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新課堂”創(chuàng)建中使用導學案
時間:
蘇同剛1由 分享
導學案是與“三為主”高效課堂緊密相連的輔助,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抓手,是方向盤,是線路圖,是引導學生走向縱深的路徑,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時也發(fā)現(xiàn),部分教師在使用導學案的過程中過于機械、僵硬,不光湮滅了自己作為師者的個性,也使學生陷于另一種境地的尷尬,課堂由當初教師一言堂形式的沉悶一轉而為程序化、習題化式的沉悶。課堂中靈性的缺失使一些教師誤認為是課改存在問題而再度猶豫而止步不前,甚至于想鉆到以前的窠臼中去尋求寬慰。其實,導學案的大方向沒有錯,“三為主”高效課堂建設也一定是新課改的必然選擇。那么,如何使用導學案才能有效發(fā)揮其作用,體現(xiàn)其在創(chuàng)建新課堂中的價值,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導學案的使用要體現(xiàn)一個“活”字
作為導學案,究其根底,其實也不是什么絕對的新生事物,只不過就是把我們以前課堂上那種口頭形式的引導改變?yōu)闀娴奈淖謨热荩@得更直觀、更系統(tǒng)、更完備而已。我們以前的引導具有口頭的隨機性,那種話語的無形使引導又能處于一種活潑的狀態(tài)。如果說這是它的優(yōu)點,那么有時我們在引導上浮于表層,缺乏系統(tǒng),無法深入內核,這又是它的不可避免的不足。而書面形式的導學案則正好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它經過編寫者的認真梳理,把一條尋幽探微的有效路徑預設在那里,作為一種直觀的形式給我們提供了最大的方便。但問題的存在也就在這里,作為一種直觀的形式,它往往又最直接地造成了我們視覺及思想上的阻礙,使我們在超越上頗費一番躊躇,從而延誤了工夫,甚至耗時費力,收效甚微,這便是一種方法上的僵化問題。
人是個性化的,共性永遠代替不了個性,共性只有通過個性才能真正地發(fā)揮作用。我們平常講的二次備課甚至是三次備課,實際上也就是要化共性為個性,使它能夠真正成為自己可手的“方天畫戟”,在戰(zhàn)場上一展神通,發(fā)揮出無窮的威力。因此,我們在使用導學案的過程中,無論它是自己編寫的還是別人編寫的,都應當站在臨戰(zhàn)的高度進行再認識,剪枝蔓、立主腦,使自己的心中有一條個性化的明晰的線路,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做到“導”,學生才能真正做到“學”,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地發(fā)揮,達到“多學少教、先學后教、以學論教”。在導學案的使用過程中,常常看到一些老師把導學案當成了習題,當成了講義,從頭到尾,按部就班,缺乏變幻,機械僵硬。不僅沒有發(fā)揮“導學”的作用,反而成為了學生的一種變相課業(yè)負擔,課堂依然陳舊,氣氛依然沉悶,效率依然低下,效果依然沒有,這是悲哀的事情,它需要我們切實走出窠臼,用自己的個性化解讀化有形為無形,“活”用導學案,激發(fā)出真正的“活”的課堂來。
二、真正放手,讓學生去體驗求知的樂趣
學習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不斷尋找感覺的過程。古人早就寫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詩句,這便是對學習過程中最切身體驗的總結。“躬行”就是要在實踐中去感覺,在感覺中去提升,只有這樣,方可達“絕知”的境界。我們平時所講的“知識只有在納入人的知情意系統(tǒng)時才真正屬于個人,才是鮮活的,才能參與個人知識體系的構建”,也同樣在揭示“在感覺中成長”這一至理。是的,沒有感覺,就談不上成長,因為感覺以外的東西全都是外在的,我們只有把它內化到自己的感覺里,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學習。
導學案的設計,實際上就是要通過學生的“躬行”讓他們自己去體驗、去品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不是說出來的,是嘗出來的。食品中最具營養(yǎng)的成分要讓學生在第一時間咀嚼。老師們,請閉上你的嘴,請你不要代替學生的咀嚼。咀嚼是最初的吸收,且具最美的回味。待學生咀嚼完之后,老師也只要點一點學生在成長中還有些模糊的概念使它們明晰即可。這樣的學習過程,必然要求我們?yōu)閹熣卟荒茏ブ鴮W生不放,而要放手,讓一個個鮮活的個體去跳躍,從心靈上去放開,使他們能感覺到海的闊大、天空的邈遠,從而真正去放飛學生的心靈。
三、請別失了課堂生命的靈性
課堂是有生命的,有生命的東西就應該讓它具有靈性,疲疲沓沓是對生命形式的褻瀆。“三為主”高效課堂首先在內理上凸顯了課堂應具有“靈性”。“以學生為主,以學習為主,以學力為主”的理念,追求“高效”的提法,都讓我們在想像中就應感覺到課堂的生機與活力。我們也確實應當竭盡所能使之成為充溢著靈性的課堂。
“三為主”高效課堂要求“以學論教”,教師更重要的應是方法上的引領,思想上的點撥,把話說到點子上,用智慧開啟智慧,用思想引領思想,用語言的火花去點燃學生的潛在認知,打開創(chuàng)造力之門。
導學案的使用,在客觀上也是為了減少教師的話語,突出學生的“學”,突出學生的展示,用教師的點睛之語來激發(fā)學生的靈性,從而彰顯出生命課堂的靈性。因此,我們需要潛心修煉,要對導學案做內化處理,完成自己個性化的解讀與設計。生命課堂的靈性需要用生命的激情去點燃,所以,我們要不斷地修煉、提高,勤于鉆研,勤于打磨,不猶疑,勇向前,在相互的取長補短中讓自己真正地成長起來。
