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號沉沒的真相是什么
泰坦尼克號沉沒的真相是什么
在1912當年,全球最大的客輪穿沉沒在大西洋中,直到現在,人們還一直在尋找泰坦尼克號沉沒的原因。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泰坦尼克號沉沒真相,一起來看看吧。
泰坦尼克號沉沒真相
1912年4月,當時全球最大的客輪泰坦尼克號在進行處女航的過程當中沉沒,成為20世紀最大海難。
至今,人們仍在研究導致泰坦尼克號沉沒的原因,以及還原整個沉船過程。
此前,多數觀點都認為泰坦尼克號是因為撞擊冰山導致船艙進水才最終沉沒,但最新研究顯示撞冰山只是壓斷泰坦尼克號的“最后一根羽毛”,而導致悲劇發(fā)生的根本原因出在船體內部。
《鏡報》最新報道援引一名研究泰坦尼克號超過30年的資深記者Senan Molony的觀點稱,造成泰坦尼克號沉船的元兇,其實并非冰山,而是船艙的大火。因為英國第四頻道最新播放的紀錄片《Titanic: The New Evidence》中提到,從最近被拍賣的照片中發(fā)現,船身有被燒過的焦黑痕跡。
Senan Molony表示,早在泰坦尼克號起航之前,船艙內就有大火悶燒,4天后才把火勢撲滅。由于大火的溫度達到1000度,這造成船身外殼的鋼鐵已經被燒得十分脆弱,以至于船身撞到冰山時,很容易就被劃開。
除了撞到冰山和大火之外,另外包括船員的疏忽,這些都是造成泰坦尼克號沉船的原因。
泰坦尼克號沉沒原因的科學推測
1912年4月14日,“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號處女航撞上冰山沉沒北大西洋。一起葬入海底的,還有1500條生命和沉船的真正原因??茖W家不斷質疑官方調查結果,對沉船原因作出了更多推測。
一般來說,只有極少量的大冰川才會到達北緯45度附近,跨越對于整個大西洋所有船只來說最為重要的航線之一。但1912年卻有相當可觀數量的冰川漂移到了泰坦尼克號所經的這條航道上。為什么如此多的冰川?
一般來說,在北大西洋見到的冰川大部分來自格陵蘭島西海岸,那里的冰流在通往巴芬灣的各大峽灣處運輸大量冰塊。每年有一萬多大小不同的不規(guī)則冰片從冰川前緣掉落,然后被西格陵蘭島洋流慢慢推向更北邊,遠離船舶航線。這支洋流將冰山向墨西哥灣暖流推移,由于沿路遭受陽光、海水和波浪的不斷侵蝕,1到3年后,經過5000多千米的旅途,只有約1%到2%的大冰川才會到達北緯45度,跨越對于整個大西洋所有船只來說最為重要的航線之一。但1912年有相當可觀數量的冰川漂移到了這條航線上。圖為從格陵蘭島往南漂的冰川。
天文學家觀測發(fā)現,1912年1月12日,月亮與地球之間的距離達到了1400年來前所未有的“親密程度”,引發(fā)了一場巨大的潮汐,海平線異常上升。在泰坦尼克號沉船前的三個月一組冰川發(fā)生松動,從拉布拉多和紐芬蘭的淺海域漂走,最后停留并堵塞在泰坦尼克號當時所經的北大西洋航道上。并且由于泰坦尼克號沉船處海域的冰層被冰川累積得非常厚,也大大減慢了搜救船隊的速度。圖為101年前導致泰坦尼克號沉船的冰川可能的運行軌道。
在Robert Ballard發(fā)現泰坦尼克號的幾年后,泰坦尼克號的部分殘骸被打撈了上來,從海底打撈上來的第一塊鋼板被安放在冰水中并用錘子敲打時碎掉了。于是20世紀90年代的大部分時間,科學家認為是這“脆弱”的鋼板導致了災難。圖為1998年工作人員在修復泰坦尼克號鋼板。
