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v爽在线免播放观看,日韩欧美色,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软件,亚洲综合色网站,国产欧美日韩中文久久,色99在线,亚洲伦理一区二区

學習啦 > 體育運動 > 武術 > 太極拳 > 太極拳的概述(2)

太極拳的概述(2)

時間: 方婷698 分享

太極拳的概述

  太極拳以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不持強凌弱、主動攻擊別人為基本原則。它的戰(zhàn)術思想,就是當受到侵犯時,首先要立足以化解對方的勁力,使其不能傷害到自己為第一要義;在此基礎上再因勢利導進行反擊。所以太極拳特別強調“化勁”的訓練,追求所謂“乘人之勢,借人之力”、“后發(fā)先制”的技擊效果。因為圓形運動是最省力、最活變的運動形態(tài),因此,太極拳前輩把武術著法中的直線運動變成了圓形的運動。使太極拳的運動形態(tài),特別是上肢的的運動形式呈現(xiàn)出圓形的運動特點。由于在太極拳運動中,一個完整的圓形運動,是通過若干個著法完成的,每一個著法只體現(xiàn)出了圓形中的一部分,因而太極拳著與著的動作規(guī)跡一般都是呈圓弧形的。這種圓弧形的運動形式,是太極拳運動的基本特點,是太極拳與其他拳種最顯著的區(qū)別;也是太極拳運動最基本的形態(tài)和主要的練功方法。太極拳練習者務必認真理解、體會和掌握。

  2、“太極”由“無極”而生。“太極圖”非常直觀地表明了“太極”的來源和出處。也就是說,“太極圖”告訴了我們“太極”是從哪里來的。王宗岳先生在其所著《太極拳論》中,開宗明意第一句就講“太極者,無極而生”,就非常清晰的講明了“太極”是由“無極”而生的。哪么,什么是“無極”呢?我們的先人也給“無極”畫了一個圖象,這個圖象就是一個圓圈(見圖2)。我們看到,這個圓圈雖然是由一條線組成,但確沒有起始的兩端,即找不到這條線的兩極;而這個圓的外形雖然非常圓滿,內(nèi)中卻是混混沌沌,陰陽未分的。因此,我們可以理解為:“無極” 就是 “混混沌沌、陰陽未分”,處于一種 “空”或“無”的狀態(tài)。我們把太極圖和無極圖作以比較就會發(fā)現(xiàn),太極圖和無極圖的基本形態(tài)是一樣的,即都是圓形的,只是太極圖中比無極圖多了一條“s”形曲線,使“無極”的狀態(tài)呈現(xiàn)出了“陰陽”,而變成了“太極”的狀態(tài)。所以說“太極圖”以非常直觀的形像,表明了“太極”是由“無極”而生的道理。我國古典哲學認為:自然中萬物萬象(即一切的 “有”),都是從“無”中產(chǎn)生的,所以“無中生有”的說法還是非常有道理的。

  根據(jù)“太極”內(nèi)含的這一道理,我們前輩在創(chuàng)造太極拳這一運動時,就對太極拳運動的意識思維、呼吸吐納、身形身法,以及動作的運行等方面,都做出了嚴格的規(guī)范和要求。它首先強調,在演練太極拳之前:心中就要屏棄各種雜念,無思無慮,無牽無掛;呼吸要深、長、細、勻,自然平穩(wěn),不急不促;身形要中正安舒,周身放松。也就是要使自己的身心內(nèi)外都處于“無極”的狀態(tài),此后方可開始行拳走架。也就是由“無極”的狀態(tài)進入到“太極”的狀態(tài)。這就要求在太極拳的練習過程中,在思想意識上,即要排除一切與太極拳演練無關的雜念,專心一志,別無他慮,使思想意念集中于拳架著式的練習之中;又要認真體悟練拳的要領和感受,并隨著練功層次的提高,意識的具體內(nèi)含則越來越精細,越來越深遂。在呼吸吐納上,即要自然平穩(wěn)、不急不促;又要隨著練功層次的提高,逐漸由胸式呼吸變?yōu)楦故胶粑身樃故胶粑優(yōu)槟娓故胶粑?,進而達到呼吸與拳式的自然結合。在身形身法上,即要中正安舒,周身放松;又要根據(jù)拳式動作的規(guī)范而進退反側、曲伸開合,演練出各種拳式著法。這就如同“太極圖”仍具有“無極圖”的基本形態(tài)一樣,只不過此時內(nèi)中已不再是“無”,而是進入了“有”的狀態(tài)。此即所謂“太極者、無極而生”是也。

  3、“太極”生“陰陽”。我們看到,在“太極圖”中有一條“s”形曲線,把這個圓分成了兩部份,并分別用黑色和白色的魚形來表示。古時把這兩個既對立又對稱的黑白色的魚形稱之謂“兩儀”。既孔子在《易傳》中說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由于“兩儀”分別代表了兩種互相對立的極性,因此,古人將 “兩儀” 賦于了“陰和陽”兩種不同性質的屬性。也就是告訴我們,在“太極”中內(nèi)含著“陰陽”這樣兩種互相矛盾著的因素。我們再觀察“太極圖”,可以發(fā)現(xiàn):“太極”之內(nèi)含著“陰陽”,也就是“陰陽”存在于“太極”之中。因此,我們說“太極”離不開“陰陽”,“陰陽”也離不開“太極”。 “太極”和“陰陽”既是一、又是二,是一體兩面,它們是“一分為二、二合為一”的關系。所以,王宗岳先生把“太極”稱之為“陰陽之母”。

  “陰陽”是我國古代哲學常用的重要用詞,它把自然中眾多具體事物中的對立面,都賦予了“陰陽”的涵義。“陰陽”定義的基本原則是:凡是向陽的、上升的、表面的、熱烈的、積極的等等,確定為“陽”;與此對應的,則把向陰的、下降的、內(nèi)里的、寒冷的、消極的等等,則確定為“陰”。如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上為陽、下為陰,表為陽、里為陰,剛為陽、柔為陰,晝?yōu)殛?、夜為陰,如此等等??梢哉f,“陰陽”是我國古典哲學描述自然萬象的總符號。它們就如同:有上就有下,有左就有右,有里就有外,有手心就有手背,有領導就有下屬一樣是不可分開的。所以陰和陽不能單獨存在,如果去掉一方,另一方也就沒有了存在的基礎,也就不存在了,自然萬物概莫能外。陰和陽既是對立的,同時又是統(tǒng)一的,這就是 “陰陽的對立統(tǒng)一”法則,用現(xiàn)在的說法,就是“矛盾的對立統(tǒng)一”。這是自然萬物存在、變化、發(fā)展最基本的形態(tài)和普遍規(guī)律。因此,古人講“一陰一陽之謂道”,就是這個道理。

  在太極拳的理論中,也常用“陰陽”的概念給著式動作分類,如:剛為陽、柔為陰,實為陽、虛為陰,開為陽、合為陰,發(fā)為陽、蓄為陰等等。所以,武禹襄先生對太極拳的練習提出了:一身之中要有總的“虛實”,一處之內(nèi)要有一處的“虛實”,全身上下、處處都要有“虛實”的要求。這里的“虛實”既可理解為“陰陽”。在太極拳的練習中,要從意念到動作,既要弄清每著每式的“陰陽、虛實”,又要“陰陽融合、互為其根”,混然如一“太極”。

  4、“太極”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互相轉化的。我們的先人在繪制“太極圖”時,還給黑色的魚畫上了白色的眼睛,而給白色的魚畫上了黑色的眼睛,其寓意既為“陰中有陽、中有陰,陰陽包容、陰陽融和”之意。我們要知道,自然萬物中,根本不存在絕對純而又純、永遠不變的物質和事物。此即前人所講“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的道理。白晝有陰云風塵以敝日;黑夜也有月亮星辰以照耀;國家的政策只有深入人心、惠及百姓,才是好政策;也只有得到民眾的擁戴,并為之積極奮斗奉獻,國家才能長治久安、和諧發(fā)展;只有 “國富”才能“民強”,也只有“民富”了才能真正“國強”;所以才有“大河有水小河滿,小河無水大河干”的說法。我們回顧自己成長進步和事業(yè)發(fā)展的過程,可以說在獲得的榮耀和成功之內(nèi),包含著若干挫折或失敗的積奠;而在獲得了榮耀和成功之后,也可能要面臨再次的挫折和失敗。我們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其實只說出了問題的一半,要知道“成功也可能是失敗之父”,許多高官顯貴不得善終的例子不勝枚舉,見證了所謂“上得越高、摔得越重”的道理。可以說:萬事都有變數(shù),皆因內(nèi)有其因。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在遇到挫折或失敗時,要振奮精神永不放棄;當獲得榮耀或成功時,要更加謹慎永不自滿。