導學案作為實施“三為主”高效課堂的抓手,如何使用它才能真正地發(fā)揮出最大的效能,這是擺在我們每一個教師面前的思考題。在課改的進一步推進中,我們一定會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只要我們探索的步伐不停止,就會離我們“讓每一個孩子都學好”的最終目標越來越近。
一、導學案的使用要體現(xiàn)一個“活”字
作為導學案,究其根底,其實也不是什么絕對的新生事物,只不過就是把我們以前課堂上那種口頭形式的引導改變?yōu)闀娴奈淖謨热荩@得更直觀、更系統(tǒng)、更完備而已。我們以前的引導具有口頭的隨機性,那種話語的無形使引導又能處于一種活潑的狀態(tài)。如果說這是它的優(yōu)點,那么有時我們在引導上浮于表層,缺乏系統(tǒng),無法深入內核,這又是它的不可避免的不足。而書面形式的導學案則正好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它經過編寫者的認真梳理,把一條尋幽探微的有效路徑預設在那里,作為一種直觀的形式給我們提供了最大的方便。但問題的存在也就在這里,作為一種直觀的形式,它往往又最直接地造成了我們視覺及思想上的阻礙,使我們在超越上頗費一番躊躇,從而延誤了工夫,甚至耗時費力,收效甚微,這便是一種方法上的僵化問題。
人是個性化的,共性永遠代替不了個性,共性只有通過個性才能真正地發(fā)揮作用。我們平常講的二次備課甚至是三次備課,實際上也就是要化共性為個性,使它能夠真正成為自己可手的“方天畫戟”,在戰(zhàn)場上一展神通,發(fā)揮出無窮的威力。因此,我們在使用導學案的過程中,無論它是自己編寫的還是別人編寫的,都應當站在臨戰(zhàn)的高度進行再認識,剪枝蔓、立主腦,使自己的心中有一條個性化的明晰的線路,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做到“導”,學生才能真正做到“學”,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地發(fā)揮,達到“多學少教、先學后教、以學論教”。在導學案的使用過程中,常常看到一些老師把導學案當成了習題,當成了講義,從頭到尾,按部就班,缺乏變幻,機械僵硬。不僅沒有發(fā)揮“導學”的作用,反而成為了學生的一種變相課業(yè)負擔,課堂依然陳舊,氣氛依然沉悶,效率依然低下,效果依然沒有,這是悲哀的事情,它需要我們切實走出窠臼,用自己的個性化解讀化有形為無形,“活”用導學案,激發(fā)出真正的“活”的課堂來。
二、真正放手,讓學生去體驗求知的樂趣
學習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不斷尋找感覺的過程。古人早就寫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詩句,這便是對學習過程中最切身體驗的總結。“躬行”就是要在實踐中去感覺,在感覺中去提升,只有這樣,方可達“絕知”的境界。我們平時所講的“知識只有在納入人的知情意系統(tǒng)時才真正屬于個人,才是鮮活的,才能參與個人知識體系的構建”,也同樣在揭示“在感覺中成長”這一至理。是的,沒有感覺,就談不上成長,因為感覺以外的東西全都是外在的,我們只有把它內化到自己的感覺里,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學習。
導學案的設計,實際上就是要通過學生的“躬行”讓他們自己去體驗、去品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不是說出來的,是嘗出來的。食品中最具營養(yǎng)的成分要讓學生在第一時間咀嚼。老師們,請閉上你的嘴,請你不要代替學生的咀嚼。咀嚼是最初的吸收,且具最美的回味。待學生咀嚼完之后,老師也只要點一點學生在成長中還有些模糊的概念使它們明晰即可。這樣的學習過程,必然要求我們?yōu)閹熣卟荒茏ブ鴮W生不放,而要放手,讓一個個鮮活的個體去跳躍,從心靈上去放開,使他們能感覺到海的闊大、天空的邈遠,從而真正去放飛學生的心靈。
三、請別失了課堂生命的靈性
課堂是有生命的,有生命的東西就應該讓它具有靈性,疲疲沓沓是對生命形式的褻瀆。“三為主”高效課堂首先在內理上凸顯了課堂應具有“靈性”。“以學生為主,以學習為主,以學力為主”的理念,追求“高效”的提法,都讓我們在想像中就應感覺到課堂的生機與活力。我們也確實應當竭盡所能使之成為充溢著靈性的課堂。
“三為主”高效課堂要求“以學論教”,教師更重要的應是方法上的引領,思想上的點撥,把話說到點子上,用智慧開啟智慧,用思想引領思想,用語言的火花去點燃學生的潛在認知,打開創(chuàng)造力之門。
導學案的使用,在客觀上也是為了減少教師的話語,突出學生的“學”,突出學生的展示,用教師的點睛之語來激發(fā)學生的靈性,從而彰顯出生命課堂的靈性。因此,我們需要潛心修煉,要對導學案做內化處理,完成自己個性化的解讀與設計。生命課堂的靈性需要用生命的激情去點燃,所以,我們要不斷地修煉、提高,勤于鉆研,勤于打磨,不猶疑,勇向前,在相互的取長補短中讓自己真正地成長起來。
導學案作為實施“三為主”高效課堂的抓手,如何使用它才能真正地發(fā)揮出最大的效能,這是擺在我們每一個教師面前的思考題。在課改的進一步推進中,我們一定會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只要我們探索的步伐不停止,就會離我們“讓每一個孩子都學好”的最終目標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