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孔子的教育思想研究論文
論孔子的教育思想研究論文
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被后世尊為“至圣先師”、“萬世師表”,他將畢生精力貢獻于后一代的教育工作,他的教育思想也被后人沿用。下面是學習啦小編帶來的關于孔子的教育思想論文的內容,歡迎閱讀參考!
孔子的教育思想論文篇1:《淺談孔子教育思想對現代高校課堂教學改革的啟示》
與傳統(tǒng)課堂相比,隨著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與推廣,現代高校課堂增添了不少信息化技術手段,可以說教師授課更為便利,學生學習也更直觀。然而,目前高校課堂教學仍然缺乏吸引力,導致學生出勤率不高。據全國10所高校1 000份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有20%專業(yè)課學生的出勤率不到80%;30%專業(yè)選修課出勤率不足75%;近50%的通識課程出勤率不足70%,很多學生根本不愿意去上課。扭轉高校課堂教學的尷尬局面,也成為不少人關注的話題。盡管不少學者試圖從古今中外的教學資源中獲得靈感,也取得一些成就,但實際效果卻并不明顯。深入挖掘中國傳統(tǒng)教育課堂的資源,尤其是孔子的教學思想,或許能為當前課堂教學改革提供重要的參照。本文試從教師、學生、師生和知行等四方面進行簡要論述,不當之處敬請專家學者批評指正。
一、“學而不厭”思想對當代高校教師觀的啟示
教師仍是當前高校課堂教學的主導,教師的知識儲備、學識水平及課程意識等自然決定一節(jié)課的成敗。然而,由于授課教師的知識更新過慢、照本宣科現象嚴重及課程意識淡薄等因素,導致課堂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以課程設計意識為例,有學者說:“教師的課程設計意識還存在著許多欠缺,包括缺乏對教學目標的深度解讀和具體化步驟,盲目羅列知識點;在內容選擇上對廣度和深度的把握失衡;教學方式采用一成不變的講授式教學,照本宣科;對教學效果的鞏固和檢測缺乏創(chuàng)新,失之簡單,流于形式;實際課堂與教師的預設存在很大不同,教師心有余而力不足等。”[1]如要徹底改變這一現狀,首先應從增強教師的學習意識開始??鬃拥?ldquo;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論語?述而》)思想對此或許有某種啟示作用。
雖然孔子時代中國的教育沒有像現代高校組織的各項技能培訓、業(yè)務進修和學位研修等,更沒有像現代高校教師要求的各類資格證書考試,但他卻能自覺地沉浸于古典文化的學習中,以“三人行必有我?guī)?rdquo;的心態(tài),歷練成為“萬世師表”??鬃釉院赖卣f:“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論語?公冶長》)他的好學甚至還到了“不知老之將至”(《論語?述而》)的地步。對此,有學者解釋說:“他一生勤學好問,不放棄一切學習的機會,郯國的國君到魯國來朝見魯公,談論少昊氏何以以鳥名官,孔子聽說后,便前往求教;孔子曾適周問禮于老聃;進入魯國太廟時,遇有不明白的事情便一一詢問請教;他還向師襄學琴,問樂于萇弘。”[2]123應該說,孔子虛心學習的積極心態(tài),為傳統(tǒng)社會乃至今天的教師都樹立了典范。
當然,隨著西方學科體系的傳入與植根,中國傳統(tǒng)知識體系被打破。細致的學科分類和專業(yè)劃分,不僅使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漢書?司馬遷列傳》)式的“通人達才”不復存在,而且像近代的王國維、梁啟超、章太炎、陳寅恪等“學貫中西”的“國學大師”也很難再現。同時,現代高校的招生、培養(yǎng)和就業(yè)模式,決定著教師只要經過課堂教學途徑將掌握的知識傳授出去就算完成任務,似乎也不需要“大師”。然而,高校課堂的確不需要通過“暗箱操作”,甚至靠“傳播”功勞而獲得美譽的“大師”[3],而真正需要的是像孔子那樣具有對知識“學而不厭”、對問題“鍥而不舍”的“名師”。這些“名師”可以對所教授課程、專業(yè)、學科及相關領域的基礎理論、前沿成果和存在問題等都能進行不斷學習與探究,力爭做到知識融會貫通,使課堂教學具有深度、厚度和吸引力。
二、“因材施教”思想對現代高校學生觀的影響
與中小學注重知識的傳授不同,高校更注重學生基本素質的培養(yǎng)。由于課堂教學是高校經常性的中心工作,教學質量自然倍受關注。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教育主管部門曾先后出臺三類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基本上都是從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教學技能、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效果等方面制定出3~5個一級指標,10~15個二級指標。然而,如有學者說:“目前尚無理論來解釋為什么課堂教學質量要從這幾個方面來進行,往往是憑借經驗來決定,這造成評價指標體系的隨意性。”[4]然而,由于課堂質量評價體系的相對穩(wěn)定,盡管有利于評估教師的教學水平,卻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致使課堂主體相對“缺位”。其實,衡量課堂質量,既要考量教師教了什么?怎樣教?更要考量學生基本素質提高的效果。而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似乎可以給當前高校課堂素質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鑒。