  王宗岳先生在《太極拳論》中說:“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這里說的“陰不離陽,陽不離陰”,既強調了“太極”中的“陰陽”是互相融為一體不可分割的;同時,也強調了“太極”之中的“陰”中應含有“陽”的成份,“陽”中也應含有“陰”的成份。也就是說:“陰”并不是純陰無陽;“陽”也并不是純陽而無陰的。它們的“陰陽”屬性,是由其內(nèi)含“陰陽” 的相對比例而決定的,并可在一定內(nèi)外因素的作用下轉化到其反面。所以,前人才有“柔中有剛攻不破,剛中無柔不為剛”之說,可謂是至理明言。此理貫徹到太極拳的運動之中,即要求處處求“中”,式式講“合”。也就是每著每式,軀干肢體既要分清“陰陽”,又要“陰中有陽,陽中有陰”而不可走向極端。正如李亦畬先生強調的哪樣:“實非全然站煞,實中有虛;虛非全然無力,虛中有實”,體現(xiàn)在太極拳的練習之中,則要做到:上下相隨,內(nèi)外相合;似松非松,將展未展;剛柔相濟,化發(fā)合一;虛實相變,快慢相兼。如達:“黏即是走、走即是黏”,“ 至柔至剛、即化即發(fā)”,“隨心所欲、無意而為”之境界,則至太極拳之大成矣。

  5、“太極”是旋轉的。我們觀看“太極圖”,還會發(fā)現(xiàn),“太極圖”中的“陰陽魚”都是以頭追尾,向著既相同、又相反的方向相互追逐,并在其中間形成了一個 “s”形曲線,明顯給人一種旋轉運動的感覺。“太極圖”就是通過這樣一個直觀的形象,揭示了自然萬象都是旋轉著運動、變化、發(fā)展的這一原理。如:在一年之中呈現(xiàn)出春、夏、秋、冬的循環(huán)運轉周期;一天之中則呈現(xiàn)出晨、午、夕、夜的循環(huán)運轉周期;植物的生長過程呈現(xiàn)出發(fā)芽、生長、開花、結籽的循環(huán)運轉周期;就是我們?nèi)祟?,也要?jīng)歷出生、成長、結婚、生子的循環(huán)運轉周期;而子孫后代又要繼續(xù)循環(huán)這一過程,如此等等。我們還要明白,這種循環(huán)往復的周期性運轉,并不是只在一個水平上進行,而是每經(jīng)過一次循環(huán)周期,就會進入一個更高的層次,再在一個新的、更高的層次上進行周期性循環(huán)。它的運行規(guī)律如同螺釘上的螺紋一樣,是呈螺旋狀的。如:植物的種子每經(jīng)過一次循環(huán),其數(shù)量要增加若干倍,其質量也在發(fā)生著變化。正是日月的周期性循環(huán),則把猿變成了人,又把人類從元始狀態(tài),推進到現(xiàn)代文明高度發(fā)展的現(xiàn)代社會;就是我們自身,也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周期性循環(huán),把我們由孩童時期送入到了今天;可以說,今天的“我”已不再是昨日的“我”,無論是生理還是閱歷都進入一個新的層次;如此等等。所以說,周期性循環(huán)、螺旋形發(fā)展是宇宙自然萬物以及人類社會存在、變化,發(fā)展的最基本的規(guī)律。

  太極拳是在“太極”之理指導下的運動,它無論在拳路的風格特點上,還是運勁的要領方法上,都嚴格貫徹了“太極”的這一基本規(guī)律。它體現(xiàn)在太極拳的練習之中,則從軀干、四肢、乃至各個骨節(jié)、肋肉都是旋轉著運動的,使全身呈現(xiàn)出立體螺旋形的運動形態(tài)。這種立體螺旋形的運動方法,是太極拳運動的基本法則,是太極拳練習者應著重掌握的“精?”。

  6、“太極”的實質是生生不息、無窮發(fā)展。由于“太極”中孕含著“陰陽”兩種不同性質的因素,它們既互相對立、又互相統(tǒng)一,既互相排斥、又互相倚存,由此推動了“太極”不斷發(fā)生變化,不斷二分,乃至無窮。因此,王宗岳先生又稱“太極”為“動靜之機”。此處的“動靜”-詞即為事物的變化發(fā)展,“機”字即為事物發(fā)展變化的內(nèi)在機理或動因。“內(nèi)因”與“外因”相合,事物就會發(fā)生變化。如把“太極” 比作一粒種子,種子遇到適宜的條件,就會生根發(fā)芽、長莖生葉、開花、結籽,經(jīng)過這樣一次循環(huán)運轉周期,就會結出更多新的種子;這時,結出的新種子就如同更多的“太極”,又繼續(xù)周而復始、循環(huán)往復、直至無窮。但無論經(jīng)過多少次二分,其分子永遠是“一”,也就是“太極”。 此即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道理。這里所說的“一、二、三、萬”,并不是一個數(shù)學概念。其中的“一”即為“太極”;“二”則為事物發(fā)展變化的內(nèi)在動因,即“陰陽”;“三”則為各個不同的系統(tǒng)和門類;“萬”則代表了事物的無窮發(fā)展和宇宙中的萬物萬象。我們要理解,這個“一”也就是“太極”,既代表一事一物,又包括萬物萬象;既代表事物的起源、又包含著無窮的發(fā)展;既代表最微觀的粒顆、又包含最宏觀的宇宙;既代表具體的事物、又包含事物發(fā)展的內(nèi)在規(guī)律。因此,曾仕強先生講“太極是宇宙萬物萬象共同的基因”。正因為有了這個“共同基因”,宇宙中萬物萬象雖變化萬千,它們?nèi)阅芎椭C相處,有條不紊,顯示出其固有的規(guī)律性。通過對這一原理的理解,可使我們進一步體悟到,“太極”從根本原理上,體現(xiàn)了自然中哪種無窮發(fā)展、生生不息的精神。

  前輩們正是遵循這一精神創(chuàng)造了太極拳,并經(jīng)歷代太極拳家的共同努力,使太極拳這一帶有中國哲學思想的優(yōu)秀拳種得以廣泛流傳,蓬勃發(fā)展。我們作為太極拳運動的愛好者和參與者,也應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把太極拳的精?繼承下來,進而不斷 “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創(chuàng)造、有所前進”,使之發(fā)揚光大。但無論如何發(fā)展變化,又不可偏離“太極”之理,正向洪均生先生強調的:“-切事物總是因時、因人有意無意而變化的。不離法則的變化,是為發(fā)展;離開法則而變化,必定倒退”,正所謂“萬變不離其宗”,這才附合“太極”之精神。

  7、“太極”體現(xiàn)了“和合”之精神。我們看到,“太極圖”的形態(tài)是外部圓滿,內(nèi)部融合,內(nèi)外和諧的一種狀態(tài)。雖然其內(nèi)存在著“陰陽”兩種互相對立的矛盾,但它們卻是相互依存、相融相合、和諧運轉的。我們知道,“太極圖” 所表述的這種形態(tài),是物質或事物發(fā)展變化的理想狀態(tài),而在自然萬物和人類社會中,事物總是處于“由平衡到不平衡、再由不平衡到平衡”的動態(tài)變化過程中。但這種平衡、融合、和諧的狀態(tài),卻是人們所努力追求的最高目標。人們?yōu)榱俗非鬀]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平等的社會,多少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在我國社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胡錦濤同志提出了科學發(fā)展,建設和諧社會的偉大方針;每個家庭,也都期盼著融洽和睦、平安合順;就是我們自身,也都希望福壽康寧、安度百年。所以,“太極”所揭示的“和合”之精神,也正是我們中華民族所孜孜追求的最為圓滿美好的景界。

