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代的“圍觀政治學”現象
時間:
管慶霞 李偉 1由 分享
摘要:由“謝朝平事件”到宜黃拆遷事件,再到“李剛門”,網民圍觀的范圍已然伸向了政治權力領域,出現了網絡時代的“圍觀政治學”現象。本文從布迪厄的實踐語言理論出發(fā),分析語言在網絡時代圍觀政治過程中從開始、沖突至事件消解過程中如何發(fā)揮作用,以及在事件發(fā)生過程中,當事者、圍觀群眾與事件處理者是如何達成“合謀”,最終消解群體性事件的。認為網絡時代的“圍觀政治學”現象,是一種政治的進步,同時也是新媒體時代輿論監(jiān)督的一種有效手段,應給予積極肯定與引導。
關鍵詞:“圍觀政治學” 語言符號權利 “合謀”
網絡時代的“圍觀政治學”現象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我爸是李剛”、“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我爸是李剛”、“俱往矣,數千古風流人物,還看李剛”、“不是每一杯牛奶都是特侖蘇,不是每一個爸爸都叫李剛”……2010年10月16日后,隨著河北大學一場車禍的發(fā)生,一句“我爸是李剛”造句行動風靡網絡,易周刊30期更是順勢出了一期“網絡時代的‘圍觀政治學”專題,該專題稱這是人民自發(fā)形成的對權力階層的一種聲討。
從最初對社會事件或娛樂事件的圍觀,到如今對政治領域的圍觀,側面展示網絡的影響力已經涉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對媒體議程設置和推動中國民主進程都具有重要作用。
“李剛門”并不是網絡時代的“圍觀政治學”的專利,2010年1月13日,南方周末評論員笑蜀發(fā)表文章《關注就是力量 圍觀改變中國》,以哈爾濱水價聽證會市民代表劉天曉因得不到發(fā)言機會當場扔水瓶、引來媒體及網絡群眾的圍觀為由頭,認為網絡圍觀推動了事件的解決。雖然是看似無力的小小的評論,卻形成了強大的關注場,形成對政治事件的強力關注。另外,2010年8月的“謝朝平事件”和2010年9月的宜黃拆遷事件都是網絡時代“圍觀政治學”的有力詮釋。
推動事件進展的力量除了網絡技術帶來的便利以外,更深刻的本質便是網民通過語言對權力階層的關注。在事件解決的過程中,網民的輿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語言正是網民行使輿論權利的中介,又是權力階層對事件進行回應的中介。
網絡時代“圍觀政治學”現象的布迪厄式解讀
布迪厄是法國著名的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和思想家。面對實踐的模糊性,他提出了“場域”和“慣習”概念來理解實踐。他認為,一個場域就是一種關系構成,在這個關系中,場域內部以及場域之間存在著斗爭的關系,慣習是行動者在場域中歷史性和生成性的一種穩(wěn)定圖式。語言在場域運作中扮演了中介的作用。他認為,語言關系總是符號權力的關系,通過這種關系,言說者和他們分別所屬的各種群體之間的力量關系轉而以一種變相的形式(transfigured form)表現出來。①
網絡時代,現實場域與虛擬場域的相互滲透,使網絡時代的“圍觀政治學”現象成為可能。網絡虛擬場域因其匿名性、開放性等特點,使網絡行動者忘卻自我而暢所欲言。然而,社會行動者在從真實場域向虛擬場域轉移的過程中,長期生成并歷史性內化到行為者身體的慣習不被社會行為者感知卻依然存在,因此,社會行動者在虛擬場域所表現出的“圍觀政治學”現象也是對現實的一種表達。
網民在圍觀政治過程中,都是以語言形式進行的。按照布迪厄的觀點,語言扮演了符號權力的角色,發(fā)揮了語言暴力。布迪厄認為,符號暴力是通過一種既是認識又是誤識的行為完成的,這種認識和誤識的行為超出了意識和意愿的控制,或者說是隱藏在意識和意愿的深處。②他進一步指出,符號暴力揭示了任何權力系統(tǒng)都是在“合謀”的情況下完成的。當象征性暴力實施影響時,它呈現出“以理服人”和“彬彬有禮”的文明方式和過程,它寧愿采納不露聲色和靜悄悄的方式,在談論和對話中,不知不覺地征服它所要征服的對象。③被統(tǒng)治者就這樣認同了統(tǒng)治者的統(tǒng)治,達成了“合謀”。
