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中的動物小知識
早期的海洋動物經(jīng)過漫長的地質(zhì)時期,逐漸演化出各種分支,豐富了早期的地球生命形態(tài),根據(jù)化石研究,地球上最早出現(xiàn)的動物源于海洋。下面是小編收集關于海洋中的動物小知識,希望對你有幫助。
1.關于海洋動物的知識
海洋生物知識在地球表面,海洋面積占了四分之三左右。在神秘和廣闊的海洋里,生長著種類繁多的海洋生物?海龜是海洋龜類的總稱,海龜是現(xiàn)在海洋世界中體型最大的爬行動物。其中體型最大的要數(shù)棱皮龜了。它最大體長可達2.5米,體重約1000公斤,堪稱海龜之王。?小丑魚是一種熱帶咸水魚。?已知有28種,小丑魚與??兄懿豢煞值墓采P系,因此又稱??~。帶毒刺的海葵保護小丑魚,小丑魚則吃??蟮臍堅?,形成一種共生的關系。?蝴蝶魚體型較小,長度很少超過20厘米。游動姿態(tài)像蝴蝶,色彩鮮艷,所以得名蝴蝶魚。七彩神仙魚?七彩神仙魚別名鐵餅、七彩燕。體色隨著光照產(chǎn)生變化,光線暗時體色深暗;光線明亮,色彩就艷麗豐富,條紋滿身。輕盈飄逸的水母在那蔚藍色的海洋里,棲息著許多美麗透明的水母,它們一個個像降落傘似地漂浮在大海里,婀娜多姿的容貌使人贊嘆不絕。在海洋里,見到這些水母可千萬別動手觸摸,否則會被其帶毒的刺胞蜇傷,甚至喪命。藍鯨藍鯨是人類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動物,全身呈藍灰色。目前捕到最大藍鯨長33.5米,體重195噸,相當于35頭大象的重量。獸中之“王”——藍鯨分身有術的海星海星的體型大小不一,小到2.5厘米、大到90厘米,體色也不盡相同,幾乎每只都有差別,最多的顏色有桔黃色、紅色、紫色、黃色和青色等。海星還有一種特殊的能力——再生。海星的任何一個部位都可以重新生成一個新的海
2.海洋里面都有哪些動物
海洋哺乳動物,我國現(xiàn)有各種海獸39種.如:各種鯨類、海豚、海豹、海獅、儒艮等.2、海洋爬行動物,爬行動物是體被角質(zhì)鱗片,在陸上繁殖的變溫動物.3、海洋鳥類,海洋鳥類的種類不多,在中國海共記錄了183種海鳥.如紅喉潛鳥、黑腳信天翁、海燕、小軍艦鳥、海雀、白鷺、海鷗等等.4、海洋魚類,魚類是脊椎動物中最低級的一個類群.在我國海域里,目前已記錄到海洋魚類3023種,其中軟骨魚類237種、硬骨魚類2786種,約占我國全部海洋生物種類的1/7.5、海洋節(jié)肢動物,目前,在中國海共記錄節(jié)肢動物4362種,約占中國海全部海洋生物物種的1/5.如鱟、蝦類、蟹類等.6、海洋軟體動物,在中國海共記錄到各類軟體動物2557種,約占中國海全部海洋生物種的1/8.如石鱉、貽貝、珍珠貝、扇貝、牡蠣、文蛤、烏賊、章魚等.7、海洋腔腸動物,腔腸動物因其特有刺細胞,故又被稱作為刺胞動物.目前,在中國海記錄到各種海洋腔腸動物,共計是1010種,它們分屬于腔腸動物門的三個綱.8、海洋植物,海洋植物可以簡單分為兩大類:低等的藻類植物和高等的種子植物. 我國海域生物種具有明顯的中國海域特色,具體表現(xiàn)在不僅有很多世界海洋生物物種,而且還保存有許多在北半球其它海域早已滅絕的古老孑遺物種,和一些在進化上屬于原始以及孤立的類群.其中,屬于原始的物種有鸚鵡螺、中國鱟、柱頭蟲、文昌魚以及海豆芽和酸漿貝等;屬于孤立的類群也很豐富,僅魚類就有80種。
3.生活在海洋里的動物有哪些
人們常把獸類說成是走獸,其實獸類中,不但有像蝙蝠、鼯鼠那樣會飛、會滑翔的獸,而且還有許多生活在河湖或海洋里的獸。
浩瀚的海洋是生命的搖籃。那里不但是魚類、蝦蟹等海洋生物遨游的廣闊天地,也是海獸們生息繁衍的好家園。