  太極拳運動雖屬健身之小技,卻內(nèi)涵著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所展顯的亦是練功人內(nèi)在的精神修養(yǎng)。太極拳雖有“內(nèi)以修身、外以御敵”之說,但修身養(yǎng)性、強身健體乃為根本目的,至于功力,則應順其自然而為之。就是功力有所成就,亦須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之理,不可口狂,更不可手狂。而應遵照洪均生先生之教誨:要尊重長者,講究禮貌,注重安全,重在學習,不可過分計較輸贏;贏要贏的有分寸,輸要輸?shù)挠械览?,如同打牌下棋,只求其樂而已。遇有持強逞勇之人,也應以恭謙態(tài)度、和氣語言以對之,不可與其糾纏。當然,以太極拳技擊為職業(yè)者當別論,但也應遵守有關規(guī)定和規(guī)則,堅守自己的職業(yè)道德。這即“太極”圓融、和合之本意。

  “太極”一詞內(nèi)含的內(nèi)容還有很多,這里不再詳述。如能懂得和掌握了這些道理,就如同找到了一把打開太極拳殿堂大門的鑰匙,為理解和掌握太極拳鍛練的內(nèi)在規(guī)律和法則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二)“陰陽的對立統(tǒng)一”是太極拳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

  以上,我們結合太極拳運動的實踐,簡要的介紹了“太極”內(nèi)含的一些基本的規(guī)規(guī)和法則。其中“陰陽的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是自然萬物之存在、變化、發(fā)展的最根本的規(guī)律,也是太極拳運動的最基本的規(guī)律。在太極拳運動中,這種“陰陽對立統(tǒng)一”的規(guī)律體現(xiàn)在多個方面,貫穿于太極拳運動的全過程?,F(xiàn)就較為重要的幾個問題簡述如下:

  1、關于“內(nèi)與外”。“內(nèi)與外”屬于比較大的范疇,所涉及的內(nèi)容很多,諸如“形與意、靜與動、方與圓、勁與著”等,因下面我們還要分題論述,這里只就“內(nèi)外兼修、練養(yǎng)合一”的問題略作探討。所謂“內(nèi)外兼修、練養(yǎng)合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內(nèi)煉精、氣、神,外練筋、骨、皮”。其所強調的,就是對人們內(nèi)在精神和外部器官功能的全面鍛煉。筋、骨、皮、肉是由“精”組成的人體主要構件,也是“氣與神”得以運行的物質基礎。因此,“精、氣、神”和“筋、骨、皮”是互為表里、內(nèi)外統(tǒng)一的。哪么,什么是精、氣、神呢?其鍛練的基本要點又是什么呢?所謂“精”,是指組成人體器官組織(也就是筋、骨、皮、肉)的精細微小的物質顆粒,用現(xiàn)時的說法就是組成人體的“細胞”。它是構成人體器官質量的物質基礎,它既受先天遺傳基因的影響,又受后天生活環(huán)境、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響。也就是說,經(jīng)過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科學持久的鍛練是可以提高其內(nèi)在質量的;所謂練“精”,就是指對組成人體筋、骨、皮、肉以及“五藏六腑”各種人體器官的物質細胞的鍛練;其目的,就是提高組成我們?nèi)梭w物質的內(nèi)在質量。所謂“氣”,是指人體內(nèi)的生命氣機和活動能量;我們稱體內(nèi)的這種“氣”為“真氣”或“中氣”;而相對于不斷侵蝕我們身心的“邪氣”來講,亦稱之為“正氣”,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浩然之氣”。它由先天之氣和后天之氣所組成:先天之氣是從母體中傳遞下來作為人的生命特征的氣機,它是自地球有生物以來,經(jīng)過數(shù)億年的演變進化,經(jīng)過人類一代一代的傳遞,才傳至我們的生命之中,所以說,它是人們生命的基礎。后天之氣則是在脫離母體后,人們自身從自然中獲得的水份、氣體以及各種營養(yǎng)物質等,經(jīng)人體特有的功能加工合成后而獲得的能量。先天之氣與后天之氣相融合,既構成了我們?nèi)梭w中的“中氣”,并成為人們生存、生活和生產(chǎn)的內(nèi)在動力。所以,所謂練“氣”,其實質就是對身體器官自有功能進行的鍛練;其目的,就是要提高身體對各種營養(yǎng)物質和氣體等進行生化合成的能力,從而高效的發(fā)揮出身體的各種功能。所謂“神”,是指人體所具有的感知、分析、反應事物的神精系統(tǒng);所謂煉“神”,就是指對身體的感覺、傳遞、認知以及思維、判斷和反應能力的鍛煉;其目的,就是提高自身神精系統(tǒng)的指揮調控和應激反應能力。在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神”與“心”、“意”一體構成了人們的思想意念活動,所以,才有“心之官則思”之說,并形成了所謂“心神”、“心意”等詞匯。在太極拳運動中,每著每式都應由“神”作出判斷、決斷;由“心”組織指揮;由“意”協(xié)調引導;由“氣”作為內(nèi)在動力;由身軀肢體來落實。所以,武禹襄先生說“心為令,氣為旗,神為主帥,腰為驅使,所謂‘意氣君來骨肉臣’也”。并要“以心行意、以意導氣、以氣運身”,做到“意到氣到、氣到力到”。

  精、氣、神為內(nèi),筋、骨、皮、肉為外,它們是互為表里,互相依存不可分離的。只有內(nèi)在精、氣、神的質量得以提高,筋、骨、皮、肉的健康才能從本源上得到保障。太極拳既主張內(nèi)外兼修,又強調練養(yǎng)合一。在太極拳的鍛練中必須貫徹對身體有利的原則,通過太極拳的練習,經(jīng)常清除侵蝕我們身心的各種 “邪氣”,不斷培養(yǎng)身體中的“浩然正氣”,精心養(yǎng)護好身心健康,以達到強身健魄、性命雙修之目的。因此,太極拳采取了一種與其他運動項目完全不同的,具有其顯著特點的鍛練方法,即通過松柔緩慢和擰轉絞拉的螺旋運動,對外部肢體和內(nèi)部藏腑進行吐納按摩,以使每一處肌肉,每一條筋脈,以至每個細胞都能得到鍛煉,從而促進體內(nèi)氣血的流通,達到固本強身和對一些慢性疾病的調理康復作用。要做到“內(nèi)外兼修、練養(yǎng)合一”,最重要的就是要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掌握好“適度”,即如前人要求的“無過不及”。在鍛練中既要堅持足額足量,恃之以恒;又要注意演練的速度不可過快,鍛練的時間不可過長,練習的強度不可過大。另外,在大霧天、大風天、雷雨天、沙塵天、空氣受到污染時不可在室外練習。練功時的著裝要寬松舒適,夏季要采用透氣散熱的面料;冬季要注意防寒防凍,盡量不要出汗,如出汗后要及時保暖;練習中,還要時刻注意安全,預防各種事故的發(fā)生??傊珮O拳運動,就是要“練中有養(yǎng)、養(yǎng)中有練”,練養(yǎng)結合,即所謂“十年練功,十年養(yǎng)氣”、“氣以直養(yǎng)而無害”是也。

