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研究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研究論文
大學生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培養(yǎng)對大學生的個體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積極心理干預作為一種有效的教育手段對解決大學生心理問題、提高大學生幸福感具有重要作用。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研究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研究論文篇一
《積極心理干預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及幸福感的影響研究》
摘 要:大學生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培養(yǎng)對大學生的個體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積極心理干預作為一種有效的教育手段對解決大學生心理問題、提高大學生幸福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積極心理干預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影響進行了簡要分析,以期給相關教育工作者以有益啟示。
關鍵詞:積極心理;大學生;心理健康;幸福感
積極心理學來源于對幸福的追求,是關注幸福與最佳機能的領域,主要是針對積極的個性特征以及主觀體驗等開展研究。積極心理學認為對于身患心理和生理疾病的人來說,需要愉快、滿意、快樂的積極情緒,積極、樂觀的心理干預可以幫助人們預防和克服心理問題。大學時期作為個人成長中的一個關鍵時期,很多大學生都會面臨人際關系、環(huán)境適應、學業(yè)壓力、情感困惑等方面的心理問題,嚴重影響著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為此,各大高校應該進一步利用積極心理干預幫助大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提高大學生的幸福感。
一、積極心理干預對大學教育中的應用現(xiàn)狀分析
雖然積極心理干預對解決和預防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有重要作用,但是,在現(xiàn)階段的大學教育中,積極心理干預對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并沒有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積極心理干預在大學教育應用中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大多數(shù)高校進行的積極心理干預教育內容較為狹窄,教學內容主要針對大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上存在的普遍性問題,如在人際關系處理方面、個性的發(fā)展方面、職業(yè)選擇方面等進行指導,以傳統(tǒng)的消極心理學理論為教學依據(jù),針對的問題大多數(shù)是負面的,向學生介紹的也都是問題的消極面,這就導致積極心理干預教學沒有發(fā)揮其應有的功效。
其次,高校積極心理干預教育的方式較為單一,主要依賴于大學心理課堂教學,以少量的專家講座和心理咨詢?yōu)檩o導教育方式,這就使得高校內部的積極心理干預與學生的日常學科學習分割開來,甚至很多教師認為心理干預只是心理干預教師負責的教學內容,沒有將其融入到各個學科教學中,積極心理干預教育與整個校園文化資源、家庭教育資源不相關,很難充分發(fā)揮其對大學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最后,在實際的積極心理干預教育過程中,高校對積極心理干預的發(fā)展方向不明確。因為傳統(tǒng)的心理學研究關注的是如何減少人們的心理痛苦,忽視了個體本身解決心理問題的能力。而積極心理干預則強調通過喚醒人們自身的積極心理因素來預防各類心理問題,提高人們的幸福感。然而,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很多教師過分關注理論性知識的講授,忽視了學生的實際心理問題,使得積極心理干預效果不佳,沒有幫助大學生解決心理上存在的問題。再者,很多教師在教學中著重關注有問題的學生,將其他學生排除在積極心理干預教學范圍之外。
二、積極心理干預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及幸福感的影響分析
首先,積極心理干預可以充分挖掘大學生的心理潛能,讓其充分認識到自身的獨特性,并且在學習過程中更好地認識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在不斷克服困難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幸福感。比如:高??梢酝ㄟ^心理拓展訓練讓大學生在集體活動中,通過人際交流幫助每個學生通過學習和體驗認識自我,改善人際關系,學會與人溝通,形成新的生活態(tài)度,培養(yǎng)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其次,通過積極心理干預尊重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調動大學生積極參與到心理干預教育中,讓其發(fā)現(xiàn)自己區(qū)別于他人的自我調節(jié)、自我成長的能力,最終實現(xiàn)自我成長。為此,各大高校還必須將積極心理干預教育與整個學校的工作融合在一起,將積極心理干預教育滲透到學科教學和校園文化建設中去,以幫助每個大學生在校園生活中形成健全的人格。
最后,積極心理干預可以幫助高校大學生形成積極的社會適應能力。在傳統(tǒng)的心理干預教育中,主要關注如何讓每個學生解決已經(jīng)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并且盡量避免各類惡性事件的發(fā)生,教育主要局限在解決問題的層面。然而,相比傳統(tǒng)心理干預教育的滯后性,積極心理干預則更注重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強調大學教育不應只關注學生某一時期的行為表現(xiàn),而應通過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現(xiàn)狀去分析他們是否能夠在以后的生活中也可以去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是否可以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去造福社會,服務人民。積極心理干預以此為標準去教育學生,有利于大學生在社會生活中更加積極地應對各種壓力,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各種難題,減少心理疾病的發(fā)生概率,增強自身的幸福感。
在積極心理學的研究中,心理病態(tài)和主觀幸福感成為衡量一個人心理健康的兩個重要指標,心理健康的主要目標在于促進人的主觀幸福感,培養(yǎng)人們的積極心理品質。對于大學生來說,通過對其進行諸如積極體驗、美好回憶等方面的積極心理干預,可以幫助其在面臨困境時以更加積極的心態(tài)去克服,勇敢地面對現(xiàn)實,而不是自暴自棄。為此,各大高校應該利用積極心理干預有效引導大學生的心理,提高其幸福感。
參考文獻:
[1]董耘,李萍,朱孔美.大學生心理健康與應對方式的相關分析[J].中國民康醫(yī)學,2005,(11).
[2]鄧麗芳,鄭日昌.大學生的情緒向性、表達性與心理健康關系的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3,(02).
[3]邢占軍.主觀幸福感測量研究綜述[J].心理科學,2002,(03).
[4]張雯,鄭日昌.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4,(01).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