筆者將“圍觀政治學”中三個主要參與者定義為當事者、圍觀群眾和事件處理者。這一過程是這樣的:圍觀群眾參與圍觀的動機是分散的,他們通過分析當事者發(fā)出的語言符號而形成新的語言符號,形成對事件處理者的壓力,這是第一階段的語言暴力;之后,事件處理者會采取一系列的語言措施來達到消解此語言暴力的目的,在此過程中,事件處理者所實施的語言行為又形成了第二次語言暴力,但這種暴力是在當事者、圍觀群眾與事件處理者達成妥協的情況下完成的,即布迪厄所言的“合謀”。
布迪厄認為,統(tǒng)治者在運用語言符號進行統(tǒng)治時,會運用“屈尊策略”(strategy of condescension),即通過一種暫時的但卻大肆渲染的方式放棄他的支配地位,“屈尊俯就”來同他的交流者打交道,這樣,支配者通過拒絕這種支配關系而維持了它的存在,并從中漁利。④
圍觀政治現象中,網民之所以對事關政治的事件進行強力圍觀,因為與政治相關的事件的發(fā)生,觸及了網民仇官仇富的心理,與他們日常已經接受的慣習相抵觸,因而造成了他們的“知行不協調”(費斯廷格理論),換句話說,就是社會行動者已經接受了統(tǒng)治者所采取的現行統(tǒng)治策略,一旦策略發(fā)生變化,便會引起被統(tǒng)治者的心理不協調,因此會作出相應的反應,來平衡并消解這種不協調以達到新的平衡。于是,強力圍觀就會發(fā)生,而且聲音越來越大,沉默的螺旋由此形成,來自網民對事件處理者的語言暴力也便因此形成。此時,事件處理者便會再次采取布迪厄所言“屈尊俯就”策略,來平衡網民的“知行不協調”,達到穩(wěn)定其語言統(tǒng)治的目的。“屈尊俯就”策略在此表現為媒體對圍觀對象的報道以及相關的法律措施處理。當語言策略再次運用,圍觀者這種表面的抵抗便漸漸消逝,圍觀也隨之消解,“合謀”也由此達成。
對網絡時代“圍觀政治學”現實意義的思考
網絡時代“圍觀政治學”現象放在現實話語中,是網民對公權力的一種聲討,但事件并沒有得到實質上的解決。我們是否就因此認為,網絡時代的“圍觀政治學”現象毫無現實意義呢?
其實不然。一方面,網絡時代“圍觀政治學”現象宏觀上表明了公民意識的覺醒。在布迪厄看來,慣習有助于把場域構建成一個充滿了意義的世界,一個被賦予了感覺和價值,值得社會行動者去投入、去盡力的世界。⑤因此,這種圍觀者在場域內部進行權力爭奪的現象,能夠更好地優(yōu)化場域歷史性生成的慣習,使得社會生活更具意義,這是對現實的一種關注,具有積極意義。另一方面,布迪厄還提到捍衛(wèi)理性的現實政治(Realpolitik)。他認為,由于慣習的歷時性和生成性,他主張接受現實的被統(tǒng)治,獲取更多的現實資本,然后利用現有的資本進行有效的抵抗。他提出了“深思熟慮的烏托邦”或“理性烏托邦”道路,他認為,科學知識分子可以依據腳踏實地的科學研究成果,在政治行動中自覺反思種種表象和現象的歷史條件,揭示其具體性和虛假性。⑥雖然現實主義姿態(tài)表現得不夠激進、絕對,然而有助于各種潛在性成為現實性。
布迪厄對社會學的反思,對我們理解網絡時代“圍觀政治學”對現實微弱抵抗的現實意義具有借鑒作用。首先,網絡時代“圍觀政治學”并不是網絡時代因網絡技術而來的單純的“從眾現象”,參與圍觀的人群有其主觀意識,他們希望得到答案。在嘗試不想“合謀”的過程中,推動了事件的發(fā)展,達成了新形勢下的“合謀”,也不失為一種要求進步的嘗試。
注 釋:
①②④皮埃爾·布迪厄[法]、華康德[美]著,李猛、李康譯,鄧正來校:《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版,第190頁,第227頁。
?、鄹咝麚P:《布迪厄的社會理論》,同濟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178~179頁。
