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書法家柳公權的貢獻與成就
著名書法家柳公權的貢獻與成就
楷書是我國書法字體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在我國歷史上最出名的楷書書法家就是柳公權。他的楷書在我國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那么,關于柳公權的貢獻與成就,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柳公權的貢獻與成就,希望能幫到你。
柳公權一生的楷書成就
柳公權是楷書書體的總結者和創(chuàng)新家,他在研究和繼承鐘繇、王羲之等人楷書風格的基礎上,遍閱近代書法,學習顏真卿,溶匯自己新意,自創(chuàng)獨樹一幟的“柳體”楷書,為后世百代楷模,成為“唐書尚法”的突出代表之一。
他的字取勻衡瘦硬,追魏碑斬釘截鐵勢,點畫爽利挺秀,骨力遒勁,結體嚴緊。“書貴瘦硬方通神”他的楷書,較之顏體,則稍均勻瘦硬,故有“顏筋柳骨”之稱。
自唐代元和年間以后,柳公權聲譽日高。唐宣宗尤為珍愛柳公權的墨寶,曾召柳公權到殿前,由軍容使西門季玄捧著硯臺,樞密使崔巨源拿著筆,柳公權用真書在一張紙上寫了“衛(wèi)夫人傳筆法于王右軍”十字;用行書在一張紙上寫了“永禪寺真草千字文得家法”十一字;用草書在一張紙上寫了“謂語助者焉哉乎也”八字。宣宗賞給他錦彩及瓶盤等銀器。又讓他自寫謝狀,不拘真書、草書。
當時公卿大臣家為先人立碑,如果得不到柳公權親筆所書的碑文,人們會認為是不孝行為。而且柳公權聲譽遠播海外,外夷入貢時,都專門準備錢財來購買柳公權的書法。唐文宗曾稱贊其書法連鐘繇、王羲之再生,也超不過。
今人學書入門,依然首選唐代顏、柳、歐、褚、虞等書法家,特別是柳公權所建立的一整套楷書的規(guī)范,今天仍然是人們學習的榜樣。柳公權在書法藝術的改革和發(fā)展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為唐代書法發(fā)展進行總結,也為整個楷書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柳公權的文化精神
有人說,你寫的是柳宗元傳啊,我說是柳公權。往往咱們在書里邊讀到柳宗元的詩比較多,在族譜里的輩份是柳宗元把柳公權叫叔父,中間隔了若干代了,不是出五服的事。柳宗元的先祖在初唐曾做到了宰相,武則天時因為站錯了隊,罪名是搞陰謀判亂,被貶到南方一個叫艾州的地方,也就是現(xiàn)在的越南清邁,最后也讓人追殺了。之后的多少柳氏先祖都翻不過身,一直到他爺手里,在咱耀縣當了個縣官,比起榮耀的先祖中間隔了一百多年,與宰相天壤之別。柳宗元好不容易中了進士入了朝廷,結果因為劉柳革新被貶到柳州,當時也就四五十歲。柳公權開始仕途不濟,越老越值錢,還活了八十八歲,這個人是在官場上咋混過來的?性格即命運,需要探討他的性格。他伺候了七八代的皇帝,做侍書郎也罷,起居郎也罷,是不離左右。皇帝像走馬燈一樣,他仍然是他。也就是他沒有參與那些人事糾葛、陰謀、鉤心斗角,只是把字教好,把詔書寫好,不說閑話。但同時也有點懦弱,他也參與過上疏,給皇上提意見,之后那些人流放的流放、死的死、殺的殺,他便退縮了。身為一個右拾遺,也就是拾遺補缺,當參謀,給皇上出主意。