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義心理的研究論文(2)
完美主義心理的研究論文
完美主義心理的研究論文篇二
《完美主義及其與心理健康關(guān)系的研究進展》
〔摘要〕在心理病理學上,完美主義是強迫性人格障礙的一種典型行為,眾多研究表明,完美主義與抑郁、焦慮、強迫癥、飲食障礙等心理健康問題存在著相關(guān)。文章總結(jié)了以往研究對完美主義的定義、類型和特征上的研究結(jié)果,介紹了完美主義與心理健康問題上的相關(guān)研究,并提出了需進一步研究和探討的問題。
〔關(guān)鍵詞〕完美主義;心理健康;MPS
〔中圖分類號〕G44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2684(2009)10-0013-03
一、完美主義及其特征
完美主義是強迫性人格障礙的一種典型行為,而強迫性人格障礙是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一種人格障礙。雖然到目前為止對完美主義還沒能形成心理學上的統(tǒng)一定義,大多數(shù)的研究者都用“完美主義”一詞描述一種負面的心理現(xiàn)象。如Hollender認為完美主義者是抱著全有或全無的觀點來生活,按他們的想法,若其表現(xiàn)出的行為成果不完美,就算完全的失敗。他們會將注意力完全聚焦于其工作表現(xiàn)的缺點,并對負向事件有過度類化的傾向。Barrow 與Moore認為完美主義是一種認知的網(wǎng)絡(luò),其主要內(nèi)容包含期望、對事件的解釋、對于自己和他人的評估。Frost 等人認為完美主義是伴隨著過度批評的自我評價而且對工作設(shè)置過高標準。這種過高標準與對失敗的恐懼相聯(lián),恐懼導致回避行為,而回避行為意味著一個人必須不斷地處于警戒和防御中,以避開他所恐懼的事物,因而出現(xiàn)了完美主義的行為成分,如仔細檢查、反復考慮、拖延和中途放棄等。
在眾多研究者的研究定義中,我們可以歸納出完美主義具有以下的核心特征因素:自我設(shè)定的高標準;以結(jié)果的成敗和成就來自我評價;較高的自我批評。也就是說完美主義是一種認知網(wǎng)絡(luò),不僅對自己也對他人嚴格要求,對成敗的判斷建立于自己設(shè)定的高標準上,如沒有達成標準做得再好也是失敗,往往伴隨著嚴格的自我檢討和批評。
二、完美主義的類型研究
1.單維度的完美主義:適應不良觀點
持這種觀點的多是早期研究完美主義的學者和一些臨床心理學家。單維度地提出完美主義傾向?qū)е滦睦砩线m應不良并與一些心理障礙相關(guān)。如Burns指出,所謂完美主義者,是指那種要求自己去追求那種遙不可及的目標的人,他們會以結(jié)果和成就來衡量自己本身的價值,然而對這些人而言,過度地要求自己去達到這種目標的時候,往往反而會傷害到自己。
Pacht對臨床完美主義進行了描述,同樣強調(diào)完美主義者所要求的標準是自我強加的,常常超乎自我限度,需要依賴成功與成就來做自我評價,會特別留意他們所知覺到的失敗,具有高度自我批評的傾向。Shafran和Cooper認為臨床完美主義是指最少在一個突出領(lǐng)域內(nèi),自我評價過度取決于個體努力追求和達到自我強加的高標準,而不顧消極后果,甚至當他們無法達到個人要求的高標準且產(chǎn)生消極后果時也不放棄過高的標準。
這些學者皆對完美主義采取單維度的適應不良觀點,從一種臨床研究的角度描述完美主義者的認知及行為傾向,以此觀點為基礎(chǔ)編造的完美主義測量的問卷一般只從“自我”的角度進行評估。如Burns制的完美主義問卷(Burns Perfectionism Scale,簡稱BPS)。此問卷測量內(nèi)容主要集中在自我高要求的維度上,內(nèi)容強調(diào)對自己過高標準的設(shè)定、過度在意錯誤以及對自己不切實際的高期望。
這些單維度的量表使用起來比較簡單,但是只從單一維度出發(fā)對完美主義進行研究,難以涵蓋完美主義結(jié)構(gòu)的全部內(nèi)容,存在著理論上的缺陷。
2.雙維度的完美主義:適應性/適應不良的觀點
有些學者從行為及行為結(jié)果是否正常的價值判斷角度來劃分完美主義,將完美主義分為正常的(normal)與神經(jīng)性的(neurotic)或是適應性的(adaptive)與適應不良的(maladaptive)兩種類型。Hamachek認為完美主義有兩種類型:一種類型是“正常的”完美主義,正常的完美主義者會積極追求成就,亦能從辛苦的代價中獲得成功的滿足,并能依據(jù)環(huán)境及個人的限制來設(shè)立合理且實際的目標,以追求自我滿足與增進自尊;另一類型是“神經(jīng)質(zhì)”完美主義,神經(jīng)質(zhì)的完美主義者會強烈害怕失敗,沒有任何事可讓其感到滿意,無法從成就中獲得滿足,有強烈自我挫敗感,并一直尋求他人的贊美與接納,極力避免錯誤及失敗。
