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貫通勁”與“兩節(jié)勁”之別
太極拳“貫通勁”與“兩節(jié)勁”之別
什么叫“貫通勁”?什么叫“兩節(jié)勁”?“兩節(jié)勁”產生的原因?“貫通勁”是如何練成的?這些涉及以意導氣的問題,都是應在拳架規(guī)范熟練之后,必須弄懂弄通的問題。下面是學習啦小編專門為您整理好的:太極拳“貫通勁”與“兩節(jié)勁”之別。
太極拳“貫通勁”與“兩節(jié)勁”之別
太極拳的“貫通勁”,就是在行拳中,把樁功中內含靜的特性貫穿到走架中去,在各種身法轉換折疊中不斷松沉,通過慢練,使走架成為活樁功。在走架中,自上而下,由外而內,靜字當頭,節(jié)節(jié)松沉,以意導氣,打通九大關節(jié)(手指、腕、肘、肩、腰、胯、膝、踝、腳趾),疏通任督二脈、大小周天,使氣節(jié)節(jié)沉于丹田,又貫至雙腳,腳底生根。同時,又通過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形成太極“貫通勁”。有了“貫通勁”,是功夫上身的一個顯著標志。有了“貫通勁”,周身才有上下、前后、左右對開勁。有了“貫通勁”,才有掤勁。有了掤勁,才有八法勁(掤捋擠按采挒肘靠)。有了八法勁,才有八八六十四手。
而“兩節(jié)勁”則不然。概括地說,自上而下,凡是松不到腳,腳底沒根,統(tǒng)稱為“兩節(jié)勁”。由于“兩節(jié)勁”勁力的貫通程度不同,大致分為三種情況。一種情況是不少習練者,不管是站樁或走架,只注重氣沉丹田,意守丹田,對于氣沉丹田之后,進一步松沉至腳,沒有進一步地追求和研究,造成浮勁大,沉勁小,腳下不能生根,“兩節(jié)勁”比較明顯。在推手中,兩腿的僵硬勁,就像踩高磽的兩只木腿一樣,可想而知,木腿在推手中,經受外力是搖擺不定,弱不禁風的。第二種情況是自上而下,松沉至膝下不去了,這就像兩只短木腿,也是經受不了外力和風浪的。第三種情況是松沉至踝,再也下不去了,兩只腳得不到充分的放松,時而腳跟頂?shù)?,時而腳外側頂?shù)?,時而腳前掌頂?shù)?,腳的僵硬勁,就像河灘里的鵝即石,推起手來周身晃動,極不穗定??偠灾?,下肢僵硬是產生“兩節(jié)勁”的主要原因。那么下肢為什么僵硬?內在原因何在?太極“貫通勁”又是如何練成的?主要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去分析、認識和領悟。
太極拳“貫通勁”與“兩節(jié)勁”之別
太極拳“貫通勁”與“兩節(jié)勁”之別一、從太極拳博大精深文化之奧悟“貫通勁”根源之道
太極拳博大精深,博就博在它吸收了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儒家、兵家、力學、醫(yī)學等古老文化之精髓,深就深在它受道教吐納、導引、煉丹行氣之術的影響,在練功中,丹田內氣的收與放,只是一種感覺,無法用儀器測量。在眾人看來,太極拳以意導氣的練法是非常玄妙的。太極拳“貫通勁”正是自上而下、以意導氣,氣貫周身、腳下生根、陰陽互變的反映。“貫通勁”的修煉,需要一個從善中求靜、靜中求松沉、松沉中求虛空、虛空中求貫通的過程。這個過程,受我國古老文化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點。
1、《易經》的影響
“太極”一詞來源于《易經》,太極拳的虛實和“八法”也來源于《易經》陽陰和八卦。《易經》關于陰陽八卦學說,對太極拳練成“貫通勁”之后,丹田的陰陽內轉,腰胯的虛實轉換,太極八法(掤捋擠按采挒肘靠)和八八六十四手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可以說太極拳的真諦源于《易經》。
2、《道德經》的影響