鯨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巨獸。它雖然外形像魚,也是海里的游得很快的動物,但是它卻是地地道道靠肺呼吸、胎生的哺乳動物。鯨類一般分為須鯨和齒鯨兩大類。共有90多種。須鯨中體形最大的是藍鯨,它長達30余米,重100多噸。比40頭大象還要重。齒鯨中最兇猛的是虎鯨,它幾乎什么都吃,就邊比自己大十倍的藍鯨它也敢襲擊。海豚是鯨類家族的小兄弟。它不但是海獸中的游泳冠軍,還是聰明的海獸。經(jīng)過訓練,它可以表演精彩的節(jié)目。
海獅、海豹、海象、海狗和海牛也是生活在海洋里的獸。除了海牛不能上岸生活外,海獅、海豹、海狗和海象都要在岸上睡覺和繁殖。海獅因面部長得像獅子,頸部有長長的鬃毛,吼聲像獅吼而得名。它們成群地棲息海邊,白天下海捕食,夜晚上岸睡覺。雄海獅常常為爭奪雌獸打架,直到斗得雙方傷痕累累,一方認輸才肯罷休。海獅聰明靈活,經(jīng)過馴養(yǎng)是馬戲團里的好演員。海象嘴邊長有像象牙那樣的獠牙,它們用獠牙做武器來捕食,用獠牙來爭奪領地,抵抗白熊的襲擊。
雖然,海獅、海豹、海象和海狗的相貌和體形大小有所不同,但是它們的肢體都演變得很短小,像魚鰭一樣,這是它們長期水陸兩棲生活的結果。
4.海洋里有哪些動物
浩瀚無際的海洋在地球上所占的面積約有7/10。
海水的總體積達到13.7億立方公里。世界上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深達11,033米,我們?nèi)绻阎槟吕涩敺灏岬竭@里,峰頂距海面還差2000多米呢!在這樣寬廣、深邃的海洋里生活著哪些動物呢? 從水面到200米深的海洋上層是動物最多的地方,烏賊、箭魚、金槍魚、飛魚、鯊魚、海龜、鯨、海豹、海象等等,都生活在這里。
烏賊是比較低等的軟體動物,它的行蹤極為詭秘,動作敏捷,性情兇猛。平時,它潛伏起來。
發(fā)現(xiàn)敵人時它會噴出濃濃的“墨汁”,自己乘機逃走;發(fā)現(xiàn)獵物時,它能用外套腔裝滿水,然后再猛烈地向后面噴射出去,借助反作用力迅速前進,以便捕捉食物,有時竟能沖出水面,在空中滑翔好幾米。飛魚的飛行本領很強,它兩側的胸鰭一展開就像鳥的翅膀一樣,穿出水面以后,能飛行很長一段距離。
但是,任憑飛魚怎樣能飛善跳,也難以逃脫它的天敵——(魚其)鰍的攻擊。在這一層海域里,最為兇猛的就是鯊魚。
噬人鯊、雙髻鯊等不但吞食魚類,攻擊巨鯨,甚至還尋釁襲擊海船,傷害下海作業(yè)的漁民。但是個頭最大的鯨鯊卻性情溫和,只吃一些較小的浮游生物。
近岸的海淺里,是形形色色的海草組成的海底“森林”,隨波逐浪,搖搖擺擺。五顏六色的小魚兒在草叢中穿梭嬉戲;身體魁梧的海蟹為尋找食物而忙忙碌碌;笨頭笨腦的海龜常常緩慢地爬上沙灘來曬太陽;形形色色的貝殼和海螺在這里緩緩移動,漂亮的海菊花、海饅頭、海母瓜、海鴛鴦、五星魚等逗人喜愛……淺海里的各類動物真是有趣極了。
水平面以下200~1000米是海洋的中層,大約有850多種魚生活在這里,其中有燈籠魚、星光魚、巨口魚等等。最大的烏賊——大王烏賊也是這兒的居民,這種烏賊長17~18米,重1噸左右,這在軟體動物中是獨一無二的。
巨大的抹香鯨常常到這里游弋,捕獵大王烏賊充饑。在海洋的中層,因為太陽光線中只有少量的藍光能透射到這里,所以這層海域的可見度很低。
生活在這里的動物有許多獨特的習性和顏色:有的動物身體能發(fā)光,有的長著像望遠鏡一樣的筒狀眼睛;水母是紅色的,紐蟲是微紅的,蝦是深紅的,好多魚也是紅色的。 水平面以下1000~4000米是半深海層,這里高壓、黑暗、寒冷,大約有150余種魚類生活在這兒。
其中有些魚長得奇形怪狀,或是頭部特別大,或是嘴巴特別大。有的魚長著十分鋒利的牙齒,能夠吞食比自己大得多的動物。
