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挾天子令諸侯的釋義
梟雄曹操是小編很喜歡的一個歷史人物,關(guān)于他的荒唐故事有很多,其中就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故事。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分享的曹操挾天子令諸侯,一起來看看吧。
挾天子以令諸侯
挾制著皇帝,用皇帝的名義發(fā)號施令?,F(xiàn)比喻用領(lǐng)導(dǎo)的名義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揮別人。出處《左傳·魯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逗鬂h書·袁紹傳》載:“沮授說紹曰:‘且今州城粗定,兵強(qiáng)士附,西迎大駕,即官鄴都,挾天子而令諸侯,畜士馬以討不庭,誰能御之?’?!?a href='http://m.zbfsgm.com/shouyou/sanguo/' target='_blank'>三國志-武帝傳》:“建安(196-220)元年春正月,太祖軍臨武平,袁術(shù)所置陳相袁嗣降。太祖將迎天子,諸將或疑,荀彧·程昱勸之”
曹操挾天子令諸侯的出處原文
《左傳·魯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春,齊侯(齊桓公)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楚子(楚成王)使與師言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fēng)馬牛不相及也(風(fēng),佚也,《書·費誓》馬牛其風(fēng))。不虞(料也)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對曰:昔召康公(召音邵,召公奭)命我先君大公(姜太公)曰:五侯九伯(音霸),女實征之,以夾(音挾)輔周室。賜我先君履(踐履之界),東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無棣。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音供),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求問也)。昭王南征而不復(fù),寡人是問。對曰: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昭王之不復(fù),君其問諸水濱。師進(jìn),次于陘。夏,楚子使屈完如師,師退,次于召陵(今河南省漯河市,許慎故里)。齊侯陳諸侯之師。與屈完乘而觀之。齊侯曰:豈不谷是為先君之好是繼,與不谷同好,如何?對曰: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獲也)寡君,寡君之愿也。齊侯曰:以此眾戰(zhàn),誰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對曰: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屈完及諸侯盟。
曹操挾天子令諸侯的英文讀法
to have the emperor in one's power and order the dukes about in his name; to usurp power by holding the emperor as a hostage and acting in his name
and (With the emperor as feudal order)
曹操挾天子令諸侯的近義詞
挾天子而令天下
語法
復(fù)句式;作謂語、定語、分句;含貶義
曹操
挾:挾制;
天子:古以君權(quán)為神所授,故稱帝王為天子;
諸侯: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國君主。在其統(tǒng)轄區(qū)域內(nèi),世代掌握軍政大權(quán),但按禮要服從王命,定期向帝王朝貢述職,并有出軍賦和服役的義務(wù)。
解釋
原指挾制著皇帝,用皇帝的名義發(fā)號施令?,F(xiàn)比喻用領(lǐng)導(dǎo)的名義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揮別人。因為當(dāng)時是后漢,所以也可以說是一個名協(xié)的天子即(劉協(xié))去命令別人。
人物介紹
管仲
管仲(公元前719-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謚敬,春秋時期道家代表人物。被稱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潁上(今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人,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xué)家、政治家、軍事家。被譽(yù)為“法家先驅(qū)”、“圣人之師”、“華夏文明的保護(hù)者”、“華夏第一相“。被道家后學(xué)列奉為 “丙申太歲管仲大。”
管仲是我國古代重要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也是先秦諸子中道家、法家的代表人物。著有《管子》一書。
管仲在任內(nèi)大興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國強(qiáng)兵,重視商業(yè),并因開創(chuàng)國營娼妓制度而曾被中國性服務(wù)業(yè)供奉為保護(hù)神。《戰(zhàn)國策》、《國語·齊語》、《史記·管晏列傳》、《管子》、《左傳》等都有記載他的生活傳記,《論語》、北宋蘇洵的《管仲論》對管仲的事跡做出了分析和評價。
楚成王
楚成王(?-公元前626年),羋姓,熊氏,名惲,楚文王之子,母息夫人,春秋時期楚國國君,公元前671年―公元前626年在位。
公元前672年,弒殺其兄楚堵敖奪位。楚成王即位后,布施恩德,與諸侯修好結(jié)盟,向周天子進(jìn)貢以鞏固王位,鎮(zhèn)壓夷越各族,大力開拓疆域。先后滅亡弦、黃、英、夔等國。
楚成王與齊國爭霸,后因忌憚齊國兵威,與其舉行召陵之盟,暫時同中原諸侯和好休兵。公元前638年,在泓之戰(zhàn)中戰(zhàn)敗宋襄公,稱雄中原。城濮之戰(zhàn)時,遭晉國打敗,因此向中原發(fā)展受阻。
公元前626年,楚成王遭太子商臣(楚穆王)和潘崇逼迫自殺,謚號成王。
齊桓公
齊桓公(前716年-前643年10月7日),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時齊國第十五位國君,姜姓,呂氏,名“小白”。
齊桓公是姜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代孫,是齊僖公祿甫的第三個也是最小的兒子,其母為衛(wèi)國人。在齊僖公長子齊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孫無知相繼死于齊國內(nèi)亂后,公子小白與公子糾爭位成功,即國君位。
齊桓公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齊國逐漸強(qiáng)盛。公元前681年,齊桓公在齊國北杏(今山東聊城東)召集宋、陳、蔡、邾等諸侯會盟,是歷史上第一個代替周天子充當(dāng)盟主的諸侯。
當(dāng)時中原華夏諸侯苦于戎狄等游牧部落的攻擊,于是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成為中原第一個霸主,受到周天子賞賜。
齊桓公晚年昏庸,管仲去世后,任用易牙、豎刁等小人,最終在內(nèi)亂中餓死。
猜你感興趣:
曹操挾天子令諸侯的釋義
上一篇:褒姒烽火戲諸侯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