與官學面向“國之貴游子弟”(《周禮?地官司徒》)招生不同,孔子招收弟子的身份千差萬別,只要行過“束■禮”(《論語?述而》),年齡在十五歲以上的成年男子都可以跟著學習,其弟子差不多有三千人。當然,由于孔門弟子求學的時間先后、年齡大小、知識背景、家庭出身及性格特點等都有所不相同,如何對他們進行教育和指導,成為孔子不得不認真思考的問題。從《論語》所記內容來看,雖然孔子未必對所謂的“三千弟子”都能了如指掌,但至少對登堂入室的“先進”弟子能如數家珍。如“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論語?先進》)、“由也果”、“賜也達”、“求也藝”(《論語?雍也》)等,并形成相對集中的德行、言語、政事和文學“四科”。當然,孔子的“因材施教”是以“文、行、忠、信”(《論語?述而》)教育等素質教育為前提的。注重基本素質的教育,應為當前高校課堂教學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鑒.
盡管“因材施教”概念是由朱熹提出的,但從孔子一生的教學實踐來看,他的確做到了根據學生的特點適時地進行面對面的教育?!墩撜Z》中類似的事例很多,如《為政》記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等四人“問孝”,孔子分別從“無違”、“疾之憂”、“敬”和“色”等四方面給予回答;如《顏淵》記樊遲、司馬牛、仲弓和顏回等四人“問仁”,孔子分別從“愛人”、“其言也仞”、為政以及“克己復禮”等角度做出解釋。當然,如有學者所說:“孔子不僅能做到因人施教,還能因時間、地點、環(huán)境的不同而施教,……更令人驚嘆的是孔子還能根據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和思維過程的不同特點而施教。”[5]實際上,孔子的令人驚奇之處,是能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差異,其“因材施教”思想也對當前高校教師課堂授課提出深入學生群體、了解學生需求的要求。
三、“有朋自遠方來”思想對當代師生觀的影響
與基礎教育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相比,當前高校課堂教學仍然是以教師臺上滔滔講授,學生臺下默默聆聽,學科本位、唯知取向、教師為中心。這種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主要是把教師或教材的知識直接強加于學生,自然缺乏師生間的平等交流,更談不上師生間的心靈對話。在探討課堂教學方式問題時,不少學者對孔子的對話型授課模式產生濃厚興趣,如有學者說:“這種關系結成的主體間性體現著民主、平等、自由、理解、和諧,這才是真正的民主社會人的生存方式,才是教育中個體生命的一種詩意棲居。”[6]其實,在課堂教學中,唯有師生關系真正做到人格平等,老師才能體悟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孟子?盡心上》)的快樂,才有機會領悟孔子“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的心境,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由于孔子學說不為時代接受,他才有更多時間從事整理典籍與教學。孔子教授了多少弟子,雖然具體數目不得而詳,但孔門師徒間卻建立起“亦師亦友”的關系??鬃邮橇紟煟數茏由硖庪U境時,他都會給予及時提醒和幫助;孔子是益友,當學生有問題時,無論他們身處何地都會設法向其咨詢;而當孔子本人犯錯誤時,弟子也會及時地勸誡,如孔子違禮地去見南子,子路就很不高興地去找他,孔子不得不發(fā)誓說:“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論語?雍也》)當然,這反映了孔子能坦率、真誠地面對學生,如有學者說:“‘當仁,不讓于師。’這句至理名言,反映孔子虛懷若谷、襟懷坦蕩的形象。人格上的平等,真誠的愛護,使孔子私學中的師生關系充滿春天般的溫暖。”[7]孔子師徒的關系無疑對當前高校課堂師生關系的改變具有啟迪意義。
孔子不僅善于從其他處學習,而且也是“教學相長”的典范。以與學生談論《詩》為例,當子夏體悟到“禮后乎”時,孔子感慨地說:“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論語?八佾》)當與子貢言《詩》,孔子高興地說:“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論語?學而》)由此可見,在教學活動中,孔子真正體會到“有朋自遠方來”的樂趣。當然,孔子有時還會忘情地說出令人匪夷所思的話來,如在陳蔡絕糧,當顏回領悟到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的境界時,孔子便發(fā)出“有是哉!顏氏之子!使爾多財,吾為爾宰”(《史記?孔子世家》)的感嘆。應該說,孔子教學過程中朋友間心靈對話式的教學模式,是目前高校課堂教學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如何構筑亦師亦友的對話型教學課堂,成為當前高校課堂教學改革過程中需要探尋的重要課題。
四、“行有余力,則以學文”思想對知行觀的影響
