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語言文化差異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
時間:
潘玲霞1由 分享
【摘要】培養(yǎng)中學生跨文化融合意識是中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也是實現(xiàn)英語教學目的的必然要求。本文從比較的視角,對中學英語中常出現(xiàn)的語言現(xiàn)象,從文化差異層面作了總結,并就如何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作了粗淺的探討。
【關鍵詞】文化差異 跨文化意識 策略
《國家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在基礎英語教學五級目標描述中,要求學生“對目的語用語規(guī)范及其文化內容有一定的接觸和了解”。在基礎英語教學的八級目標描述中,明確要求學生“通過學習英語,了解世界文化,培養(yǎng)世界意識”??梢?,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是中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
學習英語,主要是為了理解和便于交流。這種交流是一種跨文化的交流,它需要建立和增強學習主體的跨文化意識,并在此基礎上形成跨文化交際能力。因此,中學英語教學必須注重英漢文化教學。語言是文化的承載和傳承的工具。而文化是一個復雜而又寬泛的概念。從廣義來說,文化是人類的一切創(chuàng)造,即包括人類的認識、勞動和改造對象在內的自然界所有造物和創(chuàng)造活動;從狹義來說,文化則是專指精神生產(chǎn)活動及其成果,包括制度、習俗、思想、觀點、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哲學、法律、宗教、信仰等。不同的語言所表現(xiàn)的文化必然存在差異,而這種差異勢必會影響交際的順暢。因此,學習英語就不可避免地要對使用英語國家的文化進行了解與學習。只有充分了解了英語國家或地區(qū)的文化,才能加深對英語的理解,才能建立起初步的跨文化意識,形成跨文化交際能力。
一 中學英語中常見的文化差異表現(xiàn)
1.口語交際文化方面的差異
?。?)稱呼語。在漢語中我們一般用“姓+頭銜/職務”的稱呼方式,如“李院長”、“吳經(jīng)理”;但在英語中,卻是用“Rank/Post+name”的稱呼方式,如“Principle Li”、“Manager wu”。在英國,對中小學教師通常的稱呼方法是:Mr./Ms.+姓,所以我們可以稱呼“劉老師”為Mr./Ms. Liu.。許多英美人在非正式場合,喜歡別人直呼其名,即使是上下級或師生之間也不例外,這樣以表示雙方關系融洽、友好和親近。
?。?)問候語。中國人見面時打招呼說,“你到哪兒去了?”“你出去了?”這只是打個招呼而已。而英語這樣打招呼,大部分講英語的人聽了會不高興,他們反應很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關你什么事)!英美人見面時常用的是Hi!或Hello! 來招呼對方,然后再談論天氣、健康狀況、交通、體育或興趣愛好方面的話題。
2.生活習性文化方面的差異
(1)私事與關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事,就像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領土一樣。對他人私事的干擾,就好比對一個國家主權的侵犯。在跨文化交際中,我們要避免問以下問題:
How old are you? Are you married or single? How much do you make every month? What’s your religion? What have you been busy doing? 等等。這些“關心”式的問題對中國人并沒什么不妥,但是對英美國家人士來說,這些是屬“個人私事”問題,而他們很重視 privacy,不愿別人過問個人之事。
?。?)稱贊與謙虛。謙虛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美德之一,中國人常常是用自我否定來表示謙虛。當受到別人稱贊和夸獎時,總是客氣地說“我不行”、“我還差得很遠”之類的話。而西方人重視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他們會欣然接受對方的鼓勵和稱贊,并用“Thank you.”來回答。
3.社會交往文化方面的差異
?。?)打電話。打電話的對話,不同的文化有著不同的規(guī)則。教師在教學中要提醒學生用以下常用語:“This is ××× speaking.”,而不是“I am ×××.”;要說:“Is that ××× speaking?”而不說:“Are you ××× speaking?”。談話結束時,英美人大多會說“Thank you for calling.”因為在他們看來,給人打電話一是要花錢,二是要花時間。中國人沒有說“謝謝你打電話來”的習慣,所以有時候會給英美人留下“無禮”的印象。
(2)社交禮節(jié)。以please(“請”)為例。在某些場所我們不宜用please,比如讓別人先進門或先上車時,美國人不說please,一般說:After you。但是初學英語的學生常用You go first,這也是不恰當?shù)?。在餐桌上請人吃飯、喝酒,或者請人抽煙時,一般用Help yourself(to sth.),也不用please。