《道德經》的影響主要有兩點:一是道,二是德。道主要含義是指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是自然之道,謂之“道法自然”。太極拳外形的任何動作,都是丹田的陰陽互轉、腰胯的虛實轉換在外形的自然反應。德在太極拳中的主要含義是善德。善與德是修煉太極拳做到心靜的思想總源頭。有善心則靜,有德心則安,心靜則氣沉,心躁則氣浮。氣沉則中氣下貫,氣浮易橫氣填胸。實質上,習練太極拳的過程,也是修身養(yǎng)性的過程??傊?,要練好太極拳,首先要有善德,要做一個好人。
3、儒學的影響
孔子關于“中庸之道”和“無過不及”中正原則的論述,是練好太極拳“貫通勁”的重要法寶。掌握了孔子關于“中庸之道”和“無過不及”的中正原則,在練拳中就能處處做到中正;在思維方面有"守中用中"的意識,習拳走架時,就能周身中正安舒,雙人推手時,就能通過發(fā)揮自身中軸作用,穩(wěn)定自己重心,破壞對方重心。在習拳中,把握好孔子的“中庸之道”和“無過不及”的中正原則,“貫通勁”的練成,就可以少走彎路或不走彎路。
4、道教文化的影響
道教關于吐納導引,煉丹行氣之術,是太極拳成為內家拳的重要思想基礎。吐納導引、煉丹行氣之術的作用主要有兩點:一是健身作用,二是增加武術內功作用。在健身方面,通過以意導氣,可以自上而下疏通主循環(huán)、支循環(huán)和微循環(huán),還可以打通過去活動不到的一些支循環(huán)和微循環(huán)。根據(jù)中醫(yī)“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的理論,氣血暢通之后,過去因氣血不通所產生的疾病則自然消除。通過以意導氣,以氣運身,使吸入的新鮮空氣,消化系統(tǒng)所產生的水谷之氣,加上先天丹腎之元氣,一同形成練功中所產生的混元之氣,沉于丹田,貫至雙腳,又通過內三合,形成“貫通勁”。
5、兵家的影響
兵家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孫子兵法》的影響,《孫子兵法》的影響主要有三點?!秾O子兵法》在政治上強調君民一條心是取得一切勝利的保障。太極拳拳論所講的“心意君來骨肉臣”和兵法在政治上的含義是相通一致的,這是其一。其二,孫子兵法的虛實論,以及近代戰(zhàn)爭中避實就虛的游擊戰(zhàn)術,和太極拳中的虛實辯證哲學觀點也是相通一致的。其三,兵法中知己知彼的偵察手段和太極拳推手中的聽勁功能也是相通一致的。太極拳受兵家的影響,不僅如此,比如太極推手,看似兩人推來轉去,實質上兩人之間在勁力的變換,身法的轉換折疊、大腦的反應等,非常復雜,如同兩軍作戰(zhàn)。在兩人推手中,如何保持“貫通勁”不斷?是值得我們不斷研究的新課題。
6、中醫(yī)的影響
中醫(yī)經絡學說,對打通人體大小周天,對太極拳“貫通勁”的形成,起著不可估量的導向作用,尤其是任督二脈的走向和疏通,必須弄清,不可馬虎。督脈為陽氣應上行,任脈為陰氣應下行。任督二脈的氣行走向,既是生理健身走向,又是練功行氣走向,兩者走向是一致的。任督二脈的走向與大自然天地之間,陽氣上升,陰氣下降,也是一致的,正所謂醫(yī)拳相通,天人合一。
總而言之,我國博大精深的古老文化,在太極拳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太極拳“貫通勁”與“兩節(jié)勁”之別二、從太極拳樁功內含因素中悟“貫通勁”根本之理
王宗岳在拳論中講:“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拳論扼要地指出了太極由無極而生,“靜極生動,動極生靜”之陰陽辯證哲理,同時,也突現(xiàn)出樁功之重要。拳諺云:“百練不如一站。”樁功有多種類型,如無極樁、太極樁、推山樁、托抱樁、托天樁,兩儀樁,七星樁……陳式太極拳還有懶扎衣樁,單鞭樁、斜行樁等。按照拳論思想,結合本人實踐,認為要練出“貫通勁”,首先應站好無極樁和混元樁。
