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v爽在线免播放观看,日韩欧美色,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软件,亚洲综合色网站,国产欧美日韩中文久久,色99在线,亚洲伦理一区二区

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畢業(yè)論文 > 文學論文 > 現(xiàn)當代文學 > 現(xiàn)代文學本科畢業(yè)論文緒論范文

現(xiàn)代文學本科畢業(yè)論文緒論范文

時間: 斯娃805 分享

現(xiàn)代文學本科畢業(yè)論文緒論范文

  傳統(tǒng)定義新文學的起源多以五四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之開路先鋒,魯迅、胡適、錢玄同等文學巨匠也被賦予現(xiàn)代文學開山宗師的地位。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現(xiàn)代文學本科畢業(yè)論文緒論范文,供大家參考。

  現(xiàn)代文學本科畢業(yè)論文緒論范文篇一

  《 中國現(xiàn)代文學語境與古代文學資源分析 》

  摘要:中國現(xiàn)代文學在華夏民族內部滄海桑田巨變的過程中應運而生。中國現(xiàn)代文學利用了具有時代特征的語言形式闡明現(xiàn)代化的科學民主思想,在藝術形式上對傳統(tǒng)文學進行了革新。中國現(xiàn)代文學與古代文學是一脈相承的,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和繼承。本文以中國現(xiàn)代文學語境為研究視角,針對中國現(xiàn)代文學語境與古代文學資源之間的聯(lián)系展開討論。旨在為進一步挖掘和傳承民族文化貢獻力量,推動現(xiàn)代文學邁向新的發(fā)展高度。

  關鍵詞:中國現(xiàn)代文學語境;古代文學資源;傳承

  前言

  伴隨社會的全面發(fā)展,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求日益提高。文學作為人們修身養(yǎng)性的重要文化產品,在陶冶情操、愉悅精神方面甚至精神文明建設層面發(fā)揮重要的作用。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現(xiàn)代文學的消費者數量不斷攀升,使得文學市場欣欣向榮?,F(xiàn)代文學面臨如此發(fā)展環(huán)境,必須進一步挖掘古代文學資源,提高現(xiàn)代文協(xié)的發(fā)展水平,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因此,筆者針對“中國現(xiàn)代文學語境與古代文學資源”一題的研究談論具有現(xiàn)實意義。

  一、中國現(xiàn)代文學語境概述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開啟了中國近代史的發(fā)展歷程,中華民族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被打破,中國的國門從此打開,中華兒女開始漫長的屈辱與斗爭的歷程。廣大知識分析不堪接受侵略的屈辱,文學界開始覺醒,中國現(xiàn)代文學開始產生。那么中國現(xiàn)代文學經歷了哪些歲月如斯?現(xiàn)階段中國現(xiàn)代文學面臨何種語境上的危機呢?筆者通過以下兩個方面娓娓道來:

  (一)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發(fā)展歷程

  中國現(xiàn)代文學是在中華民族面臨內憂外患的時代和社會背景下,有社會上的知識分子和有識之士自發(fā)革新的一種文學發(fā)展形式?,F(xiàn)代文學倡導通過直白的語言文字表達內心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政治生活的期待、對民族興亡的認知?,F(xiàn)代文中,字里行間流露出科學民主思想,在藝術表達形式上創(chuàng)新、多樣,話劇、新詩、現(xiàn)代小說、雜文、散文、散文詩都是現(xiàn)代文學的體裁。在抒情方式、敘述方式、描寫手段以及結構特征上,無不體現(xiàn)新時代的創(chuàng)造思維。從魯迅的小說《吶喊》《彷徨》《朝花夕拾》等,到郭沫若的新詩《女神》《屈原》都是現(xiàn)代文學的軌跡1。

  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發(fā)展歷程主要經歷了“三個十年”,1917年到1927年之間,是現(xiàn)代文學的“第一個十年”,也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開拓期,“打倒孔家店”“反對文言文”成為這一階段的基本思潮與核心思想,雖然在現(xiàn)代文學發(fā)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但是也埋下了現(xiàn)代文學與古代文學資源銜接不當的伏筆;1927年到1937年之間,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發(fā)展的“第二個十年”,是現(xiàn)代文學發(fā)展歷程中的豐收期,有傷痕文學、鄉(xiāng)土小說等文學形式在這一階段發(fā)展開來,正式拉開了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序幕;1937年到1949年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轉折期,受到社會主義思潮的影響,現(xiàn)代文學具有了一定的政治色彩2。新中國成立之后,文化產業(yè)得到迅速的發(fā)展,穿越小說、科幻小說、都市言情小說等進入人們的視野,雖然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但是也使得中國先到文學的發(fā)展與古代文學資源的軌跡出現(xiàn)偏離,而且偏離的越來越遠,所以現(xiàn)階段中國現(xiàn)代文學進入了“瓶頸期”。

  (二)中國現(xiàn)代文學語境面臨的困境

  迄今為止,中國現(xiàn)代文學經歷了百年的發(fā)展歷程,伴隨中華民族走過了苦難艱辛、走過了戰(zhàn)爭屈辱、走向了發(fā)展和平。但是縱觀現(xiàn)代文學作品中,卻沒有一部小說能夠與“四大名著”相媲美,沒有一位詩人能夠與李白相提并論,沒有一首情詩能夠與《無題》相抗衡。文學是一種感性的社會人文科學,本應該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藝術形式,理應根據時代特征反應時下百姓的真實境遇和心聲,但是又不能過分的脫離歷史的母體。在歷經風霜雨雪之后,歲月如斯帶來了“大浪淘沙”般的洗禮,然而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真正優(yōu)秀作品卻鮮少出現(xiàn),中國現(xiàn)代文學語境只是機械的伴隨光陰荏苒,卻不知“回首往事”。因此,中國現(xiàn)代文學語境與古代文學資源出現(xiàn)了嚴重的“斷裂”局面,使得文學發(fā)展呈現(xiàn)“物是人非”的本源缺失現(xiàn)象3。