然而,泰坦尼克號更大件的鋼板卻通過了測試,這就反駁了鋼板質量差導致沉船這一理論??茖W家們發(fā)現,最開始的那塊鋼板本身就異乎尋常地薄弱,而其余泰坦尼克號的鋼鐵均通過了測試。于是科學家指出,導致災難的原因并不是劣質的鋼材,而是把所有鋼船體鋼板連在一起的鉚釘??茖W家通過檢驗從遺留在殘骸中的48個鉚釘,發(fā)現它們“镕渣”含量過高,金屬會變得脆弱。圖為泰坦尼克號的鉚釘。
而當時造船師們計劃在同一時間興建三個大型船舶,這使得造船廠不堪重負,因為時間緊迫,便開始使用低劣的材料濫竽充數。像泰坦尼克號這樣的巨輪本該使用鋼鉚釘,而船工們在船頭和船尾安裝了不合格的鐵鉚釘。比鐵鉚釘耐用的鋼鉚釘,被安裝在了船體中部??茖W家指出,當泰坦尼克號撞上冰山時,安裝在船頭脆弱的鐵鉚釘破裂開來,船體出現裂縫,加速了泰坦尼克號的消亡。 圖為1911年的哈蘭德·沃爾夫船廠,泰坦尼克號正在制造。
堅固的鉚釘可能會減緩下沉過程,但一旦海水浸入泰坦尼克號的6個艙室,沉船只是時間問題。問題仍然存在。究竟泰坦尼克號是如何以及為什么最終沉沒?
工程和設計公司Harland & Wolff不承認由于鉚釘存在問題而導致沉船這一說法。該公司的退休案卷保管人 Tom McCluskie指出,泰坦尼克號的姊妹船奧林匹克號,同樣是用鐵鉚釘連接,但過去25年沒有出過事故。2005年,科學家找到新線索。他們在泰坦尼克號失事的海域附近從海底打撈上來兩大塊船底殘骸。造船工程師Roger Long對船體邊緣的殘骸進行分析后表明這兩塊殘骸正是船體斷開的那兩部分,最后得出結論,船體只與海面成一個很小的角度,使得船上的乘客有種錯誤的安全感。圖為1911年拍攝的奧林匹克號。
科學家稱在殘骸中得到很多與之前相矛盾的地方。進一步研究表明,船尾與海面的角度很小(約僅為11度),在分為兩半之前船尾仍然有浮力支持。根據Long的假設,當船頭沉入海后船體只與海面成一個很小的角度,使得船上的乘客有種錯誤的安全感。大家會覺得比起呆在船上,上救生艇更危險。當然,也因為泰坦尼克號上的救生筏只夠一半人使用,所以很多人并沒有成功逃生。圖為泰坦尼克沉沒時的圖像。
許多幸存者的證言證實了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泰坦尼克號的主面包師說當船下沉時他就在船尾附近,船尾沒有升到很高。沒有急速下沉、飛濺的水花,海面也沒有漩渦。他說他游離船身甚至連頭發(fā)都沒有濕。卡梅隆電影中當船下沉后救生筏受到波浪的沖擊在現實中也沒有發(fā)生過。據說一名幸存者曾潛入水中轉了個身就發(fā)現泰坦尼克號沒影兒了。圖為Craig Fraser 畫的泰坦尼克沉沒前與沉沒后。
但是確實有一些格在救生筏上的幸存者回憶說他們確實看到船尾升到了空中。Long說這很有可能是幻覺。在11度的角度,船尾的螺旋槳會升高到離開水面,使得將近20層樓高的泰坦尼克號看起來要更高些,角度看上去也更陡。泰坦尼克號的工藝顧問說卡梅隆很可能之前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只是影片中為了突出效果而進行了夸張?zhí)幚?。卡梅隆則拒絕對此作出評論。圖為電影《泰坦尼克號》劇照。
大副在發(fā)現冰山下令左滿舵,37秒后,泰坦尼克號因為船體太大而且前進速度太快而無法及時停止前進,還是朝冰山撞去。為什么下令操作船體后仍然于事無補?