?。?)習俗。英國有句俚語,do as the Romans do.(入鄉(xiāng)隨俗)。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在習俗方面差異也很大。如,當外國人向你贈送禮物時,你不當面打開,他會認為你不喜歡他的禮物;到外國人家做客,如太注重中國的餐桌禮儀,別人會認為你不喜歡他的食物。
【關鍵詞】文化差異 跨文化意識 策略
《國家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在基礎英語教學五級目標描述中,要求學生“對目的語用語規(guī)范及其文化內容有一定的接觸和了解”。在基礎英語教學的八級目標描述中,明確要求學生“通過學習英語,了解世界文化,培養(yǎng)世界意識”??梢?,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是中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
學習英語,主要是為了理解和便于交流。這種交流是一種跨文化的交流,它需要建立和增強學習主體的跨文化意識,并在此基礎上形成跨文化交際能力。因此,中學英語教學必須注重英漢文化教學。語言是文化的承載和傳承的工具。而文化是一個復雜而又寬泛的概念。從廣義來說,文化是人類的一切創(chuàng)造,即包括人類的認識、勞動和改造對象在內的自然界所有造物和創(chuàng)造活動;從狹義來說,文化則是專指精神生產(chǎn)活動及其成果,包括制度、習俗、思想、觀點、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哲學、法律、宗教、信仰等。不同的語言所表現(xiàn)的文化必然存在差異,而這種差異勢必會影響交際的順暢。因此,學習英語就不可避免地要對使用英語國家的文化進行了解與學習。只有充分了解了英語國家或地區(qū)的文化,才能加深對英語的理解,才能建立起初步的跨文化意識,形成跨文化交際能力。
一 中學英語中常見的文化差異表現(xiàn)
1.口語交際文化方面的差異
?。?)稱呼語。在漢語中我們一般用“姓+頭銜/職務”的稱呼方式,如“李院長”、“吳經(jīng)理”;但在英語中,卻是用“Rank/Post+name”的稱呼方式,如“Principle Li”、“Manager wu”。在英國,對中小學教師通常的稱呼方法是:Mr./Ms.+姓,所以我們可以稱呼“劉老師”為Mr./Ms. Liu.。許多英美人在非正式場合,喜歡別人直呼其名,即使是上下級或師生之間也不例外,這樣以表示雙方關系融洽、友好和親近。
?。?)問候語。中國人見面時打招呼說,“你到哪兒去了?”“你出去了?”這只是打個招呼而已。而英語這樣打招呼,大部分講英語的人聽了會不高興,他們反應很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關你什么事)!英美人見面時常用的是Hi!或Hello! 來招呼對方,然后再談論天氣、健康狀況、交通、體育或興趣愛好方面的話題。
2.生活習性文化方面的差異
(1)私事與關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事,就像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領土一樣。對他人私事的干擾,就好比對一個國家主權的侵犯。在跨文化交際中,我們要避免問以下問題:
How old are you? Are you married or single? How much do you make every month? What’s your religion? What have you been busy doing? 等等。這些“關心”式的問題對中國人并沒什么不妥,但是對英美國家人士來說,這些是屬“個人私事”問題,而他們很重視 privacy,不愿別人過問個人之事。
?。?)稱贊與謙虛。謙虛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美德之一,中國人常常是用自我否定來表示謙虛。當受到別人稱贊和夸獎時,總是客氣地說“我不行”、“我還差得很遠”之類的話。而西方人重視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他們會欣然接受對方的鼓勵和稱贊,并用“Thank you.”來回答。
3.社會交往文化方面的差異
?。?)打電話。打電話的對話,不同的文化有著不同的規(guī)則。教師在教學中要提醒學生用以下常用語:“This is ××× speaking.”,而不是“I am ×××.”;要說:“Is that ××× speaking?”而不說:“Are you ××× speaking?”。談話結束時,英美人大多會說“Thank you for calling.”因為在他們看來,給人打電話一是要花錢,二是要花時間。中國人沒有說“謝謝你打電話來”的習慣,所以有時候會給英美人留下“無禮”的印象。
(2)社交禮節(jié)。以please(“請”)為例。在某些場所我們不宜用please,比如讓別人先進門或先上車時,美國人不說please,一般說:After you。但是初學英語的學生常用You go first,這也是不恰當?shù)?。在餐桌上請人吃飯、喝酒,或者請人抽煙時,一般用Help yourself(to sth.),也不用please。
?。?)習俗。英國有句俚語,do as the Romans do.(入鄉(xiāng)隨俗)。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在習俗方面差異也很大。如,當外國人向你贈送禮物時,你不當面打開,他會認為你不喜歡他的禮物;到外國人家做客,如太注重中國的餐桌禮儀,別人會認為你不喜歡他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