這一水層中的魚類大多數(shù)能發(fā)光,它們之中有的眼睛特別發(fā)達,能夠看清很遠的食物;有的卻完全退化,成為水中“盲人”,只能憑其他感官去發(fā)現(xiàn)食物。在這樣深的海水里,如果有海底溫泉的話,還有許多的動物可以生活繁衍。
美、法等國的海洋學家乘坐阿爾文號深水潛艇,在加拉帕戈斯群島以東300公里的2500米深的海底,發(fā)現(xiàn)了一個溫泉區(qū),水溫達20℃。在溫泉區(qū)有無數(shù)的動物;巨大的紅冠白以蠕蟲像一根根管子,在熱水涌出的地方擁擠在一起;紅棕色的怪魚筆直地豎著身子游泳;白色的蟹和短胖的龍蝦在巖石上爬行;各種各樣的貝類雜亂無章地堆集在一起,靜靜地張著貝殼…… 水平面4000米以下的地方叫深海層,這里也有動物生存。
科學家們在5000米深的海底發(fā)現(xiàn)了一種能以“三足”鼎立的姿式立在海底不動的鼎足魚。即使是在一萬多米深的海溝中,也有一些低等的動物在那里生活、繁殖。
1960年,深海探險家雅·比卡德和他的助手沃爾什乘坐水下深潛器,下潛到太平洋中的馬里亞納海溝水深11022米的海底,在強大的水下探照燈的照射下,看到了一種約30厘米長的怪魚,擺動著扁平的身軀,在水中緩緩游動;一種紅色的大蝦竟然貼近深潛器的舷窗,歡迎遠方的來客……。
5.海洋動物資料
1、箱形水母在十大最危險海洋動物評比中,箱形水母憑借獨一無二的致命性問鼎最危險頭銜。
生活在海洋的箱水母種類繁多,雖然沒有正式記錄,但大量證據(jù)顯示,每年有數(shù)十人甚至100多人命喪箱水母之手。2、虎鯊最可怕的鯊魚并非大白鯊,而是虎鯊,更多的人實際上命喪它們之口。
除了毒蛇之外,能夠讓人天生恐懼的鯊魚便是其中之一。在很多熱帶和溫帶水域,我們都能發(fā)現(xiàn)虎鯊的蹤跡,尤其是在太平洋中部的島嶼周圍。
有記錄顯示,大白鯊每年襲擊人的次數(shù)確實要高于虎鯊,但致人死亡的事故發(fā)生數(shù)量則不及虎鯊。3、石魚石魚之所以躋身前三甲之列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它們世界上毒性最高的魚;另一個則是,它們是動物王國的偽裝高手,能夠像石頭一樣靜靜在“潛伏”在海床上,等待獵物主動上門。
雖然石魚不會主動發(fā)起攻擊,但任何人也不敢冒險與之親密接觸。石魚背上的棘刺能夠抵御鯊魚或其它捕食者的進攻。
所釋放的毒液能夠導致暫時性瘓癥,不經(jīng)治療便會一命嗚呼。4、河豚有一種動物,即使被制成美食擺到餐桌上也能置人于死地,它就是河豚。
河豚又被稱之為“氣鼓魚”,體內(nèi)攜帶的毒素毒性超過氰化物。經(jīng)過特殊培訓的日本廚師會將安全的部位制成美食,但用餐者中毒身亡的悲劇卻也屢有發(fā)生。
5、海蛇人類對蛇擁有一種天生的恐懼,正是這種恐懼讓海蛇順利躋身榜單之列。雖然也像陸上同類一樣釋放可怕的毒液,但海蛇的生活方式更像是一個“海洋隱士”,因此并不具有很高的危險性。
在提到毒性的時候,人們經(jīng)常將海蛇與眼鏡蛇進行比較。它們釋放的毒液能夠在短短數(shù)秒鐘之內(nèi)讓獵物癱瘓并最終走向死亡之路。
慶幸的是,它們很少攻擊人類,更喜歡捕殺鰻魚、貝類以及小蝦。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海洋動物。
6.你還知道有關海底動物的哪些知識
海洋動物(marine animals)是海洋中異養(yǎng)型生物的總稱。海洋是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統(tǒng),海洋動物是生物界重要的組成部分。門類繁多,各門類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特點可以有很大差異。
