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課程論文范文
經濟學課程論文范文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隨之提高,因此人們學習對于學生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經濟學課程論文,供大家參考。
經濟學課程論文范文一:政治經濟學課程多媒體教學思考
【摘要】針對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下《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監(jiān)控和管理不力問題,以加強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下《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的監(jiān)控和管理、提升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下《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質量為主線,對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下《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進行適應性改革研究,探索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下《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新模式。
【關鍵詞】政治經濟學;多媒體技術;教學改革;課程教學
1前言
教育部教高[2005]1號文件要求:“加大教學信息化建設力度,推進優(yōu)質教學資源共享。國家重點建設的高等學校所開設的必修課程,使用多媒體授課的課時比例應達到30%以上,其他高等學校應達到15%以上”[1]。為此,全國各高校都在過去推行多媒體教學的基礎上,致力于采用多媒體教學平臺進行《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并同時開展一些提升多媒體教學水平的相關研究,如多媒體教學課件制作、科學應用多媒體教學等[2-5]。在世界經濟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政治經濟學》課程對于促進經濟類專業(yè)學生的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知識掌握、分析和解決實際經濟問題的能力提高顯得尤為重要,面對未來社會的發(fā)展對經濟管理需求迅速增加的趨勢,許多相關聯(lián)的各類社會經濟問題都需要《政治經濟學》作為其研究的理論基礎[6]。
2《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現(xiàn)狀
文獻[7]認為《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內容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應該堅持相對穩(wěn)定性和與時俱進的統(tǒng)一,既需要《政治經濟學》課程教材內容的新穎性,也需要教師能靈活講授《政治經濟學》課程;《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革新應從教師“教”和學生“學”兩個方面入手,教師應該把傳統(tǒng)教學方法和手段與現(xiàn)代教學方法和手段有機結合起來,學生應該高度重視自學方法。文獻[8]運用建構主義理論進行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教學過程從引入情境開始,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設計學生自主學習方案,結合學習過程實施過程性考核,對學習情況實時進行評價反思,提高學生對知識的主動建構和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文獻[9]從教師、學生的角度分析原因,進而探索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增強政治經濟學課堂教學活力、提高教學質量的途徑。為使學生形成一種科學的價值觀,文獻[10]對政治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教學改革的基本思路。文獻[11]認為,《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應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主流地位的基礎上,除了實現(xiàn)政治經濟學理論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外,還需要處理好基礎性與先進性的關系,促進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多元化,提倡經濟學的多學科交叉與融合,增強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定性定量分析與數理分析。文獻[12]在教學實踐中嘗試進行時空拓展教學模式探索,該模式融課堂教學、社會實踐、學科研究于一體,教學空間由課內向課外拓展,教學時間由一年級向大學階段延伸,學習主體能力由個體研學向協(xié)同探討發(fā)展,著力提高課程教學效果。文獻[13]認為,提升課堂教學學術含量是建設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的需要,是不斷更新知識豐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教學內容的需要,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需要,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需要。以上文獻綜述結果表明,把多媒體課件、課堂教學、教學管理等直接對接起來的研究尚未見文獻報道,而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下《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的監(jiān)控和管理不力問題則恰恰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因為多媒體課件與課堂教學實踐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制作再精美的課件,如果沒有具有精湛教學藝術的教師在課堂上展現(xiàn),課件也會黯然失色;同樣,沒有現(xiàn)代的教學手段相配合,教師的滿腹經綸也難以得到淋漓盡致的發(fā)揮,教師和學生就很難體驗到教學上那種特有的酣暢之美感。因此,對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下《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進行改革,加強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下《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的監(jiān)控和管理,對提升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下《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質量的作用是不言而喻。
3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下《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內容
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下《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方案實施框圖如圖1所示。
3.1恰當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突出《政治經濟學》課程特點
