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滅六國最后一個是哪個國家
秦王終于經(jīng)過10年的統(tǒng)一戰(zhàn)爭,于公元前221年實現(xiàn)了大一統(tǒng)。經(jīng)歷了長期戰(zhàn)亂和分裂的廣大人民群眾迫切要求實現(xiàn)統(tǒng)一。秦滅六國統(tǒng)一則順應了時代的潮流。秦滅六國最后一個是哪個國家呢?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秦滅六國資料,希望對你有用!
秦滅六國最后一個
在這十年中秦國逐漸吞并了其他六個國家,在這六個國家中秦國最后一個攻打的是齊國,秦國為什么會把齊國放在最后攻打呢?因為齊國離秦國的疆域比較遠嗎?還是有什么其他原因呢?
齊國和秦國一樣都是周朝的諸侯國,齊國的疆域包括現(xiàn)在的山東省北部和河北省西南部。齊國的第一位君主是在我國周朝歷史上極其著名的姜太公姜子牙,西周初立的時候西周君王將功臣和宗室貴族封分為諸侯,姜太公就是其中一個,他的封土后來演變成了戰(zhàn)國時期的齊國。齊國剛開始只是一個小國,后來經(jīng)過齊桓公的治理和名相管仲的協(xié)助齊國逐漸變得強大,后來齊國成為了春秋五霸之一。
從以上內(nèi)容我們可以看出秦始皇將齊國放在最后去攻打不僅僅是因為齊國與他們國家的領(lǐng)土相距最遠,還因為齊國的實力強大,所以秦國不敢貿(mào)然攻打齊國。由于齊國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除了秦國之外最強大的國家,所以秦國在滅六國的過程齊國放在最后攻打,但如果齊國在秦國攻打其他國家的時候施以援手的話,也不會導致最終和其他國家一樣被秦國吞并。
秦滅六國的時間表
滅韓
前230年 前230年,秦王政派內(nèi)史騰率軍突然南下渡過黃河,攻破韓國首都鄭(今河南新鄭),韓王安投降,韓國滅亡。秦國遂在韓地設置潁川郡,建郡治于陽翟(今河南禹州)。
滅趙
前229——前228年 前229年,秦滅韓后第二年,秦軍乘趙國遭受旱災之際,兵分兩路,南北合擊趙都邯鄲。前228年,破趙軍,攻占邯鄲,俘趙王,趙國滅亡。趙國公子嘉逃到代(今河北蔚縣東北),收拾好殘部自立為代王。 前222年,王翦之子王賁率軍在攻滅燕趙殘余勢力,俘代王嘉。
滅魏
前225年 前225年,秦國將領(lǐng)王賁率兵出關(guān)中,攻占了楚國北部的十幾座城,保障了攻魏秦軍側(cè)翼安全后,旋即回軍北上突襲并圍困住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魏軍依托大梁的城防工事死守,秦軍強攻毫無奏效,于是引黃河水灌入城內(nèi)。三個月后,大梁城被水浸壞,魏王假投降,魏國滅亡。秦在魏國地區(qū)設立碭郡。
滅楚
前226——前223年 前226年,秦王派李信和蒙恬率20萬秦軍攻楚,楚將項燕率軍抵抗,秦軍攻下平興(今河南汝南縣東南)、寢(今河南沈丘縣東南)進兵到城你(今河南寶豐縣東),項燕反擊,大敗秦軍,李信敗逃。前225年,秦王命老將王翦率60萬大軍再次伐楚,兩軍在陳相遇,王翦以逸待勞,按兵不動。前224年,楚軍多次挑戰(zhàn),秦軍亦不與交戰(zhàn),項燕只好帶兵東歸,秦軍趁楚國撤退之時迅速出擊,并在蘄大敗楚軍,又強渡淮水,直抵楚都壽春(今安徽壽縣)城下。前223年,秦軍乘勝追擊,攻占楚都壽春,俘虜楚王負芻,楚國滅亡。秦在楚地設九江郡。項燕敗退至長江以南,立昌平君為楚王。 滅掉楚國的王翦大軍繼續(xù)南下,造戰(zhàn)船渡長江,消滅項燕余部和昌平君,并于前222年攻陷越國都城的會稽,俘虜分散于江南的越國王族后裔。秦在越地設會稽郡。
滅燕
前226——前222年 前228年,秦軍破趙以后,王翦屯軍中山故地,準備下一步攻打燕國。前227年,燕太子丹派荊軻赴秦,準備以獻督亢的地圖和秦國逃將樊於期的首級之名刺殺秦王,望造成秦國混亂,以解被滅亡的危險,結(jié)果陰謀敗露,荊軻被殺。前226年,秦王以此為借口,派王翦率兵攻打燕國,秦軍在易水大敗燕軍和前來支援的代軍,攻陷薊,燕王喜與太子丹率殘部逃往遼東。后燕王喜殺太子丹,將其頭獻秦。前222年,秦將王賁進軍遼東,殲滅燕軍,俘虜燕王,燕國滅亡。