  二、古代文學資源分析

  (一)古代文學資源闡述

  中國古代文學是輝煌燦爛的,中國古代文學資源是豐富的。從百家爭鳴時代的《論語》《孟子》到漢代的《史記》,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建安風骨”到唐代詩詞歌賦的振興,從宋詞的唯美到元曲的大氣,從明史上的《水滸傳》到清朝的《紅樓夢》,無不展現(xiàn)我國古代文學發(fā)展的絢麗多姿、旖旎多彩。古代文學資源當然不僅僅局限在一本書、一行字上,里面包含的智慧、涵蓋的生活熱情才是我們真正需要和追逐的實質?;蛟S是時代索然、或許是社會使然,亦或是生活造就,每一個時代的文學作品都飽含了人民群眾無盡的情思、歷史的蒼涼、社會的興衰4。

  (二)古代文學資源傳承

  人類文明伴隨時光任然不斷發(fā)展,但是燦爛的人類文明不應被淹沒在洪流中,我們既需要時代創(chuàng)新又要回首往事。所以在發(fā)展現(xiàn)代文學的過程中需要對古代文學資源進行挖掘和傳承。但是現(xiàn)階段,我國現(xiàn)代文學對于古代文學資源的傳承明顯捉襟見肘,所以在日后的發(fā)展歷程中首先需要在理念上進行轉變,再現(xiàn)古代文學的輝煌和真實。同時,對古代文學資料進行研究和梳理的過程中,要在多角度、多維度的視野上進行評價,對歷史文學的評價要建立在科學客觀的角度上進行,切記不可將現(xiàn)代化的主觀思維過分的應用到其中,更不能對古代文學資源進行刻意、肆意的褒貶。

  三、中國現(xiàn)代文學語境與古代文學資源的關系

  中國現(xiàn)代文學與古代文學本是同宗同源、同氣連枝的,具有一脈相承特征。沒有古代文學資源中的“天人合一”何來今日的“以人為本”?沒有古典詩詞的寓意深刻何來散文詩的詩情畫意?現(xiàn)階段,物欲橫流、生活節(jié)奏加快,返璞歸真勢在必行,使得人們在嘈雜生活之間感受到心靈的凈化。所以,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語境的發(fā)展中,不能摒棄古代文學資源,應當在充分挖掘古人思想的基礎上根據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特征以及人民群眾的生活實際,保證二者沒有沖突、一脈相承,共同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

  四、結語

  希通過文章的討論分析,全面激發(fā)文學創(chuàng)作工作者對古代文學資源的關注力度,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夠通過有私下的方式方法對古代文學資源充分挖掘、并在其基礎上實現(xiàn)創(chuàng)新,為我國文學輝煌的明天注入顯現(xiàn)的血液,促進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偉大復興。

  注釋:

  1.徐漢暉.現(xiàn)代文學中的古代文學資源[J].文藝評論,2015,02(01):79-82.

  2.吳承學.建設具有現(xiàn)代意義的中國文體學[J].文學評論,2015,01(02):208-218.

  3.呂雙偉.關于“古代文論現(xiàn)代轉換”命題的思考[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5,06(03):131-136.

  4.吳曉東.古典語境在現(xiàn)代文學中的移植——何其芳對中國古代志異文本的改寫[J].名作欣賞,2011,10(07):35-42.

  現(xiàn)代文學本科畢業(yè)論文緒論范文篇二

  《 現(xiàn)代文學創(chuàng)作知識分子類型分析 》

  摘要:知識分子由于他們豐富的學識和思想,有著特殊的歷史地位和社會價值,并且承擔著社會預言者與啟蒙者的言說角色。20世紀90年代,由于市場經濟的確立、市場利益法則的興起、商業(yè)化的沖擊以及各種欲望的刺激,文學依靠政治制約而高居精神文化領域的地位不斷受到沖擊和動搖,造成文學的璀璨光芒慢慢消失,而且逐漸從“中心”向邊緣發(fā)展。新時代下,不再有過多束縛的現(xiàn)代文學,呈現(xiàn)出了流派紛呈、兼容并蓄的全新發(fā)展形勢。

  關鍵詞:現(xiàn)代文學;知識分子;創(chuàng)作

  引言

  在現(xiàn)代歷史環(huán)境下,由于新的政治體制的建立,新時期文化調整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對于知識分子身份的重新審度。知識分子作為“非常”年代里備受摧殘和非難的群體自然會受到更多的關注。可是,知識分子同時又使文學和政治再次走到一起,以一個新的身份作為新的社會價值體制的參與者和傳達者。因此,在作品中,作家們一方面盡力表現(xiàn)““””中知識分子受難者的形象,審視知識分子的心靈傷痕。一方面又極力張揚其堅守、高昂、高遠的愛國熱情。