現代高校課堂學生的學習盡管還不能算上是“研究性學習”,但培養(yǎng)學生獨立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基本素質,塑造知行合一的能力,卻越來越受到高校的重視,甚至超過傳授基本知識的權重。面對90后的大學生,如何讓他們在學習中感受到樂趣,也是促進高校課堂改革的重要因素。如有學者說:“我們要鼓勵大學生參加多種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把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并在實踐中學習……大學生在這樣的途徑中,既學習了知識,又開發(fā)了思維,而且樂在其中。”[7]應該說,近些年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受到社會重視,但其現狀卻也令人擔憂,這也應是當前新升本科院校向應用型轉型的根本原因,高校課堂改革可謂勢在必行。然而,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則成為擺在高校課堂改革道路上的一條攔路虎。而孔子“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論語?學而》)思想,或許能為當前高校課堂改革提供重要的參考。
孔子課堂教學首先注重的是德行修養(yǎng),希望把弟子培養(yǎng)成為溫文爾雅的君子,這是人們的共識。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孔子更注重培養(yǎng)弟子“知行合一”,卻很少受到學者的關注。其實,傳世文獻中類似的事例不少,足以證明孔子的“行有余力,則以學文”思想。如孔子曾教導弟子說:“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論語?子路》)當然,孔子本人也力行“知行合一”,這可以從《論語》首篇首章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中得到啟示。傳統(tǒng)上此語通常被人們理解為“學習時常復習”,且作為孔子“好學”的標志。但是,我們認為將此語理解為“如果我的學說被社會普遍接受,在社會實踐中加以應用它,那不是令人感到喜悅”[2]4應更為合適。即孔子時刻在能為社會所用做好前期工作,也是其培養(yǎng)學生的目標,無疑這也為當前高校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重要啟示。
然而,人們由于受《禮記?樂記》所記“德成而上,藝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的影響,自然認為孔子注重弟子的德行修養(yǎng),輕視技藝的培養(yǎng)。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如孔子弟子子夏曾說:“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論語?學而》)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能正確處理與妻子、父母、國君和朋友間的關系,即便沒有讀過書,他也是一個很有學問的人。當然,盡管孔子強調“行有余力,則以學文”,但他更懂得“學有所成”的重要性。如子路以“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后為學”為由,推薦子羔擔任費宰,孔子就嚴厲批評其“賊夫人之子”(《論語?先進》)??梢?,孔子是在強調行為重、學為次,但如能做到“知行合一”就更完美,這也與當前高校課堂教學改革的目標基本一致。
總之,教師仍然是當前高校課堂教學的主宰者,此類教學模式的弊端越來越突顯。如有學者說:“倘使高校課堂不進行深層次的、實質性的變革,所謂素質教育、全面發(fā)展,所謂創(chuàng)造性人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都將是自欺之語、渺茫之語。”[8]就是說,高校教師必須由傳統(tǒng)的關注“教”走向關注學生“學”的效果。為使課堂教學改革順利實施,除注重學生個體、加強實訓和培育師生情感外,教師應從孔子課堂教學中獲得相應啟示,努力提高課堂教學需要的基本素養(yǎng),主動、持久地提高業(yè)務能力,擺脫學者所批評的“一些教師實施課堂教學改革的熱情很高,但由于受知識水平和業(yè)務能力的限制,課堂上往往只能顧及到知識目標的完成,而對師生互動、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情感滲透等目標的完成,卻時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9]的弊病,有效完成高校課堂教學改革的各項目標。
孔子的教育思想論文篇2:《淺談孔子教育思想對當代教師教學的啟示》
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接受歲月磨礪和歷史洗禮,經久不衰,成為人們普遍接受的教育思想,說明他的思想富有時代性、實踐性、生命力。當今世界各國掀起了學習儒學的潮流,孔子學院遍地開花,其思想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依然有必要去好好研究,為當代教育提供必要的指導。
一、有教無類,平等教育
孔子“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從兩個方面對所處時代教育進行了顛覆。一方面,突破了“學在官府”的社會現實,實現教育平民化與普及教育。另一方面,學生自身素質無論優(yōu)劣,都可接受教育,實現了教育的平等化??鬃诱J為不能以貴族階層稟賦素質優(yōu)于貧民階層的錯誤觀念為由拒絕對平民實施教育。即使學習者自身素質再不濟,只要樂學好學,都應該對其實施良好的教育。
反觀當今教育,教師對學生實行“差別化”對待的現象屢見不鮮,教育資源失衡現象頗為嚴重,優(yōu)勢教育資源主要集中在發(fā)達地區(qū)、重點學校、重點班級。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教師可以自行到偏遠、貧困地區(qū)幫扶教育,犧牲小我實現大我;其次,本著平等關愛每一個學生的心態(tài),公平教育每一個學生,不因學生資質、性格、脾氣、成績好壞而施以不同的對待和不同的教育。