無極樁要求,練功時凝神片刻,自然入靜,身體處于高度放松狀態(tài),意形合一,陰陽相調。入靜時,無物無我,無形無象,無聲無息,空空洞洞之無極之境,是一種平衡和諧的內在內修運功。
一般練法為自然站立,兩腳與肩同寬,腳尖朝前,脊柱松直,頭微上頂,兩目平視,下頜內含,口齒微合,舌貼上腭,含胸松腹,沉肩墜肘,兩臂輕垂體側,掌心向內,斂臀松胯,兩膝微曲,兩胯微坐。心態(tài)調整后,輕閉雙目,神采內收,任內氣自然周流全身,并達到身體內外統(tǒng)一。
混元樁也稱太極樁,又稱三圓樁。在精神方面,要求和無極樁一樣,對頭部和五官的要求,除兩目一直平視外,其余要求同無極樁。對身軀和腿腳的要求,除了要求做到三圓(手抱圓,背撐圓、襠開圓)外,身法略降,其余要求同無極樁。另外,混元樁還要求做到氣沉丹田,空胸實腹,混元一氣,中氣下貫,腳下生根。
從以上兩個樁功中,可以看出太極拳“靜極生動,無極生有極,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相兼”之太極原理,同時,也是練好“貫通功”的根本之理。如何練好樁功?又如何將樁功內含因素貫穿和融入到走架中去,加速“貫通勁”的形成?是擺在我們面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本人在實踐中摸索認為,應從以下三個結合去領悟。
1、練靜樁功與練活樁功相結合
靜樁功(含無極樁、混元樁),可以在打拳之前單練,也可以在平時生活休閑時間遇到合適場合進行單練,使練功生活化?;顦豆?,主要是指如何將無極樁和混元樁之內含因素,貫穿到走架中去的問題。無極樁要求高度入靜,高度放松。在基礎拳架起勢前就應該凝神片刻,由自然入靜到高度入靜。同時,自上而下,在節(jié)節(jié)松沉的基礎上,反復松沉?;煸獦兑笾苌頀驁A,混元一氣。在走架中,就應該加強以丹田為中心的上下,前后、左右掤圓意識和陰陽轉換、收放意識。具體在走架時,由原來的定式能自然入靜,轉變?yōu)樵趧討B(tài)中通過慢練也能自然入靜的狀態(tài):由原來的定式中能充分松沉,轉變?yōu)樵趧討B(tài)中通過慢練也能充分松沉的狀態(tài);由單練入靜松沉轉變?yōu)樵谕剖种胸撝厝腱o松沉的狀態(tài);由原來只能腰胯轉換,轉變?yōu)橐缘ぬ餅楹诵牡幕煸畾獯邉友瓒D的狀態(tài)。處處加強掤圓轉圓意識,使走架和推手的過程真正成為活樁功。
2、集體練拳與個人單練相結合
集體練拳加之音樂相配,能增加習練場地的氣氛,激發(fā)習練者的熱情。但是,習練者專心致志、以意導氣的練功效果不明顯。個人練拳可以不受集體練拳時間和速度的約束,能靜下心來,以意導氣,取得明顯的練功效果,但缺乏氣氛的熱情,缺乏聚合力。如何發(fā)揮兩者之優(yōu)勢,揚長避短,是需要我們研究的新課題。在實踐中,從普及和傳承太極拳兩方面因素考慮,應該把集體練拳和個人單練結合起來,兼而有之。可以采取先集中后分散或先分散后集中的辦法。
3、慢練與快練相結合
太極拳各門派都有自己的基礎拳架,基礎拳架也是基礎功夫拳架?;A功夫拳架主要是指底盤功夫,底盤功夫也是下盤功夫,下盤功夫包括丹田的內轉,腰胯的虛實轉換、下肢的屈伸,腳下的生根、陰陽轉換等內容?;A拳架,簡稱筑基功架。“貫通勁”是基礎拳架所要達到的初步效果,也是一種內在的自我感覺。對于初學者來講,在“貫通勁”還沒有形成之前,主要以慢練為主。當"貫通勁"形成,丹田混元之氣有了內轉和收放功能之后,再考慮慢練與快練相結合的問題。慢練與快練的關系,是慢極生快,快極生慢,物極必反之哲理關系,也是靜極生動,動極生靜,陰極生陽,陽極生陰的關系,同時也是剛柔相濟之關系,是一種自然轉換的關系,謂之道法自然。
