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結構施工管理論文范文
鋼結構施工管理論文范文
鋼結構施工是一個錯綜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應充分認識到施工的困難性、復雜性。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了鋼結構施工管理論文,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鋼結構施工管理論文篇一
高層鋼結構安裝施工管理研究
摘要:本文筆者將探討在高層超高層鋼結構安裝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建議,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關鍵詞:高層超高層鋼結構;施工技術;管理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發(fā)展的需要,鋼結構作為一種理想的建筑結構在建筑業(yè)已日益增多。鋼結構在建筑的應用內容主要包含:鋼結構的連接、鋼結構構件、鋼結構構造、鋼結構識圖、鋼結構加工制作、鋼結構焊接工藝、鋼結構涂裝工程、鋼結構安裝常用機具設備、鋼結構安裝準備、鋼結構安裝方案、鋼結構安裝施工。本文主要談談關于在高層超高層鋼結構施工安裝上的要求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施工前規(guī)劃及布置
我們工作開始前第一要做好結構平面縱橫軸線尺寸的放樣,主要塔式起重機的選擇、布置,計算工作范圍和起重量,修整好現(xiàn)場施工道路、消防道路及排水系統(tǒng),安排機械開行路線、配電箱及電焊機的布置,確定構件堆放位置等工作。
二、塔式起重機的選擇
2.1起重機性能
塔式起重機應根據吊裝范圍的最重構件、位置和高度,選擇最大的起重力矩(或雙機起重力矩的80%)所具有的起重量、回轉半徑和起重高度。此外,還應考慮塔式起重機高空使用的抗風性能、起重卷揚機滾筒對鋼絲繩的容繩量以及吊鉤的升降速度。
2.2起重機數(shù)量
根據建筑平面施工現(xiàn)場條件、施工進度和塔吊性能等,布置1臺、2臺或多臺起重機。在滿足起重機性能的情況下,盡量做到就地取材。
2.3起重機類型選擇
在高層與多層鋼結構施工中,其主要吊裝機械一般都是選用自升式塔吊,自升式塔吊又分為內爬式和外附著式兩種。
三、采用合理的測量工藝
3.1地腳螺栓
施工中柱子位置預留混凝土孔洞,待安置和固定好地腳螺栓,隨即測量地角螺栓的縱橫軸線、標高,并用全站儀進行點位復測,將點位誤差嚴格控制在規(guī)范允許的范圍內,保證螺栓位置偏差在2mm以內。
3.2鋼柱
用2臺經緯儀嚴格架于柱軸線上,后視柱軸線,指揮吊裝、校正。鋼柱吊裝后,跟蹤測量校正—焊前測量校正—焊后測量復測—把軸線向上翻,逐層傳遞軸線,依次循環(huán)。柱底標高偏低采用墊鐵調整,誤差控制在-3mm~+2mm之間。
3.3主體結構改整體校正為跟蹤校正,即在柱梁框架形成前將柱子初步校正并及時糾偏,可以大大地減輕校正難度。通過激光鉛直儀做軸線控制,將軸線引到柱頂作為一個平面層,再架設經緯儀進行一項整體軸線測量,得到每根柱的焊前偏差報告,根據偏差報告決定焊接順序,焊接完成后再做一次整體軸線測量,得出焊后偏差結果。以此作為一個循環(huán)程序,焊后偏差數(shù)據又作為上面一節(jié)鋼柱吊裝校正糾正偏差方向的依據。每層鋼梁都得做標高和垂直度偏差測量,并做報告。
3.4累計誤差的控制
鋼柱軸線的控制采用激光傳遞的方法,不可避免地產生累計誤差。因為隨著樓層的增高,激光點位要不斷地上移,一般每隔幾層遷移一次,每次對四大角點進行角度距離的閉合。傳遞兩三次后再由底層直接向上面投點校核,防止產生較大的累計誤差,實踐證明這種方法能較好地控制軸線傳遞的累計誤差。
四、安裝施工工藝
1、合理劃分流水作業(yè)區(qū)段。根據塔吊的位置,為每部塔吊配備一個吊裝班,并將主體結構劃分合理區(qū)域,如A、B、C、D等4個相對獨立的施工區(qū)域,平均分配給每臺塔吊作業(yè)班,吊裝亦按A—B—C—D的順序進行,即當A區(qū)的構件吊裝完成轉入B區(qū)后,A區(qū)的其他工作(如測量、校正、修理等)便可穿插進行,這樣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各工序間既不相互影響,又可相互照應,保證了整個工程施工始終處于高速運轉狀態(tài)。
