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屈原的散文_寫屈原的散文
不管歷史如何嬗變,不管時代如何變遷。自從屈原投入汩羅江的那一刻起,他在楚國百姓心中就牢牢凝固和沉淀了,就注定他的靈魂將得到洗練和超度,割之不斷揮之不去,進而升華成為一個偉大的民族精神。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淼年P于屈原的散文,供大家欣賞。
關于屈原的散文:有位詩人,在水一方
端午將至,自然想起懷沙抱石的屈原。千百年來,特性獨立的屈原,以詩人的身份,呈現(xiàn)個體生命的魅力,獨占了一個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榮耀和精神空間,受到人民如此隆重的紀念,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這種博大而深刻的人文景觀,使屈原在歷代炎黃子孫心目中,激蕩成一首英雄史詩,飄揚成一面鮮紅的旗幟。汨羅江,這條無名的小河,也因屈原而變得像長江黃河一樣著名了。
大約公元前340年,屈原出生于楚國的一個貴族世家。年青時他“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受到楚懷王的信任,被封為“左徒”,“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照理說在這樣重要的領導崗位上,屈原只要俯首帖耳、人云亦云,就自然功成名就,享受榮華富貴了。然而,屈原卻不是趨炎附勢的等閑之輩,那顆熾熱的愛國心燒得他渾身發(fā)熱,他屢屢犯顏直諫,“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希望楚王在戰(zhàn)國七雄并峙的情況下,聯(lián)齊拒秦,保家衛(wèi)國。這在當時既是一種愛國行動,也是反對強權的表現(xiàn)。不曾想,屈原的一系列愛國主張卻因觸動了貴族集團的利益,遭到楚國許多貴族大臣的嫉恨。有人勸他不要“博謇好修”,應隨俗以保身,他坦言道:“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從早到晚不停地上書,不停地嘮叨,一有機會,還真抓實干,出使齊國,訂立盟約。這個書生,這個工作狂真是太過分了,終于惹來了傾盆的誹謗,瘋狂的圍攻,于是“王怒而疏屈平”。
他先后被放逐到鄂渚和溆浦,于貧病交加中渡長江,過洞庭,徘徊于湘水,流浪于沅水。當時的鄂渚溆浦是什么樣的地方啊,深谷莽林,怪獸出沒,荒無人煙。屈原走在崎嶇曲折的小路上,肝腸寸斷,痛不欲生。學富五車的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何以總因愛國而生怨,因盡職而招災?事已至此,本還是有藥可醫(yī)的,戰(zhàn)國時風行“出國”,到別國從政為官,屈原遭黜逐放顛沛流離當然也可“擇君而事”,但他心系百性,彷徨瞻顧,始終不曾離開國土。國勢危急,他心急如焚,“皇天之不純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他太愛國君,愛朝廷,愛百姓了,對國家民族,他有一顆放不下,鎖不住,比天大,比火熱的心,離開祖國他就不能活。但楚王怕他,煩他,忌用他,竟然將他閑置了二十年,二十年的時間,政治家脫離政治,只須旁觀,不得插手,也不得插嘴,心情的苦悶壓抑可想而知。屈原人生的最后一幕,司馬遷的《史記》演義得極為精彩,“屈原至于江濱,被發(fā)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與漁夫的一席對話,更如黃鐘大呂,震撼千古,“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蠖乎!”其孤芳自賞的心態(tài),孤苦無援的處境,高潔的形象,耿介的情操,日月可表,山河為證。
前278年,秦國軍隊攻下郢都,楚軍四散潰逃,百姓流離失所。五月初五,屈原來到長沙的汩羅江,滔滔的江水宛如楚國的苦難東流不盡。他遙望北方,回首往事,感慨萬千,寫下《懷沙》作絕筆,莊嚴宣告:“知死不可讓,愿勿愛兮;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縱身跳進滾滾江水,成就了自絕汨羅的千古悲劇。當所有的吟詠和酬唱起不到任何作用時,就寧愿以死表達自己的執(zhí)著和清白。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是位詩人,是位為祖國而生,為祖國而活的詩人。他的一生大都是在被拋棄的感嘆與無奈中度過的。其詩不是用墨來寫成,而是飽蘸著血和淚涂抹而成。流放,對屈原來說是不幸,但對三湘四水的古老民族卻是大幸。就在湘沅之間,這位偉大詩人留下了《離騷》《九歌》《漁父》等杰出詩篇。我們今天讀其詩,總是清清楚楚聽見一位愛國臣子,一遍遍哭訴,一遍遍表白,總忘不了他那夕陽荒原中,臨水遠眺,望眼欲穿的形象。我有時想,假使他一生仕途順暢,假使楚王能察納雅言,假使“聯(lián)齊拒秦”的設想成為現(xiàn)實,假使屈原被貶時有人出來為之抗爭,歷史會怎樣改寫?人,終有一死,但死后兩千多年,還能讓人民以一傳統(tǒng)節(jié)日而永久懷念的人該有怎樣的魅力?