二、因材施教,發(fā)展個性
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認個體差異。通過對話及活動觀察,分析學生的個體差異,并在統(tǒng)一的教育目標指引下,對學生進行差異化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朱熹把孔子的這種思想概括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鬃幼鳛橐虿氖┙痰氖讋?chuàng)者,十分注重觀察、了解學生,能一語道破學生的優(yōu)缺點,如“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再如,根據學生年齡、志趣、愛好的不同發(fā)展學生的特長,從而達到長善救失、揚長避短的效果。
反觀當今教育,教學模式千篇一律,不考慮教育對象的個體差異。教學評價體系一味重智育,輕德育。至此,當代教育工作者應該從以下幾點著手:(1)課余時間了解學生,在教學與實踐活動中觀察學生,并對了解、觀察到的信息加以分析,初步了解學生的各方面情況;(2)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智力水平、知識基礎、年齡特征安排教學內容和選擇教學活動;(3)實施分層教學,讓優(yōu)等生吃好,中等生吃飽,差生能吃下。
三、民主教學,師生互愛
在師道尊嚴的兩千多年前,孔子就已經提出了教育民主的構想并積極實踐,竭力營造平等互愛的師生關系。他的民主教學思想源于“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主張教師職能不在于操縱課堂,而在于營造一種寬松、自由、平等的教學氛圍。
反觀當今教育,教師作為知識的代表高高在上,專斷獨行、固執(zhí)己見,更別說平等交流、良性互動了。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不關愛、不信任、不寬容。為了改變這種狀況,作為教師我們應該:(1)熱愛學生,關心學生,激發(fā)學生“親師”情感;(2)尊重學生人格,對學生的過錯不求全責備,而應怒而不棄;(3)轉變教學觀念,摒棄灌輸式教學,實行多樣化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交給學生;第四,教學中教師要秉承教學相長的理念,做到以教促學,以學定教。
四、授之以漁,指導學法
孔子很早就注意到學習方法比學習本身更重要。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體現了這一點。在實際的教學中孔子還主張:(1)溫故知新。注重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與融通,從而深化對知識的理解。(2)主張多聽、多見、多問。(3)倡導學思結合,學思并重。第四,倡導啟發(fā)式教學。“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就是當學生處于“憤”“悱”狀態(tài)時,老師對學生分別進行“啟”“發(fā)”,深刻揭示了學生在思考過程中依次出現的兩種思維困境,并進行循序漸進的思維引導。
反觀當今教育,教師只重視知識的灌輸,而忽視學法的滲透,使得教育僅成為一種單純繼承知識的行為,而沒能培養(yǎng)出學生獨立學習、自主思考的能力。為此,教師教學中應注重學法指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以不變應萬變”。具體來講:(1)教師應該督導學生對已學知識進行鞏固;(2)提倡教學與實踐相結合,教學內容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貼近實際;(3)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思結合的品質,強調教學中學思并重;(4)善用啟發(fā)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五、修己安人,誨人不倦
孔子認為,一個人只有提高自身修養(yǎng),才可以去安撫別人、領導別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從側面反映出教師自我修養(yǎng)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一方面,孔子認為教師應秉承“君子不器”的理念,不能把學習看成是一種功利化的行為,而應該自覺保持“學如不及,猶恐失之”的態(tài)度;另一方面,要有“誨人不倦”的精神,如果說“修己安人”是自覺,那么“誨人不倦”就是覺人,在自我發(fā)展的同時,對學生的學習實施引導,強調教師要有責任心,要把教育當成自己的事業(yè)。這種教育理念無疑與當下倡導的科學發(fā)展觀不謀而合。
因此,就教師自身而言,要有“學而不厭”的精神。“學而不厭”反映在教師業(yè)務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上,則是不言其“博”,不厭其“精”。既不滿足于自己已學習到的專業(yè)知識,也不滿足于自己了解到的其他領域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時候,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導。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孔子的教育思想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