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太極拳的歷史與考證
陳氏太極拳的歷史與考證
太極拳,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 是以中國傳統(tǒng)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辯證理念為核心思想,集頤養(yǎng)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中醫(yī)經(jīng)絡學,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形成的一種內外兼修、柔和、緩慢、輕靈、剛柔相濟的漢族傳統(tǒng)拳術。下面是學習啦小編專門為您整理好的:陳氏太極拳的歷史與考證。
歷史沿革
陳氏太極拳于第九代陳王廷時,已編有拳套七套,此外有散手、短打、以及兩人對練之手(或稱打手,現(xiàn)通稱為推手。)經(jīng)歷代研練,再五傳至第十四代陳長興時,陳氏太極拳已由博而約,去蕪存菁。太極長拳,勢式繁多,已不練習。十三勢拳架五套,僅練頭套,其余四套亦棄而不練。炮捶一套,與十三勢相輔相成;十三勢柔多剛少,炮捶剛多柔少,有躥蹦跳躍,騰挪閃戰(zhàn)等動作,補十三勢之不足。但基本功夫仍在于十三勢之熟練,因之陳氏族人亦有不習炮捶者,外姓學習重在健身或年老嫌動作難練亦多不習炮捶。至于兩人對練之擖手,僅為一種順步(如甲出右足,乙則出左足?;蚣壮鲎笞?,乙則出右足。)插襠動步之式。兩人上則手搭,下則足靠,上下互相粘貼,先則運用才朋才履擠按之法,熟練之后摻入采才列肘靠,以及拳套中各種著法,漸至動步不拘規(guī)矩,所謂大才履散手,即在其中。方法簡單,變化無窮。
陳氏太極拳至第十四代陳長興時,已趨精簡而定型,拳套祇練十三勢頭套與炮捶兩套。因之簡稱十三勢為頭套拳,炮捶為二套拳。陳長興一支所傳自其九世祖編定之十三勢及炮捶兩套拳架,迄今已有三百余年。綜觀陳氏太極拳始自遷溫始祖陳卜,九傳而至陳王廷而集成,再五傳至陳長興(1771﹑1853)而精簡定型,歷時已達四百七十余年,可謂經(jīng)久研練,精益求矣。
陳氏太極拳頭套十三勢為柔多剛少,但仍有震腳發(fā)勁與較難練之著法。因之與陳長興同代之族人陳有本刪去震腳發(fā)勁,變化難練之架式,改為新架,而稱原來拳架為老架。后來十五代陳清萍從新架又變化一套小巧緊湊圈小步活之小架子,為新架之小架,簡稱小架。因為陳清萍贅婿于陳家溝鄰鎮(zhèn)之趙堡鎮(zhèn),清萍當時在趙堡教拳,因此亦稱趙堡架。
陳氏太極拳十三勢老架、新架(與老架同樣寬大)、小架三種拳架,在拳套著勢組合上并無不同,間有式同而名異,或名同而式稍有變化者;但著法不變,僅手法之難易與纏絲之大小多寡而已,至于理法,完全一致。此三種架式并無程度之深淺,因之習老架者不必學新架或小架;學新架、小架者亦不必習老架。如果兼習亦無不可。昔日楊露禪從陳長興習老架而成楊無敵;武禹襄從陳清萍習小架而技至神化之境,即是明證。
陳氏太極拳,世代相傳,至民國二十四、五年間,已歷十有九代,名手輩出。自十四代起,因所練十三勢拳套,有老架、新架、小架之分,遂形成陳長興所傳為老架系統(tǒng),陳有本所傳為新架系統(tǒng),陳清萍所傳為小架系統(tǒng)。傳至近代,陳發(fā)科為老架系統(tǒng)之主要代表,陳鑫為新架系統(tǒng)之主要代表,小架則流傳于趙堡。
淵源考證
拳藝一道,重在師承淵源。研究考證,須明流傳演變。太極拳之源流,傳說不一,假托附會,前人已有辨正矣。現(xiàn)在所研練之太極拳,皆出自河南溫縣陳家溝而來,為今日練太極人士之所共知公認者,國術界前輩陳泮嶺先生已有言之矣。(見陳泮嶺先生著「太極拳教材」第一章第三節(jié)近代太極拳勢傳自陳家溝說)因之陳氏太極拳之史實,誠為我國武術之重要數(shù)據(jù)。至關于陳氏太極長拳十三勢,受戚繼光拳經(jīng)之影響,陳氏十三勢名稱之內容與楊家八門五步之十三勢名稱內容有別,以及打手歌之演變等,張唯中先生有詳盡之考據(jù)與精辟之論列,已散見于教育部中國武術史料集刊第一、二兩集之「太極拳原理探微」與「太極拳史料簡說」,以及載于中華文化復興月刊之「太極拳楊派拳譜詳解」諸文之中,彌足珍貴,可資參證。本文僅就陳氏太極拳之創(chuàng)造發(fā)展,由博而約,以至定型,以及拳架分勢與世系等,依陳氏子孫之記載,與聞諸師言者,予以縷述,聊供研究參考云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