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人身保險論文范文怎么寫
從保險學角度上來看,保險需求理論在保險學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人身保險需求理論更是保險學中的一個重要課題。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身保險論文,供大家參考。
人身保險論文范文篇一:《試談人身保險中的保險利益》
摘 要:保險利益是保險中經常強調的重要原則。在新
保險法中做了相應的修訂,添加了新的內容。我國保險利益的確定在利益原則基礎上加入了同意主義的內容,以適應成文法國家的需要。此外,在與財產保險進行對比中發(fā)現(xiàn)人身保險利益的要求時效有所不同,是適應人身保險特點的體現(xiàn)。在人身保險時效的問題上進一步探討了一個在案例中比較常見的離婚事件中的人身保險合同的解除與否,以及作為財產的分割問題。
關鍵詞:保險利益 保險法 時效
保險法第三十一條規(guī)定:“投保人對下列人員具有保險利益:(一)本人;(二)配偶、子女、父母;(三)前項以外與投保人有撫養(yǎng)、贍養(yǎng)或者扶養(yǎng)關系的家庭其他成員、近親屬;(四)與投保人有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除前款規(guī)定外,被保險人同意投保人為其訂立合同的視為投保人對被保險個人具有保險利益。”
一、新增雇主與雇員間保險利益
在與舊保險法的對比中可以看到,三十一條第四款的規(guī)定是新增內容,認可了雇主與雇員之間存在保險利益。同時又在三十九條中規(guī)定:“投保人為與其有勞動關系的勞動者投保人身保險,不得指定被保險人及其近親屬以外的人為受益人。”此項規(guī)定在肯定了雇主對雇員的保險利益之后又對它可能引起的道德風險進行了限定。雇主對雇員的保險利益來源于雇員對企業(yè)的價值,雇員可以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利潤,一旦雇員死亡,則其工作必然要停止,會對公司產生一定的影響,使公司遭受損失。但從這一方面來看的話,似乎不應對保險的受益人進行如此硬性的規(guī)定。但是保險法的立法似乎是站在另一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從對受益人的限定上來看,雇主為雇員投保的人身保險是雇員的一項福利,在其死后由其近親屬獲得,類似死亡賠償金。
二、關于人身保險的保險利益問題
1.在人身保險的保險利益問題上,還有值得強調的一點是:人身保險要求在訂立保險合同時,投保人對被保險人具有保險利益。人身保險因為以被保險人的壽命和身體為保險標的而具有其特殊性。首先,為了防范道德風險,保障被保險人的人身安全,要求投保人對被保險人具有保險利益,同時對受益人的確定也規(guī)定要征得被保險人的同意。其次,是對保險利益要求時效的分析。人身保險要求在訂立保險合同時投保人對被保險人具有保險利益,而不是保險事故發(fā)生時。這是因為(1)人身保險合同不是補償性合同,所以不必要求保險事故發(fā)生時投保人對保險標的一定具有保險利益。人身保險的保險利益規(guī)定其目的在于防范道德風險和賭博行為,如果簽約時做了嚴格控制,道德風險一般較少發(fā)生于保險合同有效期內。(2)人身保險合同的保險標的是人,基于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血緣、婚姻、雇傭等關系而產生的保險利益極易由于人們的某些行為而消失,而壽險合同多為長期合同,因此此項規(guī)定有助于維持壽險合同的繼續(xù)進行,既保障被保險人的利益,也對保險公司的經營有利。而且壽險合同多具有儲蓄性,被保險人受保險合同保障的權利不能因為投保人與被保險人保險利益的喪失而被剝奪,否則,有違保險宗旨,也有失公平。
2.下面就由于婚姻關系發(fā)生變化導致的保險合同以及保險利益的問題做幾點說明。首先,保險利益在婚姻關系解除時發(fā)生了變化:投保人與被保險人不再具有保險法上規(guī)定的保險利益關系。又由于保險法在人身保險合同的保險利益問題上強調保險合同訂立時存在保險利益,所以合同可以繼續(xù)有效,但是相應的又會出現(xiàn)關于財產分割等一些的問題。而人身保險雖然帶有一定的儲蓄性,但卻不同于銀行的儲蓄存款,可以隨意進行分割。2003年1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保險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征求意見稿)》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相關的規(guī)定,因受益人的不同進行區(qū)別對待:
2.1以子女為受益人的,在投保人解除合同時被保險人可以繼續(xù)繳納保險費維持保險合同繼續(xù)有效,不需要對投保人支付保單現(xiàn)金價值。在以子女為受益人的問題上,不需要對財產進行分割,當然也不需要返還現(xiàn)金價值,因為夫妻雙方即使離婚對子女仍然具有無限的責任,在一定程度上相當于子女繼承父母的財產。
2.2投保人以共同財產投保,以其配偶為被保險人而以自己或其近親屬為受益人的, 離婚時保險合同解除,應返還對方一半的現(xiàn)金價值。投保人以自己或其近親屬為受益人,在離婚后不存在保險利益,易引發(fā)道德風險,危及被保險人生命,保險合同應解除。但是由于保險合同是以夫妻共有財產來投保的,所以應返還被保險人一半的現(xiàn)金價值。