有的拾遺為了規(guī)勸皇帝別貪圖享受,老皇上還尸首未寒,新皇上就要帶一群宮女到驪山去玩。右拾遺柳公權跟幾個諫官勸皇帝不要去,把車擋住,有一個諫官趴到那磕頭,頭都磕的流血。皇帝讓把他拉開,讓他在旁邊磕死。柳公權一看,遇到這樣的皇帝,無濟于事,心知肚明也不說,內(nèi)心有自己的文化立場,當然也可以叫自保。但他絕對不做那種你把我弄倒、我把你弄倒的事,今天你上來了把他流放了,他明天上來把你流放了,你把他殺了,后頭人把你殺了。柳公權是一個內(nèi)斂的人,從來不參與這些事情,所以他才可能活到八十八歲,守住正氣,越老越值錢。當然仕途也是一碗飯,千里做官皆為稻糧謀,只是人生的一個途徑,把人生發(fā)揮到最可靠的一個途徑。在這個游戲規(guī)則里,他感到不是那么得意的時候,只好潛入到書法的海洋里去,最后做出了劃時代的文化貢獻。
柳家原這個地方我仔細去看過, 在華原縣以北。據(jù)明代《耀州志》,華原這個稱謂存在了三百多年,后來叫茂州,繼而改成耀縣,延續(xù)至今。柳家原三面臨溝,只有一個崾險通向外邊??戳d月傳就是這個樣子,從秦一直到隋唐,北方游牧民族勢力非常強大,有寬闊的草原,可以在一夜之間從銀川那個地方,幾千幾萬匹馬不知不覺南下,就闖入長安城了。他們又不想在這住,不想要這個地方,只是搶些糧食、布匹、美女,把酒和美女一馱,往馬上一帶就北上了。為什么秦代修長城?是抵御游牧民族的戰(zhàn)略需要,之后游牧部落也慢慢融合到中原文化之中了。柳公權先祖到柳家原這個地方,地勢乃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再加上靠近官道,小路一直到了溝畔上也就到了路的末梢,隱藏在千溝萬壑之中,是相對比較安全。達則入朝當官,窮則退避田園,發(fā)達了做官,做不上官便回家種地,這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人生道路的選擇。所以說,作為柳家原,是耕讀傳家的一個地方,娃們書念的好到朝里做官去,做的再好最終還得回來,把骨骸埋到這兒。做不了官那就種地,給國家納糧,吃飽喝足,世為農(nóng)人好。做了大半輩子的官回到農(nóng)村,過去小時候的玩伴人家日子也過得很好,有兒有女,窯洞收拾的干凈,有吃有喝,活的還年長一點。有些人在外邊弄多大的事,回去那些人都不認你,在出頭弄啥哩,看那慫式子。價值標準不一樣,你認為你比普通人好,有權有錢,但弄不好的話腦袋掉了,進籠籠了,農(nóng)民種了地,納了皇糧就沒事了。咱們經(jīng)常會講到,解甲歸田的一個老者榮歸故里,住在一個驛站,這邊是年輕小伙準備上京考功名,說你娃算了吧,回去種地也是一輩子,人家說你在外面轉(zhuǎn)了一圈,官當夠了你回來了。人生的歷練和體悟,從境界上是不一樣的。華原柳,也就是前后延續(xù)了五百年,現(xiàn)在柳家原姓柳的都到哪里去了?出去做官不回來了,柳家的人就像蒲公英的種子一樣灑遍了北國江南。包括現(xiàn)在的藍田,也說有柳公權墓和故居,可能是他的后世人遷移到那里,或者說是柳公權有一個侄孫在那里做過縣尉,后代便在那個地方了。就像孫思邈的孫家原也沒有姓孫的,司馬遷的故里也沒有姓司馬的,有姓馮、姓同的,政治上怕受司馬遷的牽連,就把司馬分開,馬字加二點姓馮,司字加一豎姓同。風水輪流轉(zhuǎn),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整個一個柳氏家族也逃不脫時代風云的洗練。