倫敦(路透)消息,1912年泰坦尼克號因為一個基本的操作失誤而撞上了冰山,又因一官員說服船長繼續(xù)航行而使其加速下沉,一位名為Louise Patten的作家在其出版的采訪著作中揭露了這個百年前災難的真相。圖為Louise Patten。
Louise Patten的爺爺是泰坦尼克號二副Charles Lightoller。Louise Patten表示在100年前發(fā)生的真相被隱藏了,因為擔心這會損害她爺爺Charles Lightoller的聲譽。Lightoller是泰坦尼克號災難中幸存的最高官員,但在大西洋兩岸的兩次調查中隱瞞了錯誤,因為他擔心一旦說出真相會使這條走厄運的航線業(yè)主破產,使他的同事失去工作。圖為當時泰坦尼克全體船員照。
Patten稱如果不是這次錯誤,它們應該可以能夠輕松的避過那個冰山。當舵手Robert Hitchins發(fā)現冰山在正前方,他驚慌失措,駛向了錯誤的方向。從帆船到蒸汽船的轉換過程中,曾存在兩套完全不同的掌舵系統。最關鍵的是,這兩種掌舵系統的指令含義有時是完全相反的。 一旦犯了錯誤,他們僅有4分鐘來更正航向,當大副William看到了Hitchins所犯的錯誤,并且盡力更正,但是太晚了。圖為泰坦尼克號的舵。
Patten的爺爺在撞擊的時候并不在值班,但是他參加了在泰坦尼克號下沉之前輪船官員最后的會議。會議上,他不但聽到了這個致命的錯誤,而且還聽到了泰坦尼克號的主人白星航運公司董事長J. Bruce Ismay說服船長繼續(xù)航行,航行加快了泰坦尼克號下沉,大約加快了數小時。 Patten說假如泰坦尼克號停止航行,懸停不動,她也許能夠存活下來,不致沉沒,至少要等到救援船只來,那就不會有人溺水而亡。圖為電影劇照。
英國歷史學家蒂姆·馬爾汀的一項新的研究結果顯示,一個罕見的光學現象可以解釋為什么泰坦尼克號會撞上冰山并且沒有得到附近任何一艘船的救援。馬爾汀發(fā)現事發(fā)當晚出事地點附近海域的大氣狀況為超折射的發(fā)生提供了必要的條件。這種特殊的光線彎曲現象導致了幻象的產生,他發(fā)現海上附近區(qū)域的幾艘船只都記錄到了這一現象。他說這個現象妨礙了泰坦尼克號的了望員的視線,讓他沒能及時看到冰山,也妨礙了加利福尼亞號貨船對泰坦尼克號的確認及兩船之間通信。一份1992年英國政府的調查報告顯示在這次災難中超折射現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這種可能性直到馬爾汀仔細研究過了氣象記錄、幸存者的描述和長久被人們遺忘的航海日志之后才進入了人們的視線。
泰坦尼克號從墨西哥灣暖流水域航行到寒冷的拉布拉多洋流水域,空氣自下而上逐漸冷卻,這就產生了一個逆溫現象:冷空氣層在暖空氣層下面。極高的氣壓讓霧氣全部消散。
這種逆溫現象會使光線反射異常,產生上蜃景:在一個錯誤的地平線參照下,物體看起來會變得比實際更高一些(因此也更近一些)。錯誤的地平線與實際地平線之間的區(qū)域會變得模糊不清。
加利福尼亞號的無線電話務員提醒泰坦尼克號前方有冰山。但是在沒有月光的夜晚幾乎找不到任何的參照物,平靜的海面把實際地平線和錯誤的地平線之間的區(qū)域遮掩了起來,使冰山得以潛影遁形。在冰山大概只有一英里遠的時候泰坦尼克號的一名了望員才拉響了警報——但也為時已晚。
在撞上冰山前的一小段時間里,泰坦尼克號曾經駛入加利福尼亞號的視野范圍之內——但是它看起來太接近了,又太小了,一點都不像那艘巨型客輪。加利福尼亞號的船長斯坦利·羅德知道泰坦尼克號是這附近海域唯一裝有無線電的船只,所以他認為這艘船肯定沒有無線電。