  最終對于知識分子的身份,在他們兩個結合的地方被有效地確認出來。王蒙的《蝶》《布禮》、諶容的《人到中年》、史鐵生的《法學教授及其夫人》等都表現(xiàn)了這一主題。作者借助文學作品,有力地控訴知識分子在““””中的傷害,更好地歌頌了知識分子的堅貞情懷和憂國憂民的情操,重新使知識分子形象的塑造和作家們的情感表達處在一種使命感、集體性寫作的狀態(tài)之中。而新生代作家筆下的知識分子群像則完全脫離了這種使命感的寫作模式,轉而選擇從個人的視角出發(fā),展示其瑣碎的、無聊的生活細節(jié)。

  在他們筆下的知識分子身上,我們看不到道德感與使命感的糾葛,看不到對理想、國家命運的關注,看不到因為關注國家命運而不得施展抱負的苦惱,看到的只是他們對欲望等人性情感的追逐,無目的的、無價值追求的游蕩生活,被擠壓的卑微的生存狀態(tài)等等多向的、動態(tài)的人性范式。在現(xiàn)代文學作品中,知識分子的類別逐漸顯得更為趨勢化,具有類別色彩。

  一、生命之原——欲望的狂熱追逐

  穿越久遠的時間隧道,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欲望合理存在的機制和土壤:我國古代中的一些言論充分肯定了人的本能欲望,如孔子曰:“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色,性也”。可是“存天理、滅人欲”的論斷又對人的欲望造成異化與闡割。當封建體制走向末路時,一股新的爭取人的個性解放和自由的新文學應運而生,作家一致將筆觸伸向家庭、愛情、婚姻等主題上,表現(xiàn)戀愛婚姻中個人和家人所面臨的不幸福和悲傷痛苦。其共同書寫的模式是:通過作品,表明個人在自我覺醒后,對于性愛的痛苦郁悶,又著重強調在社會的歷史解放中對人的解放,以此來昭示出情愛和性愛深度發(fā)展的趨勢。新時期以后,作家們重新開始將目光集中在欲望這一人的本性上來。可是讓知識分子遺憾的是,雖然對人的基本生存的欲望進行了充分地展示,并且是以情感的表達為中心,可是最后還是要和社會的主流意識結合,傳播微言大義,迎合市場的需要。

  欲望書寫依然沒有揭開附著于其身上的面紗,依然在啟蒙敘事話語的規(guī)范和模式下踢跚徘徊。然而,在面對社會轉型和市場經濟的雙重侵襲之時,各種世俗的、被遮蔽的欲望追求隨之浮出水面。新生代作家以敏銳的筆觸捕捉到90年代欲望的復蘇,將各種欲望圖景勾勒出來就成為新生代作家創(chuàng)作小說的突破口。

  當社會歷史語境發(fā)生根本性變化之后,知識分子的社會地位以及精神境況都將迎來一場激烈的風暴。同時,經歷重大洗禮的知識分子的境遇也給這些新生代作家提供了豐富的、多維的觀照對象和載體。在他們的小說中實現(xiàn)了欲望書寫的真正解放,欲望被他們從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和桎梏中解脫出來,他們不猶疑,不牽掛,將欲望光明正大地從幕后拉到臺前。

  他們揭開纏繞在知識分子身上的精英神話面紗,把知識分子從高居廟堂拽回到現(xiàn)世現(xiàn)實,著力書寫他們這個群體在面對五光十色、物欲橫流的社會時的趨同、取舍、追逐、欲海之中的航進以及“停歇”下來之后身體及心理兩方面無可言說的失落感和無力感。他們筆下的知識分子常常被性的欲望所困擾,從而將千百年來附著在知識分子身上、欲望之上的種種文化灰塵一掃而光。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卻是在以身體、金錢為工具,意在實現(xiàn)對秩序的解構和對傳統(tǒng)價值觀念的顛覆。

  二、生命之輕——身體與精神的雙重游走

  新生代作家對知識分子身上物欲、情欲性的還原,結結實實地實現(xiàn)了把知識分子形象書寫從帶有沉重道德枷鎖、背負社會使命感的集體性寫作中剝離出來,讓知識分子作為獨立的個體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本質想法。但是,知識分子這個群體還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契約關系之中,他們需要承受來自整個社會環(huán)境的制約和影響。新生代作家在實現(xiàn)對其獨立個體性的觀照以后,也不失時機地關注到他們的社會存在狀態(tài)。在走過漫長的個體淹沒于社會洪流的歷史時期之后,個體的真實存在狀態(tài)和常在的生命體驗開始得到關注,這一方面得益于他們選擇遠離宏大敘事的文學立場,另一方面又立足于知識分子在90年代遭遇到的自身身份危機的體認上,反映在作品里面就是知識分子大量地遭受過放逐的現(xiàn)象。

  在文學作品里面,知識分子好多是失落游離地生活著。他們寄居在都市的邊緣,游走在都市生活之中,不再高居廟堂之上,祛除了精神和文化的全部負載,游離于權力中心和主流文化之外,不再以心憂天下為己任,被政治、市場拋棄,身心都處于相對失重的狀態(tài);被排斥在正常的社會關系網絡之外,又使得他們顯得空虛無聊,無所適從。

  相比于80年代作為時代寵兒的輝煌,90年代的知識分子直接遭遇到的是急轉直下的境遇,從而呈現(xiàn)出不知何去何從的窘態(tài),并進而選擇了以身體的位移性來完成自我放逐的企圖。所以說,90年代的知識分子是生存于精神廢墟和精神懸空之中的,這也構成了那個時代靚麗的生存景觀。韓東等作家們借助游走這一特定的生存形態(tài),拆除了知識分子身上原有的藩籬,直面他們卑微的、漂流的、零散的生存現(xiàn)實,透視他們卑微的、孤獨的、懸置的精神狀態(tài),關注他們游走背后的力量和呼聲。