柳宗元的父親柳鎮(zhèn)中了進士,在華原當過縣尉。進士是難中的,可能千分之一的錄取率,跟北大清華一樣。我在寫柳公權傳時,把華原這一百年間的史料翻了一遍,哪些人在這兒做過縣令,這些人的功過是非,追尋文化地域和文化環(huán)境的秘密,考究柳公權從幼年到老年周圍哪些東西會對他產(chǎn)生人格或文化的影響。當時有一個姓盧的縣令,因為公事把同鄉(xiāng)人姓齊的得罪了,他責備過這個心胸狹窄的下級,遭到設計陷害。后經(jīng)復查認為盧縣令做過一些違規(guī)的事情,應免官并獲死罪。盧縣令申訴的狀子到了判官張鎰手里,他有點憤憤不平,回到家就給母親說,依實情盧縣令可免于一死,但作為判官也有連帶責任,可能被貶官,給老母親帶來憂慮,怎么做才能使你安心?母親說,我兒你的做法如果不負于道義,我就安心了。之后,判官張鎰減輕對盧縣令的處罰予以流放,同時張鎰也因過錯被貶為撫州司戶參軍,母親死后以盡孝聞名。后來張鎰因為公道正直,官階升到了平章事,相當于宰相。這件事對幼年柳公權有所影響,是文化環(huán)境影響了他對事物的判斷力。華原的又一個縣令顧繇,也惹了官司,此案牽扯到當時的宰相元載,其子元伯胡作非為,反而贏了官司。顧縣令的運氣沒有盧縣令好,少了貴人相助,被流放異鄉(xiāng)。不是不報,時機未到,到了唐代宗大歷十三年,元載因貪腐被朝廷所殺。當時柳公綽十二三歲,柳公權尚年幼,所聽到的周圍關于仕途、政治、人情世故的事情,對柳氏兄弟認識社會和人生是有影響的。京畿子弟與長安城,與唐代中央朝廷有人脈的一種瓜葛,而對柳公權、柳公綽影響最大的一個人是武元衡,是少年時代柳氏兄弟崇拜的一個人。武元衡是武則天的曾侄孫,是當時的狀元,在華原做過縣令。武元衡中狀元時,柳公權才六歲,當然二十多年后柳公權也中了狀元。在漫長的仕途之路上,武元衡是對柳公權影響最大的一個人。武元衡中進士后,曾經(jīng)在中央當過監(jiān)察御史,后改做華原縣令,然而到任不久,因其縣難治,稱病去之。他看這個縣難治,離中央政權太近,人事復雜,就裝病回長安城去了??梢娙A原這個地方地氣比較硬,官也是很難當?shù)?。武元衡離任時,寫了一首《立秋華原南館別二客》,收入《全唐詩》,寫道:“風入泥陽池館秋,片云孤鶴兩難留”。泥陽也是一種別稱,就是在秋天的時候,秋風蕭蕭,泥陽這么一個賓館,天上飄著一朵朵云彩,有孤獨的野鶴,誰能留住流云呀,你看著它一會就不見了,說明這不是我待的地方。“明朝獨向青山郭,惟有蟬聲催白頭”。到了明天,我自己一個人面對著青山和郊野,一片秋天的蟬聲,春去秋來催白了頭,這是對于時光的感嘆。武元衡到了中央,才智過人,一年內(nèi)連升三級,唐德宗感慨說:“這個人真有宰相的才能”。武則天,無字碑,女權主義,中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一個女皇,不能去片面地理解一個歷史人物。武元衡是武家的后人,他的真才實學對于唐代是有貢獻的。武元衡后來成了柳家的好友,交集很深,后因朝廷與地方割據(jù)勢力的斗爭,他屬于加強中央集權制的一方,得罪了地方割據(jù)勢力,在有一天上朝時,突然從路邊樹林中射過箭來,把他暗殺了。官僚機構抓了行兇的人,判處死刑,但真正的后臺在燕地,沒有得以追究。白居易對此上奏,表示非常不滿,但因政治派別和利益的不同,說白居易干涉了不屬于他職權范圍的案子,便被貶官為江州司馬。這其中,柳公權得到了哪些仕途與人生命運的經(jīng)驗教訓呢?