滅齊
前221年 秦國重金收買了齊相后勝,使齊國即不合縱抗秦,也不加強戰(zhàn)備。齊王建聽信了后勝的主張。秦國滅五國后,齊王才頓感到秦國的威脅,慌忙隊集結(jié)到西部邊境,準備抵御秦軍的進攻。 前221年,秦王以齊拒絕秦使者訪齊為由,命王賁率領(lǐng)秦軍伐齊,秦軍避開了齊軍西部主力,由原來的燕國南部南下直奔齊都臨淄(今山東淄博北)。齊軍面對秦軍突然從北面來攻,措手不及,土崩瓦解。齊王不戰(zhàn)而降,齊國滅亡。秦在齊地設置齊郡和瑯琊郡。
秦滅六國之戰(zhàn)秦始皇勝利的原因
秦國方面
在戰(zhàn)爭頻繁,兼并不斷的戰(zhàn)國時代,任何國家都想要生存就必須改革圖強。因為舊的社會制度已不適應新形勢的發(fā)展變化,因此戰(zhàn)國七雄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和變法,吳起在楚國變法、李悝在魏國變法、商鞅在秦國變法等。其中秦國的商鞅變法是最徹底,取得的成效最大。
秦國自秦穆公到秦始皇,對秦內(nèi)政外交作出突出貢獻的賢臣都是來自外國,而六國用人大多限于本國,而且往往糟蹋從才。“七國為爭天下,都招四方游士,但六國所用為相的都是宗族及國人。
而正是商鞅在秦國的變法使秦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一個落后的小國變?yōu)橐粋€強國奠定了秦統(tǒng)一天下的物質(zhì)基礎;正因為范雎入秦糾正秦國內(nèi)政外交政策的錯誤,在內(nèi)政上實行論功行賞,因能授官的政策,對外則采取“遠交近攻”的策略,使秦國成為七國中最強大的國家,正是因為張儀入秦提出以連橫破合縱的政策,利用六國間的矛盾個個擊破。比如,商鞅在魏國時,他是魏相公叔痤手下的一名小官,公叔痤向魏惠王推薦商鞅有治國之才,但是魏王不用,衛(wèi)鞅在魏國得不到重用。聽說秦王廣招賢才,便投奔秦國。秦國在商鞅的輔助下通過變法逐漸強大起來,魏國才后悔當初沒有聽公叔痤的話。但這時已為時已晚。
況且有些有才之士在本國的處境是相當悲慘的。如范雎在魏國時,魏王派他跟隨中大夫須賈出使齊國,齊王發(fā)現(xiàn)范雎很有辯才,于是派人賜給范雎十斤金和一些牛肉和酒,范雎拒不敢收。須賈知道后大為惱火,以為范雎將魏國秘密告訴了齊國,并將此事告于魏相魏齊。魏齊不假思索之下派人打斷了范雎的肋骨,打掉了門牙。用草席包之扔于茅廁,并令酒客向他拉屎拉尿。后被人救起送入秦國。范雎原想盡忠報國,但由于丞相魏齊嫉賢妒能,致使將這個人才“輸送”到秦國。
六國方面
面對秦國統(tǒng)一趨勢的加強,六國并非都甘心坐以待斃,被秦逼急了,也想方設法的謀劃對付秦國的策略,但卻謀劃不到點子上。
六國間如果團結(jié)起來,齊心協(xié)力對付強大的秦國,那么取得勝利是完全有可能的。比如,前298年齊韓魏三國聯(lián)合打秦國,攻入秦國函谷關(guān)。前247年,魏公子率關(guān)東五國出兵反擊秦國,大破秦兵一直追到函谷關(guān)使秦兵不敢出戰(zhàn)有十五年之久。但是由于六國間各懷鬼胎,各有各的打算和目的,導致他們間矛盾重重。因而不惜推行姑息縱容的“綏靖”政策,縱容秦國攻打他們的鄰國。殊不知“唇亡則齒寒”的道理,甚至出兵幫秦國去攻打他們的鄰國,最后只好落得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下場。再比如公元前259年,秦國進攻趙國,作為趙國鄰國的齊國看不到趙國是他阻擋秦國的屏障,在長平之戰(zhàn)時卻袖手旁觀,坐待五國滅亡。秦滅五國后最后兵臨城下,別無他途的齊國只有投降,齊王建落得個餓死松柏林中的下場。除此而外,韓、魏等國鼠目寸光,卻與秦聯(lián)合攻齊楚,實際上是在自掘墓穴。
看過“秦滅六國最后一個是哪個國家”的人還看了:
秦滅六國最后一個是哪個國家
上一篇:秦滅六國最難打的國家是哪一個
下一篇:秦朝皇帝列表排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