眾所周知,《政治經濟學》課程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實施,對《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內容的有機融合是十分有利的。例如,可有機融合價值規(guī)律與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或者將科學技術與生產力和科學社會主義經濟等《政治經濟學》課程內容,增加《政治經濟學》課堂教學信息量??紤]到《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的目的是讓經濟管理類學生認識各階級在經濟發(fā)展過程中的突出體現(xiàn)其地位和作用的價值規(guī)律或經濟規(guī)律。因此,經濟管理類學生在學習《政治經濟學》課程過程中尤其要注重學習和分析能力的提升、歸納總結能力的形成和邏輯推理能力培養(yǎng)。而目前《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中的多媒體輔助教學往往呈現(xiàn)整屏展示“答案—結果”的教學模式,當然不利于經濟管理類學生的學習和分析能力的提升、歸納總結能力的形成和邏輯推理能力培養(yǎng)。因此,合理有效地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多信息量傳播功能和友好的人機交互界面,突出《政治經濟學》課程特點是指引《政治經濟學》課程多媒體教學方法提高的方向。此外,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下《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實施主體是開設經濟、管理和貿易類專業(yè)的本科院校,針對經濟、管理和貿易類專業(yè)對政治經濟學知識的需要,充分考慮到學時、教學條件、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合理優(yōu)化課程內容。
3.2增加《政治經濟學》課程相應的實踐環(huán)節(jié)
(1)舉行《政治經濟學》課外研討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小型比賽,認識我國實行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客觀必然性,增強利用經濟規(guī)律的自覺性,減少經濟活動的盲目性,提高工作效率。(2)組織《政治經濟學》的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重點把握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分析方法分析社會經濟問題的思路和技巧,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經濟問題的能力。
3.3提升經濟管理類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在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下《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過程中,由于有關《政治經濟學》課程內容的文字、數據、圖形、圖像、動畫和聲音等多種媒體信息的廣泛使用,可使有關《政治經濟學》課程內容具體化和生動化,有助于經濟管理類學生對《政治經濟學》課程內容的學習。考慮到目前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下《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中的演示圖像僅為《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內容的簡單演繹,圖像背景音樂也僅為動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已,并不能真正有效訓練經濟管理類學生對《政治經濟學》課程的思維能力和領悟能力,當然更談不上提升他們應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分析和解決具體社會經濟現(xiàn)象能力。顯然,形象地表示《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中的理論知識對于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下《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顯得十分重要與迫切。在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下《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加強語言文字表達《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中的理論知識,例如,教師可在播放剩余價值規(guī)律短片的同時采用富有情感色彩的語言對剩余價值產生、資本增值的規(guī)律進行形象生動的描述,啟發(fā)經濟管理類學生帶著剩余價值能不能作為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規(guī)律的問題進行思考地學習,這樣才能提高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下《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效率,真正實現(xiàn)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下《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的目的,有效地提升經濟管理類學生在學習《政治經濟學》的形象思維能力。
3.4不斷提高《政治經濟學》多媒體教學軟件質量
在制作的《政治經濟學》多媒體輔助教學軟件時,教師可根據《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大綱,有效設置《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內容,突出《政治經濟學》課程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并在每章課程教學內容結束后,對該章所講授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并給經濟管理類學生提供一些判斷題、選擇題、辨析題和材料分析題,進一步強化他們對該章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此外,講授《政治經濟學》課程的教師也必須不斷提高Word2007、Powerpoint2007和Flash等計算機軟件的操作能力和應用水平,才能真正實現(xiàn)多媒體對《政治經濟學》理論的輔助教學的目的。
3.5有機融合現(xiàn)代教學手段應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
在《政治經濟學》課程多媒體教學中,應該將多媒體教學手段應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如黑板、圖片、畫片、幻燈、投影儀、電視錄像、電影等)相結合,并重新構建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進一步提高學生對《政治經濟學》課程學習的熱情。3.6建立多媒體環(huán)境下《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評價模型根據當前多媒體環(huán)境下《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特點,利用灰色模糊多層次評價理論構建多媒體環(huán)境下《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評價模型,加強多媒體教學的監(jiān)控和管理,提升多媒體環(huán)境下《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質量。
4結論
作為經濟類大學生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應積極實施以學生為主體的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下《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模式,讓學生置身于一定的實踐環(huán)境中,“在環(huán)境”中扮演角色,實現(xiàn)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和運用,將有利于推進素質教育,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提高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下《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本全,葉謙.高校多媒體教學評價模型及其應用[J].統(tǒng)計教育,2006,(1):35-38.