?、輻钌迫A,謝立中主編:《西方社會學理論(下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169頁。
?、迯堃猓骸段幕c符號權力:布爾迪厄的文化社會學導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67頁。
關鍵詞:“圍觀政治學” 語言符號權利 “合謀”
網絡時代的“圍觀政治學”現象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我爸是李剛”、“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我爸是李剛”、“俱往矣,數千古風流人物,還看李剛”、“不是每一杯牛奶都是特侖蘇,不是每一個爸爸都叫李剛”……2010年10月16日后,隨著河北大學一場車禍的發(fā)生,一句“我爸是李剛”造句行動風靡網絡,易周刊30期更是順勢出了一期“網絡時代的‘圍觀政治學”專題,該專題稱這是人民自發(fā)形成的對權力階層的一種聲討。
從最初對社會事件或娛樂事件的圍觀,到如今對政治領域的圍觀,側面展示網絡的影響力已經涉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對媒體議程設置和推動中國民主進程都具有重要作用。
“李剛門”并不是網絡時代的“圍觀政治學”的專利,2010年1月13日,南方周末評論員笑蜀發(fā)表文章《關注就是力量 圍觀改變中國》,以哈爾濱水價聽證會市民代表劉天曉因得不到發(fā)言機會當場扔水瓶、引來媒體及網絡群眾的圍觀為由頭,認為網絡圍觀推動了事件的解決。雖然是看似無力的小小的評論,卻形成了強大的關注場,形成對政治事件的強力關注。另外,2010年8月的“謝朝平事件”和2010年9月的宜黃拆遷事件都是網絡時代“圍觀政治學”的有力詮釋。
推動事件進展的力量除了網絡技術帶來的便利以外,更深刻的本質便是網民通過語言對權力階層的關注。在事件解決的過程中,網民的輿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語言正是網民行使輿論權利的中介,又是權力階層對事件進行回應的中介。
網絡時代“圍觀政治學”現象的布迪厄式解讀
布迪厄是法國著名的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和思想家。面對實踐的模糊性,他提出了“場域”和“慣習”概念來理解實踐。他認為,一個場域就是一種關系構成,在這個關系中,場域內部以及場域之間存在著斗爭的關系,慣習是行動者在場域中歷史性和生成性的一種穩(wěn)定圖式。語言在場域運作中扮演了中介的作用。他認為,語言關系總是符號權力的關系,通過這種關系,言說者和他們分別所屬的各種群體之間的力量關系轉而以一種變相的形式(transfigured form)表現出來。①
網絡時代,現實場域與虛擬場域的相互滲透,使網絡時代的“圍觀政治學”現象成為可能。網絡虛擬場域因其匿名性、開放性等特點,使網絡行動者忘卻自我而暢所欲言。然而,社會行動者在從真實場域向虛擬場域轉移的過程中,長期生成并歷史性內化到行為者身體的慣習不被社會行為者感知卻依然存在,因此,社會行動者在虛擬場域所表現出的“圍觀政治學”現象也是對現實的一種表達。
網民在圍觀政治過程中,都是以語言形式進行的。按照布迪厄的觀點,語言扮演了符號權力的角色,發(fā)揮了語言暴力。布迪厄認為,符號暴力是通過一種既是認識又是誤識的行為完成的,這種認識和誤識的行為超出了意識和意愿的控制,或者說是隱藏在意識和意愿的深處。②他進一步指出,符號暴力揭示了任何權力系統(tǒng)都是在“合謀”的情況下完成的。當象征性暴力實施影響時,它呈現出“以理服人”和“彬彬有禮”的文明方式和過程,它寧愿采納不露聲色和靜悄悄的方式,在談論和對話中,不知不覺地征服它所要征服的對象。③被統(tǒng)治者就這樣認同了統(tǒng)治者的統(tǒng)治,達成了“合謀”。
