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中如何避免學習錯誤
時間:
武志仙1由 分享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學生不免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錯誤。面對學生的這些錯誤,如果我們能“防患于未然”,把錯誤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不僅會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增長智慧,還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變式”引導學生感悟。
學習貴在掌握方法,而方法的掌握離不開必要的練習,這里的練習不能是單一、機械的,應科學設計。當學生掌握了基本知識和技能后,我們應增設一些變式訓練。如在學習了除法后,出示這樣一組題目:24÷8,24-8,24+8,讓學生計算。同樣的數(shù)字,學生自然會注意到符號不同,進而感悟出乘除法可以用乘法口訣,加減法不能用口訣,就會在計算中特別注意運算符號,有效避免出現(xiàn)類似“24-6=4”的錯誤。這樣設計既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shù)學方法,又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審題能力,發(fā)展其數(shù)學思維。
二、畫圖幫助學生理解。
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他們以形象思維為主,對知識的理解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
他們容易理解形象、直觀的材料,而對于純文字的題目,理解起來就不全面了,這時我引導學生畫圖分析,他們就會豁然開朗。如小朋友排成一隊買冰激凌,小明前面有6個人,后面有8個人,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針對這個問題,我先讓學生畫草圖,學生通過畫圖列出了正確的算式,避免了忘記加小明的錯誤,同時也從中學會了利用圖形解決問題的解題策略。
三、對比促進學生頓悟。
隨著所學知識的增加,解題方法的多樣化,容易使學生對一些相似問題混淆不清。這時就需要對新舊知識進行整合,應用對比的形式讓學生加以區(qū)分,找出異同,找準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產生頓悟,順利解決問題。如學生熟練了“倍”的意義后,出示這樣一組題:(1)紅球有6個,白球的個數(shù)是紅球的2倍,白球有幾個?(2)紅球有6個,紅球的個數(shù)是白球的2倍,白球有幾個?讓學生對比,學生發(fā)現(xiàn):這兩道題第一個已知條件和問題不變,只是變換了第二個已知條件。學生分析得出:(1)實際上是求2個6是多少。(2)是把6平均分成兩份,求每份是多少。于是正確列式,不僅避免了把(2)列成乘法的錯誤,也使學生在對比中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自己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明白了審題的重要性。
當然,錯誤是學習的必然產物,學習錯誤不可避免,但作為教師,我們要善于積累,在教學中多反思,爭取用最好的方法引導學生思考、分析、總結,幫助他們獲得數(shù)學思考方法,從而靈活運用方法解題,避免學生走不必要的彎路,從而真正提高課堂實效。
一、“變式”引導學生感悟。
學習貴在掌握方法,而方法的掌握離不開必要的練習,這里的練習不能是單一、機械的,應科學設計。當學生掌握了基本知識和技能后,我們應增設一些變式訓練。如在學習了除法后,出示這樣一組題目:24÷8,24-8,24+8,讓學生計算。同樣的數(shù)字,學生自然會注意到符號不同,進而感悟出乘除法可以用乘法口訣,加減法不能用口訣,就會在計算中特別注意運算符號,有效避免出現(xiàn)類似“24-6=4”的錯誤。這樣設計既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shù)學方法,又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審題能力,發(fā)展其數(shù)學思維。
二、畫圖幫助學生理解。
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他們以形象思維為主,對知識的理解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
他們容易理解形象、直觀的材料,而對于純文字的題目,理解起來就不全面了,這時我引導學生畫圖分析,他們就會豁然開朗。如小朋友排成一隊買冰激凌,小明前面有6個人,后面有8個人,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針對這個問題,我先讓學生畫草圖,學生通過畫圖列出了正確的算式,避免了忘記加小明的錯誤,同時也從中學會了利用圖形解決問題的解題策略。
三、對比促進學生頓悟。
隨著所學知識的增加,解題方法的多樣化,容易使學生對一些相似問題混淆不清。這時就需要對新舊知識進行整合,應用對比的形式讓學生加以區(qū)分,找出異同,找準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產生頓悟,順利解決問題。如學生熟練了“倍”的意義后,出示這樣一組題:(1)紅球有6個,白球的個數(shù)是紅球的2倍,白球有幾個?(2)紅球有6個,紅球的個數(shù)是白球的2倍,白球有幾個?讓學生對比,學生發(fā)現(xiàn):這兩道題第一個已知條件和問題不變,只是變換了第二個已知條件。學生分析得出:(1)實際上是求2個6是多少。(2)是把6平均分成兩份,求每份是多少。于是正確列式,不僅避免了把(2)列成乘法的錯誤,也使學生在對比中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自己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明白了審題的重要性。
當然,錯誤是學習的必然產物,學習錯誤不可避免,但作為教師,我們要善于積累,在教學中多反思,爭取用最好的方法引導學生思考、分析、總結,幫助他們獲得數(shù)學思考方法,從而靈活運用方法解題,避免學生走不必要的彎路,從而真正提高課堂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