  在作者筆下,這些生活在漫無目的游走狀態(tài)之中的小知識分子還來不及去體會在急轉直下的社會轉型之中被甩向邊緣的痛楚,只是在這個紛繁蕪雜的社會中飲盡那份無來由的孤獨。他們雖然游走的是身體,可實際上是精神世界的漂泊與迷茫。也就是說,放逐精神性追求以后的游走必然與孤獨相伴而行。他們一直被圍困在無處可去、無法融入社會的困境之中。游走是他們選擇走出去的姿態(tài),回到自我的世界,他們依然無法寄希望于通過游走來排解靈魂世界的孤獨,無法為精神領地找尋到一片棲息之地。相反還陷入到時時出去卻又無處可去的怪圈中。

  三、生命之痛——被擠壓的失語者

  20世紀90年代,知識分子身體與精神的雙重游走,背后必然伴隨著“合法”言說權力的喪失,知識分子慣有的精英臉譜被改變之后,知識分子已經逐步從中心走向邊緣,其標志性特征就是“失語”。傳統(tǒng)的價值觀念正慢慢地飽受拆解,與此同時,知識分子,由于經常以教導眾人的姿態(tài)出現(xiàn),不得不面對話語權“失落”的尷尬局面。良知、正義、責任、啟蒙、人格,這些全是一個知識分子必須具備的品質,但是在殘酷的威脅和生存的壓力之下,這些品質都變得岌岌可危。

  社會在不斷發(fā)生變化,無法預測,在此期間,知識分子自己的價值觀和身份都無法得以確定,他們正遭遇由精神導師、啟蒙的英雄以及中心地位走向邊緣的殘酷現(xiàn)實。此情此景、此情此勢下,一部分知識分子自愿地接受或者選擇以“邊緣人”的姿態(tài),放棄對“他者”、對世界發(fā)言的機會,游走在個人的或者公共的空間內“浪跡天涯”、游手好閑。作者還將筆觸聚焦在知識分子被擠壓、社會地位被取代,以及與社會地位被取代以后相伴而行的種種失語的情形的描繪上。

  在此之前,知識分子們捍衛(wèi)著良知、詮釋社會價值,并是大眾精神的精神支柱,他們具有常人所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知識分子的社會地位的失落,讓他們失去了賴以存在的優(yōu)越感,人們以及社會逐步將他們的價值、良知等拋之腦后,進而,他們在社會中的實際地位越來越低,也使民眾對他們不再懷有敬意。90年代文化發(fā)生了全面轉型,知識分子話語權的旁落,促使知識分子不得不開始清醒而且理性地反觀自身的生存境況。因此,知識分子的命運、際遇就成為了中國現(xiàn)當代作家描寫和書寫的內容之一,多元化的形象刻畫也豐富了整個文學的人物形象譜系。作家們通過塑造知識分子形象來使自己的主體精神得到一致的表達,這樣一來,知識分子也隨之處于社會關注的中心。

  這是個由金錢烘托出來、由金錢作為強大的根基、金錢擁有無限魅力的時代,這個時代是如此地崇尚金錢,從而導致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從事任何工作都只不過是填充社會罷了,就連作家也不例外,知識分子也變得只是社會金錢的補充者,因此,在金錢威脅和商業(yè)性的沖擊下,知識分子的社會地位變得岌岌可危、搖搖欲墜。結語新生代作家由以往的焦慮性敘事心態(tài)走向輕松性敘事心態(tài),非常平和、客觀地去表現(xiàn)知識分子身上所被遮蔽的欲望屬性、日常生活細節(jié)和被擠壓的社會現(xiàn)實,展現(xiàn)的是這個群體“藏污納垢”的一面。新生代作家細致地描繪他們的庸碌生活,展現(xiàn)這個群體無聊與無意義的生存狀態(tài),捕捉他們被激發(fā)的欲望訴求,以個人化視角建立起來的對知識分子存在價值所作出的探索。

  在他們的文本中,既有對知識分子內心欲望的盡情演繹,也有知識分子身體和精神雙重飄泊的游蕩、迷惘,還有知識分子社會地位遭受擠壓之后出現(xiàn)的失語者,表現(xiàn)出不同于以前生存狀態(tài)和生活內涵的知識分子形象。新生代作家筆下的知識分子不再以高昂的姿態(tài)去對待現(xiàn)實和理想之時,也就意味著新生代作家把文學從過去為政治服務的工具性創(chuàng)作理念轉變?yōu)榉此紓€人生活的進步,當華麗的行情或者憤怒宣泄遭到遺棄,宏大的、緊跟主流意志的敘事不再成為作家寫作和思考的唯一去處時,那么,知識分子的凡俗生活就日漸顯示出其本真意義并獲得不一樣的閱讀感受,進而獲得獨特的審美意義。歸根到底,文學是現(xiàn)實生活在作家頭腦中反映的產物,而人物形象的塑造就承擔起作家對現(xiàn)實思想的孕育和呈現(xiàn)功能。

  參考文獻

  [1]何言宏.中國書寫——當代知識分子寫作與現(xiàn)代性問題[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

  [2]陶東風.社會轉型與當代知識分子[M].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9.

  [3]許紀霖.中國知識分子十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4]許紀霖.公共性與公共知識分子[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5]周德清.價值斷裂與精神亂象:社會轉型期文化失范的癥候分析[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4).