2.3當投保人以共同財產投保,以其配偶為被保險人并且以對方或其近親屬為受益人的,被保險人可以繼續(xù)繳納保費,要返還投保人一半的現(xiàn)金價值。在以被保險人或其近親屬為受益人的保險合同中,即使投保人與被保險人離婚也不至于存在危及被保險人生命的道德風險,因此保險合同可以繼續(xù)維持,在被保險人要求繼續(xù)繳納保費的條件下,應返還投保人一半的現(xiàn)金價值。
3.法律在對這個問題進行規(guī)定時遵循了幾個方面的原則:首先,以被保險人的生命為標的的人身保險必須不能存在危及被保險人生命的道德風險。其次,對保單的現(xiàn)金價值進行了合理分配:該不該返還;誰來返還;返還多少等問題。保單現(xiàn)金價值可以看作保險人對投保人的負債,是保單解除時返還投保人的那部分價值。離婚時需要進行分配的財產當然也包括人壽保單中的這部分價值。因為保單保障的是被保險人的身體、壽命,對受益人支付保險金,所以投保人中途解除保險合同只可以得到屬于自己的那部分現(xiàn)金價值,而不能覬覦數(shù)額較大的保險金。至于以子女為受益人的情形可以看作遺產的繼承,因而不需要返還保單的現(xiàn)金價值?,F(xiàn)金價值的返還是由離婚后保單的持有人來進行返還的,因為他拿到了之前的保單現(xiàn)金價值,理應對投保一方作出補償。至于返還多少,則應視原投保人對保單的貢獻而定,若以其自己的財產投保,則應全部返還;若以雙方共同財產投保,則應返還一半的現(xiàn)金價值。最后,這些規(guī)定的實施,均可以降低保單的失效率,維護保險公司以及投保人的利益。若一味地強調保險利益,而在保險利益喪失后只得結束保險合同,這將不利于保險事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韋生瓊.人身保險 [M].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
[2]孫蓉.保險法概論 [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
[3]方志平.論保險利益的區(qū)分認定及其效果 [J].上海保險,2010(03).
人身保險論文范文篇二:《淺談人身保險受益人》
論文摘要
受益人我國《保險法》界定為人身保險合同中由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這個概念容易讓人產生歧義,受益人對保險金的請求權至始存在。受益人的指定如被保險人指定無限制,但投保人指定受益人時須經被保險人同意。變更受益人時應書面通知保險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險人死亡或傷殘的,或故意殺害被保險人未遂的喪失受益權。受益人依法喪失或放棄受益權,沒有其他受益人的。被保險人死亡后,保險金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由保險人向被保險人的繼承人履行給付保險金的義務。人身險中受益人的受益權應得到保護。
關鍵詞: 人身保險 受益人 試析
作為 中國 太平洋人壽保險公司的一名核賠經理,在日常的工作中經常遇到一些關于受益人方面的一些 問題 ,同時公司代理人也有一些關于這方面的疑問經常向我們請教,作為本次論文我也想從這個方面把一點想法探討一下,不是解決什么問題,只是在書面研討的過程中增加自己的 理論 水平,同時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也使自己對這方面的問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以下將從受益人的概念以及人身險受益人的指定、變更和受益人權利喪失等方面進行闡述。
一、受益人的概念及其類型
我國《保險法》第21條第3款將受益人界定為:“人身保險合同中由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美國保險法將受益人界定為“在被保險人死亡時,由保險單擁有人指定的接受保險金給付的人。”和我國《保險法》第21條相比,這一概念有更多的優(yōu)點。第一,明確指出受益人領受保險金的時間是被保險人死亡時,無論是在意外傷害保險中還是在健康、人壽保險中,只有被保險人死亡,才發(fā)生保險金向第三人給付的問題,也只有此時,受益人才有權領受。第二,明確指出受益人請求保險金的條件。我國《保險法》第21條的概念容易讓人產生歧義,受益人對保險金的請求權至始存在。事實不是這樣的,只有滿足被保險人死亡、受益人指定合法等條件,受益人才擁有保險金的請求權。第三,美國法中引入保單持有人的概念,而我國保險法只有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指定。這與我國保險業(yè) 發(fā)展 的現(xiàn)狀有關。但應當看到,人身保險的保單具有現(xiàn)金價值且期限較長,其間會出現(xiàn)保單轉讓、質押等情況。雖然我國保險法未有相關規(guī)定,但依保險行業(yè)的發(fā)展 規(guī)律 ,終有一天會發(fā)生保單的轉讓或質押等情形。這種情況下引人保單擁有人的概念是必要的。綜合以上 分析 ,筆者認為將受益人定義為“被保險人死亡時,由保險單擁有人指定的接受保險金給付的人”是合理的。
對于受益人的分類,中外諸多法學家都有自己的見解,站在我國保險立法的角度,有學者將受益人分為指定受益人和法定受益人。出于本文 研究 的需要,我們可以對受益人做出如下分類:
依保單擁有人是否保留變更受益人的權利之標準,將受益人分為可變更受益人和不可變更受益人??勺兏芤嫒耸侵副沃斜A袅俗兏芤嫒说臋嗬螕碛腥丝梢雷约旱囊庠缸兏芤鏁r所指定的受益人。不可變更受益人指保單中未保留變更受益人權利,保單擁有不可以任意變更受益人時所指定的受益人。這種分類 方法 的好處很多,首先,人身保險合同的長期性決定了保單擁有人和受益人之間的關系可能出現(xiàn)變化,如夫妻關系的變化。而可變更受益人的指定可以滿足這種需求。然后,受益人與保單擁有人關系密切性決定了他可能代替保單擁有人付保費或履行其他合同義務。因而不可變更受益人即體現(xiàn)了此時權利、義務的一致性。而且兩類不同受益人所擁有的對保險金的權利也不相同,這就決定了在指定變更受益人時的要求亦不同。
二、受益人的指定
(一)受益人的資格。我國《保險法》第60條對于受益人的指定,沒有附加任何限制。法人、 自然 人均可被指定為受益人。指定自然人為受益人,不以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或者與被保險人有利害關系的人為限。“實踐中,如果受益人是第三人,則多為與其有利害關系的自然人,如家屬、親戚或朋友。胎兒也可為受益人,但以出生時存活為必要條件”。若受益人是未成年人或其他無行為能力的人,則他所受領的保險金由其監(jiān)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代為保管。
雖然原則上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可以任意指定第三人為受益人,但如果 法律 規(guī)定受益人應是對被保險人有保險利益或有 經濟 上的切身利害關系的人,則應指定對被保險人有保險利益的第三人為受益人;否則,該第三人無權請求給付保險金。如我國 臺灣 《簡易人壽保險法》規(guī)定:人身保險合同中“以他人為被保險人時,須……受益人與被保險人有經濟上切身利害關系者,方得要約。”
人身保險合同因投保人訂立合同的目的不同,合同約定的受益人可能是不同的人。以下幾種情況都是合法的:
投保人以自己的生命身體為他人利益訂立保險合同,即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相同,受益人是另外的人。如某人以自己為被保險人投保,指定配偶、子女或父母為受益人。
投保人以自己的生命身體為自己利益訂立保險合同,即投保人、被保險人和受益人是同一人。如某人以自己為被保險人投保,自己為受益人。
投保人以他人的生命身體為他人利益訂立保險合同的,受益人經被保險人同意后,可以是第三人。即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各不相同。如某人以其兒子為保險人投保,指定孫子為受益人。
投保人以他人的生命身體為自己利益訂立保險合同,經被保險人同意后,投保人是受益人。即投保人與受益人相同,被保險人是另外的人。如某人以其配偶為被保險人投保,自己為受益人。
(二)受益人的指定方法。一般在合同訂立之初確定受益人,但也可在合同成立后指定或追加受益人,此時要書面告知保險人以便批注。人身保險合同中的受益人不以一人為限。如果被指定的受益人為一人的,受益權由該人行使,并獲得給付保險金的全部利益。受益人是數(shù)人的,保險金請求權由該數(shù)人行使,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可以確定其受益順序和受益份額;未確定的,受益人按相等份額享有受益權。指定受益人順序的,可避免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或與被保險人同時死亡時給付保險金的麻煩。受益順序在先的受益人先有權領取保險金。當受益順序在先的受益人發(fā)生死亡或喪失受益權后,后一順序的受益人才可享有保險金請求權。
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均可指定受益人,但一般而言,投保人指定受益人時,須經被保險人書面同意或授權。我國《保險法》第60條第2款規(guī)定:“投保人指定受益人時須經被保險人同意。”被保險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時,其監(jiān)護人行使被保險人的權利,可指定受益人。
投保人或被保險人指定受益人后,除聲明放棄處分權外,仍有權利加以變更。但投保人變更受益人時應經被保險人同意,否則,變更無效。即使投保人指定的受益人經過被保險人同意,被保險人也可以予以變更,受益人不得反對。這既是對被保險人權益的保護,也可防范道德風險“受益人謀財害命”的產生?!侗kU法》第62條規(guī)定:“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可以變更受益人并書面通知保險人。保險人收到變更受益人的書面通知后,應當在保險單上批注。”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沒有書面通知保險人變更受益人的,不發(fā)生受益人變更的效果。即保險人在獲通知前向原指定的受益人給付受益金的,對變更后的受益人不再負給付義務。
指定受益人的保險金請求權因來自人身保險合同的規(guī)定,故受益人獲得的保險金不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既不納入遺產分配,也不用于清償被保險人生前債務。