羅德說他幾次讓人用摩期信號燈給那艘船發(fā)信號“那艘船一點也沒有注意到我發(fā)的信號。”在遇到危險之后,泰坦尼克號也用摩斯信號燈給加利福尼亞號發(fā)信號,但是同樣也沒有得到回應。這種異常分層的空氣扭曲干擾了信號。
泰坦尼克號發(fā)射的遇難求救火箭大概升空有600英尺高——但是相對于這艘船來說它們看起來就低得多了。加利福尼亞號船上的人們不能確定他們看到了什么,因而忽視了信號。在4月15日凌晨2:20泰坦尼克號沉沒的時候,他們也僅權是以為那艘船開走了。
1985年,海洋學家Robert Ballard經過幾十年的不懈研究,確定了泰坦尼克號沉在海面4千多米以下的位置,他發(fā)現事實上在泰坦尼克號在沉沒前,從表面上看它已經從中斷開分成兩截了。
泰坦尼克號沉沒的歷史情況
01
災難猝降見人心 槍口逼退怯懦男
“泰坦尼克號”這個詞語代表了兩“最”:它是世界上最大和最豪華的游輪。然而它卻在與冰山經過船上大部分人都沒能感覺到的輕輕撞擊之后,不到3個小時的時間里沉入海底。上帝、自然和命運用幾乎鄙夷的姿態(tài)猛推了一下人類這無比自豪的龐然大物。在泰坦尼克號沉沒之后,人們常常提到,建造泰坦尼克號的一個工人曾說過,“就算是上帝本人也不可能讓這艘船沉沒”。雖然不可能真的有造船工人或者其他人這樣說過,但是那些在心里曾這樣褻瀆過神靈的人們現在必定充滿負罪感。
第一顆信號彈在將近1點時升空,發(fā)出嘶嘶聲和爆炸的巨響,緊接著是散落的白色火花。終于,看到這一幕的乘客們意識到了事態(tài)的危急。“每個人都知道,海上的信號彈意味著什么。”負責裝載救生船的船員們面對的不再是猶豫的乘客,而且乘客之間開始出現恐慌情緒。高級船員們早先都分發(fā)了左輪手槍,現在看來,這情形顯然需要槍支控制。五副哈羅德·羅威裝載14號救生船一個年輕男孩跳上了船,試圖混在船上的女人中間。羅威拔出槍,命令那男孩下船,但他央求著讓他留下。羅威用槍頂在他臉上,說,“我只給你10秒鐘時間,回到大船上去,否則我一槍崩了你!”,但那個男孩的哀求只是變得更加凄厲。直到羅威對他說,“看在上帝份上,像個男人樣吧,我們還有女人和孩子要救呢”,他才終于讓出了座位。
威為此分散了注意力,就在這時,另一個男人,可能是丹尼爾·巴克利,把一件女士披肩裹在頭上,設法混上了船。而一個試圖效仿他的男乘客則被人發(fā)現并扔了回來。他落在一群二等艙男乘客之間,被他們痛揍得不省人事。情況迅速惡化,幫忙裝船的船員約瑟夫·斯加洛特只好用舵桿當做棍子,才把一群男乘客擋住。羅威受夠了:他朝下面救生船方向連放3槍,喊道,“誰再?;ㄕ校缘木褪菢屪觾?”人群一下子退到后面,14號救生船很快下了水。
在左舷一側,默多克遇到了相似的問題。有六七個男人躥向15號救生船,他大喊著讓他們退后。前面的2號救生船那兒,萊托勒正在努力驅逐一群男乘客和船員。他拔出槍來指著他們,喊道:“你們這些該死的懦夫,起開!”這些人立刻從船上跳了下來,他們并沒意識到萊托勒的槍沒有上膛。
在這些恐慌混亂發(fā)生之時,也有靜默而辛酸的時刻——丈夫催促妻子快上船,父親和孩子們道再見。在8號救生船,艾達·施特勞斯正要上船時改變了主意,又邁了回來。她對丈夫伊西多說,“我們已經一起生活了這么多年,你在哪里,我就去哪里。”這對夫婦撤了回去,坐在甲板的一副椅子上,平靜地看著裝船的過程。