  現(xiàn)代文學本科畢業(yè)論文緒論范文篇三

  《 現(xiàn)代文學復仇神話重寫意義》

  摘要:復仇是重要的文學原型,但是受傳統(tǒng)儒家仁愛思想的影響,復仇文學在中國文學中并不發(fā)達。近代以來,在外族入侵、民族救亡的文化語境中,復仇的文學情緒再次被激發(fā)起來。作為民族文化形成的基礎,神話復仇意味著文化復仇,更有助于激起民族成員的內在復仇情緒。魯迅以基督耶穌之死和黑衣人、眉間尺、王的同歸于盡來表達對陰冷人性、黑暗社會的拯救??涓缸分鹛栂驒嗤咝牡墓液蛥O報復非利士人的復仇行為,都表達了被欺凌的弱者不甘示弱的反抗情緒。在民族救亡的高漲情緒中,復仇神話的重寫承擔了作家自我、環(huán)境、時代和文學傳統(tǒng)的共同責任。

  關鍵詞:現(xiàn)代文學;復仇;神話

  在遠古先民的世界里,有仇不報是難以容忍的恥辱和失職,憤怒和痛苦的折磨似乎只有通過酣暢淋漓而又血腥殘忍的復仇才能得到解脫。因此復仇作為人類早期記憶的一部分,是在遠古先民爭取生存過程中不得已的選擇,大到部落的淪陷,小到家庭的殺父之仇、奪妻之恨都通過復仇的方式加以回擊。復仇作為原型也是文學的永恒母體之一,它是傳奇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持久的亮點。但是,中國本土文化追求圓融、悟性,排斥情緒憤激、敵對鮮明的復仇,因此在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學創(chuàng)作中,復仇不是傳統(tǒng)中國文學的主要看點。但是自近代以來,西方殖民主義的入侵、民族主義情緒的復蘇、中國文化現(xiàn)代性的追求、對個性自我和國民性的批判的啟蒙要求,加之西方復仇文學的影響,尤其是九•一八和七•七事變之后,中國文學也掀起了復仇的一角。

  眾所周知,魯迅的作品中就彌漫著一種復仇的情緒,有研究者發(fā)現(xiàn)東北作家群的抗戰(zhàn)作品中也表現(xiàn)出復仇精神,其實復仇情緒在抗戰(zhàn)文學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F(xiàn)代文學以神話題材表現(xiàn)民族復仇目的,使復仇具有了深層的文化意義,從而激起受壓迫的人民的原始反抗激情,使復仇具有了合情合理的文化心理基礎。佛克馬說:“所謂重寫并不是什么新時尚。它與一種技巧有關,這就是復述與變更。它復述早期的某個傳統(tǒng)典型或者主題(或故事),那都是以前的作家們處理過的題材,只不過其中也暗含著某些變化的因素———比如刪削,添加,變更———這是使得新文本之為獨立的創(chuàng)作,并區(qū)別于‘前文本’(pretext)或潛文本(hypotext)的保證。”[1]由此,我們看到重寫的前文本多是讀者熟知的神話或歷史故事,同時,他指出重寫比前文本的復雜之處在于重寫必須在主題上有所創(chuàng)造,因此重寫應該是對主題的改變?,F(xiàn)代文學對復仇神話的重寫就是承繼文學傳統(tǒng)前提下的時代反應。

  一、先知式的文化復仇

  1924年12月29日《語絲》周刊第七期同時刊發(fā)了魯迅的《復仇》和《復仇》(其二),關于《復仇》一般都認同是對看客心里的批判和嘲諷。一對裸身男女執(zhí)劍立于廣漠的曠野上,四面趕來的如密密麻麻的槐蠶般的看客們伸長脖子要鑒賞他們將“擁抱或殺戮”的風景,永久的站立而無行動的表演,終于使看客們無聊而走散,從而使復仇者“永遠沉浸于生命的飛揚的極致的大歡喜中”?!稄统稹?其二)是繼《復仇》的“極致的大歡喜”后更具體的酣暢淋漓的復仇抒發(fā)。

  這篇短文的復仇重點主要表現(xiàn)耶穌被釘殺的痛苦過程:丁丁地響,釘尖從掌心穿透,他們要釘殺他們的神之子了,可憫的人們呵,使他痛得柔和。丁丁地響,釘尖從腳背穿透,釘碎了一塊骨,痛楚也透到心髓中,然而他們自己釘殺著他們的神之子了,可詛咒的人們呵,這使他痛得舒服。十字架豎起來了;他懸在虛空中。疼痛從掌心、腳背開始蔓延,直到心髓,痛楚從肉到骨再到心,疼痛成為身體最真實的感覺,疼痛使他清醒,疼痛使他在場,當疼痛達到極點時,便是靈魂之痛了。疼痛中,他看到豎起來的十字架“懸在虛空中”,在這則對宗教神話的重寫中,魯迅讓讀者深切地領悟到上帝對神之子耶穌的離棄,人類因釘殺“神之子”———一個先知而陷入精神的虛空。但我們知道耶穌之死是自我毀滅與對麻木無痛感的同胞的拯救。

  魯迅將他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頑疾,人性的麻木和人性之惡都通過耶穌被釘殺的情節(jié)暴露。在《兩地書》中他也說過自己懷著幾分惡意站在對手面前,“為敵人活著”,他要在對手的不痛快、不舒服、不圓滿中尋找自己生命的價值。但是在經歷了鮮血淋漓的疼痛后,他不得不獨自直面殘酷、直面虛空,他要獨自與一個爛熟的古老文化傳統(tǒng)對抗,這是一個現(xiàn)代文化精英與古老歷史的對抗。復仇的蠱惑,催促他更直接地創(chuàng)作了神話復仇小說《鑄劍》。