[2]趙玉華.政治經濟學課堂教學提升學術含量問題探索[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71-72.
[3]左紅艷,王濤生,葉菊華.應用型本科學院政治經濟學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輕工科技,2013,(10):162-163.
[4]趙南江.《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應注意的兩個問題[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04,1(4):80-81.
[5]李向宇.論探究式教學法在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中的運用[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4,30(7):57-59.
[6]劉紅霞.《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J].經濟研究導刊,2009,(19):235-236.
[7]韓金華,孫殿明.談《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J],中國大學教學,2008,(4):34-36.
[8]邱東博.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的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J].綏化學院學報,2014,34(12):113-115.
[9]陳婷.增強政治經濟學課堂教學活力的思考[J].高教論壇,2012,(10):89-91.
[10]郭洪濤.政治經濟學課程教學的改革與發(fā)展[J].廣東農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29(3):18-20.
經濟學課程論文范文二:計量經濟學課程論文教學設計
摘要:
課程論文是計量經濟學課程應用性教學的有效手段,但在教學實踐中如果設計不好,課程論文教學會因為網絡抄襲和同質化現(xiàn)象達不到教學的目的。為此,文章從論文課時設計、選題設計、內容設計和輔助教學手段設計幾個方面提出本科計量經濟學課程論文教學的具體設計思路,以期為本科計量經濟學課程論文應用性教學手段的合理運用以及教學效果的提高提供新的認識。
關鍵詞:計量經濟學;課程論文;教學設計
1課程論文是計量經濟學教學的有效手段
作為經濟學實證經驗分析的一門重要方法類課程,計量經濟學是各國高校經濟類專業(yè)的三大核心課程之一。作為一門集統(tǒng)計學、經濟理論和數學三者于一身的應用性理論方法,計量經濟學不僅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經濟理論作為理論模型設定的依據,更需要學會應用數學、統(tǒng)計學方法和計算機工具去估計和檢驗模型,對現(xiàn)實經濟問題進行結構分析、經濟預測、政策評價和理論檢驗。所以對于計量經濟學的教學,理論知識的傳授只是手段,最終目的應該是教會學生應用理論方法去分析和解決現(xiàn)實的經濟問題。為了方法應用的教學目的,在本科學習階段除了對計量經濟學的理論知識進行講解外,還需輔以其它的教學手段加深學生對方法應用的理解,常用的教學手段是案例分析和實驗教學[1-2]。雖然案例分析和實驗教學能夠對學生掌握計量經濟學方法的應用有所幫助,但這兩種教學手段還并不能讓學生真正掌握方法的應用。因為要用計量經濟方法進行實證分析除了理解方法的含義和應用步驟以及熟悉軟件的操作外,還包含更多的內容。計量經濟學模型研究的完整框架是:關于經濟活動的觀察(行為分析)→關于經濟理論的抽象(理論假說)→建立總體回歸模型→獲取樣本觀測數據→估計模型→檢驗模型→應用模型[3]。在這個研究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如:什么樣的選題適合做實證分析、變量如何選取、數據的可獲得性怎么樣、該如何對數據進行收集和處理、實證結果跟預想結論出現(xiàn)不一致的情況下怎么辦、如何從實證分析結果中提煉出有價值的觀點、規(guī)范的實證分析論文如何撰寫,等等。這些問題對于實證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但單純依靠案例分析和實驗教學并不能讓學生領悟應用中出現(xiàn)的這些問題。