在4號救生船上,約翰·雅各布·阿斯特幫他懷孕的妻子越過欄桿。他問萊托勒自己能不能和她一同上船,因為她現在的處境很“微妙”。萊托勒拒絕了他的請求,阿斯特就沒有再做爭論。4號救生船下水之后,萊托勒轉向了拴在2號救生船艇柱上的4號折疊船??粗辖^望的人群,為了萬全起見,萊托勒安排一群船員和靠得住的乘客手拉手環(huán)住了救生艇。只有女人和孩子可以上船,而她們中那些還在猶豫的則被抓起來扔到了船上;沒有時間再去說服她們了。裝好船之后,懷爾德建議萊托勒也上這條救生船去指揮,而萊托勒說,“我絕不會做這種事”
02
救生衣難敵冰冷海水 1500人無援助活活凍死
凌晨2點20分,泰坦尼克號船尾旗桿上的藍色船旗沉入水中,隨著它帶起的一絲漣漪,世界上最大的船沉沒了。于是,世界的盡頭到來了。
沒能搭上救生艇的1500人中,絕大多數在船沉之后還存活了一段時間。他們幾乎都有救生衣,所以并不會淹死。但他們的處境十分危險,海水只有零下2度,最耐寒的人也挺不過半個小時。除了1號和2號折疊船外,其他救生船都已經劃得盡可能遠,他們害怕泰坦尼克號沉沒時自己也會被吸進去,或是被上百個在水里撲騰絕望的人一擁而上把船弄翻。
在其他救生船上,求生的掙扎沒有那么絕望,船上的人能聽見那些在水中就要被凍死的1500人的瘋狂呼救聲。至少還有一些人主張回去救人。5號救生船上,三副赫伯特·皮特曼命令槳手往沉船的地方劃,但船上的女人們表示抗議,她們害怕救生船也被海水吞沒。“我們?yōu)槭裁匆獱奚@里的所有人去救那些人?而且這根本是無謂的嘗試。”一個女人說道。皮特曼放棄了,但他終生為此負疚。2號救生船上,四副鮑克斯霍爾同樣想去搜尋幸存者,但和皮特曼的遭遇一樣,被他的乘客們拒絕了。8號救生船上,船員托馬斯·瓊斯在羅斯伯爵夫人的支持下也想回去救人,但包括三名槳手在內的所有其他人都拒絕行動。“女士們,如果我們中的誰活了下來”,瓊斯對她們說,“請記住,我想要回去救人。我寧愿和他們一起死,也不愿就這樣把他們拋棄。”
事后,努力想讓6號救生船回頭救人的瑪格麗特·布朗因其此舉而被視為女英雄。泰坦尼克號沉船之后,她和船上的其他幾個女人開始要求舵手羅伯特·希金斯回去救那些落水的人。希金斯拒絕了這個要求,他說:“已經沒用了,那里只剩下一些僵硬的尸體了。”隨后,布朗又提出讓女人們輪流劃槳來保持體溫,但希金斯只想讓船隨著水流漂浮。布朗忍不下去了,她擠到船尾,把舵桿從他手里搶了過來。
當6號救生艇的權力爭奪解決了的時候,再回到事故地點已經沒有意義了。最后,只有5號船長洛指揮的14號這一艘船盡力去救在水中掙扎的人。他的船一安全離開泰坦尼克號,他就召集他能發(fā)現的所有其他的船,把他們綁在一起,組成了一個5艘船的小船隊。然后他把他船上的乘客陸續(xù)轉到其他船上。除了劃槳手,船空了之后,他就等著水里的哭喊聲稀薄一些,然后回到事故地點。然而他高估了人們能在冰水里存活的時間,他到那兒的時候發(fā)現在成百具冰凍尸體中,只有3個人還活著。
在其他的救生艇上,隨著幸存者從起初的驚嚇中恢復過來,之前所發(fā)生的一切也漸漸淡去。他們所能做的就是等船來救他們,期望他們的愛人也能夠存活下來。一些人一直在抽泣或者大哭,但是大部分人都陷入了憂郁的沉默。每個人都在寒風中抖得厲害。[詳細]
03
傳媒打造的泰坦尼克神話:婦女兒童優(yōu)先,紳士風度,種族特色
泰坦尼克號沉沒這場慘絕人寰的災難需要一個解釋也需要賦予其意義;而若將混亂、胡亂作為的破壞場面展現出來無疑賦予還沒有從毀滅性兩次世界大戰(zhàn)恢復過來的西方文化這樣的特色。從4月20日開始,泰坦尼克號沉沒的故事(至少一部分)開始從紀實歷史中脫離,進而成了一個神話。