“逆境出人才”,懷王不使為官,卻為他準備了錘煉思想藝術的極好環(huán)境,國家的興亡,民族的仇恨,思想的沉淀,藝術的升華,火熱的激情,浪漫的理想,在他胸中沖撞激蕩,既然這股能量不能化為治國方略,就讓它熔鑄成光輝燦爛的詩歌吧。這也充分說明真正的詩人只有被政治大事所扭曲,擠壓,燒煉,錘打時,才能得出合乎歷史潮流的感悟,才能成為理想的化身,詩歌也只有插上政治的翅膀,才能鮮活,才能飛翔。如果去掉《離騷》憂國憂民的政治實質,那么無論其辭藻怎樣生動華美,也會相去甚遠。“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詩歌是隨便什么人都可以寫的嗎?有思想光芒又有藝術魅力的詩人是隨便什么人都可以當?shù)膯?但愿,當我們劃旱船賽龍舟,品嘗甜甜的棕子時不要忘記柔波深處那顆孤獨寂寞的靈魂,那雙執(zhí)著求索的眼睛。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有位詩人,在水一方……
關于屈原的散文:走近一代詩魂屈原
“萬古汩羅深,騷人道不沉,明明唐日升,應見楚君心”。借唐詩人竇常憑吊屈原詩一首,讓我們走進這位兩千多年前的偉大愛國詩人,政治家。
屈原,生于貴族家庭,是個典型的官二代,且與皇室沾親。幼年時酷愛讀書,雜而廣。這為他日后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三觀打下了堅實基礎。
屈原從基層官吏做起,直至左徒,相當于副國級干部,由于他獨持的外交與軍事才能,在春秋戰(zhàn)國風雨飄搖的戰(zhàn)爭年代,使楚國聯(lián)齊抗秦,在經(jīng)濟和軍事力量上獨楚國能與秦國抗衡,屹立于戰(zhàn)國七雄之一。
然物極必反,因其卓越才能,終召太子黨嫉恨,兩次被貶,降至三閭大夫后至平民流放千里??吹角貒慌e殲滅楚國,國破家亡,寧可玉碎,不為瓦全的詩人飲恨汩羅江,抱石投江自盡,流下千古遺恨。
屈原的一生充滿著傳奇色彩,他的生辰八字與字號,天開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正應了天地人三統(tǒng)。其二,其代表作品《離騷》《九歌》《九章》《天問》人神共語,開創(chuàng)了浪漫主義文學的先河,被后世稱為中華詩祖,辭賦之祖,其香草美人之手法,為唐詩宋辭的創(chuàng)作打開了一扇通往鼎盛之門。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詩人濃厚的愛國情懷,是他千古不朽之魂,后人爭先贊美,好評如潮。就連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的作者司馬遷親自為其立傳,唐宋詩人更是爭相贊譽,魯迅,郭沫若,甚至一代偉人毛澤東都對其品格評價頗高。
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在人生的低谷,方顯英雄本色。梅的傲雪,蘭的幽香,竹的不屈,菊的高雅,集這些品質而一身者,屈原應列其一。這也應是后人贊賞有嘉的一重要原因吧。
在國破家亡時節(jié),詩人凄壯訣世,不知可比“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意境反差多大呀!
最后以幅對聯(lián)結尾,“清節(jié)表三閭 想當年芷澤行吟 香草空馀騷客賦。忠魂昭一代 悵今日菊潭奉祀 落英猶是楚臣餐。”
點擊下頁查看更多>>>關于屈原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