  2、關于“形與意”。形與意也屬于“內(nèi)外”的范疇,形屬外、意屬內(nèi)。所謂太極拳運動中的“形”,就是按照拳法著式的要求作出的各種形體動作;所謂太極拳運動中的“意”,按洪均生先生的說法,既是“合乎拳法拳理的一種思維活動,是一種‘理想’,而非空洞的‘幻想’”。在學拳初期的“意”,主要用于指揮身體把每著每式的動作做規(guī)范、做到位。要先動意、再動身,用意識引領動作的運行,使意識與動作高度統(tǒng)一。做到意領身隨、形隨意動、形意合一。此即“心為主宰”的練法。著法動作熟練后,則可重點體悟體內(nèi)纏勁與外在著法融合運轉的感覺;初練時,為使意念活動有所“著落”,可運用“定位體悟”的方法練習。即在拳架著式的練習中,集中一個時間段、或一遍拳的練習時間,把意念集中于身體的某一個具體部位,以便強化對該部位纏勁的感覺。如:有時可把意念放于腰眼處,著重體悟兩腎抽換的感覺;有時可把意念放于腳、腿或手、臂上,著重體悟腳、腿或手、臂轉勢換勁的感覺;有時則把意念放在小腹即“丹田”部位,著重體悟“丹田內(nèi)轉”、“丹田帶動”的感覺等。此即是內(nèi)練“纏勁”、外練“纏法”,“內(nèi)外兼修”的練法。隨著著法的不斷嫻熟和內(nèi)勁的不斷充盈,在太極拳練習中,則要進一步領悟每個著法所設定的技擊內(nèi)涵,逐漸弄明每著每式的攻防意義,弄懂眼、身、步、手應怎樣配合;勁路、著法應如何因勢而變,從而不斷深化對拳式著法的理解。這樣才能在拳架著式的演練時做到有的放矢、不劃空圈,有情有景,形神兼?zhèn)?。此即所謂“無人若有人”的練法。當然,只是為了健身而學練太極拳者,只要把拳架著式練正確,做到意領形隨就可以了。

  3、關于“動與靜”。在太極拳運動中,“動與靜”的關系,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一是“身動而意靜”。在做太極拳運動時,身軀肢體要按照太極拳拳式著法的要求,做出千變?nèi)f化的動作,使全身上下都處于“動”的狀態(tài);但在心中意識上則要專心一意,排除雜念,使自己的思維活動進入到“太極狀態(tài)”。所以前人有 “身雖動、心貴靜”的要求。但這時的“靜”并不是“什么都不想”,而是要集中意念,認真引領拳式著法的動作,體悟勁力在身軀肢體中運行的感覺,而不是追求氣功鍛練時所謂的“入靜”狀態(tài)。二是“外動而內(nèi)靜”。在太極拳運動中,身體的運動狀態(tài)是顯而易見的,哪么它的“內(nèi)靜”又是怎樣體現(xiàn)的呢?我們知道,在不轉勢換式的情況下,在上盤,眼要注視一個確定的方向不得隨身轉動,這樣頭部旋轉的角度就受到了限制;在下盤,兩腳踏地也不可隨身轉動;此時,中盤的腰雖左右旋轉,但從“百會穴”到兩腳的“涌泉穴”卻處于相對靜止的狀態(tài),這就是前人講的“靜中觸動動猶靜,因敵變化示神奇”。三是在著法中,“動與靜是交替轉化”的。在太極拳的著式中,軀干和肢體都處于左右旋轉、順逆螺旋的運動狀態(tài),但因受到人體生理結構的限制,人不可能象機械那樣一直向一個方向旋轉,而是左右、順逆往復交替進行轉動的。這樣,在由向右轉變?yōu)橄蜃蠡剞D時,筋骨、肌肉就要有一個由緊到松的轉換過程,直至轉“正”歸“零”,而進入“靜”的狀態(tài);如再繼續(xù)向左或向右轉,則又要進入由松變緊,由靜到動的過程。所以說,太極拳運動,就是一個由靜到動,再由動到靜,不斷循環(huán)往復,交替變換的過程。它們是既互相轉化,又互為其根的。此即前人所講的:“動則生陽靜生陰,一動一靜互為根”。四是“動靜的方向即為開合”。這即是王宗岳在《太極拳論》中所講的“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為什么動的方向是開、靜的方向是合呢?這是由于身體左右、順逆的來回旋轉,而產(chǎn)生的“向心力”和“離心力”相作用的結果,是自然形成的運動形態(tài)。所以,前人講“腰如軸、氣如輪”,就是說,太極拳運動要以腰為主軸,四肢的各種動作,都是在腰的旋轉帶動下進行運動的,而不可自行屈伸圓轉。

  4、關于“方與圓”。由于太極拳的運動形式是呈立體螺旋形的,因此,在其動作形態(tài)上,即表現(xiàn)出各種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形狀的圓形運動。我們知道,一個圓即是360度,如把每一度看作是一個“點”,單看這個“點”它即是“方”的,如果把每一個“點”連接起來則成“圓”的??梢哉f,“圓”是由“方”組成的。“圓”是形、“方”是質,“外圓而內(nèi)方”。太極拳是由多個拳式著法組成的,每著每式,就如同太極拳中的一個“點”,單看這個著式即是“方”的;由于太極拳著法與著法之間,是由弧形的運行路線連接的,所以,整個太極拳運動的規(guī)跡即呈出各種“圓”形的運動狀態(tài)。我們在學練太極拳時,既要把拳法中一著一式的這個“點”弄清楚,把每著每式的動作做正確;又要弄明白著與著、式與式之間的運行“路線”,這樣,才能使全身內(nèi)外相合、上下協(xié)調的運動。在初學階段,要特別注意把每一個著法的這個“點”做到位,并可略有停頓,然后再做下一個動作,這時演練出的拳架可略有棱角、略顯“方”形。在拳式著法熟練后,則可逐漸減小棱角而趨于圓形。這就如同練習寫字,初學時要練好楷書,以便打好基礎,以后方可練習行書和行草,萬不可剛練寫字就寫草書。練拳與練字同于一理,練拳者定要切記,否則悔之晚矣。在與人推手或交手時,當我的“點”碰到對方的“點”,則呈現(xiàn)出“方”形,而感到是剛的;當我的“點”碰到對方的“線”,則呈現(xiàn)出“圓”形,而感到是柔的。在與對方接觸時,無論是“點”、還是“線”,都要運用“公轉”與“自轉”相結合的“螺旋勁”。不然發(fā)勁即“頂”、化勁則“丟”而受制于人。

