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責任感論文
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教育是高等教育中至關重要的內(nèi)容之一,對于當前大學生社會責任感不容樂觀的現(xiàn)狀,高校應堅持 以人為本 ,確立科學的社會責任感教育理念,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導向。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社會責任感論文,供大家參考。
社會責任感論文范文一: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yǎng)下社會實踐研究
社會責任感從心理學角度分析是由認知、情感、行為、意志等多種心理成分構(gòu)成的一個多層次、多維度的責任系統(tǒng)。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則是大學生對自己在承擔社會發(fā)展責任中的情況是否符合內(nèi)心需要而產(chǎn)生的一種情緒體驗。而這種情緒體驗關乎到大學生這一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和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的中堅力量能否肩負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而艱巨的歷史使命。當前,絕大部分大學生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擁有高尚的愛國情懷,較強的集體主義意識,能胸懷祖國,關注社會熱點和民生問題,富有正義感和主人翁意識,展現(xiàn)出當代大學生健康和積極向上的風采。但是,也不可否認,部分大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只關心自己的命運和感受,注重自身的發(fā)展機會和切身利益,甚至犧牲公眾的利益來滿足自己的欲望,思想上不了解什么是社會責任,抱著無所謂的心態(tài)看待社會責任問題,理想信念模糊,生活視野狹隘;過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優(yōu)越生活,形成了只會索取不懂得回報的習慣,對家庭和父母的感恩意識薄弱,過多的考慮別人要為我服務,而較少主觀考慮自身能為家庭、父母、社會貢獻什么,缺乏擔當?shù)男判暮陀職?,社會責任感淡化。因此培養(yǎng)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已經(jīng)成為當前人才培養(yǎng)的一項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工程?!吨泄仓醒?、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指出:“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促進大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干、奉獻社會,鍛煉毅力、培養(yǎng)品格,增強社會責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會實踐是高等院校增強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一種不可或缺的途徑。目前各高等院校也積極按照高等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通過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大學生參與社會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等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來培養(yǎng)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而如何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從責任認知、責任情感、責任行動、責任意志等角度積極培養(yǎng)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是當今各高等院校及社會需要深入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發(fā)揮社會實踐強化大學生社會責任認知作用
大學生社會責任認知是指大學生能對自身的社會責任有清楚的認知和理解,即大學生應明確自身所肩負的社會責任,明確自己應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以及應該如何擔當責任及其后果和影響,這是社會責任感形成的首要條件。由于大學生從小以來接受認知教育的來源主要是學校,很少接觸社會,甚至脫離社會,生活圈子單一、狹小,對社會現(xiàn)象所持有的看法常常只看到現(xiàn)象的表面,往往是一種比較膚淺的認知,無法透過現(xiàn)象看到本質(zhì),缺乏自己的思考和觀點,更無法深入剖析和分析社會問題的深層次原因。比如對于當前食品安全、環(huán)保污染、房價飆升、腐敗蔓延等典型社會問題,除了只會一味的埋怨、不滿、批判之外,卻沒有意識到作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還有其改造社會主義不容辭的責任。如何改變當前大學生社會責任認知的狀況?