(三)、受益人的法定受益人,也稱法定繼承人?!侗kU法》第63條已明確規(guī)定,一旦被保險人發(fā)生死亡,人身保險合同中如果沒有指定受益人,或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或受益人依法喪失受益權或者放棄受益權,且沒有其他受益人的,被保險人的法定繼承人即為受益人。因為在這三種情況下,發(fā)生保險事故時,可推定被保險人為自己的利益而投保,即以自己為受益人。那么,保險金則成為被保險人的遺產,按《繼承法》規(guī)定分配。我國《繼承法》第10條規(guī)定,法定繼承分為兩個順序,第一順序繼承人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繼承人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法定受益人所領取的保險金還須清償被保險人生前所欠繳的稅款和債務。
這里,仍有幾點需要解釋清楚:
(一)投保人或被保險人未指定受益人或在合同中填寫的受益人為“法定”,可理解為被保險人未具體指定受益人,法定繼承人即為其受益人。在我國的人身保險實踐中,由單位為其員工投保各種人身保險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如,簡易人身保險、養(yǎng)老金保險、重大疾病保險及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等。發(fā)生保險事故后,在沒有指定受益人的情況下,由誰來領取保險金,當事人之間常常發(fā)生爭執(zhí)。依照《保險法》的相關規(guī)定,問題便迎刃而解。有的單位集體投保時,未經員工委托或許可而指定受益人為“單位”,這種指定是沒有法律效力的,被保險人的受益人仍為其法定受益人。保險人須參照我國《婚姻法》及《繼承法》等相關法規(guī)鑒別被保險人的繼承人后,履行給付保險金的義務。
(二)《保險法》第64條規(guī)定:“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險人死亡或者傷殘的,或者故意殺害被保險人未遂的,喪失受益權。”只要發(fā)現(xiàn)指定的受益人有企圖謀害被保險人等不軌行為時,即使原先已聲明放棄其處分權,投保人或被保險人仍可依法行使撤銷權,取消受益人的受益權利。筆者認為此規(guī)定尚不夠全面,因它僅包含受益人對被保險人身體上的傷害行為,而受益人遺棄或虐待被保險人情節(jié)嚴重者,也應喪失受益權。有能力的受益人對年老體衰、喪失勞動能力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被保險人拒不履行贍養(yǎng)或撫養(yǎng)義務,或對被保險人進行肉體或精神上的折磨,不論其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及是否追究刑事責任,都應確認其喪失受益權。虐待情節(jié)的嚴重程度,可從實施虐待行為的時間、手段、后果和 社會 影響 等方面認定。受益人遺棄或嚴重虐待被保險人,若仍有受益權,則有違公序良俗,故受益權應當歸于消滅。應該注意的是,雖然受益人有加害被保險人的行為,但被保險人的死亡與該受益人的行為無關,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又未行使其撤銷權的,該受益人仍享有保險金請求權。如果受益人對被保險人的死亡負有過錯責任,也不一定導致其喪失受益權。因過錯責任又分“故意責任”和“過失責任”,只有故意責任,才使受益人喪失受益權。若因過失傷害被保險人的,雖應負刑事責任,但其受益權仍受法律保護。如沈陽某公司員工張成男因其子 考試 成績不及格,一怒之下,失手打死兒子張金鵬一案,因張成男是過失犯罪,沒有故意殺人的動機和情節(jié),故仍享有其子投保的“學生安康平安保險”的受益權。注1
(三)當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而死亡,其受益權因此而喪失,該受益人的繼承人不得繼承其權利,保險金請求權歸屬于被保險人(另有約定除外)。投保人或被保險人也可另行指定受益人,此時指定的受益人又謂之為“后繼受益人”,最先指定的受益人為“原始受益人”。
(四)當被保險人與受益人同時死亡,或推定同時死亡的,保險金請求權由誰行使,世界各國的規(guī)定不盡相同。一般來說,受益人申請保險金要以受益人尚生存為前提,若被保險人與受益人同時死亡,往往推定被保險人是為自己的利益訂立人身保險合同,保險金成為其遺產,由其繼承人受領。美國1940年制定的《統(tǒng)一同時死亡法》規(guī)定,人壽保險或意外傷害保險的保險人及受益人都發(fā)生死亡,而又無證據(jù)去認定其死亡的順序,推定被保險人后于受益人死亡,保險金歸屬于被保險人的繼承人。
(五)當被保險人死亡后,受益人尚未請求保險金的給付即發(fā)生死亡,則該保險金將作為受益人的遺產而不是被保險人的遺產,由受益人的繼承人繼承。因為,被保險人發(fā)生死亡,受益人便享有了受益權,如《日本商法》第675條規(guī)定:“投保人有指定或變更保險金額受領人的權利時,如未行使其權利而死亡,則保險金額受領人的權利因被保險人的死亡而確定。”即保險金將作為受益人之遺產而由其繼承者分配,中國保險法、英國壽險判例也有同樣的規(guī)定。
三、受益人的變更
人身保險合同具有長期性的特征,指定的受益人與被保險人的關系、被保險人的主觀愿望都有可能發(fā)生變更。因而賦予被保險人指定受益人權利的同時,賦予其變更受益人的權利才可能真正體現(xiàn)被保險人的意愿。根據(jù)前文對受益人所作的分類,受益人的變更是以保單保留了變更受益人的權利為前提的,但保單來保留變更受益權利是否也可以對受益人做出變更呢?