  5、關于“化與發(fā)”。太極拳的勁力是隨著拳式和著法隨勢而變的,有的太極拳前輩將其歸納為十幾種甚至幾十種之多。其中“化勁”和“發(fā)勁”是太極拳中最基本的兩種勁力,它就如同“太極”中的“陰陽”,是太極拳應敵用著中一個過程的兩個階段。其它勁力都是“化勁”和“發(fā)勁”在方向、角度和拳勢上的不同變化。所謂“化勁”和“發(fā)勁”,就是當受到攻擊時,要先將對方來力引開化解,再轉而進行反擊發(fā)放的用勁方法。這種用勁方法是符合“有理、有利、有節(jié)”原則的。不挑釁滋事,不主動出擊,是為有理;乘人之勢,借人之力,后法制人,是為有利;當化即化,應發(fā)則發(fā),因勢而動,是為有節(jié)??梢哉f,太極拳就是一種應敵用著、貼身近戰(zhàn)、后法制人的拳法。所以才有“引進落空合即出”的戰(zhàn)術原則,和“粘連黏隨不丟頂”的技術要求。也就是當對方用力打來時,我出手與來力相接后就不要輕易讓對方脫離,而是如膠似漆似的黏在一起,再隨勢應敵用著。這時最容易出現(xiàn)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用力與對方相頂相抗,這時,如自己沒有對方的力量大,就會被對方推出去;如自己比對方的力量大,也可能把對方推出去。但無論能不能推動對方,這都是較勁比力,也就是“拳論”中所講的是利用“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與太極拳的戰(zhàn)術原則和用力方法毫無共同之處,也就是犯了“頂勁”的毛病。二是不用力與對方相頂相抗了,但自身又隨對方來力直線向后收縮,又會讓對方給壓扁逼實,而陷入更加被動的境地,這又犯了“丟勁”的毛病。如何才能做到不丟不頂,既能順利化解開來力,又能“引進落空”呢?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自身要有經(jīng)過太極拳運動的鍛練而產(chǎn)生的彈性勁,亦稱之為“掤勁”;而在技術上則要運用自轉的順逆纏法,配合公轉的正反旋法,順著對方的來勁,并適當加力改變其角度,順其勢、借其力引而化之,以使來勁落空,并使其走向背勢。如:來勁偏向我的左側,便向左引化;來勁偏向我的右側,則向右引化。來勁偏高,便向高處引化;來勁偏低,則向低處引化。此即所謂“直來橫撥、橫來捧壓”,“四兩撥千斤”。在拳式著法上,一般運用采、捋、挒的著法。對方來勁偏高則用采法,來力偏低則用捋法或挒法。引化雖屬防御之法,但在引化時要順勢調整好自己的身形、步法,乘機占勢、蓄勢待發(fā),為發(fā)放對方打下基礎、創(chuàng)造條件。這就是前人講的“以勢爭來脈,出奇在轉關”。何謂“轉關”呢?就是由“引化”轉為“發(fā)放”的“轉折點”。也就是推手歌中所講的,“引進落空合即出”中“合”的時機和方法。這個“轉折點”為什么稱之為“合”呢?洪均生先生說:“是指雙方的著力點碰到了一起,所以叫作“合”。力點和力點碰到一起,豈不成了頂勁?我認為,對方直力來攻我,我向左或右撥轉來力,使之落空而出,這是我用旋轉的點接觸來力直進的點,是不會出現(xiàn)頂勁的”。在發(fā)放時,“借勁”和“截勁”又是最基本的兩種用勁方法:所謂“借勁”,就是順著對方勁路的方向發(fā)放,使其順其自身勁力的方向被發(fā)出。如:我把來力引進落空后,即可利用其前沖之力,順勢加勁向我側后方發(fā)放;也可在對方感到其力被引進落空,而向后收身回縮時,而順勢加力向我前方發(fā)放。所謂“截勁”,就是對著來力的方向堵截對方。如:當我把來力引進落空后,在其來力將盡未盡之時,即對著來力的方向截擊發(fā)放;也可在對方感到其力被引進落空,而要變著換勁時,就乘其身微動、而著未出之機,就對向其力的方向發(fā)放,此即洪均生先生說的“彼微動、我先發(fā)”。無論在哪個時機,是用“借勁”還是“截勁”發(fā)放,都要將自己的力點作用到對方的著力點上,即洪均生先生講的“點對點、勁發(fā)焉”。在沒有控制住對方勁路、找不到著力點的情況下,是決不可用力發(fā)人的。如這時盲目用力發(fā)放,是很容易讓對方乘勢借力引進發(fā)放的。在太極拳著法的運用中,“化與發(fā)”是合為一體、相互為用的。也可以說,太極拳就是攻防一體、化發(fā)合一的拳法。而決不可把太極拳的著法分為哪式是防御、哪式是進攻;哪著是“化勁”、哪著是“發(fā)勁”。因為“化與發(fā)”就是“陰與陽”,只有“陰陽相合”才成其為“太極”。“陰與陽”在“太極”中本來就是相反相成合為一體的,如果在意念或著法中,硬要一著化、一著發(fā),一著剛、一著柔的練習,是有違于“太極”運動之規(guī)律的。所以,不懂太極拳之理,不明太極拳之法,太極拳的著法不僅不能進攻,就是用于防御也是非常困難的。哪么太極拳在著法中是如何體現(xiàn)“化發(fā)合一”的呢?陳鑫先生講到,太極拳的著法在應用時,主要有三種基本方式:一種是先引后發(fā):也就是在一個著法動作中,前半部分為引化,而后半部分為發(fā)放,如采、捋、挒等著法:也有的是前半個圈是引化,后半個圈是發(fā)放,如攔擦衣等。一種是一引一發(fā):也就是一手引化,同時,另一手發(fā)放;如用左手引化,則右手發(fā)放;如右手引化,則左手發(fā)放。如掩手捶、白鶴亮翅等;也有手引腳發(fā)或手引肩發(fā)的,如左、右踢腳或蹬腳,攔擦衣和單鞭中的靠法等。一種是即引即發(fā):也就是在同一肢體的同一動作中,既有引進化勁的作用,又有外展發(fā)放的作用。如猿侯獻果,則肘部順纏內(nèi)收為化,手部握拳順纏外展則為發(fā)。總之,太極拳的著法都是“化發(fā)合一”的,只是在應敵用著時,所應用身體的部位,肢體的配合,勁路的轉換時機、方向、角度不盡相同而己。都是要因勢而用、隨機應變的。

  6、關于“虛與實”。“虛實”的轉化,是太極拳非常重要的運動形式,所以才有:“一陰一陽之謂道,一虛一實之謂拳”之說。武禹襄先生指出“虛實宜分清楚,一處自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上下、前后、左右皆然”。也就是說:全身要有全身的虛實,局部要有局部的虛實,處處都要有虛實。如兩腿要分虛實、兩手要分虛實、手與腿的配合也要分虛實;就是一只手臂也要分清何處是虛、何處為實;一只手也要分清哪兒是虛、哪兒為實;一個手指也要有虛實。我們對“虛實宜分清楚”和“分清虛實”,要有正確全面的理解。一是在心中意識上要“明白”每著每式何處為虛、何處為實;二是在身體認知上要找到“感覺”,把每著每式做到位,真正把虛實體現(xiàn)出來。對于太極拳運動中的“虛實”關系,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理解:一是從承受身體重量的角度來區(qū)分“虛實”。即為:身體重心偏于左腿,則左腿為實、右腿為虛;身體重心偏于右腿,則右腿為實、而左腿為虛。在拳路練習中,兩腳兩腳的“虛與實”是互相不斷轉化的,如在前進、后退或橫向行進時,都要經(jīng)過一腿由虛轉實,另一腿則由實轉虛的過程,在虛腿離地邁步時,另一腿則要全部承受身體的重量,而變?yōu)橐煌热撘煌热珜?,如此,行進才能靈活。而在每個具體拳式中,兩腿所承受體重的比例則要根據(jù)定勢的步型而確實:即馬步應由兩腿平均承受身體的重量;弓步則實腿可占七成、虛腿占三成;盤步則實腿占八成、虛腿占二成;虛步則實腿占到九成、虛腿占到一成。也就是虛不可全虛,實亦不可全實,而應向李亦畬先生強調的那樣,“實非全然站煞,實中有虛;虛非全然無力,虛中有實”,這樣才符合“太極陰陽”之理。當然,獨立步則要由一腿獨立承受起全部的身體重量。二是從攻防用力的角度來區(qū)分“虛實”。即:引化對方勁力的部位為虛,而發(fā)力攻擊的部位則為實。如以腿或腳進行攻擊時,雖然此時身體的重量由支撐腿負擔,但從技擊用著的角度看,攻擊對方的腿或腳又成了進攻的實點;再從兩手的用力情況看,則引化對方勁力的手為虛,而進擊發(fā)力的手則為實。但是,如果對方雙手推按我一只手臂時,我雖沉肘引化對方的勁力,但因對方的勁力按壓在我的手臂上,外形看似虛,實則是實的。三是從應敵發(fā)放的時機來確定“虛實”。太極拳有“遇虛當守,得實即發(fā)”和“避實擊虛”之語,兩句話看似矛盾,而其本意則是一致的。所謂“遇虛當守,得實即發(fā)”,是從進擊技術的角度講的,是指在應敵用著時,只有在控制住對方,使其不能活變的情況下才能乘勢發(fā)勁;而不可在對方轉換靈活,自己還沒得到著力點的情況下盲目發(fā)勁,以免被對方引進落空而失去重心。而所謂“避實擊虛”則是從戰(zhàn)術角度講的,是指應敵用著時,不可與對方硬碰硬,而應避開對方的防線“乘虛而入”,攻擊其薄弱環(huán)節(jié)。但在“乘虛而入”之后,仍然要在“得實”的情況下,方可用勁發(fā)放。

  7、關于“開與合”。“開與合”是太極拳運動的基本形態(tài),也是太極拳法的基礎,因此,拳譜中特別強調“太極拳之道,‘開合’二字盡之; 一陰一陽之謂拳,其妙處全在互為其根” ,可見“開與合”在太極拳運動中的地位與作用。單從身形上講,所謂“開”,就是在太極拳運動中,將四肢伸展,使身形放大;所謂“合”,就是將四肢屈收,使身形縮小。雖然太極拳運行的軌跡呈圓弧型且千變?nèi)f化,但其運動的基本形態(tài)仍然是屈伸開合,互為基礎、互相轉化的。“一開連一合,開合遞相承”,由此,構成了太極拳運動紛繁的拳式著法。