柳公權從小寫字,在新舊《唐書》之《柳公權傳》中記載,他幼年時就能捉筆寫字,涉入國學詩文很早。也有一些民間傳說,是經(jīng)過上千年口口相傳下來的,代表了人們的一種愿望。有一個傳說,柳公權的父親教兒子寫字,正寫字不見人了,和村上娃們在外面耍騎馬打仗。柳公權比較懦弱,人家壯實的伙伴騎在他身上,他四蹄蹬地把人家馱著。他爸說,咋養(yǎng)這么個沒出息的兒子,就把他叫回來寫字。教訓兒子說,你爬著像個狗一樣讓人家騎到身上,沒出息,丟我人,好好寫字,我先教你怎么寫人字。他爸從書房里拿了一把劍,再拿了一把刀,往書案上一放,劍是第一筆,刀是第二筆,寫人就是一劍一刀,這才是人?;钫邉Γ勒叩?,鋒利有力,就像在石頭上刻出來的。所以最后柳公權的字為什么有骨頭了,一筆一畫,寫就了他的人格精神境界。他從小所受的教育,是把人字寫好,不僅僅是寫一個漢字的人字,而是寫一種人格的人字,把人活得端端正正,站直了別趴下,別見了人點頭哈腰像哈巴狗一樣。要自尊自強自立,凡事媚上者必然欺下,這種人你就離遠點,不是正經(jīng)人,不是好人。之后,柳公權成長為一個有骨氣的人。
民間傳說,后來柳公權字寫得不錯了,就在村上評比看誰的字好。過來一個賣豆腐腦的老漢,柳公權有點得意,老叔你評價一下我這字寫的咋樣?老叔說,我是個賣豆腐腦的哪知道你字寫的咋樣,不過依我看,你這字跟我這豆腐腦一樣,軟皮塌水的。老漢挑著豆腐腦走了,說人家用腳都比你寫的好。用腳寫?柳公權一聽,這老漢咋罵我哩?老漢說,你去華原城一看就明白了。柳公權信以為真,還有用腳比我寫得好的人,我得去看看。這就讓他媽烙了些鍋盔,四十多里路趕到華原城里,也就是現(xiàn)在的耀縣城,漆沮河匯流處,船形。雖然千多年來地面建筑不斷變化,地理位置不會變,土地永遠不會變。他從西街到東街,最后看到一棵樹底下圍了一堆人,一個老漢在那兒寫字哩。周圍人叫好,墻上掛的旗旗上寫著“字畫湯”。這個人姓湯,兩個胳膊沒了,的確是用腳在寫字?,F(xiàn)在西安城里也可以看到用腳寫字的人,用腳指頭把筆一夾,腳比手還好使喚。因為要吃一碗飯,他必須有謀生的手段,所以他用的功夫比平常人要多一萬倍。柳公權從小也是看王羲之、顏真卿的字,一看這老漢的字的確比自己寫得好,就拜字畫湯為師,跟上這老漢學字。這也就是一種民間文化的力量。他后來一想,咱這有胳膊有腿的四肢健全的人,都比不上一個拿腳寫字的人,像農(nóng)村人說的話,那你不死去你還活啥人呢?也就是一種骨氣吧。柳公權回去以后,就像傳說的他寫了多少墨水竟然把澇池也染黑了,那的確是下了硬功夫的。
現(xiàn)在把字寫好的人,也許把圣教序、蘭亭序臨了三百遍,有人卻連三遍都沒有臨過,平常又不拿筆,偶遇機會就在紙上胡戳,哪也叫書法家?不要糟蹋這行當。悄悄地在屋里好好練,把名帖臨上幾百遍,你寫出來的字才可能有點樣子。包括書法,任何文學的、文化的東西,都有一個約定俗成的審美經(jīng)驗,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米芾是這么寫的,你寫的字是野路子,沒有規(guī)矩,或者說在帖里邊找不到你這個字的寫法,你說那是個性,孤芳自賞,那只有你認,或巴結奉承你有權有錢的人認,論字只能是狗字。寫字是一個文雅的事情,如果像打拳一些扎胳膊踢腿,拿頭發(fā)、手指頭甚至生殖器寫字,左手寫,顛倒寫,耍把戲哩。柳公權心正筆正,手洗凈,坐端了,正襟危坐,把筆拿起來,中鋒用筆,好好寫,再不敢胡弄。