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要求“開展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活動”,為大學生社會責任認知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方向指南。具體來說,就是尋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相應社會實踐的契合點,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nèi)容融入到社會實踐過程中,引導大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園,走進基層,走進社區(qū),樹立起主人翁意識,充分利用親近自然、深入社會的良好機會,認識國情,體察民情,拓寬視野,設身處地的感受和體驗,以此來重新修正自己的片面思想,領悟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并在實踐中強化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國夢”的社會責任認知。
二、發(fā)揮社會實踐豐富大學生社會責任情感作用
大學生社會責任情感來源于大學生的良心,來源于對利益的需求,是大學生評價自身所履行的責任狀況時產(chǎn)生的一種情緒體驗,這是大學生擔當社會責任的動力場。因而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yǎng)不能僅僅停留在責任認知這一初級層面上,而應該將社會責任認知真正轉(zhuǎn)化為一種社會責任情感來培養(yǎng)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在大學生心中形成一種對負責任的社會現(xiàn)象產(chǎn)生欣賞敬佩之情,對不負責任的社會現(xiàn)象產(chǎn)生厭惡痛恨之感的情緒體驗。具體來說,就是在組織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中,注重讓大學生進入企業(yè)、田間頂崗實習和勞動,讓學生和下崗失業(yè)人員面對面接觸,讓大學生陪同孤寡老人同吃、同住生活一段時間,讓大學生和貧困山區(qū)農(nóng)民、失學兒童互換角色進行親身體驗,放低身段,急社會之所急,想社會之所想。通過一系列的社會實踐來豐富大學生自身社會責任情感,讓大學生真實感受各種類型人群的生活艱辛和苦惱,并利用這一真實的情境體驗來刺激大學生內(nèi)心潛在的愛心、同情心和責任心的爆發(fā),從而形成積極向上的陽光心態(tài),激發(fā)大學生積極承擔歷史所賦予的社會責任。
三、發(fā)揮社會實踐引領大學生社會責任行動作用
大學生社會責任行動是指大學生在面對應該擔當社會責任的社會情景中所做出的負責任的具體行動。這種社會責任行動是大學生對其社會責任的自覺踐行、自覺擔當。因而要培養(yǎng)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就應該大力引導大學生從事更多、更有意義的社會責任行動,以此來強化大學生社會責任認知和豐富大學生社會責任情感。具體來說,一是要積極開展社會責任教育主題實踐活動,如“青春助力中國夢”、“愛心支教”、“無償獻血”、“環(huán)保衛(wèi)士”、“關愛農(nóng)民工子女”、“安全宣講進社區(qū)”等活動,凝練社會責任主題實踐活動的亮點和特色,將責任教育融入到社會實踐當中,讓大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自覺踐行社會責任行動。二是要大力弘揚雷鋒精神,充分挖掘志愿服務中的典型案例和典型人物,比如在“汶川地震”抗震救災中,活躍著一群充滿激情、心系災民、敢于吃苦、樂于奉獻的大學生志愿者;面對落水兒童,現(xiàn)場結(jié)成人鏈智慧施救的長江大學15名學生;不幸遇難的“支教玫瑰”大學生趙小亭。通過電視、廣播和報紙等途徑來積極宣揚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涌現(xiàn)出來的典型,充分發(fā)揮榜樣的示范作用,以此來充實大學生自我責任教育的效果,并通過發(fā)揮學生骨干在社會實踐中的榜樣力量,積極宣傳社會責任、推動社會責任認同、自覺履行社會責任行動的骨干力量,引領大學生積極主動地踐行社會責任行動。
四、發(fā)揮社會實踐增強大學生社會責任意志作用
大學生社會責任意志是指大學生個體從思想到實際實現(xiàn)的心理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責任行為。而社會責任感的形成需要建立在社會責任認知、責任情感,履行責任行為的共同作用之下,同時還需要責任意志的積極參與,才能在面對分歧與矛盾時以堅強的意志來克服各種困難。具體來說,一是要在社會實踐中營造良好的責任文化氛圍和風氣,利用廣播、電視、網(wǎng)絡、報紙等媒體廣泛宣傳社會責任,充分發(fā)揮責任文化氛圍和風氣的潛移默化作用,幫助大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從而進一步增強大學生社會責任意志?,F(xiàn)實生活中,當大學生在參加社會實踐時,難免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和困難,有的時候甚至需要面對來自于各方面異樣的眼光,如何突破困難重圍,不但需要有扎實的理論素養(yǎng),還要有強烈的責任意志來戰(zhàn)勝挫折,超越自我,履行責任行為,才能避免出現(xiàn)類似老人摔倒時眾人觀望,無人攙扶的社會冷漠現(xiàn)象。二是要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通過創(chuàng)新各種大學生社會實踐方式來廣泛開展道德實踐活動,運用道德的力量來進行大學生社會公德、個人品德教育,深化大學生的責任意識,堅定大學生的責任信念,從而抵制各種不利于履行責任的心理問題和思想觀念的產(chǎn)生??