻占尼斯。1544年,法軍在圍攻卡里尼亞諾要塞(都靈以南)期間,在切雷索萊附近取得了輝煌勝利。然而,由于羅馬和英國軍隊攻入法國境內,法國被迫于1544年9月在克雷普簽訂了重申1529年康布雷條約基本條款的和約。1551年再度爆發(fā)的意大利戰(zhàn)爭一直延續(xù)到1559年,法西兩國被迫簽訂了卡托—康布雷西和約(1559)。這一和約結束了法國對意大利的擴張,鞏固了西班牙在米蘭公國、那不勒斯王國、西西里島和撒丁島的統(tǒng)治地位,并使意大利仍處于政治上分裂的局面。
意大利戰(zhàn)爭的歷史事件
上一篇:普瓦捷會戰(zhàn)的歷史事件
下一篇:玫瑰戰(zhàn)爭的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