  早在《雜憶》中他就寫到“不知道我的性質特別壞,還是脫不出往昔的環(huán)境的影響之故,我總覺得復仇是不足為奇的,雖然也并不想誣無抵抗主義者為無人格。但有時也想:報復,誰來裁判,怎能公平呢?便又立刻自答:自己裁判,自己執(zhí)行;既沒有上帝來主持,人便不妨以目償頭,也不妨以頭償目。”[2]比之自我損傷,這是更積極的復仇。于是,在《鑄劍》中出現(xiàn)了悲壯的與仇敵同歸于盡的復仇場面。黑衣人是一個比眉間尺更具有復仇理性的復仇者,他以一副“嚴冷”的形象出現(xiàn):一團漆黑的黑衣,“聲音好像鴟鸮”,兩粒磷火似的眼睛。眉間尺在感激他的同情時,黑衣人冷靜地回答:“仗義,同情,那些東西,先前曾經干凈過,現(xiàn)在卻都成了放鬼債的資本。我的心里全沒有你所謂的那些。”“你還不知道么,我怎么地善于報仇”,待到眉間尺的頭顱落地,冷冷地尖利地笑著,對著那熱的嘴唇吻了兩次,揚長而去。

  仿佛他就是為復仇而生,他就是復仇的化身。復仇情節(jié)的高潮是眉間尺的頭與王的頭在水中酣戰(zhàn),二十個回合后,眉間尺只有招架之功,黑衣人也伸頸頭落,三頭在沸鼎中撕咬搏斗,直到王的頭已徹底斷氣,于是眉間尺和黑衣人四目相視,微微一笑合上眼睛了。《鑄劍》主要以《列異傳》和《搜神記》為前文本,在《列異傳》中,干將用三年時間鑄成天下聞名的雌雄兩劍,將雌劍獻給楚王,雄劍自己收藏,謂其妻曰:“吾藏劍在南山之陰,北山之陽;松生石上,劍在其中矣。君若覺,殺我;爾生男,以告之。”果然楚王殺了干將。有一天“楚王夢一人,眉廣三寸,辭欲報仇。

  購求甚急,乃逃朱興山中。遇客,欲為之報;乃刎首,將以奉楚王??土铊Z煮之,頭三日三夜跳不爛。王往觀之,客以雄劍倚擬王,王頭墮鑊中;客又自刎。三頭悉爛,不可分別,分葬之,名三王冢。”[3]簡單的一段傳說,經過魯迅的鋪排渲染,“客”的形象異常突出,他不再有對這個世界的情感依賴,“仗義,同情,……我的心里全沒有你所謂的那些。我只不過要給你報仇”,正因為擺脫了個人情感的束縛,黑衣人的復仇不再是簡單的替眉間尺復仇,而是指向了幽深的人性和社會的黑暗,人性的麻木、遲鈍和社會的黑暗造就了更嚴酷的冷漠和陰暗,因此黑衣人的復仇是向陰冷的人性和整個社會的復仇,他表達的是自我解剖式文化的復仇。

  二、孤膽英雄的血淚復仇

  隨著日本帝國主義的入侵,國內政治局面的動蕩,國民黨統(tǒng)治的嚴酷,中國人民的反抗情緒也日益高漲,于是借助神話傳說表達反抗和復仇情緒的政治傾向也更加鮮明。汪玉岑的長篇敘事詩《夸父》表達了與強敵對抗到底的決心。

  全詩共分九部分,自第一部分開始夸父不再是那個欲與天公試比高的逐日英雄,而是一個受高高在上的太陽欺負的小人物,“自從老天爺把我送出了娘胎后,一睜眼睛就不知受到它多少氣”,太陽也不再是那個普照大地、給萬物以生機的生命源,而是扼殺生命的強悍無比的無情物,“那熱辣辣的光直往瞳孔里死命鉆,……到夏天這怪物又叫我生瘡,生疙瘩”,一位老鄉(xiāng)鄰竟被它活活曬死,到了冬天除了那副冷面孔,還總是黑天多;有時它出來那么早,想貪睡都不成,有時想用功,它又早早縮回了頭,一點亮光都沒有,人間冷暖它全不顧及。正是它對人間的無情統(tǒng)治,于是夸父要將幾輩人的債去找太陽理論個明白。在償債算賬的感情基調中,夸父穿大街小巷,跨千山萬水,如驚怒的野馬一樣狂追太陽,一定要抓住它,拼個你死我活。

  可是太陽卻不停地戲耍他,像捉迷藏一樣一會兒上山,一會兒隱沒水里,致使追趕太陽的夸父疲累不堪。中途小憩,夢中聽到了母親唱的動人的歌謠,看到父親弓腰勞作的辛苦,以及與妻子兒女團聚的親熱,扯不斷的鄉(xiāng)愁牽扯著他不能清醒,冷風吹來,才發(fā)覺太陽都快下山了。趕緊拼命地追,“追過了白水,黑水,青山,大雪山,/又曲折地盤過了赤道和溫帶;/再踏上南極,北極。重新繞回來/……追呀!追呀!還追嗎?追了這半天/那怪物仍舊是搖搖晃晃地在前面,/沒法抓到手,反而愈追它愈遠”,雖然追得頭昏眼花,精疲力竭,口渴折磨得夸父像是“發(fā)狂的猛獸”,直到對水的渴望變成幻覺:一粒種子在雨水的滋潤下發(fā)芽,成長、衰老,人不也是如此嗎?他感到自己在慢慢下沉,在大漠深處,他成了一具骷髏,“狂妄”的夸父被太陽烤焦了。