從原則上講,既然保單中未保留變更受益人的權利,所指定的受益人是不可以變更的,因為此時該受益人對保險金的權利已經成為既得權。被保險人已無權再對該權利進行處分了。但有以下兩種例外的情況:
1、受益人同意變更。既然對保單保險金的請求權是受益人的權利,他就可以任意處分,包括同意變更受益人。此時被保險人的變更行為可以分解為幾個過程。首先指定受益人后將受益權委托給被保險人處分,然后才是被保險人的變更行為。
2、法定事由變更。雖然保單中未保留變更受益人的權利,但如果出現(xiàn)法律規(guī)定的事由,也可以變更受益人。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被保險人和受益人離婚,婚姻關系消滅后,指定原受益人賴以存在基礎就消失了,此時應當允許變更受益人。
在受益人的變更中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第一,誰擁有變更受益人的權利。第二,變更受益人的方法。第一個問題和前文所述一致,主要研究一下第二個問題。根據(jù)我國《保險法》第62條之規(guī)定,變更受益人時應書面通知保險人。保險人收到受益人的書面通知后,應當在保單上批注??梢娫谖覈?,受益人的變更采取的是變更人通知加保險人批注保單的形式。依此方法,有一個問題需探討:
有效的受益人的變更是否必須嚴格遵守該法定方法?如果必須嚴格遵守,那么變更行為須同時滿足書面通知,保險人批注兩個條件始能生效。如果不需嚴格遵守,那么變更人書面通知后變更即可生效,即使保險人忘記或遲延批注也不影響變更行為的效力。筆者認為能夠做到后者已足夠。因為變更受益人是被保險人的權利,并非和保險人協(xié)商的合同 內容 ,因而無需雙方達成一致,保險人的批注行為也不產生同意變更的效果,他沒有權利去審查和否定被保險人所作的變更。批注既非保險人的職務行為,也非為保險人的利益而設的行為,只是對被保險人履行了通知義務的一種證明。因而只要被保險人能夠證明被保險人已將變更受益人的行為書面通知了保險人,該變更就應當生效,而不應受保險人批注的影響。
以上是我國有關受益人變更方法的分析。從我國現(xiàn)階段保險業(yè)發(fā)展狀況看,采取這種較為保守和穩(wěn)妥的方式還是必要的。但是在保險業(yè)比較發(fā)達的國家和地區(qū),該種書面通知加保單批注的變更方法已經受到了沖擊。比如在美國,有些保險公司規(guī)定變更受益人無需提交保險單,僅憑書面通知就可以了,保險人采取歸檔的方式予以確認。這種方法對提高保險業(yè)的工作效率是大有好處的,值得我國借鑒。
四、受益人對受益權的喪失
(1)受益人致被 保險人死亡
人壽保險金的取得是不確定的,因為人的生命是不確定、不穩(wěn)定的。被保險人投保的目的是希望在其死亡時,給他人以 經濟 上的保障,而不至于陷入生活上的困境。但不幸的是在現(xiàn)實中往往出現(xiàn)受益人為獲得保險金而殺害被保險人的情況,這與保險的根本價值取向是背道而馳的。我國《保險法》第65條第2款規(guī)定: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險人死亡或傷殘的,或故意殺害被保險人未遂的喪失受益權,也是這一原則的體現(xiàn)。
受益人故意致被保險人死亡是否須經故意殺人罪判決定罪后才喪失受益權, 法律 上未作進一步的規(guī)定。在解釋上,應以受益人是否故意致被保險人于死加以判斷,而不應以是否受到刑罰宣告作為決定的依據(jù)。如果受益人雖因加害被保險人的行為而受到刑罰的宣告,但若其行為并不是出于故意,則很難認定受益人喪失受益權。反之,如果受益人確曾故意致被保險人于死,即使其未受到刑罰之宣告,也應認為喪失受益權。這是因為刑事關系和民事關系的求證程度不同,刑事上有罪或無罪的判決與民事上權利的得失并不一致。刑事上需排除合理懷疑才能定罪,而民事上只要有相當?shù)膬?yōu)勢證據(jù)就可以確定權利的歸屬。因此,判斷受益權的喪失與否,不應以受益人在刑事案件中的有罪或無罪宣告為標準。受益人致被保險人死亡是否構成受益權喪失的效果,應以其行為當時有無故意為決定的依據(jù)。如果受益人的行為確實是出于過失、自衛(wèi)或行為時有精神失常的情形,其受益權不受 影響 。
我國《保險法》第65條第1款規(guī)定:“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險人死亡、傷殘或者疾病的,保險人不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投保人已交足2年以上保險費的,保險人應當按照 合同約定向其他享有權利的受益人退還保險單的現(xiàn)金價值。”結合其他條款,對這一規(guī)定似可理解為:只要出現(xiàn)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險人死亡、傷殘或者疾病的,保險人免于給付保險金的責任。僅在投保人交足2年以上保險費的情況下,其他享有權利的受益人方可請求保險人退還保險單的現(xiàn)金價值。筆者認為,如此結果,不僅有違于法律的公平正義,而且對善意受益人的利益及被保險人的真正意圖未能以足夠的保護。在存在多個受益人的情況下,某個受益人的上述行為僅僅影響到其個人的受益權,其他受益人的受益權不應受到影響,保險人的給付義務并不因此而免除?!侗kU法》第64條規(guī)定:受益人依法喪失或放棄受益權,沒有其他受益人的。被保險人死亡后,保險金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由保險人向被保險人的繼承人履行給付保險金的義務。從這一規(guī)定可見,只有在受益人喪失或放棄受益權且沒有其他受益人存在的情況下,保險金才得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處理。而在受益人為數(shù)人時,其中一人或幾人依法喪失受益權或放棄受益權,其他善意受益人的權益仍應得到保護,即其他善意受益人有權請求給付全部或部分保險金。不能因一人或幾人的非法行為使得保險合同存在的基礎全部動搖,導致保險人免除給付保險金的責任。另外,保險公司在厘定保險費率時,是根據(jù)死亡表或生存表,并沒有剔除投保人或受益人故意致被保險人死亡的因素。如就此免除保險人的給付責任,保險人收取保險費似有不當?shù)美?。筆者認為,在前后相連的兩個條文中,出現(xiàn)如此矛盾,反映了我國保險立法上的不謹慎及與保險 實踐上的脫節(jié)。對于這種情況,從國外來看,日本、德國和法國的保險立法均規(guī)定,若受益人為多人,其中一人或數(shù)人故意致被保險人死亡的,保險人不得免除對其他受益人的保險金給付義務。而且在國內有些保險公司的保險合同條款中也規(guī)定,受益人殺害被保險人的,對保險合同的其他受益人保險公司仍依約給付保險金,并非一概不予給付。由此看來,由于保險合同條款與法律的規(guī)定不一致,使得受益人的權利出于一種不確定狀態(tài),這種情況亟待法律予以規(guī)范統(tǒng)一。
