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以什么為中心
日本的茶道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雖然它起源于中國,卻也保留了自己的內(nèi)涵和核心。可能有人會問,日本茶道以什么為中心的呢?下面就讓小編來為您一一解答。
日本茶道的中心
日本茶道里面有個詞叫“間”,就是兩個動作之間時間和空間的間隔,“間的藝術”其實是“心的節(jié)奏”,一場好的演繹,可以感受到你的心跳、你的呼吸的節(jié)奏感。
點茶完起身的時候,先要拿起茶碗和棗,然后定格一下,就是那瞬間的定格,讓畫面無比美妙,適度的停頓,可以創(chuàng)造期待感、從容感,由此帶來一種藝術的張力,動和靜之間找到一種快慢平衡、陰陽平衡的美感。
這種藝術在日本舞踴和能劇中也常有。每一次停頓,都是一次休憩,思考下何去何從。如果沒有停頓,便毫無美感,就像一個為生存匆匆趕路的人,來不及調(diào)整下呼吸,感受下當下的美好。
國畫中有種藝術叫做“計白當黑”,留白的部分甚至比畫的部分還重要,要回味的恰恰就是欲說還休的留白,蘊含著無窮的弦外之音。
日本茶道,寡言少語,“間”就是一種茶語,亭主借此以心傳心,以形傳心。薄茶點像是一場無聲的音樂會,不懂的人以為是行為藝術,但會聽的可以聽出動聽的旋律。
在點前,將水勺放在蓋置上一扣,發(fā)出一聲清脆的聲音,劃破寂靜的長空,預示了美學大餐即將拉開帷幕,隨之而來的是第二聲“咚”,茶勺柄末端落在榻榻米上的聲音,像空谷回音經(jīng)久不絕,最后“余情手”慢慢離開,人與器的情愫,永遠藕斷絲還連,心的眷戀,帶來無限的儀式美。
雖然儀式的間隔有明確的規(guī)范,但每個人演繹出來卻是不同風味,對節(jié)奏的掌握和美感的修煉,會塑造出不一樣的韻律,不同的人賦予茶不同的美,一場日本茶道藏著你所有的履歷,唯有歲月可以慢慢雕塑。掌握薄茶點的節(jié)奏很重要,而人生的節(jié)奏更重要,不同的年齡不同的使命,切不能亂了方寸。有時候,快了就是慢了,慢了,反而是快了,生命自有他的規(guī)律,我們唯有臨摹。
茶道中的“間”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這是所有美感產(chǎn)生的前提。比如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和誰走的太近,都是一種災難。朋友如此,夫妻亦如此,相處容易,相敬難。距離產(chǎn)生美,是亙古不變的真理。想要得到一個人,就走近他,想要失去一個人,你就無限制的走近他。懂得留白的人,生命才能產(chǎn)生余韻。適度的減法,是生活藝術的“間”。
與人相處的能力是一等一的學問,最難的就是找到這個“間”,適度的距離和節(jié)奏,需要用心去體會,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要慢慢體悟。就像薄茶點,真正的導演是自己那顆“心”,心為君主之冠,要想做好一場日本茶道,必須要走心,稍微一不走心,立馬就走神了,神離則韻無。“心”是茶道的魂魄,學習日本茶道,表面上學儀式美,其實是調(diào)伏那顆心。
日本茶道的內(nèi)涵
和:
茶道四諦中的“和”,既表示和諧的和,又表示和悅的和,它體現(xiàn)了支配茶道整個過程的精神。“和諧”注重形式方面,“和悅”則表示內(nèi)在的感情,茶室里的氣氛就是在這種“和”的精神下建立起來的。在茶事進行中有觸覺上的和,嗅覺上的和,視覺上的和及聽覺上的和,具體來說,一只好的茶碗不在于它的外形如何,而在于它的手感,客人拿起它時是否不覺得冰涼、扎手、太重或太輕。
茶室里的香氣味一定不能太強、太刺鼻,要輕柔地散漫在茶室內(nèi),窗子是分布在茶室內(nèi)的和美之源,經(jīng)白色宣紙過濾而透進茶室的光線總是輕柔的,誘人冥想。風從茶室外老松樹的葉縫中吹過,與爐子上茶釜的煮水聲音相附和,這和諧的環(huán)境之美與參與者和悅的人格之美奏出一曲和的美曲。
在茶道形成初期的封建時代,雖然存在著嚴格的等級制度,但是在小小的茶室里各個階層的人都是無差別的。在這里一切世俗的貴賤都隨風而去,平民與貴族促膝而談,這同時也是禪的精神。從禪的角度來看,人與人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以和為貴”“以和為本”的意境亦是禪宗直指人心所依托的氛圍。禪宗吸收了“和”的概念。