針對有一定功架基礎,“貫通勁”初步形成或已經形成的習練者,仍以慢練為主,但增加_個快慢相兼的習練法。通過慢練,可進一步增加松沉度和扎根勁。通過快練,可增加推手或實戰(zhàn)中,在根基穩(wěn)定基礎上的速度,還能在快練中發(fā)現(xiàn)在速度加快情況下所產生的斷勁等弊病,找出原因和解決辦法,提高快速功力,以適應實戰(zhàn)要求??炻嗉娴牧暰毞椒ㄓ卸喾N多樣,根據(jù)個人體悟,主要有三點。一是針對遍數(shù)而言,可采取先慢后快的辦法。即頭幾遍可慢練,后幾遍可快練。也可采取一慢一快、慢快交錯式的習練方法。二是針對整體套路而言,按照拳規(guī),凡是別扭不順的架式,都應該慢練,在慢練中找順暢;凡是順暢的架式,可以通過快練找不順暢之處,從中找出不順暢之原因和解決辦法。只有這樣,功夫才能層層提高。三是針對每個架式而言,可采取快慢相兼的習練方法。比如:陳式老架一路掩手肱拳式,在發(fā)勁之前,為了在轉換中根基扎穩(wěn),勁力蓄足,以慢為主。當勁力蓄到自我感覺快要爆發(fā)時,迅疾將勁力爆發(fā)出來,這種迅疾爆發(fā)出來的勁力,經久練之后,就會形成閃電式的速度,這種勁力是具有穿透性的勁力,也是內在因素所形成的自然勁力。快慢相兼的練法,是穩(wěn)固根基的練法,也是活動樁功的練法,同時也是實戰(zhàn)需要的練法。
太極拳“貫通勁”與“兩節(jié)勁”之別三、從各種身法轉換折疊中悟“貫通勁”不斷之術
太極拳“貫通勁”在各種身法轉換折疊中,保持貫通扎根勁始終不斷,因素諸多,其中一個主要因素,就是必須明白十個竅道。這里所說的竅道主要指氣道,同時也是中醫(yī)經絡穴位之道。這十個竅道分別是一個腰隙、兩個手心、兩個腋窩、兩個腹股溝、兩個腳心和一個虛頂。這十個竅道是太極拳以意行氣之氣行之道,也是大小不等的行氣樞紐和關口。這十個竅道相互之間都是協(xié)調相通的,任何一個竅道受阻,就會影響“貫通勁”的順暢程度和周身掤勁的大小;任何一個竅道被對手閉死,就會影響根基的穩(wěn)定程度。
這十個竅道的位置和功用分別是:
①腰隙。腰隙的位置在后腰兩腎囊之間命門穴位。腰隙部位講究上下分腰。如何分腰?也就是拳師們常講的腰以上要含胸拔背,氣貼脊背。腰以下要溜臀、斂臀,尾閭微向前收,松胯曲膝,周身勁力有下扎上漲對開之感。常犯的毛病是撅臀凹腰,致使命門穴位氣路閉死。向上,直接影響含胸拔背,氣達指梢;向下,影響溜臀,腳下生根。
②兩腹股溝。腹股溝是中氣下貫,腰胯前后左右虛實轉換的重要樞紐。腹股溝受阻,就會出現(xiàn)典型的上下兩節(jié)勁。所以,兩腹股溝一定要空。如何做到兩腹股溝空?收吸腹股溝是腹股溝空的重要方法。以腰胯為主宰的各種轉換折疊中,都要有收吸腹股溝的意識。沒有這種意識,腰胯轉換就不靈;沒有這種意識,中氣下貫就受阻。
?、蹆梢父C。兩腋窩是中氣通往上肢的關口。兩腋窩必須空,兩腋窩受阻,上肢就容易被對手閉死,受制于人。常犯的毛病是在各種身法運轉過程中,兩手自覺或不自覺地超過了自身前中線,出現(xiàn)夾膀,腋窩氣路閉死,產生背勢。切記手是兩扇門,各管半邊身,超越前中線,背勢在眼前。
④四心。四心指兩手心和兩腳心。四心空是四梢空的主要因素,通俗講,四心空兩手兩腳才能松,因此四心空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菀粋€虛頂。虛頂指頭上百會穴位要虛領頂勁。虛頂中無過不及的中正原則是既不能頂實,又不能不頂,所以稱虛頂。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頂實容易產生中氣沖頭,輕則影響靜練,重則產生腦意外。不頂容易產生無精打采,意識散亂,所以必須通過虛頂,提起精神。
以上十個竅道,不僅在"貫通勁"方面有重要功用,而且在健身方面,與中醫(yī)經絡學說也是息息相關的。十個竅道除腹股溝外,其余八個竅道都有明確的穴位。兩手心有勞宮穴,兩腋窩有極泉穴,兩腳心有涌泉穴,腰部有命門穴,頭頂有百會穴。穴位空,空則氣通,實則氣滯。十個竅道空不僅有健身功用,武功提高當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