傊髮W生社會責任感的四大構(gòu)成要素即責任認知、責任情感、責任行為、責任意志之間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并在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形成過程中融為一體。而社會實踐作為培養(yǎng)大學生社會責任感不可或缺的途徑,在強化大學生社會責任認知、豐富大學生社會責任情感、引領大學生社會責任行動、增強大學生社會責任意志四方面具有不可復制、無法替代的重大作用。因此,各高等院校應該積極以社會實踐為主體,尋求利用社會資源的切入點,不斷創(chuàng)新社會實踐項目,為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yǎng)營造一個良好的實踐氛圍,充分發(fā)揮社會實踐在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戰(zhàn)略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社會責任感論文范文二: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責任感教育分析
[摘要]2015年6月對北方某大學的197名學生開展了關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社會責任感教育狀況的調(diào)查問卷,結(jié)果顯示,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社會責任感教育存在著內(nèi)容陳舊、方式單一、考評方式不科學、教育者示范作用不明顯、教育環(huán)境復雜等問題,從而導致了現(xiàn)在學生中對社會責任感認知不清、社會責任擔當不足,社會責任感評價雙重標準等多重問題,需要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社會責任感教育中豐富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科學教學評價、提高教育者認識,進而達到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在社會責任感教育中的主流陣地作用。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責任感
2015年7月,教育部和中宣部聯(lián)合制定并發(fā)布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chuàng)新計劃》,其中明確指出:“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事關意識形態(tài)工作大局,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后繼有人,事關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始終擺在突出位置,持之以恒、常抓不懈。”[1]可見黨和政府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視。然而,一個時期以來在大學生中出現(xiàn)的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諸如“我爸爸是李剛”、“藥家鑫案”、“復旦大學投毒案”等新聞在反映出大學生隨性妄為的同時,則又彰顯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社會責任感教育的缺位。面對新常態(tài)下的新一代青年學生,如何創(chuàng)新性地加強社會責任感教育并取得實效,成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迫切需要面對的新課題。為此,筆者于2015年6月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教育狀況展開了調(diào)研,具體情況如下:
一、調(diào)查的基本情況
(一)調(diào)查對象
筆者于2015年6月,對北方某綜合性大學不同年級、不同專業(yè)的197名學生關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社會責任感教育問題展開了問卷調(diào)查。問卷涉及理工類專業(yè),如機械工程、輕化工程等專業(yè)、文史類專業(yè),如哲學、經(jīng)濟管理等專業(yè),年級涉及到大一至大四所有年級,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大學生群體較為真實的思想政治狀況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社會責任感教育的開展狀況。本次共計發(fā)放問卷200份,回收197份,回收率達98.5%。其中有效問卷197份,有效率為100%。有效問卷中理工類學生144人,文史類學生53人,分別占有效問卷總數(shù)的73.1%和26.9%。其中,大一學生31人,大二學生52人,大三學生70人,大四學生44人,分別占被調(diào)查學生的15.7%、26.4%、35.6%、22.3%。另外,為了更為確切地了解不同層次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社會責任感教育的認知,本次調(diào)查問卷同時對學生黨員、學生干部、獨生子女等不同情況的個體進行了差異比較。本次調(diào)查中,學生黨員33人,占被調(diào)查學生總數(shù)的16.8%。學生干部67人,占被調(diào)查學生總數(shù)的34%。獨生子女93人,占被調(diào)查學生總數(shù)的47.2%。
(二)調(diào)查方法