為此,李子奈(2010)主張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內容應該涵蓋“模型設定、數據診斷、模型估計、模型應用”全過程,將計量經濟學模型的設定理論和方法以及數據的分析和診斷引入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體系中,進行課程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所以計量經濟學的應用教學除了使用案例分析和實驗教學外,還需要在教學階段引入研究式的教學方法,課程論文就是一種可選的教學手段[4]。
2課程論文設計的問題
計量經濟學教學引入課程論文是可行的,因為高校開設計量經濟學課程一般是在大三上學期或下學期。大三學生已經掌握了基本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已經具備對本專業(yè)經濟問題進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對課程論文的選題是可以自主完成的。大一大二的文獻檢索課程也使得學生掌握了文獻搜索的技巧和途徑,對課程論文需要用到的參考文獻和相關數據資料也可獨立進行搜索。另外,在大三學習階段,有些高校還會專門通過課程論文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學術規(guī)范,為大四畢業(yè)論文的撰寫打好基礎。計量經濟學課程在本科大三階段引入課程論文的教學手段,正好契合這個學習階段的教學要求,既培養(yǎng)了學生撰寫實證分析學術論文的能力,又促使學生對之前掌握的專業(yè)知識融會貫通,學以致用。雖然從教師的角度看,計量經濟學課程論文教學模式具有可行性,但在實踐中如果設計不好,效果可能不甚理想,容易出現(xiàn)兩個問題:一是網絡抄襲嚴重。使用計量經濟學做實證分析的學術論文在論文數據庫和網絡上比比皆是,學生很容易從這些網絡渠道獲取計量經濟學的范文。如果缺乏有效的課程論文驗收和考核方式,有些學生會從網上或數據庫中下載資料簡單拼湊成課程論文,有些干脆直接從網上下載論文交差[5]。二是同質化現(xiàn)象嚴重。有部分論文雖然不是通過網絡抄襲而由某些學生自主完成,但其他同學也會引用相同的選題,在研究內容、分析思路、軟件操作等方面完全一致,論文并沒有實質性差異,這是抄襲的另一種形式。如果學生的課程論文是通過抄襲而非自己的動手實踐完成,那課程論文的教學模式就失去了意義,非但沒有使學生掌握計量經濟學方法的應用,反而造就了惡劣的研究習慣。所以計量經濟學的課程論文需要適當的設計,以避免教學形式和目的相背離現(xiàn)象的發(fā)生。
3計量經濟學課程論文的教學設計思路
3.1課時設計
課程論文主要是通過學生課下的自我實踐完成,單純通過課堂是很難完成課程論文的教學任務的。一方面因為論文的寫作周期很長,課堂的氛圍和時限并不適合進行嚴肅且有創(chuàng)新性、探索性的學術論文的寫作,另一方面課堂也不具備文件檢索、數據搜索等論文寫作需要的條件。所以,本文認為計量經濟學要進行課程論文教學,教學活動的進行主要是在課下而非課上,沒有必要設立成單獨的實踐課課程,而應融入到計量經濟學的主課程和實驗課教學當中,根據教學進度在適當時點引入課程論文教學,通過課上指導和課下實踐的結合達到應用性教學的目的。一般高校本科階段計量經濟學主課程的課時安排是32~64學時,另外可能還有2~6學時不等的實驗課。在這種課時安排下,本文建議課程論文教學的課堂可安排4或5個課時,分別在課程的中期和后期進行:第1個課時主要用以講解課程論文的規(guī)范和寫作要求,可安排在主課程對基本的方法理論講解完了之后,在主課程的中期進行;另外2~3個課時則安排在學生完成論文初稿之后,用于教師對學生的課程論文初稿統(tǒng)一進行答疑、審閱和指正,學生再對論文進行修改完善。這部分課時根據學生人數和課時量靈活設置,學生多和課時安排充足的可設置3個課時,學生少和課時有限的可設置2個課時,可以安排在主課程的中后期課時,也可以與實驗課后期課時結合進行,如果是要求把課程論文的內容當作操作實踐的部分內容,則最好與實驗課課時結合;最后還有1個課時是用于對課程論文的寫作進行總結、點評和分析,可安排在主課程的后期。
3.2選題設計
