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冬至的古詩詞
贊美冬天的詩句也是不少,因為在我們古代冬至也是我們很重要的節(jié)氣,那么關(guān)于形容冬至的古詩詞有哪些你知道嗎?一起來看看形容冬至的古詩詞,歡迎查閱!
形容冬至的古詩詞
冬至吟二首
(宋)邵 雍
冬至天之半,天心無改移。
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
元酒味方淡,太音聲正希。
此言如不信,更請問庖犧。
今日交冬至
(宋)李之儀
蛾眉亭上,今日交冬至。
已報一陽生,更佳雪、因時呈瑞。
勻飛密舞,都是散天花,山不見,水如山,渾在冰壺里。
平生選勝,到此非容易。
弄月與燃犀,漫勞神、徒能驚世。
爭如此際,天意巧相符,須痛飲,慶難逢,莫訴厭厭醉。
冬至相催
(宋)釋紹曇
小春才過,冬至相催。
光陰駒過隙,須鬢雪成堆。
松根石上,槁木寒灰。
凍膝擁深霜樹葉,禪心清點野橋梅。
喚起來打,更莫遲回。
蟄龍須奮躍,保待禹門雷。
冬至一陽初動
(宋)張掄
冬至一陽初動,鼎爐光滿簾幃。
五行造化太幽微。顛倒難窮妙理。
遇此急須進火,速修猶恐遲遲。
茫茫何處問天機。要悟須憑師指。
冬至一陽來服
(宋)張伯端
冬至一陽來服,三旬增一陽爻。
月中復卦溯晨潮。望罷乾終姤兆。
日又別為寒暑,陽生復起中宵。
午時姤象一陰朝。煉藥須知昏曉。
冬日
(元)朱德潤
卷地顛風響怒雷,一宵天上報陽回。
日光繡戶初添線,雪意屏山欲放梅。
雙闕倚天瞻象魏,五云書彩望靈臺。
江南水暖不成凍,溪叟穿魚換酒來。
冬至節(jié)由來
冬至過節(jié)源于漢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zhuǎn)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jié)”,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逗鬂h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后省事?!彼赃@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guān),商旅停業(yè),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jié)日。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xiàn)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jié)慶賀。
冬至節(jié)傳說
傳說之一: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jīng)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lǐng),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戰(zhàn)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傳說之二: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jù)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贊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的習俗?,F(xiàn)在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傳說之三:在江南水鄉(xiāng),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于冬至這一天,死后變成疫鬼,繼續(xù)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qū)避疫鬼,防災(zāi)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