  在應敵用著中,“合”就是引進化解來勁,同時蓄勢待發(fā)的著法,它是“開與合”這對矛盾的主要方面。因為太極拳是不主張主動進攻別人的,當別人向我進攻時,怎樣才能“合”得住,不讓來力沖散擊垮,就成為關鍵向題,不然,什么拳式技法都無從談起。哪么,怎樣才能在對方進攻時做到?jīng)_不散、擊不垮呢?首先,要有經(jīng)過正確持久的鍛練,使自身練出混厚的“定力”(也稱為‘中定勁’),這是“合”得住的基礎。有了這個基礎,就為各種勁力著法提供了施展的平臺。這就要求在平日走架和推手練習時,心神意氣、筋骨皮肉都要放松,四肢百胲都能松開,“將全身練成一條繩子,而決不能成為一根棍子”,而且這條繩子就如同鞭子一樣,回抽時非常柔順,抽出去確具有非掌強的韌性和彈力。在與人推手試勁時,可互相多作一些推按的練習。在對方推按時,要頂勁上領、襠勁下塌、胸向內(nèi)涵、背部圓撐、松肩垂肘、松腰收腹、坐胯屈膝,上身略向前俯;不丟不頂、隨人而動,即不可與來力相頂相抗,讓對方找到力點,也不要主動回縮,讓對方壓偏而失去彈性。要使肩、肘、腕、手、腰、胯、膝、踝、腳九大骨節(jié),節(jié)節(jié)松開而又富于彈性,就如同汽車底盤的彈簧,既能將來力吸納消散和卸于腳下,又能蓄勢蓄勁為反擊發(fā)放創(chuàng)造條件。這就是前人講的“神似捕鼠之貓”,“勁以屈蓄而有余”。 “開”就是反擊進攻,發(fā)放對方的著法。發(fā)勁時,要象武禹襄、李亦畬先生要求的哪樣,“發(fā)勁須沉著松靜,專注一方”, “勁起于腳根,主于腰間,形于手指,發(fā)于脊骨。又要提起全副精神,于彼勁將發(fā)未發(fā)之際,我勁已接入彼勁。恰好不先不后,如皮燃火,如泉涌出。前進后退,無絲毫散亂。曲中求直,蓄而后發(fā),方能隨手奏效!”。

  太極拳法的著法勁路,又是“開中寓合、合中寓開”的。如:手與腳的配合,則有手合腳開,或手開腳合:左雙推掌第三動上步收掤,是手向后合、腳向前開;第四動弓步雙按,則是手向前開、后腳跟步下塌相合,此即前發(fā)后塌;采擠展掌第三動進步雙采,是左手合,左腳開;第四動弓步擠按,則是左手開、右腳跟步下塌相合,此即左發(fā)右塌;攔擦衣第三動上步引掤,是右手合、右腳開;第四動弓步采擠,則是右手開、左腳跟步下塌相合,此即右發(fā)左塌。兩只手的配合,則有左合右開、右合左開:如單鞭第一動右引左按,就是右合左開;第二動左引右擠,就是左合右開;高探馬第二動馬步抱纏,雖然兩手相合,但右手抱收為合勁,左手外纏則為開勁;第三動右采左按,雖然兩手同開,但右手上采是為把對方引過來,仍屬收勁為合,左手按擊則為開。就是一支胳膊的動作,也有開合:如搬攔捶第三動右轉搬捶,右拳向外搬攔為開,右肘下沉里收則為合;第四動上步攔掌,右拳后收為合,右肘向身后收則為開;就是一只手的動作,也有開合:如攔擦衣的上步引掤,拇指外旋為開、小指內(nèi)收則為合。另外,就是同一個著法動作,因受力人所處的方位角度不同,其所呈現(xiàn)的“開合”態(tài)勢和勁路方向卻截然相反:如:進步掩手捶第七動左引右擊,從前面看,右手前擊為開,左手后收為合,但從背后看,則是左肘后擊,應為開,右手向前化勁,應為合;后招第二動跟步引掤,從左側看,是雙手向左發(fā)勁,應為開,而從右側看,則雙手向左蓄勁,應為合;二路裹身鞭,蓋步提掤是胸合背開,而開掤肘擊則是背合胸開。以上只是選擇了幾個比較典形的拳式來說明,其實,太極拳的每一著式都是開合一體、相互為用的。由此看來,“開與合”已不單是太極拳著式技法的概念,而應引伸到哲學的高度來認識。所以,李亦畬先生說“能懂開合,便知陰陽。到此地位,功用一日,技精一日,漸至從心所欲,罔不如意矣”。

  8、關于“快與慢”。太極拳雖以養(yǎng)生健體為主,但其動作仍具有技擊的特點,屬中華武術的范疇。我們都知道,雙方格斗博擊貴在一個快字,為何太極拳確要強調慢與緩呢?我以為,慢只是練功的方法。因為太極拳運動,在身法與步法上,是采用弓膝、坐胯、松腰、塌襠的鍛練方法,這樣,就增加了運動鍛煉的強度。比如各種樁功的練習,雖然身體處于靜的狀態(tài),反而增加了運動量。雖然太極拳不同于樁功,不采取完全靜止的練功方法,但要求“身體如同坐在凳子上”一般,就是在抬腿邁步時,支撐腿也要保持弓膝坐胯的狀態(tài),不得伸直站立;另一腿則要緩緩提起,慢慢邁出;再緩慢的調換重心。這對于身體軀干、特別是下肢的筋骨肌肉的訓練強度是很大的。雖然上肢的運動量不及下肢,但由于上肢也是緩慢且螺旋著進行運動,所以,對上肢也有很好地鍛煉。這種練功方法,可以說是“樁功的活步練法”。通過這樣的鍛練,既能增強身體肌肉的耐力,又能提高全身力量的協(xié)調性和整體性,增強身體內(nèi)在的功力。但是,我們要明白,在應敵用著時,無論是化、是發(fā),是攻、是防,都應“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而寧快勿慢的;無論是意識,還是拳式著法都應力爭上游、占據(jù)先機,搶在對方的前頭;這樣才能掌握主動,而不受制于人。在平時學練時,一般應掌握:初學時要寧慢勿快,只有慢才能掌握好動作要領,把拳架著式學正確,并進而體悟勁力在體內(nèi)運行的感覺,為太極拳的鍛練打好堅實的基礎。此時切不可不求甚解而貪快速成。動作正確且熟練后,可分為三種速度進行練習:即十五至二十分鐘練習一遍為中速;十五分鐘以下為快速;二十分鐘以上則為慢速。自行鍛練時,應以中、慢速為主;如:第一遍可練的慢一些,以便于熱身;第二遍則可快一點,以便于體會勁路;鍛練結束前可再適當放慢一些;而行拳的速度也應以勻速運行為主。當表演時,則應以快速為主,在拳式著法的運行速度上,則要快慢相間以體現(xiàn)出拳式著法的攻防意義??傊珮O拳在演練時不應過快或過慢,快時,不可急促紊亂;慢時,不可散漫呆滯。如年紀較長,只為養(yǎng)生健身而練習者,則應以慢練為主,并以不感到疲勞為度,不可貪多求快而傷及身體??傊?,太極拳運動,應突出一個“養(yǎng)”字,力避一個“傷”字,做到精神愉悅、滿身輕松,情趣盎然。