本次調(diào)查以問卷調(diào)查的方式為主。調(diào)查問卷的編制從高校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認知情況和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社會責任感教育情況兩個方面入手,并采取封閉式題目的設計方式,共23道單選題目。同時,為及時了解高校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社會責任感教育的需求,筆者還設計了3道多選題和1道開放式題目。另外,為了彌補調(diào)查問卷信息收集的限制,調(diào)查過程中還特意針對個別學生進行了訪談。同時,為了保證此次調(diào)查的真實性,還與這些學生的公共課教師、專業(yè)教師進行了座談,以保證對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教育狀況有一個真實的了解。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社會責任感教育的現(xiàn)實狀況
為了更為確切地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教育的現(xiàn)實狀況,筆者分別從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現(xiàn)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社會責任感教育存在的問題,以及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中開展社會責任感教育的期待三個方面展開了調(diào)查。
(一)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現(xiàn)狀
通過對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現(xiàn)狀的了解,可以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對象,從而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目前我國高校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不容樂觀,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認識不深,對社會責任感認知不清,缺乏深入了解
在調(diào)查“您覺得您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nèi)容中有關于社會責任感教育的嗎”問題時,認為沒有的只有7.1%,認為“有很多”或“有一些時的”占92.9%。而在涉及“您所在的高校有過社會責任感方面的教育嗎”,回答“我所在學校開展了此方面教育”的僅占38.6%。針對兩道題目回答的迥然不同,筆者在對以后的訪談中了解到,產(chǎn)生此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參加調(diào)查問卷的同學并不明確社會責任感的內(nèi)涵,對社會責任感也缺乏深入的了解,也說明了學校在社會責任感的教育并沒有在青年學生中入腦入心,取得實效。另外,學生上課認真聽講本身就是承擔社會責任的一種表現(xiàn),但是在涉及到“您覺得上思想政治理論課時認真聽講是有社會責任感的一種表現(xiàn)嗎”問題時,持肯定態(tài)度的僅占34.5%。這一數(shù)據(jù)進一步說明了大學生對社會責任感認知不清,缺乏深入了解這一事實。
2.知易行難,具有一定社會責任感的同時社會責任擔當不足
在涉及到“您覺得社會責任感對個人或國家的發(fā)展來說是否重要”時,72%的同學表示“很重要,社會責任感是擔當,公民都應當具有社會責任感”。這反映出了大部分學生在對國家的發(fā)展上有較為強烈的國家民族責任感,愛國主義、民族精神比較強烈,能夠自覺地將個人的命運與國家、民族的命運連接在一起。而與社會責任感認知相比更為令人擔憂的是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擔當,有些大學生也能認識到社會責任感的必要性、重要性,但是在真正需要價值抉擇的時候卻總是把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往往優(yōu)先考慮個人得失、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做出對自己有利的選擇,出現(xiàn)了人生抉擇功利化的傾向。例如,在問到“如果國家需要有人自愿去西部貧困邊遠地區(qū)工作,您的態(tài)度是什么?”這一問題時,竟然有1/4強的大學生表示雖然自己不想去,但是希望他人能支持國家政策的態(tài)度,而且有將近一半的大學生將不想去的原因歸結(jié)為對家里親人割舍不下,這顯然是搪塞之詞。
3.雙重標準,在社會責任感評價上寬以待己,嚴于律人
在涉及到“您覺得您是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嗎”這一問題時,93.9%的同學認為自己“肯定是”或“有一些社會責任感”,但是在涉及到“您覺得現(xiàn)在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是否強烈”這一問題時,認為“當代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強烈的”僅占24.4%;另一方面,承認自己“不是有社會責任感的人”的同學只占到6.1%,但認為“現(xiàn)在大學生社會責任感不強,現(xiàn)在的人關心自己比較多”的卻占到48.7%。這說明現(xiàn)在的大學生對于社會責任感的道德評判標準存在著巨大的對內(nèi)和對外的差別,很少有人認為自己沒有社會責任感,但同時,大家又對他人的社會責任感擔當產(chǎn)生的強烈的期盼或不滿,對他人的要求高于對自身的要求,這也恰恰反映了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的特點。值得關注的是,在參與調(diào)查問卷的93名獨生子女中,這一傾向更加的明顯。例如,認為自己有或有一些社會責任感的同學在這一群體中擴大到了94.6%,高于平均水平0.7個百分點。而批評當代大學生社會責任感不強的比例卻擴大到了55.9%,高于平均水平7.2個百分點。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社會責任感教育存在的問題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在社會責任感教育中起著主流陣地的作用,面對高校學生在社會責任中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筆者也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開展情況進行了進一步的調(diào)查。具體情況如下:
1.教育內(nèi)容方面在涉及到“您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逃課現(xiàn)象突出的原因是什么?”這一問題時,39.1%的同學認為“內(nèi)容枯燥,沒意思”,占比最高。這一調(diào)查結(jié)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在教育內(nèi)容方面,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社會責任感教育存在著內(nèi)容空洞、沒有實例的現(xiàn)象,一方面沒能對社會責任感進行很好地詮釋,另外一方面也說明思想政治理論課內(nèi)容不夠生動,不能夠很好地吸引學生。
2.教育方法方面在涉及到“您覺得您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授課方法吸引人嗎?”這一問題時,表示“非常吸引我”的學生僅占25.4%。在進一步了解學生都是通過什么途徑接受社會責任感教育或者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時,有近七成的學生表示所在學校開展社會責任感教育或其他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還僅限于“上思想政治理論課、按書本內(nèi)容傳授”,結(jié)合上表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說明這種灌輸式的社會責任感教育所取得的效果十分有限。在涉及到“您覺得您們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網(wǎng)絡課程有實際效果嗎”這一問題時,只有25.89%的同學認為有效果,而一半以上的同學認為這只是在走形式,甚至有將近20.3%的同學認為“沒有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網(wǎng)絡課程”,這與筆者對該校的了解到的情況并不一致。以上調(diào)查表明,在教育方法方面,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社會責任感教育存在著以下三方面的問題:
一是授課方法老套古板,不能與時俱進;
二是灌輸式授課方法仍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主要教學方法;
三是存在著新瓶裝老酒的淺層次創(chuàng)新問題,只在形式上被動改變,但并未進行深入的教學改革,不能真正吸引學生。
3.考核評價方面在涉及到“你覺得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考試有意義嗎”這一問題時,有近三成的同學認為“沒有意義,考試成績高低體現(xiàn)不了思想政治覺悟的高低”。這說明現(xiàn)在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考核評價體現(xiàn)并不科學,一大部分學生對于這種評價方式并不能夠完全認可。
4.教育者方面在涉及到“您覺得您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負責嗎?”這一問題時,絕大多數(shù)同學給予了肯定的回答,只有2.54%的學生認為不負責任,說明教育者在職責的履行上是到位的,是認真的,但在隨后的社會責任感教育的建議征求問題中,有16%的同學希望教育者能夠多關心學生,以學生為本,傾聽學生的所思所想,以身作則,起到良好的帶頭示范作用。
5.教育環(huán)境方面在涉及到“您覺得什么原因造成了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淡化”,認為是家庭因素的占14.21%,認為是社會因素的占57.87%,認為是個人因素的占22.34%,認為是學校因素的僅占5.58%。近六成的學生認為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淡化的原因是“社會上沒有責任感的人較多,并且也沒有什么負面評價”??梢?,正是由于社會道德環(huán)境惡化,社會上一些缺乏社會責任感的人并未得到應有懲罰,使得大學生產(chǎn)生了不負責任的投機心理。這也與后面大學生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開展社會責任感教育的期待的訪談結(jié)果不謀而合。在征求學生對學校社會責任感教育的建議中,一大部分學生表達了社會責任感教育沒有用、走形式,社會上吃不開,一部分學生覺得學校教育與社會實際產(chǎn)生巨大差異,導致無所適從。由此可見,社會教育環(huán)境的惡化,已經(jīng)使一部分學生對德育教育產(chǎn)生了抵觸心理,對道德規(guī)范到法律規(guī)范均產(chǎn)生了質(zhì)疑。
(三)大學生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開展社會責任感教育的期待