至于啥書法家協(xié)會啥主席啥理事一大堆的頭銜,或者與哪些名人交集,對你自己沒有用。沒有對書法的敬畏,沒有把功夫下到,到頭來白忙活?!读珯鄠鳌烦霭孀剷?,雷珍民先生講了個例子,說藍田有一個人來找他,說是省上領導叫我來找你,我問找我來弄啥?我來給你說個事。啥事?說換屆的大事,書協(xié)新主席有人選了。誰?我么。你?咱省會員沒有你么。我啥都不是,省上領導說叫我弄你這事哩。不過我的頭銜是國際書協(xié)的副主席。我說,你趕緊避遠避遠!雷先生說的這種人,我在省文聯(lián)遇到幾個,書院門小店老板拿個國際書協(xié)領導的證件,讓介紹他加入省書協(xié)。我說,你都是國際書協(xié)的人物了,還入省書協(xié)諞呀?所以要把書法作為學問,看字能賣錢,空手套白狼,投機鉆營,是對書法的不敬。柳公權人書俱老,國外使者給皇上送禮,還專門要給柳少師送一份買柳字,通過朝廷拿到字肯定是真的。老人去世,立碑不是柳字,被視為不孝。柳字的潤筆堪稱豐厚,他的管家不把自己當外人,隨便使用。柳公權也不在乎,后來丟了一個銀碗,家里的丫環(huán)說沒見,他說那可能羽化成仙長翅膀飛了??梢娝曞X財如糞土,這也體現(xiàn)了一種人格的境界。
柳公權之所以成為柳公權,有咱華原這一塊地方的文化營養(yǎng)。他年輕時游過廟灣鎮(zhèn)的三石山,現(xiàn)在叫大香山寺,是一種宗教文化,前后秦時宗教文化的一個標志。隋以前,魏晉南北朝的時候,隨著西方宗教的進入,尤其對經(jīng)受幾百年戰(zhàn)亂時期的中國人破碎的心靈是一種撫慰。唐之后,佛教在中國與本土宗教融合共處,到唐武宗的時候施行滅佛。為什么滅佛?因為整個寺廟成千上萬,一次性譴散幾十萬和尚、道士。香山在上個世紀初的時候,周圍的整個田地都是廟產(chǎn),不給國家上稅,多少牛羊和糧食,劉志丹在香山開倉放糧救濟災民。宗教一旦擴張到不利于國家利益的時候,就得宏觀把控。都去吃齋念佛,誰種地養(yǎng)活眾多善男信女?韓愈反對迎佛骨皇上要殺他的頭,經(jīng)周圍人勸諫,把他流放到了南方。出了長安,浩嘆云橫秦嶺家何在,他帶的十幾歲的小女兒也慘死在商州了。我去過廣東韓公祠那個地方,可謂流芳百世。宗教作為安撫人們心靈的文化,講前世、來世、今世,叫你精神上有所寄托。死了不要緊,死了就上天了,是一個世界,是天堂,這就減少了對死亡的恐懼,睡一覺沒醒來就等于死了,你婆你爺你爸你媽早死了,可以去另外一個世界與親人團聚。這是人的一種信念,也是哄死人不償命。柳公權到了四十多歲前后,仕途不濟,慢慢對佛教有所理解,抄金剛經(jīng),上個世紀外國人在敦煌發(fā)現(xiàn)了柳公權書金剛經(jīng)的拓片。他在二十到四十多歲一直到七十多歲都抄過金剛經(jīng),他有一種看淡人生、尊崇佛教的情結,一種綜合的多元的修為與修煉。你也可以想像,二月二龍?zhí)ь^的時候,他去朝藥王山廟會。孫思邈是一個道士,晚年隱居在這個地方,寫了千金方,你想這樣的高人肯定對少年柳公權是有重大影響的。柳公權生活的時代距孫思邈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一百多年,他應該說是在藥王山這個地方,山間的石塔、石棺、石牌坊,尤其北魏、隋唐的一些摩崖造像藝術,肯定給他增加了重要的營養(yǎng)。華原方圓一帶,包括關莊的傅家原,傅玄家族在魏晉南北朝至隋唐,相繼有五代十二世四十多人為高官,青史留名。