Parker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可將優(yōu)秀學生中的完美主義分為兩類:一種是健康的完美主義,他們的完美行為是健康的,能為自己將來的成功及成就而奮斗、努力不懈;另一種是不正常的完美主義或負向的完美主義,他們在MPS的測試中,過度在乎錯誤、個人標準、父母的期望、父母的責難、懷疑行動量表的分數(shù)都是最高的。
到目前為止,尚無專門以雙維度理論為基礎(chǔ)而編制的完美主義量表。近十幾年對完美主義的雙維度研究,多采用Frost和Hewitt的兩個多維完美主義量表(MPS-F和MPS-H)為測量工具。雖然這兩個完美主義量表在結(jié)構(gòu)上都未包含適應性�適應不良的雙維度在內(nèi),但是對測量結(jié)果經(jīng)因素分析后,都可得到類似于雙維度完美主義觀點的兩個更高階因素,并且這兩個高階因素與心理適應變量的相關(guān)度也各異。所以,學者們對完美主義可做適應性與非適應分類的看法在量化研究上得到了支持。如Frost 等人的研究中,因素分析了多維完美主義量表MPS-F 和MPS-H 后得到兩個因素,一個因素是“正向的成就追求”,包含的高負荷的因子為“個人標準”“組織性”“自我要求型完美主義”“要求他人型完美主義”,此因素與正向情感呈正相關(guān)。另一因素是“適應不良的關(guān)注評價”,所含高負荷之因子有“在意錯誤”“行為遲疑”“父母的期望”“父母的批評”“社會要求型完美主義”,此因素則與憂郁等負向情感具正相關(guān)。Tumpf 等人經(jīng)因素分析MPS-F 也得出類似結(jié)果。
2.多維度完美主義:多因素分析觀點
多維度完美主義的理論是從完美主義的不同結(jié)構(gòu)組成因素來進行多因素分析,主要由Hewitt 、Flett和Frost、Marten等人(1990)兩組學者提出,分別說明如下:
Hewitt 和Flett依據(jù)完美主義行為的“對象”將完美主義分為三個維度,制訂出多維完美主義量表(Multidimensional Perfectionism Scale,簡稱MPS-H)。三個維度分別被定義為:(1)自我要求型完美主義(簡稱SOP),其行為包括:對自己設(shè)定極高的標準,嚴厲的自我評價并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2)要求他人型完美主義(簡稱OOP)指的是,對重要他人有不切實際的標準及要求,對他人的行為表現(xiàn)有嚴格的評價。(3)社會要求型完美主義(簡稱SPP)指的是自己認為重要他人對自己的期望很高,而自身必須盡力符合這些標準,以獲得他人的贊賞。后兩種類型即屬于人際關(guān)系的維度。
Frost、Marten等人根據(jù)文獻所論述與完美主義相關(guān)的多個特征,采用因素分析法發(fā)展出的多維完美主義量表(the Multidimensional Perfectionism Scale,簡稱MPS-F),其構(gòu)造的完美主義的概念包含六個維度,分別為:(1)錯誤在意度�簡稱CM�:一種想要達到目標卻又害怕犯錯的心態(tài),如果一旦犯錯就會視自己為不可原諒,然后會導致無法受到他人尊敬的心理。(2)個人標準度�簡稱PS�:是指為自己設(shè)定了很高的標準,并過度地強調(diào)以這些高標準作自我評價。(3)父母的期望度�簡稱PE�:一種認為父母親對自己現(xiàn)在及未來會設(shè)定很高標準的心理。(4)父母的批評度�簡稱PC�:一種認為如果自己稍微犯錯就會受父母責難的心理,覺得自己似乎永遠無法達到父母親的標準。(5)行為遲疑度�簡稱D�:總懷疑以自己的能力無法將事情做好,覺得自己如果要能把事情做好,總要花很多的時間,甚至做好多次才能做好。(6)組織和條理度�簡稱O�:一種過分強調(diào)做事要很有組織、次序,抱著挑剔及嚴厲的心理。
這兩個多維完美量表因其理論的全面性而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其信度和效度指標一直得到不斷的驗證和積累,是目前完美主義研究領(lǐng)域中相對比較成熟的測量工具。
三、完美主義與心理健康的相關(guān)研究