另外,受益人不是保險合同的當事人,并不一定知道保險合同的存在,更不一定知道是保險合同的受益人,各個受益人之間很可能互不認識。假如因某一受益人的非法行為就剝奪了其他受益人的受益權,未免有失公平,也不能很好的體現(xiàn)投保人或被保險人的心愿。投保人或被保險人指定受益人,反映了受益人與被保險人的親近程度或受益人對被保險人經濟上的依賴程度,立法上應當尊重當事人的意愿,保證被保險人的真實意圖獲得順利實現(xiàn)。
比較一下相關法律部門,特別是《繼承法》的有關規(guī)定。我們會發(fā)現(xiàn)受益權和繼承權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受益權和繼承權都是一種期待權,都是在出現(xiàn)了法定或約定的事由后轉變?yōu)楝F(xiàn)實的權利,前者是在被保險人死亡的情形下,后者是被繼承人死亡。我國《繼承法》第7條第1款規(guī)定:繼承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喪失繼承權。根據(jù)繼承法 理論 和實踐的做法,實施加害行為的繼承人,造成被繼承人死亡的,才喪失繼承權,其他繼承人的繼承權不受影響。保險法中有關受益人殺害被保險人的情形,也可比照繼承法中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規(guī)定,做出相應的修改。使得未喪失受益權的善意受益人的合法權益獲得法律的保護,以維護法律的尊嚴和權威。當指定的受益人同時又為被保險人的繼承人時,若受益人故意致被保險人死亡的,受益人是否能繼承作為被保險人遺產的保險金,法律上未做明確的規(guī)定。通過對比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司法解釋,筆者認為,喪失受益權的條件較喪失繼承權更為嚴格,受益人喪失受益權,未必喪失繼承權。
保險人對受益人殺害被保險人后,以負給付義務為原則。但在下列情形,法律基于公序良俗或欺詐的考慮,免除保險人的給付義務:①受益人與投保人為同一人的。投保人作為保險合同的當事人,以他人的生命為保險標的投保,又指定自己為受益人后殺害被保險人的,動搖了保險合同存在的基礎,保險人可免于支付保險金。這種情況不外乎有三種理由:投保人殺害被保險人屬于除外責任;保險合同成立之初就具有欺詐的性質;投保人是保險合同的唯一受益人。②受益人是被保險人的唯一繼承人時,法律基于公序良俗的考慮,免除保險人的給付義務。③夫妻相互投保人壽保險,指定保險金給付于生存的一方。在這種情況下,夫妻均為投保人,同時也是附生存條件的受益人。當夫妻一方故意殺害另一方時,生存一方的受益權 自然 因犯罪行為而喪失,但被謀害方的權益也因其未能生存而消滅。因此保險人的給付義務得以免除。
保險人免于支付保險金,并不意味著保險人可獲得由于投保人交納保險費而積累起來的保險單的現(xiàn)金價值,否則構成不當?shù)美?。但保單上積累的現(xiàn)金價值應該支付給誰呢?法律上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盡管將保單的現(xiàn)金價值給付于被保險人的繼承人較為合理,但這與合同法的基本規(guī)定相背。筆者認為,較為合適的方式還是將保單的現(xiàn)金價值歸于投保人。當然,這部分現(xiàn)金價值并不能被投保人真正占有,被保險人的繼承人可以通過對投保人提起侵權訴訟賠償?shù)姆绞剑罱K流回到被保險人的繼承人手中。這樣做不僅保護了被保險人繼承人的權利,而且在程序上也不違反法律的規(guī)定。
(2)受益人為債權人且其債權已受清償
債權人經債務人指定為受益人后,其受益權的范圍應依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意思、保單所載的條款、由誰支付保費及投保的目的等決定。如果投保金額超過債權,債權人對剩余部分;或債權已受清償,債權人對于保險金,是否還有受領權呢?筆者認為,債權人若經債務人指定為受益人,其所受領的保險金不得超過債權的總額,亦即債權人僅在債權限度內方可對保險金主張權利,其余部分應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由被保險人的繼承人繼承,債權人在債務人死亡前已獲得清償或不能證明債權存在的,即使仍為保險合同的受益人,也不得請求保險金的給付。債權人的受益權在債務人清償時喪失,保險合同即為債務人的利益而存在。債務人死后,如未另行指定受益人的,保險金作為債務人的遺產。當然,債權人也可以作為投保人以債務人為被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但保險金額以其對債務人的債權額為限,超過部分,因具有賭博的性質而無效。債務人清償后,債權人因缺乏對債務人的保險利益而使保險合同歸于消滅,債權人的受益權也隨之喪失。
人壽保險公司作為當前我國的一個朝陽行業(yè),在專業(yè)方面存在法律、法規(guī)所不健全的地方是正常的,這也正是我們壽險 工作人員需要不斷 總結經驗,保證國民合理合法待遇的根本要求,本文僅對 目前 人身保險當中關于受益人方面的一些基本 問題 進行了 分析 ,但應該說還很不全面,還需要政府部門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保險公司提供一定的幫助,盡快規(guī)范保險特別是壽險行業(yè)的行為。同時壽險公司的理賠工作人員應本著為客戶著想,公平、公正、合理的解決客戶的疑問。受益人的權利必須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予以保護。