  沒有追上太陽的夸父,遭到閑人們的譏諷。因此,長詩的最后一節(jié),敘述者站出來,對夸父勇于與強勁對手對抗的斗爭行為給予了高度評價:他“死后撇下的膏肉和形骸,/它們將永遠如繁星般閃耀著光耀。/待宇宙把神秘的手輕輕地一觸,/讓水草,花果和人煙點綴了沙漠:/一掃這無邊的寂寞,無邊的荒涼,/從此有‘鄧林’展開了綠蔭的天堂。”而閑人們“始終盤桓在那只蠢腳旁”,又哪知天翻地覆時的下場?神話傳說夸父逐日不具有傳統(tǒng)中國神話務實性特點,夸父知其不可為之,無休無止地追逐太陽,太陽沒有追上,還落得“將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于此”的悲慘結局。

  夸父逐日見于《山海經•大荒北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將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于此。”夸父逐日的起點在北方,北方屬水,他的行程就是太陽的運行軌跡,原始祖先認為,太陽早晨從東方升起,經過南方,最后落入西方,晚上進入了北方的大水的黑暗世界。葉舒憲據此認為它首先是原始先民對空間方位確認的神話;其次這則神話要解決的是為什么雨水從天上落下來,祖先運用神話思維的方式,解釋這一現(xiàn)象,“太陽從地底下生出,直達天頂,所以天上的雨水是由太陽從地底下帶上去的”[4],從哲學角度講,葉舒憲將其歸入陰逐陽的二元對立統(tǒng)一的哲學觀中。但是在父系文化改造和神話道德化的過程中,它的哲學性已經完全消解,而夸父大無畏地敢于追逐太陽的英雄性和浪漫性進一步夸大。汪玉岑在寫《夸父》前后,正是日本帝國主義的瘋狂侵華之際,隨著北京的陷落,他被迫中止了在燕京大學的學習,開始伴隨多難的祖國一起經歷苦難和波折。“特別是在去年(1940年)的秋季到今年2月間,我從這頹廢的古城回到了孤島上的家鄉(xiāng),再從家鄉(xiāng)重新奔波到這古城。

  在時間方面,前后距離了半個年頭;在空間方面,親自經歷了南北的幾座大城;而人生經驗方面,更時時刻刻地嘗透了一些太苦澀的滋味。于是,強烈地意識到轉向新的生活方式的必要”[5]。“轉向新的生活方式的必要”,這是詩人在經歷了民族國家從獨立到被殖民統(tǒng)治的慘痛中,在切身體驗中發(fā)出的肺腑之言,于是長詩將太陽與夸父完全對立起來。追日不再是英雄的浪漫行為,他負載了幾代人倍受壓迫的冤屈與仇恨的復仇行為,雖然他們之間力量對比懸殊,但卻為夸父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復仇行為帶上了幾分悲壯色彩。饑渴難耐的夸父在被太陽烤焦后,還招來一片譏諷,更賦予了夸父逐日的時代特點,外族入侵都不能喚起全民族同仇敵愾的反抗情緒,這是民族的悲哀。

  在人心離亂、擾攘不休的時代氛圍中,詩人要肯定的就是他“棄其杖,化為鄧林”精神價值,即使在追逐太陽的過程中失敗了,但是還要將尸骨化作閃耀的繁星照亮后來人繼續(xù)奮斗。在夸父追日的漫漫行程中不時有濃濃的鄉(xiāng)愁襲來,夢境中母親的歌謠、父親辛苦勞作的背影、妻子兒女期盼的眼神、兄弟姐妹的嬉鬧使“逐日”顯得更加艱辛、坎坷,這就從側面表現(xiàn)出對手太陽的慘無人道。郭紹虞評價說“吳儂軟語,軟綿綿,膩致致,有一搭無一搭,若高,若低,似有聲,似無聲”,“聲聲打動人的耳鼓,震動人的心弦。

  《夸父》,其作風將變之兆乎?其為音,不復如琴瑟之專一;洶涌如浙江之潮,澎湃,澎湃似地一起而一止;如鉅鹿之戰(zhàn),如昆陽之戰(zhàn),鼓噪而前,奔騰而出,于雷聲風聲中,呼聲也足以震動天地。那又須幽燕健兒引吭高歌,才足以盡其淋漓奔放磅礴恣肆之致。”[6]由吳儂軟語而激越悲歌,在儲藏著民族集體無意識的神話中,尋找對抗現(xiàn)實的力量,激發(fā)民族的凝聚力和反抗力,這是生逢亂世的青年學子的復仇方式之一種吧。茅盾《參孫的復仇》根據《舊約•士師記》重寫而成,參孫在《舊約》中就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形象,參孫是神受孕于其母而生,上帝對其母說:“你必懷孕生一個兒子,不可用剃頭刀剃他的頭,因為這孩子一出胎就歸神作拿細耳人”,“他必起來拯救以色列人脫離非利士人的手”。他一出生,上帝就賦予他非凡的神力,他曾路殺猛獅,用驢腮骨擊殺1000多個非利士人。成年后參孫曾與非利士女子結婚,也與妓女有染,他與客人打賭狡猾機智地勝于對方,在狐貍尾巴上捆上火炬燒毀莊稼。因此,參孫形象豐富而復雜,他是基督的先驅;他是一個拯救民族的勇士;他是一個沉溺于女色的好色之徒;他是一個狡猾奸詐的小人;他是一個敢于復仇的斗士等等,文藝復興之后,參孫的宗教喻義成為歐洲作家的主要聚焦點,紛紛描述他的懺悔心理和行動,他因違背與上帝的約定遭受非利士人挖眼的懲罰,在磨坊推磨的黑暗中,心靈凈化,最后復活信心,終于報仇雪恨,其中彌爾頓的長篇敘事詩《斗士參孫》最具有代表性。茅盾也是在這種思想的基礎上來書寫復仇者參孫的。茅盾的《參孫的復仇》寫于1942年抗日戰(zhàn)爭最艱苦的時期,借參孫的形象既表達中國人民同仇敵愾與日本侵略者奮戰(zhàn)到底的決心和信心,也指出了與敵斗爭的艱難和艱苦。