本科階段學生一般還很難在學術上有所創(chuàng)新,課程論文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應用方法和掌握學術規(guī)范而非進行學術研究,所以本科計量經濟學課程論文選題的設計不必要求有多大的學術創(chuàng)新性,而應注重方法應用的實戰(zhàn)性,在選題上可以選取一些應用計量經濟學方法比較成熟的領域。但如果選題都集中在某一成熟的領域,在該領域已經有數量較多的計量經濟學研究文獻,又容易出現(xiàn)上述網絡抄襲和同質化現(xiàn)象,所以選題的設計上應有所控制,不能給予學生太大的自由選擇空間。但如果實行純命題作文的形式,給每個學生都布置一個明確的論文題目,則學生體會不到用計量經濟學做應用研究時選題的重要性。不是所有的研究對象都可以應用計量經濟學方法來研究,在選題時應該對選題進行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如何選取適宜用計量經濟學做實證分析的研究視角、這個研究視角是否具有現(xiàn)實意義、研究問題是否有理論基礎、如何確定研究變量、數據是否可以獲取和量化、樣本量是否滿足計量經濟學方法應用的要求,這些都是在確定選題時需要著重考慮的方面,如果把題目直接給定,學生就難以切身體會到研究中這些問題的存在。所以在計量經濟學選題設計上,不宜太自由,也不應太過死板,應該在靈活性和控制性中找好平衡點。建議用如下方法進行選題設計:按照學號對學生進行分組,每組限定在一個研究領域選題,學生在該領域內自由選取研究角度,并且題目和內容不能完全相同。研究領域的確定是一個重要的工作,既要考慮到選擇的多樣性,也要考慮到數據的可獲得性,同時還應兼顧學生的可操作性。本科計量經濟學課堂講解的內容一般只能講到經典計量經濟學的聯(lián)立方程模型部分,所以研究領域應該選取應用經典的計量模型(多元線性回歸、虛擬變量模型、滯后變量模型、聯(lián)系方程模型等)能夠解決的。由于課程論文重點不在學術創(chuàng)新,研究領域可以選取研究較為成熟的經濟領域,如消費和收入、投入和產出、利率和儲蓄、價格和增長、宏觀經濟政策有效性等方面。這些研究成熟的領域一般都有充足的數據保證,在同時具備橫截面和時間序列數據的條件下,教師可以在研究領域基礎上對研究的樣本區(qū)間進一步細分,如規(guī)定該組內哪些學生研究哪一年份的問題,哪些學生研究哪些地區(qū)的問題,這樣就避免了學生研究的重復,進一步控制了同質化現(xiàn)象。
3.3內容設計
選題設計好了之后,雖然教師已經給每位學生安排了具有一定選擇自由度的研究領域,并規(guī)定了可研究的樣本范圍,但由于選取的是成熟的領域,相關主題已經有大量的研究文獻,還是有可能會出現(xiàn)網絡抄襲現(xiàn)象。為了保證課程論文是學生親自動手實踐操作完成的,還需要對課程論文的內容進行適當的設計,可行的一種方法是在課程論文中體現(xiàn)個性化的研究內容和操作過程。但如果一篇課程論文把全部個性化的操作過程和結果都寫在正文中,文章會顯得冗余并且不合規(guī)范,學生也模糊了實證分析學術論文的寫法,反而起不到培養(yǎng)學術規(guī)范的目的。所以可采用如下的內容設計:把個性化的操作內容放在附錄當中。正文還是按照標準的實證分析論文的要求去寫,正文完后要求添加附錄。附錄內容包括學生搜集的變量樣本數據(附上數據來源說明),數據處理、回歸分析和檢驗的操作過程,以及每一個操作過程利用計量軟件得到的結果(要求學生把軟件操作結果的界面進行電腦截圖)。通過這樣的內容設計后,學生直接進行網絡抄襲的可能性就小了,因為一般的學術論文是不會把全部數據和軟件操作的每一個結果原汁原味的附上的,學生只有自己親自動手搜集數據和進行軟件操作,才能提交這些個性化的操作內容,這就避免了網絡抄襲行為。
3.4輔助教學手段設計
論文選題和內容設計好之后,還需輔予一定的教學手段,才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具體而言有:一是論文考核的激勵機制。激勵機制對激發(fā)學生寫作課程論文的積極性至關重要,如果考核機制設計不合理,學生是否完成論文、完成論文質量如何對最終成績影響不大,很多學生會因為課程論文的強度和難度大而選擇敷衍了事,消極對待,課程論文就流于形式起不到教學的目的。為此需要從兩個方面對論文的成績考核方式進行設計:首先要提高課程論文成績占比權重。如果是考試課可以把課程論文作為平時成績的主要評定依據,成績占比提高到50%,與期末考試成績等重;如果是考察課可以直接以課程論文作為課程考核的最終形式。通過提高課程論文的成績權重,學生才會重視課程論文寫作,從中學有所獲。其次要設計合理明確的評分標準。評分標準應該根據教學目標把重點放在應用的準確性和規(guī)范性上,如規(guī)定高分的標準是:數據搜集的充分性、方法選取的適當性、方法應用的正確性、論文寫作的規(guī)范性以及研究內容的獨創(chuàng)性,對于有拼湊和模仿痕跡的論文要相應減分,有明顯抄襲無自主研究內容的論文則直接判定不及格。