泰坦尼克號神話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首先強調了“海上法則”——“婦女兒童優(yōu)先”普遍盛行。男性乘客的責任就是無言地、冷靜地站在一邊,而他們的妻子、母親、姐妹和女性朋友則坐在救生艇里。需要時或應船員的要求,他們還會搭把手,但是扎根在他們思想中的英雄主義精神使他們堅忍地接受了自己的命運。
類似這樣的報道能夠超越媒體的力量,極大地影響人們對這場災難的看法。連首相赫伯特·阿斯奎斯都完全信服了。在一次對下議院的講話中,他表示:“似乎遵守海上優(yōu)良傳統是建立在甘愿自我犧牲的基礎上,人們優(yōu)先將能夠逃生的機會讓給了那些最需要幫助的人。”結果是,正如媒體最初的描述和后來一系列對災難的闡釋一樣,“婦女兒童優(yōu)先”成為泰坦尼克號神話中一個或許是唯一一個關鍵要素。
其次,將英雄主義同階級、性別結合起來,泰坦尼克號神話強調的就不僅僅是“男子漢氣概”,還有“紳士風度”。實際上,之后描述的所有例子及上文所描寫的人類美好品德都是經出門旅行坐頭等艙的乘客所展現的。同時二、三等艙的乘客除了充當頭等艙客人高貴品德的接受者——讓他們在一旁看著其婦女兒童上救生艇之外,就再未提及。正如神話中所說的那樣,上層社會的紳士只有犧牲自己才能讓社會地位較低的婦女兒童存活下來。又一次,這一論斷被證明是錯誤的,因為頭等艙存活下來的乘客比二、三等艙的乘客要多得多。又一次,事實與人們預想的泰坦尼克號神話背道而馳。
最后,泰坦尼克號神話具有種族特色。如果說所有的英雄都是上層社會的,那么他們也應該是出身于美國、英國的上層社會白種人——按現在的說法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睹咳湛靾蟆繁硎荆?ldquo;船上的大多數人將杰出的英雄主義展現得淋漓盡致,他們平靜、堅忍地走向死亡,這正與撒克遜人的傳統完全符合。”
英國人對泰坦尼克號故事一致的敘述手法與這個故事的本來面目形成對比,或者更確切地說,是與其同時期在美國形成的故事大相徑庭。可以肯定的是,一種常見的以“頭等艙的男士發(fā)揚騎士精神,自我犧牲的英雄主義故事”為主題的說法在美國發(fā)展起來。
像同時期的英國一樣,美國也出現了講述上流階層男士英勇行為的故事標準版本。但與此同時,在美國還有別的充滿爭議、矛盾的版本——泰坦尼克號的沉沒引發(fā)了那個時代的人對性別、階級、種族的討論。在美國,人們爭論的焦點是泰坦尼克號災難的意義。女權主義的支持者們抗議用輪船的沉沒來宣傳男人天生就該保護女人。她們爭論說,男人的騎士精神沒有阻止這場災難發(fā)生,只是讓人們忽略了災難的后果。[詳細]
04
英雄何以成為英雄:勇于赴死、盡心盡責體現男子氣概
在泰坦尼克號的沉沒中,英雄主義和膽小之輩是根據一個男人(在英國,故事的主要角色都是男性)能多好地遵守當代男子氣概來劃分的。一個男人要是存活下來了,那他幾乎可以從泰坦尼克號英雄里面排除掉了。他們不甘心在面對救生艇的時候保持男子氣概——靜靜地站在一邊,把位置讓給柔弱的婦女和兒童。相反,泰坦尼克號中死去的那些男人都被賦予了英雄的身份。
在大西洋兩岸,英雄主義是泰坦尼克號故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為它是這個悲劇故事中唯一能摘出來的非常重要的積極一面。若是我們把泰坦尼克號受害者的英雄行為表現出來,那他們的犧牲就不會白費了。無可非議,這就需要真實地描述這些遇難者的行為。