近二十年來,對于完美主義心理傾向與心理健康問題的相關(guān)研究逐漸增多,眾多研究證明,一系列心理問題如抑郁、焦慮、飲食障礙、自殺念頭等都與完美主義心理有關(guān),國內(nèi)楊宏飛等人在對大學生和高中生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大學生和高中生的完美主義傾向與心理健康總體上呈負相關(guān),即完美主義傾向越強,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1.完美主義與憂郁的關(guān)系
眾多研究表明:抑郁與完美主義傾向存在正相關(guān),完美主義的認知與行為是解釋抑郁癥狀的一個重要因素。如Frost 等人對青少年所做的研究結(jié)果顯示,適應不良完美主義(由MPS-F 之在意錯誤(CM)、行為遲疑度(DA)、父母的期望(PE)、父母的批評(PC)、MPS-H 之社會要求型完美主義(SPP)維度組成)與憂郁具有正相關(guān); Enns、Cox和Clara的研究也發(fā)現(xiàn)青少年的適應不良完美主義(由MPS-F 之CM 及DA、MPS-H 之SPP維度組成)與憂郁傾向也具正相關(guān);Kawamura 和Sandra等人用MPS-F對209名大學生所做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對焦慮因素進行控制之后,完美主義傾向仍與抑郁相關(guān),其中,適應不良完美主義與抑郁具正相關(guān),適應性完美主義(由MPS-F 之個人標準(PS)、組織性(O)維度組成)與抑郁具負相關(guān)。由上可知,雖然各研究所采用的“適應不良完美主義”的定義及測量不盡相同,但結(jié)果大致相同,即都得出了青少年的適應不良完美主義與憂郁傾向有正相關(guān)。
2.完美主義與焦慮的關(guān)系
國內(nèi)學者畢重增在用Frost多維完美主義量表對153名學業(yè)落后初中學生研究時發(fā)現(xiàn):關(guān)心錯誤、父母批評、對行動的懷疑與考試焦慮之間,個人標準、父母的期望與社會貶抑之間,父母的期望與軀體反應之間皆存在顯著的正相關(guān)。同時,對行動的懷疑可以預測軀體反應,關(guān)心犯錯誤、對行動的懷疑和父母的期望可以預測社會貶抑,而對行動的懷疑、個人標準和關(guān)心犯錯誤可以預測認知阻滯。他認為在學業(yè)落后的學生當中,完美主義對其考試焦慮具有重要的影響。國外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MPS-H 之適應不良維度SPP分別與考試焦慮、社會焦慮及焦慮癥狀有顯著正相關(guān)。同時Kawamura和Sandra等人研究也發(fā)現(xiàn),適應不良完美主義與焦慮在三個特質(zhì)(強迫妄想、社會焦慮、精神創(chuàng)傷后壓力失調(diào))顯著相關(guān)。因此,各研究的結(jié)果大致上都認為適應不良完美主義與焦慮傾向有正相關(guān)。
3.其他相關(guān)研究
完美主義與其他心理健康問題的相關(guān)研究主要集中在強迫癥、羞怯等一些負面心理因素上,Antony對強迫癥患者的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強迫癥患者在擔憂錯誤和懷疑行為兩個因子上得分都高于非臨床控制組,但只有懷疑行為能區(qū)分強迫癥和驚恐癥。他還認為,強迫癥患者在社會取向完美因子上的得分顯著高于非臨床控制。國內(nèi)學者訾非等人的研究時發(fā)現(xiàn),有自殺念頭者更傾向于追求完美,更為羞怯;完美主義的“對錯誤的在意度”、“父母批評度”和“行為的遲疑維度”與羞怯呈正相關(guān)。Hewitt 、Flett在對81名女性的青少年研究時發(fā)現(xiàn),厭食癥只與自己社會要求型完美主義相關(guān);同時社會要求型完美主義和自我要求型完美主義與飲食失調(diào)癥存在相關(guān)。
四、小結(jié)與展望
到目前為止,眾多學者對完美主義與心理健康關(guān)系的相關(guān)研究進行了探討,取得了一些值得肯定的研究結(jié)果。但是他們對完美主義負面影響的研究要遠比其正面影響的研究要多得多,而在研究完美主義理論的架構(gòu)中,通常會有正面影響與負面影響對比產(chǎn)生,如正常的(normal)相對于神經(jīng)性的(neurotic)或是適應性的(adaptive)相對于適應不良的(maladaptive)等,在這些描述中,通常負面的觀點比正面觀點更受到學者的重視,結(jié)果使得對于與完美主義相關(guān)的負面影響的研究,要遠比對其一些正常因子的研究來得多且透徹。但是從理論上講,完美主義心理中肯定存在著對個體發(fā)展的積極因素。由于目前所有對完美主義研究的量表都不是以正、負向雙維度編制的,無法直接從結(jié)果對完美主義做出基本的正、負向定性判斷,對其正面影響與負面影響進行量化研究。因此有必要編制一個能直接測量正、負向性完美主義的測量工具,以便研究究竟是完美主義的哪一種心理特征對個體有積極的影響,哪一種心理特征對個體有負面的影響。在這一層面上對完美主義進行研究,應是目前及未來的研究方向之一。