主張用淡泊無為,“不生憎愛、亦無取舍、不念利益”的清靜本心去體驗、了悟“我心即佛”的般若真諦,從而達到“佛我一如”的“和”境。茶道是禪宗自然觀外化的一種藝術形式,是調(diào)和人際關系“以心傳心”的人工渠道,茶道所極力渲染的氛圍。
是摒棄世人紛爭,追求平和、靜謐的“和”境,其庭園設計、茶室布局、禮儀程序、禮節(jié)規(guī)范,都別具匠心地突出“和”的氛圍,特別是一張半榻榻米大小的茶室把人與人的距離凝縮到咫尺之間,更加突出了心心相印、以茶會友的情境。
敬:
敬的思想本源自禪宗,禪宗主張“我心即佛”、“萬物皆有佛心”,認為在“真如”面前所有的人都平等不二。茶道吸收了禪宗的“心佛平等”觀,并加以升華和提煉,形成了“敬”的情感概念。最能體現(xiàn)這種“敬”的意念的,應是茶湯中的“一座建立”,所謂“一座”,是指參與茶事的所有的人。
“一座建立”是說參與者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人們要相互尊重,創(chuàng)造、共享一個和諧的茶室氣氛。在茶室中,賓主共置于一個沒有差別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位置上,在這里相敬相愛,情感出于“本心”的流露而達到自然的、非理性的交融。
茶室中原有為貴賓設置的“貴人入口”,后改為不論身份地位一律自由出入的“小入口”,所有的客人都必須從小入口鉆進來。如果有佩刀,必須將刀放在茶室外,進入茶室就是一派平等和平的世界,這一創(chuàng)意徹底地體現(xiàn)了茶道所提倡的“敬”的思想。
禪宗認為人的一切雜念和欲望皆源自此二者,要想成佛,就必須去實現(xiàn)一種超越經(jīng)驗,即無意識的內(nèi)心自悟。而這種超越的先決條件之一就是“敬”,真正領悟了“敬”的禪意,才能“見能者近之,驚佩其才;見后于己者,則須鼎力協(xié)之”,點示出茶道與禪宗一脈相承、息息相通的“敬”的意識。
里千家茶道的歷史
千利休居士曾經(jīng)說過“和敬清寂”這四個字就是茶道的根本。
和代表平和的和,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和,當我們進入茶室之中品嘗一碗茶時,無論是客是主,“請先”,“請慢用”以及種種的言詞,都代表了茶道中所蘊含的“和”之意。在現(xiàn)代人的價值觀中,總是認為茶道是十分繁瑣以及復雜的事情,很都人認為“就算是在自己家里,就算是一個人也可以喝茶。”但是,在茶道的本質(zhì)中,和所代表的真諦為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關系,只要隨時隨地的從內(nèi)心去體認茶道里的「和」,必定可以了解到和的真諦。
古代的習俗,經(jīng)過了多少世代而流傳了下來,保存了數(shù)百年來的美感。對于自然的愛好,以及隨著四季的變遷,以古老的習俗來做內(nèi)心與內(nèi)心的相互溝通,這就是“和”的感覺。的確,現(xiàn)代人的我們對于自然的感受是被動的,但是人們卻擁有對于美的極纖細的感受性。然而將此心性再加以提煉,就是所為的“茶の味”,也就是茶道的精神。
說到敬,則是對于長輩的尊敬,同時也代表了對于友人與同儕間的敬愛。以和而敬,從此開始便展開了茶道的真髓。
而清,則是清凈,清潔的意思,也是茶道的種種禮儀,做法中十分強調(diào)的部分。
許多人認為茶之湯中,一定要使用古老的器物,注重是那個時代的哪個大師所做,以及是否是那個時代的那個名人所用過,總是把古老擺在所有事物之前,事實上這是錯誤的觀念,其實最注重的應該是清潔,在利休百首中也詠道“水與湯可洗凈茶巾與茶筅,而炳杓則可以洗凈內(nèi)心”。
由清而靜,也就是所謂的“靜寂”,就如在不受外界干擾的寂靜空間里,內(nèi)心深深的加以沉淀的感覺。
而寂乃是茶道中的美的最高理念,在求取“靜”的同時,能觀察自己知足的內(nèi)心,在深沉的思索中讓自己內(nèi)心沉淀,此乃是禪學中所生之思想,也乃是對于人生的最佳解答。
猜你感興趣:
5.日本的茶道分幾步
日本茶道以什么為中心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