自1912年起,杰克·菲利普斯、華萊士·哈特利和托馬斯·安德魯斯被公認為英雄,且他們在4月14至15日晚的英雄事跡也確定無疑,被大家認可。然而,另一些人,他們就不太具備英雄主義精神了。雖然英國沒有經歷出現像那樣的俠肝義膽,沒有為婦女兒童做出犧牲且保持堅忍不拔直至最后。相反,當機會來臨時,他們毅然決然地上了救生艇。如果救生艇沒有滿,他們是可以占著空位,只是他們有義務站在一邊,讓孤身的婦女、兒童先上船,但他們沒有選擇那樣做,他們寧愿背負著小人的罪名過完余生。
幾乎每個登上救生艇的男人,他們的行為在事后都備受爭議,尤其是兩個人——布魯斯·伊斯梅和科斯莫·戈登,他們受到了來自公眾媒體嚴厲的審判。一旦有人被認定為是小人,他們就會一直是小人??扑鼓?middot;戈登當時毅然決然地與自己的妻子上了救生艇,給了船員每個人5英鎊,所以之后他的麻煩相對少了點。戈登說,他只是彌補了他們所損失的財產。但是媒體們都認為他的行為是行賄,為了阻止人們回去救落在水里的人。其實,救生梯還不到一半滿的時候,他們是可以回去救人的。像伊斯梅一樣,戈登的名聲一夜之間被糟蹋了,而且再也沒有恢復過來。
首先,我們來檢驗一下泰坦尼克號英雄主義的特征。顯而易見,菲利普斯、哈特利和安德魯斯都是男人。在美國,像在泰坦尼克號這樣的故事里,女英雄和男英雄都是可能出現的。艾達·施特勞斯就放棄了上救生艇,選擇了與丈夫同生共死。在那個時代,她成了社會保守人士談及家庭破碎時妻子忠誠的典范。
泰坦尼克號災難之后,莫莉·布朗成了獨一無二的美國英雄。婦女們認為她是一個強大的女性,敢于沖破社會賦予她的角色,在沉船的時候表現出了無與倫比的男性氣概。而男人們認為正因為有了她這種堅強不屈的個人主義精神,才有了西部的開發(fā)和美國的強大。然而,似乎不管怎么偽裝,布朗都不能得到英國觀眾的喜愛。在英國,要是發(fā)生泰坦尼克號這樣的事件,女性的這種行為是不會被同樣戴上英雄主義光環(huán)的。
因為在英國,就泰坦尼克號災難而言,英雄主義的冠冕只能授予男性。那首流行曲《做英國人》重復強調著在泰坦尼克號上“男人們都表現得像個男人”。這就表明不但泰坦尼克號的英雄們必須是男人,他們也必須有“男人”一樣的氣概。這個字眼被一遍一遍地重復著。
菲利普斯、哈特利和安德魯斯想要成為英雄,就必須遵守當代男子英雄主義的規(guī)定。在泰坦尼克號災難的一些方面,對他們的描述顯露出了大量愛德華男子氣概觀念的印記。首先,他們必須盡責做他們該做的,直到痛苦的最后。在泰坦尼克號的最后時刻,大家一致接受的版本是:他們三個人一直在盡他們所能——發(fā)無線電信號,演奏音樂,竭盡全力地拯救生命——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責任”這個詞是泰坦尼克號英雄主義定義中反復出現的一個概念。查爾斯·戴維森寫道:“他們盡心盡責了,而且死得像個真正的英雄。”漢德森在《凱斯內斯速遞》中寫道:“他們每個人都是英雄,伴隨著泰坦尼克號的消失,他們依然盡心盡責,死而無憾。”
菲利普斯、哈特利和安德魯斯都具備的第二個特征是他們對于情緒有很強的自控能力,即使在最危急的情況下,他們也鎮(zhèn)定自若,不動聲色。各大報刊媒體上從未刊登過當泰坦尼克號下沉時,他們表現出慌張和絕望。這與當代強調自控的男子氣概這個概念是很一致的。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