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藤的形態(tài)特征和栽培技術(shù)
鉤藤的形態(tài)特征和栽培技術(shù)
鉤藤別名大鉤丁、雙鉤藤,是一種常綠藤本植物,下面跟著學(xué)習(xí)啦小編一起來看看鉤藤的形態(tài)特征和栽培技術(shù)。
鉤藤的形態(tài)特征
常綠木質(zhì),藤本長可達10m。小枝四棱柱形,褐色,季凈無毛。葉腋有成對或單生的鉤,向下彎曲,先端尖,長約1.7-2cm。葉對生;具短柄;葉片卵形,卵狀長圓形或橢圓形,長5-12cm,寬3-7cm,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全緣,上面光亮,下面在脈腋內(nèi)常有束毛,略呈粉白色,干后變褐紅色;托葉2深裂,裂片條狀鉆形,長6-12mm。頭狀花序單個腋生或為頂生的總狀花序式排列,直徑2-2.5cm;總花梗纖細,長2-5cm;花黃色,花冠合生,上部5裂,裂片外被粉狀柔毛;雄蕊5;子房下位。蒴果倒卵形或橢圓形,被疏柔毛,有宿存萼。種子兩端有翅。
相關(guān)物種比較:華鉤藤: 該種與鉤藤的區(qū)別在于:葉片無毛;托葉全緣,寬三角形至圓形,或有時頂端略微陷;萼裂片短于2mm,線狀長圓形;花和小蒴果近于無柄,花間小苞片存在。大葉鉤藤:該種與前兩種睥區(qū)別在于:葉片大,革質(zhì);花萼裂片線狀長圓形;花和小蒴果具柄,花間小苞片無。
鉤藤的栽培技術(shù)
栽培條件
1.氣候土壤:喜溫暖的氣候,不耐寒冷。適宜于疏松肥沃的砂質(zhì)土壤或粘質(zhì)壤土。
2.整地:3月中旬翻耕,施入堆肥或廄肥;耙平作畦。
種植
分根法
取老根周圍的新枝作種根。按株距30cm左右開穴,每穴種l株,覆土高于畦面,經(jīng)常澆水,至次年春季新根已長好,新葉未發(fā)芽時移栽定植。
插條法
3月初剪取2年生帶芽的枝條,每節(jié)帶壯健芽2-3個,隨剪隨插,株距16cm,經(jīng)常澆水,日光強烈時須搭棚蔽蔭,成活后施稀薄人糞尿1次。至次年春季或秋季移栽定植。另可用種子繁殖。
定植
定植前按行距2.5~3M,株距1.5~2M開穴,穴徑約40㎝,深約30㎝,在穴中施入腐熟的豬欄糞作基肥。
種子繁殖實生苗2年后移栽定植,扦插育苗第二年移植。早春,在挖好的穴中放入幼苗,將腐熟的豬欄糞和土拌勻,填入穴中,使苗的根部全部覆蓋,壓實,澆水即得。
田間管理
種子繁殖的于翌年春季后,隨時清除地面落葉和雜草,適當(dāng)追肥;扦插育苗的成活后,每隔30天澆稀薄人畜糞尿一次。定植返青后,要及時除草,冬季要清除地面落葉、雜草,并在蔸部培土。清明后,鉤藤開始萌發(fā)新枝,到秋分時將枝頂剪除,即“打頂”;秋季,結(jié)合采收剪除枯枝、病枝。鉤藤定植后,每隔40天澆一次稀薄人畜糞尿,冬季在鉤藤蔸部鋪一層腐熟的豬欄糞,并蓋細土。
收獲加工
夏、秋二季采收,鉤在呈紫紅色時,剪取帶鉤莖枝,除去葉片,切成2~3㎝的小段,曬干或蒸后曬干即可入藥。
鉤藤的形態(tài)特征和栽培技術(shù)相關(guān)文章:
2.鉤藤的作用與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