注釋:
注1:《保險 研究 》2003增刊 第207頁
參考 文獻 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1995年6月30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 根據(jù)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修正)。
李寶明:《論受益人的若干法律問題》,吉林大學出版社,2003版。
鄭玉波:《保險法論》,三聯(lián)書局,1978年版,第357頁。
人身保險論文范文篇三:《淺析我國農村小額人身保險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一、我國農村小額人身保險概況
我國農村地區(qū)人口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人口基數(shù)大,雖然人口增長率正在逐年下降,但是其絕對數(shù)量仍然很大。根據(jù)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知,我國在2014年底已擁有農村人口61866萬人,占到全國總人口的比重為45.2%。在我國農業(yè)人口中,低收入群體又占據(jù)著很大的比例。農村人口基本保障明顯不足,抵御風險的能力很低,遇到人身損害時生活狀況將會受到嚴重打擊。農村小額人身保險專門為農村低收入群體提供風險保障,是一種保費少、保額低,針對低收入農民最迫切的疾病、死亡和殘疾等特定風險提供的保險服務。
中國保險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于2008年6月1日頒布《農村小額人身保險試點方案》,隨后山西等9個省(自治區(qū))作為第一批試點地區(qū)迅速響應推廣農村小額人身保險的工作號召,中國人壽、泰康人壽等保險公司積極開展農村小額人身保險試點工作,各保險公司以農村銷售服務部為基地,以保險先進村為平臺,以駐村服務員為依托,積極創(chuàng)建“政府支持、農民認可、商業(yè)運作、廣泛覆蓋”的農村普惠式保險,在我國農村地區(qū)取得了較快地發(fā)展。
二、發(fā)展我國農村小額人身保險存在的問題
盡管農村小額人身保險自開展以來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農村低收入群體的風險保障需求。但是,在推廣的過程中農村小額人身保險的發(fā)展也面臨著以下諸多問題:
(一)農村居民收入水平較低
由于農村居民收入水平較低,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們的保險消費能力。保險不是生活必需品,是人們在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滿足之后還有富余資金的情況下才會考慮消費的商品。將我國農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情況進行比較后可以發(fā)現(xiàn),農村居民的收入不僅遠遠低于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而且收入增長幅度緩慢、不穩(wěn)定,甚至部分農村尚未解決溫飽問題,這些因素都嚴重地制約了農民購買保險的能力。2014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0488元,遠低于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雖然農村小額人身保險有著保費低廉的特點,但是農村居民在進行生活必需的消費后,仍然沒有多余資金來承擔保險費用。中國保監(jiān)會組織保監(jiān)局和中國人壽在8個省區(qū)對上萬個農村家庭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55.2%的農民沒有購買保險是因為價格高。
(二)農村居民缺乏保險意識
農村小額人身保險直接面對的是廣大農民,農民是小額人身保險市場需求的主體。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fā)展,農村居民收入有所提高,農村家庭具有了一定的小額保險購買力。但由于所受文化教育水平較低、了解信息能力有限、社會宣傳不到位等的影響,農民的保險意識相對落后,一些人對保險的認識不足,有的甚至對保險存有偏見,不信任保險公司及其產品。特別是遇到購買保險后收益不明顯或者沒有發(fā)生賠付的情況時,他們會覺得購買保險是一種浪費,意義不大,甚至認為保險是一種欺詐行為。因此,還存在很大一部分農戶對農村小額人身保險的購買積極性不高,農民主要靠儲蓄養(yǎng)老,靠親朋好友解決困難,風險防范還處于原始狀態(tài),認為只有把錢存銀行才是最安全的。
(三)農村小額人身保險經營成本過高
我國農村居民分布較為分散,地形較為復雜,公路、銀行等基礎設施不健全,保險銷售網(wǎng)點較少,而進行銷售的保險公司又需要在農村地區(qū)擁有龐大的銷售網(wǎng)點作為依托,網(wǎng)點設置過多,則經營成本太高。無論是通過銀行網(wǎng)點銷售保險產品,還是在保險公司進行銷售,基礎設施差、銷售成本高都是客觀存在的艱苦條件;保險人員要進村、入社進行承保、理賠活動,進而又加大了保險經營的成本;在農村有很多外出打工的農民,有很強的流動性,不利于保險產品的持續(xù)續(xù)保。農村小額人身保險保費低廉,但是農村居民風險的復雜程度以及發(fā)生程度卻高于一般的投保群體,導致保險公司的賠付率也相對較高。這些因素都使開展保險業(yè)務和進行售后服務面臨諸多困難,保險公司需要承擔機構成本、人工成本以及宣傳成本,導致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本較高。