微小的有單細胞原生動物,大的有長可超過30米、重可超過190 噸。從海上至海底,從岸邊或潮間帶至最深的海溝底,都有海洋動物。海洋中各門類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特點十分不同的異養(yǎng)型生物的總稱。它們不進行光合作用,不能將無機物合成為有機物,只能以攝食植物、微生物和其他動物及其有機碎屑物質(zhì)為生。
現(xiàn)知海洋動物約有16~20萬種,它們形態(tài)多樣,包括微觀的單細胞原生動物,高等哺乳動物--藍鯨等;分布廣泛,從赤道到兩極海域,從海面到海底深處,從海岸到超深淵的海溝底,都有其代表。海洋動物可分為海洋無脊椎動物、海洋原索動物和海洋脊椎動物3類。
在海洋中的動物群:海洋的生活條件相對一致,面積廣大,動物中除魚類、鯨類,還有浮游動物和游泳動物,如頭足類和水母等。在深海層,僅發(fā)現(xiàn)不依賴浮游生物生存的動物。
在許多大洋區(qū),海流將營養(yǎng)豐富的深層海水帶到淺層,使海洋淺層帶增加了魚類產(chǎn)量。在海底生活的底棲動物,包括固著動物,如海綿、腔腸動物、管沙蠶等和運動動物,如甲殼類、貽貝、各種環(huán)節(jié)動物、棘皮動物等。珊瑚動物在熱帶海洋發(fā)展最充分。珊瑚礁是由大量建礁動物和植物的白堊質(zhì)骨骼物質(zhì)(特別是珊瑚和苔蘚蟲)沉積而成的。在珊瑚礁環(huán)境中動物最密集且最多樣化。
7.海洋里的動物有哪些
浩瀚無際的海洋在地球上所占的面積約有7/10。海水的總體積達到13.7億立方公里。世界上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深達11,033米,我們?nèi)绻阎槟吕涩敺灏岬竭@里,峰頂距海面還差2000多米呢!在這樣寬廣、深邃的海洋里生活著哪些動物呢?
從水面到200米深的海洋上層是動物最多的地方,烏賊、箭魚、金槍魚、飛魚、鯊魚、海龜、鯨、海豹、海象等等,都生活在這里。烏賊是比較低等的軟體動物,它的行蹤極為詭秘,動作敏捷,性情兇猛。平時,它潛伏起來。發(fā)現(xiàn)敵人時它會噴出濃濃的“墨汁”,自己乘機逃走;發(fā)現(xiàn)獵物時,它能用外套腔裝滿水,然后再猛烈地向后面噴射出去,借助反作用力迅速前進,以便捕捉食物,有時竟能沖出水面,在空中滑翔好幾米。飛魚的飛行本領很強,它兩側的胸鰭一展開就像鳥的翅膀一樣,穿出水面以后,能飛行很長一段距離。但是,任憑飛魚怎樣能飛善跳,也難以逃脫它的天敵——(魚其)鰍的攻擊。在這一層海域里,最為兇猛的就是鯊魚。噬人鯊、雙髻鯊等不但吞食魚類,攻擊巨鯨,甚至還尋釁襲擊海船,傷害下海作業(yè)的漁民。但是個頭最大的鯨鯊卻性情溫和,只吃一些較小的浮游生物。
近岸的海淺里,是形形色色的海草組成的海底“森林”,隨波逐浪,搖搖擺擺。五顏六色的小魚兒在草叢中穿梭嬉戲;身體魁梧的海蟹為尋找食物而忙忙碌碌;笨頭笨腦的海龜常常緩慢地爬上沙灘來曬太陽;形形色色的貝殼和海螺在這里緩緩移動,漂亮的海菊花、海饅頭、海母瓜、海鴛鴦、五星魚等逗人喜愛……淺海里的各類動物真是有趣極了。
水平面以下200~1000米是海洋的中層,大約有850多種魚生活在這里,其中有燈籠魚、星光魚、巨口魚等等。最大的烏賊——大王烏賊也是這兒的居民,這種烏賊長17~18米,重1噸左右,這在軟體動物中是獨一無二的。巨大的抹香鯨常常到這里游弋,捕獵大王烏賊充饑。在海洋的中層,因為太陽光線中只有少量的藍光能透射到這里,所以這層海域的可見度很低。生活在這里的動物有許多獨特的習性和顏色:有的動物身體能發(fā)光,有的長著像望遠鏡一樣的筒狀眼睛;水母是紅色的,紐蟲是微紅的,蝦是深紅的,好多魚也是紅色的。