華原一帶的令狐家族,現(xiàn)在把狐字去了姓令,和山西令家在幾百幾千年前是一家。令狐德棻是一位曠世奇才,唐代進士中七人出自令狐家族,等于是北大博士生,進入社科院的。令狐垣曾經(jīng)做過華原縣尉,后到秘書省,跟著皇帝寫玄宗實錄。令狐楚比柳公權大十歲,也是進士,令狐楚的二兒子叫令狐綯,比柳公權小十七歲,他們同朝為官,互有交往。柳氏家族中進士的有柳仲郢、柳玭,好幾位都是有很高學歷的。民間的野史,說柳公權和柳公綽倆人不是一個母親生的,是同父異母,說柳公權是他爸的小妾生的,而且說他媽以后改嫁,走的時候已經(jīng)懷有身孕,她說我肚子里還懷著一個宰相呢!有人推測說她肚子里懷的就是令狐楚,此人果然做到宰相。這些野史姑且聽之,博得一笑,顯然屬于無稽之談。
柳公權的兄長柳公綽十八九歲就考中進士,他到二十九歲才考上狀元,這中間十多年都干啥去了?一是讀萬卷書,二是行萬里路,周邊的歷史文化遺跡肯定都走遍了。我想像他肯定到過黃堡,到我的老家,對耀州瓷瀏覽一番,到同官住了一夜,到姜女祠游覽,可能也到了玉華宮,看到了安史之亂后破敗的景象,杜甫在那里寫過詩。我想著他一個老考生,屢考屢敗,屢敗屢考,也可能中間幾年就不考了,他的目標很高,就像我兒子當初考清華,填三個志愿都是清華、清華、清華,柳公權要弄就弄個狀元,其他的不在眼里。唐朝考試制度相當嚴格,他所吃的苦在柳氏家訓里有記載。柳公權的父親柳子溫受唐代科舉制度的迫使,對蒙童教育的家法非常之嚴厲,經(jīng)常把苦參、黃蓮、熊膽磨成粉和成丸,每永夜習學含之,以致勤學。也就是說,把這些苦得要命的東西和成丸,瞌睡時吃一丸,精神就來了,繼續(xù)讀書。鄉(xiāng)下人經(jīng)常講,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老爺、我爺經(jīng)常說,披一張人皮難得很,前三十年好活,后三十年難活??婆e制度本身就是競爭機制,鞭策激勵子弟好好讀書,只有通過讀書這么一個渠道,方能進入社會核心階層和上流社會圈子,這叫出人頭地。現(xiàn)在說這人有成就、有貢獻,是一個道理。
柳公權的婚姻狀況如何,他娶的老婆叫啥名字,在史料中沒有找到。史書只記載他兒子叫柳宗憲,他孫子叫柳瑗,只有這兩個名字,我不是虛構寫小說,不去編造這些東西。我想象,二十歲就成人禮了,唐文宗時代,法律規(guī)定男十五歲、女十三歲就可以成婚。因為邊疆征戰(zhàn)頻繁,勞動力缺乏,國家對增添人口進行獎勵,婚齡很低。柳公權不可能十五歲結婚,二十歲是不是結婚了不知道,沒有記載。二十九歲才考中狀元,兒子柳宗憲哪一年出生不知道,也不能去編造。所以我就寫了一段,他可能是上藥王山的時候路上見到傅玄家族的某一個女子,或者家里給他介紹了令狐家的一個女子,門當戶對,有可能到華原的田野上,半路碰到一個牧羊女村姑給他指路,最后談戀愛娶成老婆了。但村姑不可能,因為在唐代法律上有規(guī)定,叫良賤不同婚,社會等級非常嚴格。就是把她收來做個丫鬟、小妾,生的子女也叫做庶出,地位低下。究竟是和令狐、傅玄、孫思邈哪一家族的后代結親,不得而知。我推測他可能屬于晚婚,像白居易結婚時已經(jīng)三十七歲。急的找媳婦干啥,大男子只愁事不成,不愁娶不到老婆,事弄成了老婆自然就有了,事沒弄成娶下老婆日子過不前去,誰能看得起你?不愁無妻室,只怕事不成。郎才女貌,你看有本事的丑男娶的媳婦挺漂亮,你長得一表人才,沒有本事也就娶個丑老婆。為什么良賤不通婚,是文化基因的影響所致。