  小說中參孫的妻子大利拉一直在糾纏著問他力氣大的秘密。“像一條蛇,大利拉糾纏著參孫粗壯的軀干;像蛇的尖端開鋒的毒舌,她那一會兒軟媚,一會兒潑辣,一會兒佯嗔,一會兒嗚嗚咽咽的百般做作,百般花言巧語,刺進了參孫的耳朵,刺痛了他的腦,有時使他麻痹,有時使他戰(zhàn)栗;甚至有時也使他不免一陣兒的迷惑暈眩。”不管大利拉對他怎樣的誘惑或刺激,他都“打算給她一個絕對的不理睬。”可是大利拉一直在不屈不撓地、柔媚地表白著愛情,之所以問他為什么這么大力氣,都是因為愛他,可是她被參孫騙了三次了,她還是愛他。慢慢的,參孫開始懷疑“到底是她來試我呢,還是我試她,我開頭就不相信她,這也許是我的不對罷?……也許是我太壞,把好人都當作壞人了!”最后在大利拉的韌性而又辛辣地攻勢下,參孫在“得救”的喜悅中告訴她說“我從來沒有剃過頭發(fā)。我出娘胎后,從沒剃過頭。如果剃掉了頭發(fā),我就跟平常人一樣了!”,在大利拉的懷抱中,參孫的七綹頭發(fā)被非利士人剃光了,挖掉了他的眼睛。在被懲罰推石磨的監(jiān)牢里,那剃掉的頭發(fā)又慢慢長出來了,參孫的信心也在生長。終于,在非利士人盛大宴會上,準備戲耍侮辱參孫時,他再次凝聚神力將大殿的柱子推倒,三千非利士人與參孫同歸于盡。茅盾說借用宗教神話創(chuàng)作小說是為了“迷惑檢察官的眼睛,使文中有刺而他們又無詞可借以進行他們那‘拿手戲’的削改”[7],于是就借用《圣經》中的故事來一點指桑罵槐的小把戲,可見小說的政治目的非常明確,就是借參孫被大利拉柔媚誘惑的攻勢下,如何喪失神力,意在說明敵手狡猾、詭計多端和保持堅定意志的可貴性。作品用大量篇幅描摹在大利拉千嬌百媚的糾纏中參孫由“不理睬”到軟化、自責、動搖的心理過程,參孫不再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先知神(研究者認為“參孫”的希伯來名稱是Shimshon,是太陽“shemesh”的變體)而是一個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使參孫形象更具有現(xiàn)實的生活氣息。因此參孫一時糊涂說出自己的秘密做了鋪墊,特別是參孫最后發(fā)力與三千多非利士人同歸于盡,更具有了悲壯色彩,參孫復仇的價值意義也就更大,為受盡屈辱的中國人贏得抗戰(zhàn)的勝利注入了更大的信心。

  三、結語

  復仇是希臘神話、北歐神話和中國神話傳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文學原型,但是受傳統(tǒng)儒家仁愛思想的影響,復仇文學在中國文學中并不發(fā)達,近代以來,在外族入侵、民族救亡的文化語境中,復仇的文學情緒再次被激發(fā)起來。與大量的復仇文學相比較,重寫神話的復仇原型,更具有文化上的價值意義,神話作為民族文化形成的基礎,神話復仇意味著文化復仇,更有助于激起民族成員的內在復仇情緒。魯迅以基督耶穌之死和黑衣人、眉間尺、王的同歸于盡來表達對陰冷人性、黑暗社會的拯救。夸父追逐太陽向權威者宣誓的果敢和參孫報復非利士人的復仇行為,都表達了被欺凌的弱者不甘示弱的反抗情緒。佛克馬說重寫包含著“重寫者的自我(ego),他的環(huán)境(hic)和他的時代(nunc)”,在民族救亡的高漲情緒中,復仇神話的重寫承擔了作家自我、環(huán)境、時代和文學傳統(tǒng)的共同責任。

  參考文獻:

  [1]D•佛克馬.中國與歐洲傳統(tǒng)中的重寫方式[J].范智紅,譯.文學評論,1999(6).

  [2]魯迅.魯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236.

  [3]魯迅.魯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451.

  [4]葉舒憲.中國神話哲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137.

  [5]汪玉岑.夸父:后記[M].北京:北平燕京大學,1941:32.

  [6]郭紹虞.夸父:序言[M].北京:北平燕京大學,1941:1.

  [7]茅盾.茅盾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543.

有關現(xiàn)代文學本科畢業(yè)論文緒論范文推薦:

1.淺談漢語言文學本科畢業(yè)論文范文

2.本科漢語言文學畢業(yè)論文范文

3.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本科畢業(yè)論文范文

4.關于漢語言文學本科畢業(yè)論文范文

5.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本科畢業(yè)論文范文

6.人文素養(yǎng)研究本科畢業(yè)論文范文

165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