  9、關于“勁與著”。勁與著是太極拳功力訓練的兩個基本點,太極拳就是“內(nèi)練勁力、外練著法”的鍛煉方法。太極拳所練的勁力,是將人們原有的先天勁力,通過太極拳法的長期練習,重新規(guī)整加工后而產(chǎn)生的。它具有外柔內(nèi)剛、勁整集中、螺旋力強、富有彈性的特點。太極拳的內(nèi)功勁力,是太極拳著法應用的基礎,沒有內(nèi)功勁力的著法是有形無質、不能應敵的。但太極拳內(nèi)功勁力的訓練方式,則采取了與其他運動項目完全相悖的鍛練途徑,也就是鍛練時,在運行速度上不求急速而求緩慢、在運行路線上不求直線而求圓轉、在運行勁力上不求剛猛而求輕柔、在對內(nèi)功的修為上不求增力而求退勁的鍛練方式。此即太極拳前輩所強調的“有心求柔,無心成剛”、“極柔軟,然后極堅剛”、“是用意,不是用勁”的鍛練方法。在行拳走架過程中,不僅不要用僵勁、硬勁,就是柔勁、軟勁也不要用,而是要“專心致柔”,逐漸改變原有的用勁思維模式,退去身上的僵勁絀力。其實,整個退力減勁的過程,也就是“成剛”的過程,也即是增長太極內(nèi)功的過程。所以說,太極拳的著法既是運用太極拳內(nèi)功勁力的技巧,更是太極拳內(nèi)功勁力鍛練的主要途徑。勁為陰、著為陽,勁為內(nèi)、著為外,它們是合為一體、相互為用的。因此,太極拳前輩反復告戒我們“太極拳功夫在拳里”,要想使自身太極拳的內(nèi)功水平不斷提高,就必須按照正確科學的練習方法,持之以恒,常練不懈,確實在著法套路的練習上下功夫。

  太極拳的著法是千變?nèi)f化的,太極拳勁力的表現(xiàn)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太極拳前輩將其歸納為幾十種之多,根據(jù)洪均生先生介紹:當年,陳發(fā)科先生就曾把太極拳的勁力形象的分為四種:一種是鉆頭勁,即螺旋著打出;第二種是車輪外邊的勁,這種勁能把人發(fā)出,而不會傷著人;第三種是車輪內(nèi)部的勁,這種勁很容易傷人,不要輕易試驗;第四種是崩炸勁,沒有較強的內(nèi)力則不能發(fā)出。這四種勁的實質,都是螺旋勁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所以,太極拳發(fā)人時,被發(fā)之人都是旋轉著被發(fā)出。雖然廣大太極拳練習者,主要是以養(yǎng)身健體為目的,但如明白其中的道理,掌握科學正確的運動方法,無論對于增強練拳的興趣,還是提高健身的效果,都是非常重要的。

  10、關于“黏與走”。“黏與走”也是太極拳運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因在下面論述“陰陽相濟”問題時還要涉及到,為避免重復,這里不再述及。

  (三)、“立體螺旋形式的纏法運動”是太極拳運動的基本法則。

  全身立體螺旋形式的纏法運動,是“陰陽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在太極拳運動中的具體體現(xiàn)。“纏法”一詞是陳鑫先生提出的,他在所著的《陳氏太極圖說》中說:“太極拳纏法也,不明此,即不明拳”。洪均生先生對“纏法”作了具體解釋,他說:“陳式太極拳的運動形式是螺旋形的,這種螺旋形的動作,不但運行于肌膚之上,而且貫穿全身。它使各個關節(jié)、肌肉束、甚至每個細胞都得到運動。通過反復絞拉的持久鍛煉,體內(nèi)自然會產(chǎn)生出一種似松非松而具有彈性的勁來,就是纏絲勁(陳氏通稱為‘掤勁’、也就是一般太極拳刊物上所說的那種‘內(nèi)勁’)。運用這個勁的各種著法,便是‘纏法’”。并強調說:纏法是陳式太極拳的基本規(guī)律,陳式拳法的運動法則就是纏法的螺旋運動。通過洪均生先生以上論述,我們可以理解為:“螺旋形的運動”是太極拳運動的基本鍛練方法和外在形態(tài);“纏勁”是經(jīng)過長期螺旋形運動的鍛練在體內(nèi)產(chǎn)生的勁力;“纏法”則是身體的內(nèi)在“纏勁”與外部“著法”的統(tǒng)一結合??梢哉f,纏法的螺旋運動是太極拳運動的基本特點,是區(qū)別于其他拳種的重要標志,也是太極拳運動的核心和精髓。根據(jù)我練拳的體驗,這種全身的螺旋運動,不僅是陳式太極拳-家所獨有的,其他流派的太極拳,也是以身軀的左右旋轉帶動著四肢內(nèi)旋外轉而進行運動的。如果身體軀干和上下肢體只有內(nèi)屈外伸的動作,而沒有或左或右、或里或外的旋轉,不知這樣的練法還能不能稱之為“太極拳”。

  太極拳為什么要采用螺旋形式的運動方法呢?一方面,這種練法即是“內(nèi)勁”與“著法”相統(tǒng)一的鍛練方法,既有利于全身勁力的加工整合,又有利于這種勁力的發(fā)揮應用。另一方面,從力學原理上,螺旋力也是一種科學省力的用力方法。試想,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要想戰(zhàn)而勝之,就不能僅憑自己的“先天自然之能”與人較勁相抗,這就如同自身沒有足夠的力量將汽車抬起,只能借助千斤頂一樣。我們看到,如把車輪抬離地面一公分,而旋轉千斤頂?shù)穆菁y長度,展開之后則可達十幾公分甚至幾十公分。正是由于延長了“力”的作用時間和長度,并在轉動千斤頂時又使用了扛桿力,所以,并不覺得要用很大的力量即可把汽車頂起來,這就是螺旋勁與杠桿力相結合的體現(xiàn)。其實,這種螺旋加杠桿的用力方法,也是人們?nèi)粘I詈蜕a(chǎn)勞動中的本能動作。如我們在掃地時,即是兩手的杠桿力與全身的螺旋力相配合的整體運動,再如,我們拔釘子時,也是在用鉗子夾住釘子后,向兩側旋轉或向前后旋轉才是最省力的,此即是太極拳“纏法”的用勁方法。洪均生先生常用“吃饅頭”的動作做比喻:伸手拿饅頭和往口中送饅頭的動作,就是手臂在公轉和自轉的結合中完成的。所以,洪均生先生說:“太極拳螺旋形式的動作,正是人們?nèi)粘I詈蜕a(chǎn)勞動中的本能動作,是太極拳前輩根據(jù)技擊需要,并吸收各種武術流派的精華,進行有機整理加工,才形成當今的套路”。

  現(xiàn)分眼、身、腿、手四個部位,分別介紹:

  1、眼部的纏法:眼是撲捉和傳達信息的器官,又是指揮全身動作的先行。在太極拳運動中,每一著式都要有假設目標,當目標方位不變時,兩眼要向前平視,注視著這個方向。眼看的方向與身、步旋轉方向一致的為順纏,反之為逆纏。在轉身換步時,眼應首先轉向新的目標,然后身、步、手再隨之轉動。由于在拳式著法中身法是左右旋轉的,而眼法不得隨身法左右轉動,身體自然形成如“擰麻花”形的立體螺旋狀態(tài)。這樣,身體外形動作左右旋轉看似柔的;而體內(nèi)的垂直中軸不動,其勁力卻是剛的。這便是內(nèi)靜外動、外柔內(nèi)剛的運動方法。這種練法,使得全身內(nèi)臟、筋脈、肌肉得到擰拉按摩,既有力于強身健體,又是鍛練纏勁的基本方法,學者-定要心知而體行。

  2、身軀的纏法:人體軀干是太極拳運動的中心和主要部位,是全身運動的“發(fā)動機”。所以太極拳特別強調腰部的旋轉運動,前人常用“腰似車軸、轉似車輪”來形容。因腰下小腹部位有一“丹田”穴,前人亦常稱小腹部位為“丹田”,所以,以腰部為中心的軀干螺旋運動亦稱為“丹田內(nèi)轉”或“丹田帶動”。因為左為陽、右為陰,所以軀干左轉為順纏,右轉為逆纏。順纏時,左腰眼向后抽,右腰眼向前送;逆纏時,則右腰眼向后抽,左腰眼向前送。身軀的順逆纏法,也可稱為左轉和右轉。在腳步不變時,軀干旋轉的角度一般為45度,丹田部位旋轉的角度可適當大一些,而胸部要適當控制,盡量減小旋轉的角度;在眼法逆纏時,胸部呈現(xiàn)出反向旋轉的形狀,軀干“擰麻花”似的立體螺旋狀態(tài)更為明顯。如需要增加身軀旋轉角度時,腳尖或腳跟要隨之里扣或外擺;在步法進退反側的配合下,身法可旋轉360度甚至更多。