過去的地主人家種好、地好,找的老婆聰明,沒錢的人年齡大了,找個瓜瓜實實的老婆,生的娃基因不行,一代不如一代。張煒寫的《秋天的憤怒》,他爸過去給地主當長工,分田到戶了,他兒子又給地主的兒子打工。窮人富人,應追求社會的公平公正,只要勤勞都可以致富,懶漢二流子不勞而獲,整天等著扶貧不行。我在海南的時候去過黎族部落,政府送幾個豬娃讓他養(yǎng),送樹苗讓他栽,結果到晚上他把樹苗一折,把豬娃烤的吃了。實質(zhì)在于普及社會的文明程度,提高整個人群的素質(zhì),人家勞動致富有錢了你羨慕財富,本身說明他對社會有貢獻。當然,靠官商勾結、日鬼搗棒槌、非法謀利的土豪不在此列。從計劃經(jīng)濟到市場經(jīng)濟,充分發(fā)揮人性自覺或自私的一面,不叫你干活你爭著干,能拿到錢想買的吃啥都行。你看人家的東西好得很就跑去搶,就把你關到籠籠里去了。有人說仇官、仇富,你就是二流子,人家種的麥子長得好,你種的麥子草比麥還高,那你不窮死誰窮死?起碼得做到自食其力,才活得是一個人。
柳公權留在書法史上的經(jīng)典是心正筆正,瘦硬通神,人書俱老。他到了八十一歲的時候,乃君臣之首,一大早坐著馬車或騎著馬從南郊去上朝。元旦這天,比較冷,到了大明宮要上那個長長的御道,老人氣喘吁吁,上尊號時把“和武光孝”念成“光武和孝”,檢察官就把他的俸祿罰了一季。有人說,你老而不尊,八十有一了還賴著不走。他一輩子就犯了這一回錯,伺候了七八代皇帝,身邊的人被殺的、流放的何其多?柳老先生容易么?從柳公權的人格看,他在仕途道路上盡善盡責,在不得勢的時候能在書法上做出成就。對于柳書的評價,我讀一段《柳公權傳》中的一小節(jié),作為今天講座的結束語:
中國書法史之所以叫顏筋柳骨,柳書不僅是一種書體的意義,更是一種文化的力量。他的生命情調(diào)是靜的,如同默默無言的故鄉(xiāng)土原,寂然守望的青山,少有喧嘩的林中流泉。而他的靈魂,撞動著一代代漢字書寫愛好者的筆墨,像永遠也開不敗的花朵。正派,是柳書的品質(zhì),以不變應萬變,是多少時尚的變體花招都如同過眼煙云。它是一種正美,不是邪美,是一種華美,不是丑陋之美。它是硬朗的美,不是柔軟之美,它是雄媚兼得之美,不是有陽無陰或者有陰無陽之美。它是站在前輩巨人的肩上體現(xiàn)個性的大美,不是無源之水的盲目張揚個性一味的孤芳自賞的私美。文如其人,書如其人,古來如此。
柳公權的作品特色
柳公權的書法在唐朝當時即負盛名,民間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說法。
他的書法結體遒勁,而且字字嚴謹,一絲不茍。在字的特色上,初學王羲之,后師顏真卿,以瘦勁著稱,所寫楷書,體勢勁媚,骨力道健,以行書和楷書最為精妙。也由于他作品獨到的特色,因此,柳公權的書法有“柳體”之稱,唐穆宗嘗問柳公權用筆之法,公權答:“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穆宗為之動容。宋代朱長文《墨池編》說:“公權正書及行楷,皆妙品之最,草不夫能。其法出于顏,而加以遒勁豐潤,自名家。”《舊唐書》講:“公權初學王書,遍閱近代書法,體勢勁媚,自成一家。當時公卿大臣家碑版,不得公權手書者,人以為不孝。外夷入貢,皆別署貨幣,曰此購柳書。”
猜你感興趣:
2.贊揚柳公權的書法
3.柳體著名書法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