評分標準的設計將直接影響學生寫作努力的方向,對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以及引導學生學習的重點至關重要。二是實證分析范文講解。大三本科生一般還沒有學術論文的寫作經驗,對于實證分析的論文如何撰寫可能還不甚了解,如果不加以指導,學生將無從下筆,上交的論文也會五花八門參差不齊,所以在課程論文寫作前用1個課時進行論文規(guī)范指導是必要的。可以選取一兩篇經典的計量經濟分析范文,給學生展示和講解。除了講解學術論文的基本結構和格式外,更重要的是講解計量經濟論文的寫作規(guī)范,如做實證分析的目的、實證的理論依據或模型構建、數據來源和變量選取的解釋、實證方法的應用說明、實證結果的展示和分析等。學生在寫實證分析的論文時最常犯的錯誤就是把實證結果不加處理就簡單把全部信息附在論文中,所以在講解中要強調,對于檢驗結果應該如何把重要信息進行重新編排,恰如其分地在文章當中給讀者顯示想要分析的內容,增強文章的可讀性和簡潔性。學生通過對范文講解的直觀認識,了解了學術規(guī)范,再進行論文寫作就不至于無所適從了。三是結合實驗課重點指導。計量經濟學課程論文的寫作會遇到許多操作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是課堂上案例分析所沒遇到過的。一般的上機實驗課也主要是驗證性的操作實踐,學生只需要依據給定的操作步驟和數據學會操作的內容。但現(xiàn)實研究不是簡單的一次性操作,而是反復對變量進行選取、樣本區(qū)間進行選擇、模型函數形式進行變換的實驗過程,單純通過驗證性的實驗課操作難以體會到這種探索的過程,為此徐占東和王維國(2009)提出了探索性的實驗教學。在實驗課中結合學生課程論文的內容展開實驗可以達到探索性實驗教學的效果。課程論文寫作就是一個研究探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遇到諸如回歸結果系數不顯著、計量經濟學檢驗通不過、實證結果與經濟意義不相符等問題,在這些情況出現(xiàn)的時候該如何處理,如何把研究改良和推進,這就需要老師的點撥。利用實驗課的2或3個課時,讓學生把課程論文的內容當作操作實踐的案例,對遇到的問題進行指導,即可使學生掌握和鞏固軟件的操作,又能夠加深對應用計量經濟學方法進行探索性研究的認識,計量經濟學應用性教學的目的就實現(xiàn)了。四是課程論文作為案例分析。教科書中的案例只是為了討論特定的估計方法或者檢驗方法而設定的,而從計量經濟學模型設定理論的角度看,教科書中的許多例題的模型設定是錯誤的,如果只以課本上的例題作為案例分析講解會給學生以很大的誤導(李子奈,2010)。所以案例分析不應只局限于教科書上的例題講解,選取學生完成質量較好的優(yōu)秀課程論文當做案例進行講解是一種好的教學方式。利用1個課時,通過對學生做實證分析較規(guī)范的研究論文進行講解以及對論文中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指正,學生可以更深入領悟到用計量經濟學方法做實證研究的全過程,除了了解方法的應用外,更重要的是能夠從案例中體會到計量經濟學模型設定方法以及數據的分析和診斷等一般教科書案例中沒有涉及的問題,加深對計量經濟學方法應用的理解以及對論文規(guī)范寫法的認識。
參考文獻:
[1]余妙志,蔣燁.案例教學在計量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4(2):245-246.
[2]徐占東,王維國.計量經濟學探索性實驗教學研究[J].淮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2):91-92.
[3]李子奈.關于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與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10(1):18-22.
[4]馬成文,魏文華.研究式教學法在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商業(yè)經濟,2011(12):113-115.
[5]柯健.本科《計量經濟學》課程論文教學模式研究[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1(1):108-111.
經濟學課程論文范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