(四)農村小額人身保險缺乏完善的監(jiān)管體系
農村小額人身保險有其特殊性,覆蓋范圍主要是農村低收入者,是一項新興業(yè)務,以往的保險公司很少涉足。由于農村小額人身保險試行時間不長,導致監(jiān)管部門缺乏建立相應監(jiān)管機制的資料和實踐經驗,特別是保險監(jiān)管部門的保險風險防范機制、預警機制以及處置機制都還沒有經過成分的實踐檢驗。雖然我國已經建立能夠較好控制保險公司運行風險的保險公司三大監(jiān)管體系:公司治理結構監(jiān)管、償付能力監(jiān)管以及市場行為監(jiān)管,但對于經營農村小額人身保險還沒有確立具體的監(jiān)管體系與措施。
三、發(fā)展我國農村小額人身保險的對策
在農村低收入群體中推廣小額人身保險有許多益處,因此我們一定要處理好當前農村小額人身保險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為農村小額人身保險健康、穩(wěn)定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具體建議如下。
(一)提高農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首先,要增加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使農村地區(qū)基礎條件與國家經濟發(fā)展力度相適應,從根本上改善農村地區(qū)的生產、生活條件,幫助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huán)境,使農民盡快脫貧致富。其次,要注重農業(yè)科技進步,提升農產品品質,提高農產品價格。加快農業(yè)科技進步與創(chuàng)新是實現(xiàn)農產品增收,提高農產品品質與增強農業(yè)經濟發(fā)展動力的根本途徑。隨著如今農村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的加快推進,社會不僅對農產品需求總量在不斷增多,而且對農產品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保護耕地、淡水資源不退化,生態(tài)環(huán)境不遭到破壞的前提下,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農產品有效供給量的任務越來越重。近年來,農業(yè)勞動力和農業(yè)生產資料價格漲幅明顯,更加迫切需要提高農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農業(yè)科技支持帶動作用,使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大幅上升,農產品品質走上新臺階,農產品價格得到提高,走向科技富農之路。
(二)普及保險知識,提高農民保險意識
廣大農民是農村小額人身保險的市場需求主體。但農村文化教育水平相對落后,大多數(shù)農民對保險的認識還遠遠不夠,廣大農民薄弱的保險意識成為阻礙小額保險發(fā)展的一大制約因素。要使農民了解保險、認可保險,才能信任保險、購買保險。保險公司以及政府相關部門應當積極做好對農民的保險宣傳教育工作,利用多種形式來加大宣傳力度,不斷向農民普及保險知識,以提高農村居民的保險意識,讓更多的農村低收入人群了解保險,熟悉保險,激發(fā)他們潛在的保險需求,讓更多的農村居民從思想意識上認識到參保的重要意義。
(三)加大產品創(chuàng)新,降低經營成本
由于我國農村居民投保人數(shù)較少,且居住較為分散,導致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本較高,保險公司苦不堪言,嚴重制約了農村小額人身保險的長期健康發(fā)展,解決這一問題要從有效控制保險公司經營成本入手。保險公司的理賠程序一般包括:案件受理、立案調查、審核簽批、通知領款等多個環(huán)節(jié)。農村居民文化程度一般較低,程序太過復雜不僅使農民搞不清、弄不懂,而且理賠所需的文件要花費大量的成本。由于農村小額人身保險產品特點以及保障對象的特殊性,更應該減少理賠單據(jù)和證明的索要,在為公司節(jié)省大量的經營成本的同時,還可以減少農村低收入者保費支出。保險公司還可以通過與農村居民聯(lián)系比較密切的金融機構加強合作,如農村信用社、郵政儲蓄等,這些組織和機構在農村擁有較高的影響力并且農民對其比較信任,使農村小額人身保險的交易附加到已存在的交易關系上,以此來降低保險公司經營成本,并且使產品營銷事半功倍,可以聚集更多的客戶群。這樣既能擴大保險覆蓋面,又可以分擔部分保單銷售、管理、理賠工作的成本,降低經營管理費用。
(四)健全農村小額人身保險監(jiān)管體系
農村小額人身保險運行環(huán)境較為復雜、經營組織較為困難、新興市場不夠穩(wěn)定等特點造成監(jiān)管方面面臨著諸多難題。要在大力推進農村小額人身保險發(fā)展過程中,制定嚴格的準入標準,即對進入農村小額人身保險市場的供給主體制定的一系列最低要求,這些最低要求包括償付能力要求、產品支撐要求、服務能力要求等,只有符合準入標準的保險公司才有資格經營農村小額人身保險業(yè)務。準入標準的制定有助于保險公司破產時,農村低收入群體的權益可以得到保障。并且,要建立規(guī)范的市場管理制度。保險公司在申請市場準入前,應制定詳細的農村小額人身保險市場發(fā)展規(guī)劃,作為申請準入附件向保監(jiān)會報備;保險公司在進入市場后,要將公司經營情況反饋作為日常性或專題性工作向監(jiān)管部門報告。
猜你感興趣:
1.關于保險論文范文
2.保險學論文范文
4.保險論文參考范文
6.有關保險論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