水平面以下1000~4000米是半深海層,這里高壓、黑暗、寒冷,大約有150余種魚類生活在這兒。其中有些魚長得奇形怪狀,或是頭部特別大,或是嘴巴特別大。有的魚長著十分鋒利的牙齒,能夠吞食比自己大得多的動物。這一水層中的魚類大多數(shù)能發(fā)光,它們之中有的眼睛特別發(fā)達,能夠看清很遠的食物;有的卻完全退化,成為水中“盲人”,只能憑其他感官去發(fā)現(xiàn)食物。在這樣深的海水里,如果有海底溫泉的話,還有許多的動物可以生活繁衍。美、法等國的海洋學家乘坐阿爾文號深水潛艇,在加拉帕戈斯群島以東300公里的2500米深的海底,發(fā)現(xiàn)了一個溫泉區(qū),水溫達20℃。在溫泉區(qū)有無數(shù)的動物;巨大的紅冠白以蠕蟲像一根根管子,在熱水涌出的地方擁擠在一起;紅棕色的怪魚筆直地豎著身子游泳;白色的蟹和短胖的龍蝦在巖石上爬行;各種各樣的貝類雜亂無章地堆集在一起,靜靜地張著貝殼……
水平面4000米以下的地方叫深海層,這里也有動物生存??茖W家們在5000米深的海底發(fā)現(xiàn)了一種能以“三足”鼎立的姿式立在海底不動的鼎足魚。即使是在一萬多米深的海溝中,也有一些低等的動物在那里生活、繁殖。1960年,深海探險家雅·比卡德和他的助手沃爾什乘坐水下深潛器,下潛到太平洋中的馬里亞納海溝水深11022米的海底,在強大的水下探照燈的照射下,看到了一種約30厘米長的怪魚,擺動著扁平的身軀,在水中緩緩游動;一種紅色的大蝦竟然貼近深潛器的舷窗,歡迎遠方的來客……
8.海中動物的資料
海豚屬于哺乳綱、鯨目、齒鯨亞目,海豚科,通稱海豚,是體型較小的鯨類,共有近62種,分布于世界各大洋。
體長1.2~4.2米,體重23~225千克。海豚一般嘴尖,上下頜各有約101顆尖細的牙齒,主要以小魚、烏賊、蝦、蟹為食。
海豚喜歡過“集體”生活,少則幾頭,多則幾百頭。海豚是一種本領超群、聰明伶俐的海中哺乳動物。
經(jīng)過訓練,就能打乒乓球、跳火圈等。除人以外,海豚的大腦是動物中最發(fā)達的。
人的大腦占本人體重的百分之二點一,海豚的大腦占它體重的1.7%。海豚的大腦由完全隔開的兩部分組成,當其中一部分工作時,另一部分充分休息,因此,海豚可終生不眠。
海豚是靠回聲定位來判斷目標的遠近、方向、位置、形狀、甚至物體的性質(zhì)。有人做試驗,把海豚的眼睛蒙上,把水攪渾,它們也能迅速、準確地追到扔給它的食物。
海豚不但有驚人的聽覺,還有高超的游泳和異乎尋常的潛水本領。據(jù)有人測驗,海豚的潛水記錄是300米深,而人不穿潛水衣,只能下潛20米。
至于它的游泳速度,更是人類比不上的。海豚的速度可達每小時40公里,相當于魚雷快艇的中等速度。
9.海底動物的資料
海洋食物鏈是指在海洋生物社群中,從自營性細菌或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機物開始,經(jīng)浮游生物、草食性動物至各級肉食性的動物,依次形成捕食者與被食者的需求關系。
食物鏈的結構和金字塔類似,底座很大,而每上一級就比前一級縮小,整個網(wǎng)絡是由多種復雜的食物鏈所形成的。 例如最常見的:藻類--小魚、蝦子-鯊魚、鯖魚、金槍魚等 從生命演化論的角度來看,雖然各派學者對生命起源的主張不同,但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母親仍是主流看法。
在地球形成之前,宇宙間有許多小行星圍繞著太陽旋轉,行星彼此之間會相互撞擊,原始的地球就是在撞擊下產(chǎn)生的一顆火球。地面到處是火山,布滿滾燙熔巖,天空中充滿著從地球內(nèi)部發(fā)出來濃密的水蒸氣,形成地球早期的大氣。