筆者將“圍觀政治學”中三個主要參與者定義為當事者、圍觀群眾和事件處理者。這一過程是這樣的:圍觀群眾參與圍觀的動機是分散的,他們通過分析當事者發(fā)出的語言符號而形成新的語言符號,形成對事件處理者的壓力,這是第一階段的語言暴力;之后,事件處理者會采取一系列的語言措施來達到消解此語言暴力的目的,在此過程中,事件處理者所實施的語言行為又形成了第二次語言暴力,但這種暴力是在當事者、圍觀群眾與事件處理者達成妥協的情況下完成的,即布迪厄所言的“合謀”。
布迪厄認為,統(tǒng)治者在運用語言符號進行統(tǒng)治時,會運用“屈尊策略”(strategy of condescension),即通過一種暫時的但卻大肆渲染的方式放棄他的支配地位,“屈尊俯就”來同他的交流者打交道,這樣,支配者通過拒絕這種支配關系而維持了它的存在,并從中漁利。④
圍觀政治現象中,網民之所以對事關政治的事件進行強力圍觀,因為與政治相關的事件的發(fā)生,觸及了網民仇官仇富的心理,與他們日常已經接受的慣習相抵觸,因而造成了他們的“知行不協調”(費斯廷格理論),換句話說,就是社會行動者已經接受了統(tǒng)治者所采取的現行統(tǒng)治策略,一旦策略發(fā)生變化,便會引起被統(tǒng)治者的心理不協調,因此會作出相應的反應,來平衡并消解這種不協調以達到新的平衡。于是,強力圍觀就會發(fā)生,而且聲音越來越大,沉默的螺旋由此形成,來自網民對事件處理者的語言暴力也便因此形成。此時,事件處理者便會再次采取布迪厄所言“屈尊俯就”策略,來平衡網民的“知行不協調”,達到穩(wěn)定其語言統(tǒng)治的目的。“屈尊俯就”策略在此表現為媒體對圍觀對象的報道以及相關的法律措施處理。當語言策略再次運用,圍觀者這種表面的抵抗便漸漸消逝,圍觀也隨之消解,“合謀”也由此達成。
對網絡時代“圍觀政治學”現實意義的思考
網絡時代“圍觀政治學”現象放在現實話語中,是網民對公權力的一種聲討,但事件并沒有得到實質上的解決。我們是否就因此認為,網絡時代的“圍觀政治學”現象毫無現實意義呢?
其實不然。一方面,網絡時代“圍觀政治學”現象宏觀上表明了公民意識的覺醒。在布迪厄看來,慣習有助于把場域構建成一個充滿了意義的世界,一個被賦予了感覺和價值,值得社會行動者去投入、去盡力的世界。⑤因此,這種圍觀者在場域內部進行權力爭奪的現象,能夠更好地優(yōu)化場域歷史性生成的慣習,使得社會生活更具意義,這是對現實的一種關注,具有積極意義。另一方面,布迪厄還提到捍衛(wèi)理性的現實政治(Realpolitik)。他認為,由于慣習的歷時性和生成性,他主張接受現實的被統(tǒng)治,獲取更多的現實資本,然后利用現有的資本進行有效的抵抗。他提出了“深思熟慮的烏托邦”或“理性烏托邦”道路,他認為,科學知識分子可以依據腳踏實地的科學研究成果,在政治行動中自覺反思種種表象和現象的歷史條件,揭示其具體性和虛假性。⑥雖然現實主義姿態(tài)表現得不夠激進、絕對,然而有助于各種潛在性成為現實性。
布迪厄對社會學的反思,對我們理解網絡時代“圍觀政治學”對現實微弱抵抗的現實意義具有借鑒作用。首先,網絡時代“圍觀政治學”并不是網絡時代因網絡技術而來的單純的“從眾現象”,參與圍觀的人群有其主觀意識,他們希望得到答案。在嘗試不想“合謀”的過程中,推動了事件的發(fā)展,達成了新形勢下的“合謀”,也不失為一種要求進步的嘗試。
注 釋:
①②④皮埃爾·布迪厄[法]、華康德[美]著,李猛、李康譯,鄧正來校:《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版,第190頁,第227頁。
?、鄹咝麚P:《布迪厄的社會理論》,同濟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178~179頁。
?、輻钌迫A,謝立中主編:《西方社會學理論(下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169頁。
?、迯堃猓骸段幕c符號權力:布爾迪厄的文化社會學導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6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