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七十一諸侯國列表
古有周幽王為博紅顏一笑,烽火戲諸侯,最后導(dǎo)致周王朝的滅亡。那么,西周的七十一諸侯國分別是哪些呢?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分享的西周七十一諸侯國列表,一起來看看吧。
西周七十一諸侯國列表
據(jù)記載,周初分封了七十一國,姬姓之國共有五十三個,占了其中的絕大部分。而在姬姓之國中,屬于文王諸子的有十六國;屬于武王之子的有四國;屬于周公后裔的有六國。這些封國大小不等,有的是畿內(nèi)的采邑。它們廣泛地分布在中原地區(qū)內(nèi),與眾多的舊國錯雜在一起,這就直接加強了周王室的統(tǒng)治力量。
西周主要諸侯國
周武王姬發(fā)分封姬姓宗室子弟和功臣為列國諸侯,為五等:公、侯、伯、子、男,其不及五等者為附庸。其中姬姓子孫的封國最多,有53個,這就是中國封諸侯建同姓的“封建”的由來。
分封的列國諸侯中著名的有:
魯國---姬姓,侯爵。系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公姬旦,佐文王、武王、成王有功,乃封其長子伯禽于曲阜,以輔周室。
齊國---姜姓,侯爵。系炎帝裔孫伯益封地,今山東青州府。
燕國---姬姓,伯爵。系周同姓功臣,曰君奭。封國地為今幽州薊縣。
魏國---姬姓,伯爵。系周同姓功臣,曰畢公高。封國地為今河南開封府高密縣。
管國---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鮮。封國地為今河南信陽縣。
蔡國---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度。封國地為今河南汝寧府上蔡縣。
曹國---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振鐸。封國地為今濟陽定陶縣。
成國---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武。封國地為今山東兗州府汶上縣。
霍國---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處。封國地為今山西平陽府。
衛(wèi)國---姬姓,侯爵。系王同母少弟,為康叔。封國地為今北京冀州。
滕國---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繡。封國地為今山東章丘縣。
晉國---姬姓,侯爵。系武王少子,曰姬唐叔虞。封于唐,后改為晉。封國地為今山西平陽府絳縣東翼城。
吳國---姬姓,子爵。系周太王長子姬泰伯之后。封國地為今吳郡。
虞國---姬姓,公爵。系周太王次子姬仲雍之后。曰姬章已,為吳君,別封其為虞。封國地為今河?xùn)|太陽縣。
虢國---姬姓,公爵。系王季子虢仲,文王之弟。封國地為今陜縣東南之虢城。
楚國---羋姓,子爵。系玄帝姬顓頊后裔。封國地為今丹陽南郡枝江。
許國---姜姓,男爵。系伯夷之后,曰文叔。封國地為今許州。
秦國---嬴姓,伯爵。系玄帝姬顓頊后裔。封國地為今陜西西安。
莒國---嬴姓,子爵。系少昊之后。封國地為今莒縣。
紀(jì)國---姜姓,侯爵。系太公次子。封國地為今壽光市。
邾國---曹姓,子爵。系陸終第五子晏安之后。封國地為今山東鄒縣。
宋國---子姓,公爵。系商王帝乙之長庶子,曰微子啟。封國地為今睢陽縣。
杞國---姒姓,伯爵。系夏禹王之后。封國地為今開封府雍丘縣。
陳國---媯姓,侯爵。系帝舜之后。封國地為今陳縣。
薊國---姬姓,侯爵。系帝堯之后裔。封國地為今北京順天府。
知識拓展:
西周自公元前1046年武王克商后建立,隨著王朝的建立為了鞏固全國政權(quán),自夜不寐。定都鎬京(今陜西西安西南)。另外作出一系列政策調(diào)整,為了加強對已經(jīng)受周朝的控制下土地管理,對周的開國元老實行大分封。那么,你知道西周共分封了多少個諸侯國嗎?揭西周大概分封了多少個諸侯國。
西周共分封了多少個諸侯國?
西周初年,為了維護和鞏固它在全國的統(tǒng)治,采取了分封諸侯的辦法。武王和周公先后兩次分封,受封的諸侯有三種人:一為周王的同姓親族;二是開國功臣;三為先代貴族。
《呂氏春秋·觀世》謂“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國八百余”;《荀子·儒效》謂“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左傳》昭公二十八年謂西周分封“兄弟之國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
同時,對其他部落實行大分封:神農(nóng)氏的后人封于焦,黃帝的后人封于祝(江蘇贛榆),堯的后人封于薊(天津薊縣),舜的后人封于陳(河南淮陽),夏朝的后人封于杞(河南杞縣)。
將紂王的兒子武庚安放在商朝的首都殷。為了包圍武庚的地盤,又分封了自己三個弟弟:管叔鮮于管(河南鄭州),蔡叔度于蔡(河南上蔡),霍叔處于霍(山西霍州),是為三監(jiān)。
為了加強對已經(jīng)受周朝的控制下土地管理,對周的開國元老實行大分封,如將呂尚封于齊,公旦封于魯,召公奭封于燕,叔鮮封于管,叔度封于蔡。據(jù)記載,周初總計分封了71個諸侯國,其中兄弟之國15個,同姓之國40余個。繼而派兵征討商朝各地殘余力量以及東夷勢力,據(jù)記載,當(dāng)時共討伐了九十九國,有六百五十二國向武王臣服。還封了一些前王之后,如焦、祝、薊、陳、杞等。
為了吸取商朝滅亡的教訓(xùn),治理好國家,武王專門把箕子接來鎬京,虛心請教安邦治國之道。根據(jù)箕子講述的道理,他同姜太公、周公旦等商議,決定將古時已有但還未完全形成的宗法制度進一步完善和確定下來。即把全國分成若干個侯國,由周天子分封給在滅商大業(yè)中做出了貢獻(xiàn)的姬姓親族和有功之臣;各諸侯可以擁兵,但必須隨時聽從天子調(diào)遣,定期向天子納貢、朝賀;允許封侯世代承襲,并可在封國內(nèi)分封卿、大夫;天子對諸侯有賞罰予奪之權(quán),對封國中分封卿、大夫也有權(quán)過問。毫無疑問,武王實行的封邦建國方略,相對于商朝那種原始小邦林立的現(xiàn)象來說,顯然是一個進步。
它確有統(tǒng)天下于一尊的意義,在當(dāng)時起到了鞏固和加強全國統(tǒng)治的作用。
但是,周初的“封邦建國”,目的在于“以藩屏周”,這種分封制,對于加強周王室的統(tǒng)治,促進邊遠(yuǎn)地區(qū)的開發(fā),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各諸侯國的政治、經(jīng)濟發(fā)展不平衡,加之交通不便,這些諸侯與周王室的聯(lián)系日趨減少,逐漸形成一些強大的地區(qū)性中心,終于導(dǎo)致了后來諸侯割據(jù)的局面。
猜你感興趣:
西周七十一諸侯國列表
上一篇:奴隸制與封建制的區(qū)別
下一篇: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