隨著碰撞次數(shù)的減少,地球開始由外往內(nèi)逐漸冷卻,表層形成了薄薄的地殼;而大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雨,降落在地表上,雨水長期累積在洼處,形成原始的海洋。 為什么我們相信早期生命是出現(xiàn)在海洋中(其實用「水里面」更為適合),因為當時的環(huán)境,水中比陸地來得友善。
陸地的溫度不是冷,就是熱;不是狂風,就是暴雨,變化很大,相較之下,雨水形成的海洋環(huán)境顯得十分穩(wěn)定,非常適合生命的誕生及繁衍。 最早的地球生命大約出現(xiàn)在三十二億年前,這些生命只是最簡單的生命物質(zhì),必須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得到的單細胞體。
經(jīng)過數(shù)十億年不斷地演化,形成了現(xiàn)在各式各樣豐富的生命。 有關地球生物演化過程,可以用 24 小時的時間表加以說明。
午夜零時,最初生命剛開始,但是直到晚上九點,生命才爬上了陸地,之前所有的生命都存在于海洋中,顯示在地球歷史上,海洋中生命的豐饒,自古已然。 據(jù)估計,現(xiàn)存的物種約為五百萬到五千萬種,但被記載的僅有一百四十六萬種,尚未記載的大多數(shù)仍存在于海洋中的未知角落;而全世界生物分類一共有 33 個門,海洋就占有 32 個門,而其中的 12 個門,只存在于海洋中,陸地上根本找不到。
經(jīng)常親近海洋,就會發(fā)現(xiàn)海洋生物的物種的確比陸地上豐富許多。 海洋表面有許多微小的浮游植物、浮游動物;中層海域有回游的鮪魚、鯖魚、魚參魚;海底層的熱泉區(qū)有美麗魚蝦貝介;潮間帶有藤壺、笠貝、海藻;河口紅樹林有幼魚、稚蝦……等。
海洋之所以能夠容納數(shù)以百萬種、色彩繽紛,又各具特色的豐富物種,和多達三~六級的海洋食物鏈,與生存空間的廣闊有很大的關聯(lián)性。 海洋食物鏈是指在海洋生物社群中,從自營性細菌或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機物開始,經(jīng)浮游生物、草食性動物至各級肉食性的動物,依次形成捕食者與被食者的需求關系。
食物鏈的結構和金字塔類似,底座很大,而每上一級就比前一級縮小,整個網(wǎng)絡是由多種復雜的食物鏈所形成的。 浮游植物是食物鏈最主要的初級生產(chǎn)者,如藻類。
在陽光下,浮游植物透過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變成碳水化合物,也就是把太陽能轉變成化學物質(zhì)中的化學能貯存起來,并供應給第二級的浮游動物(如磷蝦)及其它草食性、雜食性動物攝食。由于大部分的浮游植物是一群小到用肉眼都很難分辨的生物,很不容易瞧出它們的型態(tài),但從衛(wèi)星照片中所呈現(xiàn)的大片光合作用分布區(qū)來看,它們才是海洋中的巨人。
小魚、蝦子是屬于海洋食物鏈的第二、三級,它們攝食浮游植物或浮游動物。第四、五級則是處在食物鏈金字塔的上層,如鯊魚、鯖魚、金槍魚等。
就生存空間而言,海洋生物比陸地物種幸運多了。地球總表面積是五億一千萬平方公里,海洋就占了 71%,達三億六千一百萬平方公里;而海洋的平均深度是 3,795 公尺,差不多是玉山的高度,在如此遼闊的空間中,海底地形和陸地一樣,有高山、狹谷、火山。
從沿岸起,可分為大陸棚、大陸坡、海洋平原、海底山、中洋脊、深淵和海溝??v使深度不同,壓力相差極大,但是理論上海洋生物只要做好壓力調(diào)節(jié),就可以很悠游地在大海中沉浮、覓食、求偶、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