在對完美主義的心理機制的研究中,以往的研究往集中于對其特征、行為表現(xiàn)及量化研究等方面。而對完美主義心理的形成原因這一方面的研究幾乎沒有。完美主義心理是怎么形成的呢?它與哪些因素相關(guān)聯(lián)呢?這也是個頗值得研究的問題。另外在對完美主義研究中方法過于單一,缺乏實驗方法的研究,這也是其研究中的一個不足之處。(稿件編號:090903008)
參考文獻:
[1] Burns D. The perfectionist’s script for self-defeat. Psychology Today, 1980,14:34~52.
[2] Pacht A R.Reflections on perfe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84,39:386~390.
[3] Shafran R , Cooper Z,Fairburn C G. Clinical perfectionism: A cognitive-behavioral analysis.Behavior Research and Therapy, 2002, 40:773~791.
[4] Garner O M , Olmstead M P, Polivy J.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multidimensional eating disorder inventory for anorexia nervosa and bulimi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 1983 , 2:15~34.
[5] Hamachek D E. Psychodynamics of normal and neurotic perfectionism.Psychology, 1978,15:27~33.
[6] Parker W D. An empirical typology of perfectionism in academically talented children.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1997,34(3): 545~562.
[7] Frost R O, Heimberg R G, Holt C S, Mattia J I, Neubauer A L. A comparison of two measures of perfectionism.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993, 14: 119~126.
[8] Stumpf H,Parker W D.A hierarchical structural analysis of perfectionism and its relation to other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0, 28:837~852.
[9] Hewitt P L, Flett G L. Perfectionism in the self and social contexts: Conceptualization, assessment, and association with psychopatholog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1, 6:456~470.
[10] Frost R O, Marten P, Lahart C. The Dimensions of Perfectionism.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1990,14:449~468.
[11]楊宏飛, 孫黎黎. 高中生的完美主義與心理健康[J]. 中國心理衛(wèi)生, 2005, 19 (2 ): 126~127.省略)
完美主義心理的研究論文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