2、確定構件安裝順序。合理安排構件安裝順序對工期的控制相當重要,平面上應從中間核心區(qū)及標準節(jié)框架向四周發(fā)展,盡量改“單件逐層”吊裝為在地面拼裝后整體吊裝,將“依次逐進”的吊裝順序改為“區(qū)域吊裝,跟蹤校正”的施工方法。
3、確定流水區(qū)段和安裝順序后應確定構件接頭焊接順序,總的原則是:在充分考慮減小焊接應力的前提下,從預留反變形和對稱焊接兩方面來控制焊接變形。
五、采用先進的工藝設備和施工技術
1、改革工藝。采用CO2氣體保護焊焊接各接頭的平、角、斜、立焊縫及仰角焊縫。手工電弧焊焊接速度慢,質量不易控制,連續(xù)焊接也存在一定困難,根本無法滿足施工的需要。因此必須打破CO2氣體保護只適用于平、橫焊的禁區(qū)。實踐證明CO2氣體保護焊縫質量高,從根本上解決了延誤工期的突出矛盾,工效是手工電弧焊的4~5倍。
2、引進先進設備。一是CO2氣體保護焊點焊機。鋼結構工程中壓型鋼板鋪設工作量大,CO2氣體保護焊點焊機只需一人操作,一個焊點只需3 S,焊點光潔平滑質量好,工效是手工焊接的5倍,并節(jié)約一名輔助工。二是熔焊栓釘機,焊接一顆栓釘只需4s~5 s,功效是手工焊接的6倍,雖設備昂貴,但在進度和效率上能得到補償。三是為減小垂直運輸時間,采用一機多吊法,必須用到專用夾環(huán),一次可吊4~6根,最多可吊8根,有效縮短垂直運輸時間。
3、優(yōu)化施工方案,改革施工順序。按照國內外常規(guī)施工方法,只有在下一層高強螺栓緊固、焊接完,才能鋪設壓型鋼板。如果把壓型鋼板提前鋪設,留出高強螺栓和焊接的位置,改革傳統(tǒng)工藝流程,這樣會大大改善高空作業(yè)條件,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期控制。
4、利用現(xiàn)代化通信工具,提高施工效率。從項目的管理人員到施工作業(yè)面的各班組都得配備高頻對講機,平均每個班組2—3臺,現(xiàn)代化通信工具的高使用率會帶來高的施工效率。
六、加強科學管理和控制網絡計劃
項目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和全員合同管理,在組織形式上。實行定編、定員、定崗位、定職責,同時項目部與各工段簽訂工程量承包合同,明確責、權、利并實行風險抵押制度,最大限度地調動一線工人的積極性和責任心。根據施工組織設計、鋼結構吊裝工藝流程和現(xiàn)場具體情況編制施工進度總體網絡計劃,在工作進展過程中制定月、周進度計劃及每天工作計劃。還應制定和月、周、日計劃配套的每節(jié)鋼結構進場安裝計劃,機械設備的配備計劃,勞動力分布安排計劃。
七、明確質量計劃并實施職能管理
1、制定明確的質量計劃和質量目標,組織項目全體管理人員學習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將每個崗位每個職工的質量職責都納入項目承包的崗位責任合同中,并制定嚴格的獎罰標準。對主要工序都編寫作業(yè)指導書,各工序的施工及驗收都按作業(yè)指導書的規(guī)定執(zhí)行,同時規(guī)定相關質量紀錄的內容。
2、制定項目質量目標后,在施工技術交底中明確解決誰干、什么時間干、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等問題,做到針對性強,使職工的質量意識與項目質量目標同步,實現(xiàn)項目質量目標的層層分解,落實到每一個班組、職工,各司其職,各負其責。
3、變事后檢查為預防為主,事前控制的超前管理,通過制定一系列的控制措施,使工程質量在施工過程中始終處于嚴密的控制中。
4、健全質量紀錄,作業(yè)部位都要做出標志,記載該部位的作業(yè)人員和檢測情況,做好相關的交接資料,辦妥相應的手續(xù),確認后進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工程資料與施工進度保持同步。
八、結束語
綜合所上,總的來說就是:原則是布局要合理明了,設備要先進實用,技術要精確精湛,管理要科學嚴格。
參考文獻
(1) 羅濤. 淺談高層建筑鋼結構施工技術[J]. 科技資訊, 2010, (21) .
(2)鮑廣鑒.鋼結構施工技術及實例[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5:58—59.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鋼結構施工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