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會出現痛經
痛經,或稱為經期疼痛,是婦科病人最常見的癥狀之一。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個現象?
1.原發(fā)性痛經的發(fā)生主要與月經時子宮內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關。PGF2α含量升高時造成痛經的主要原因。PGF2α含量高可引起子宮平滑肌過強收縮,血管痙攣,造成子宮缺血、乏氧狀態(tài)而出現痛經。
2.血管加壓素、內源性縮宮素以及β-內啡肽等物質的增加。
3.精神、神經因素。
痛經
痛經的中藥治療
1寒凝胞中
陽虛內寒
主證:經期或經后小腹冷痛、喜按,得熱痛減,經量少,色暗淡,腰腿酸軟,小便清長,苔白潤,脈沉。
分析:腎陽虛弱,沖任、胞宮先煦,虛寒滯血,故經期或經后小腹冷痛,經少色暗淡;寒得熱化,故得熱痛減;非實寒凝血,故喜按。余癥均為腎陽不足之象。
寒濕凝滯
主證:經前或經期小腹冷痛,得熱痛減,按之痛甚,經量少,色暗黑有塊,惡心嘔吐,畏寒,便溏,苔白膩,脈沉緊。
分析:寒濕之邪傷及下焦,客于胞中,血被寒凝,行而不暢,因而作痛,經血色暗黑而有塊;寒濕中阻,陽氣被遏,水濕不運,則畏寒便溏,惡心嘔吐。余癥均為寒濕阻滯所致。
2滯血瘀
主證:每于經前一、二日或經期小腹脹痛、拒按,經血量少,或排出不暢,經色紫暗有塊,血塊排出則疼痛減輕,胸脅乳房作脹,舌質紫暗,舌邊或有瘀點,脈沉弦。
分析:沖住氣血郁滯,氣血運行欠暢通,故經前或經期少腹脹痛、拒按,經量少或排出不暢;經血瘀滯,故色暗有塊;塊下瘀滯稍通,故疼痛暫減;瘀滯隨經血而外泄,故經后疼痛自消。但若郁滯之因未除,則下次經期腹痛復發(fā)。舌質紫暗,脈沉弦,均為氣滯血瘀之象。
3.濕熱下注
主證:經前、經期少腹脹痛,經量多,色紅,質稠或有塊,平日帶下色黃或有穢臭,舌紅苔黃膩,脈弦數。
分析:外感或內蘊濕熱,流注沖任,阻滯氣血,經行不暢,故經來腹痛;熱擾沖任,則量多色紅有塊;熱灼津液,則經水質稠;濕熱下注,傷及任帶,則平日帶下色黃或有穢臭。舌脈均為濕熱內盛之象。
4.氣血虛弱
主證:經期或經凈后,小腹隱痛、喜揉按,月經色淡量少,質稀,伴神疲乏力,面色蒼白,舌淡苔薄,脈虛細。
分析:體虛氣血不足,經行后血??仗?,胞脈失養(yǎng),或體虛陽氣不振,運血無力,故見經期或經凈后小腹隱痛,喜揉按;氣虛陽氣不充,血虛精血不榮,故經血色淡量少,質稀。余癥亦為血虛氣弱之象。
5.肝腎虧虛
主證,經凈后小腹隱痛、腰酸,經血量少而質薄,經色暗淡,或有頭暈耳鳴,小腹空墜不溫,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
分析:肝腎虧虛,沖任俱虛,精血不足,行經之后,血海更虛,胞脈失養(yǎng),故經凈后小腹隱痛;精虧血少,陰損及陽,經量少而色淡質薄,小腹空墜不溫;腎虛精虧,清竅失養(yǎng),故頭暈耳鳴;腰為腎之府,腎虛則腰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