為了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社會責任感教育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筆者在本次調(diào)查問卷中還對大學生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開展社會責任感教育的期待進行了調(diào)查:
1.教育內(nèi)容要生動活潑、切合實際為了針對社會責任感教育中教育內(nèi)容方面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筆者對高校學生期望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社會責任感教育應包括哪些方面做出了調(diào)查(見表1所示)。調(diào)查表明,公民道德教育、價值觀教育、傳統(tǒng)美德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歷史教育等受到了青年學生的歡迎,希望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社會責任感教育中予以突出。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育、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生態(tài)教育、人生目的教育、時事教育等還應當改善內(nèi)容,采用更加科學合理的方式方法,從而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對社會責任感教育的價值引導。
2.教育方法要加強互動,突出實踐針對高校中存在的社會責任感教育方式方法問題,筆者也在問卷中對在校的學生進行了調(diào)查,在涉及到“您最期望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采用什么樣的授課方式”這一問題時,“教師和學生互動的授課方式”占比最高,達到了67.5%,這一數(shù)據(jù)再一次顯示了改變傳統(tǒng)刻板的授課方式,對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有著顯著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在涉及到“您對您們學校的社會責任感有何建議”這一問題時,75名同學給出了建設性的建議,其中近半數(shù)的同學希望加強社會責任感教育要從實踐著手。而說得多做得少,成為了社會責任感教育虛化、弱化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涉及到“您覺得下列哪種內(nèi)容的社會實踐最能培養(yǎng)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這一問題時,選擇“事跡報告會”的占17.26%,選擇“參觀工廠農(nóng)村”的占30.46%,選擇“到孤兒院或福利院做義工”的占51.78%,從數(shù)據(jù)上我們可以看出,選擇被動接受要少于選擇邊走邊看的,選擇邊走邊看的要少于選擇實際行動的,實踐參與程度與社會責任感教育的效果成正相關。
3.考核方式要科學合理,令人信服在涉及到“您最期望思想政治理論課采用什么樣的考核方式”這一問題時,只有不到一成的同學選擇閉卷考試,有40%的同學希望通過自己查閱資料撰寫論文的方式進行,還有24%的同學希望通過面試的方式進行,另有26%的同學認為學生之間相互打分能夠更加真實地反映一個人的思想政治理論狀況。
4.教育者要以人為本,以身作則在涉及到“您覺得學校進行的社會責任感教育為何起不到實效”(多選)這一問題時,有69.04%的同學認為在社會責任感教育中存在走形式、走過場的問題,60.41%的同學認為教育者“不懂學生心理,矮化學生的責任行為”,63.45%的同學覺得教育者在社會責任感教育中“照本宣科、觀念陳舊”,還有58.37%的同學社會責任感教育起不到實效的原因是“一味地強調(diào)學生對國家社會負責,教育者卻不能為學生負責、考慮”。這些數(shù)據(jù)都說明了我們的教育者在社會責任感教育中的感染力、號召力不夠,在社會責任感教育中還有諸多問題需要解決。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社會責任感教育存在著內(nèi)容陳舊、方式單一、考評方式不科學、教育者示范作用不明顯、教育環(huán)境復雜等問題,從而導致了現(xiàn)在學生中對社會責任感認知不清、社會責任擔當不足,社會責任感評價雙重標準等多重問題,需要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社會責任感教育中豐富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科學教學評價、提高教育者認識,進而達到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在社會責任感教育中的主流陣地作用??傊?,為了解決高校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上存在的種種問題,為國家培養(yǎng)、輸出更加有擔當、有責任感的人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全方位改革迫在眉睫,需要引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工作者的高度關注。
[參考文獻]
[1]中央宣傳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印發(f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chuàng)新計劃》的通知[EB/OL].(2015-7-27)[2015-7-30].
社會責任感論文相關文章:
4.管理學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