  3、腳腿部的纏法:腿是人體的下盤,腿部動作正確與否,關系身法動作的靈活與平衡;腿腳又是攻防的重要武器,前人有“手為兩扇門,全憑腳打人”之說,可見對腿腳的重視。腿部纏法的方向是與身法相統(tǒng)一、同時而變的。身向左轉,左腳、左腿即為順纏,而右腳、右腿為逆纏;身向右轉,右腳、右腿即為順纏,而左腳、左腿則為逆纏。當腳腿的纏法變換時,左右膝要隨腿法的旋轉而上提下落。即身向左轉,則左膝上提而右膝下落;身向右轉,則右膝上提而左膝下落;同時,兩腳趾也要隨兩腿順逆纏法的變化,而逐漸變換著力的部位,即順纏時力點要由大趾依次轉換至小趾;逆纏時力點要由小趾依次轉換至大趾。這樣既有利于保持身體重心的穩(wěn)定,也有利于整體螺旋勁的鍛煉。兩腿如同轉換靈活的天平,當對方加在我身右側的力量大時,我則右膝下落而左膝上提,以化解來力;當對方加在我右則的力量小或由于我化去其部分來力,使對方加在我右側的力量有所減小時,我則左膝沉塌,右膝上提而發(fā)放。兩腿纏法的配合只能一順一逆,而不可雙順纏或雙逆纏,這是因為腿部的雙順纏容易前撲,雙逆纏又容易后仰,而使下盤不穩(wěn)。向前進步時,要先提膝使腳跟離地,腳尖最后離地且不可太高,腳一般走內(nèi)弧線,即經(jīng)前腳的內(nèi)側再向左前或右前方進步;落地時腳跟先落地,然后逐漸踏實腳掌。向后退步時,也要先提膝使腳跟離地,并以腳尖貼地向后退步;退行的路線,則要根據(jù)拳式的需要,走內(nèi)弧線或外弧線;當退到位置后,則要腳掌先著地,然后逐漸落實腳跟。當側進步時,也要先提膝使腳跟先離地,然后腳尖蹺起再向左側或右側進步;腳跟內(nèi)側先著地,而后全腳踏實。

  4、手部的纏法:手是太極拳中應用最廣泛、使用最靈活、變化最復雜部位,是身體的第一道防線和攻防的主要武器。兩手如同一桿稱,與對方接手后,要權衡出來力的大小和方向,乘其勢、借其力出著以應敵。陳鑫先生將手部的纏法歸納為:順逆纏、左右纏、前后纏、上下纏、大小纏、里外纏、”六種運動形式。洪均生先生又將這六種纏法區(qū)分為自轉和公轉兩個范籌,其中順逆纏是太極拳螺旋運動最基本的纏法,屬于自轉的范籌。其他五種纏法則是手部的自轉順逆纏法在方向、角度和幅度上的變化,屬于公轉的范籌。

  (1)手部的自轉纏法。手部自轉的纏法又分為順纏和逆纏。凡大指向外翻、小指向內(nèi)扣、手心向上轉即為順纏;凡大指向內(nèi)扣、小指向外翻、掌心向下轉則為逆纏。順纏亦稱為外旋,逆纏亦稱為內(nèi)旋,這只是說法的不同,其動作要領是一樣的。手自轉時,如是掌形,則要以中指為中心;如是拳形,則逆纏時要以中指為中心,順纏時則要以食指第二關節(jié)為中心。在拳式著法中,兩手自轉的配合則有三種情況:一是雙手同時順纏;二是雙手同時逆纏;三是一手順纏而另一手則逆纏。

  (2)手部的公轉纏法。手部在自轉的順逆纏同時,又要在身法的帶動下作出 “左右纏、前后纏、上下纏、大小纏、里外纏” 的公轉運動。因公轉纏法的變化較為復雜,現(xiàn)分述如下:

  “左右”纏法。手部公轉的左右纏法分為正旋圈和反旋圈兩種。凡手逆纏上開而順纏下收的為正旋;凡逆纏下開、順纏上收的為反旋。其動作要領是:正旋時,手從心口前逆纏,以手領肘、以肘領肩,經(jīng)下頜旁上轉外開至與眼同高,臂仍保持圓弧形;接著變順纏,松肩、沉肘、塌腕、揚指、手仍指向前外上斜角,將肘收到肋旁,手再經(jīng)肚臍上轉至心口前,手心斜對心口。反旋時,手從心口前逆纏,以肘領手轉至胯旁,再以手領肘、以肘領肩,上轉外開至與眼同高,臂仍保持圓弧形;接著變順纏,將肘收到胸前,手仍指向前外上斜角,然后,將肘沉貼肋部,手變逆纏至心口前,手心向前外下斜角。手部左右公轉一圈,自轉只有一順一逆的轉化。對手部運行規(guī)跡的要求是:高不過眼、低不過臍、向內(nèi)不過心口,向外手臂保持弧形;兩手各管身體的半邊。

  “前后”纏法。手部公轉的前后纏法大多走反旋圈。其動作要領是:手從心口前變逆纏向后下沉落,經(jīng)胯側向斜后方轉出,手指斜向內(nèi),手心斜向后下方;再沉肘順纏折臂,將手收轉到耳旁;手變逆纏向前方伸展,手與肩同高,手心向前外下斜角,手指向前外上斜角;然后,再沉肘順纏將手收回到心口。手部前后公轉一圈,自轉要有逆、順、逆、順四次的轉化。在有的拳式中,當手順纏收轉到耳旁后,要在原處自轉逆纏,然后再順纏向前伸展(如高探馬),手的自轉則要經(jīng)過五次順逆的轉化。

  “上下”纏法。手部公轉的上下纏法在拳式中應用較少,只有金雞獨立一式。其動作要領是:手向上纏轉時,手從胯旁以中指領勁,順纏上舉至心口前,手心斜向內(nèi),再變逆纏托舉至頭頂外側上方,手心斜向前上方,手指向里側上方;手向下纏轉時,手先順纏沉肘下落至心口前,手心斜對心口;再變逆纏下落至胯側或胯前,手心向下,手指斜向內(nèi)。手部上下公轉一圈,自轉要有順、逆、順、逆四次的轉化。由于各式太極拳練法的不同,上下纏法的著式其自轉的轉化次數(shù)也不盡相同。

  “大小” 纏法。手部公轉的大小纏法只是在公轉時,動作幅度的大小不同。手部公轉的幅度大、動作舒展的即為大纏;反之公轉的幅度小、動作緊湊的即為小纏,其動作要領與上述相同。大纏便于走化和發(fā)力;小纏便于運用手肘的各種纏法,動作雖小,纏勁更大,很容易造成傷害。

  “里外”纏法。手部公轉的里外纏法,是公轉的分與合的變化。手部由外向里收轉的動作即為里纏,里纏收引時,一般要先沉收肘部,以肩領肘、以肘領手順纏而收;里纏主要用于引化。手部由里向外伸展的動作即為外纏。外纏伸展時,要以手領勁,即以手領肘、以肘領肩的向外伸轉;手的自轉可順可逆,外纏主要用于發(fā)放。無論里收或外開,手與小臂都要螺旋著運轉,切不可只有公轉而無自轉的配合。

  以上講到的這些方面,它們在太極拳運動中,是密切配合、融為一體、不可分割的。我們把這些問題分開講述,只是為了敘述的方便,容易把問題講清楚一些。例如,攔擦衣一式的第三個著法“上步收掤”,就要求:眼向右看、身向左轉,進右腳、收右臂,沉右肘、揚右手,手要順纏等。就這么一個簡單的動作,就包括了眼法的逆纏,身法的順纏;右腳的進,右臂的退;肘部的下沉,手部的上揚;手法順纏時拇指向外的開,小指向內(nèi)的合等??梢哉f,在太極拳演練時,軀干和肢體各自如同一“小”的“太極”,而按照各自的運行規(guī)律進行“陰陽、虛實”的轉換和變化;同時,這些“小太極”又在腰脊的帶動下密切配合、融為一體,混然宛如一“大”的“太極”,此即“太極拳”之運動。

  (四)“懂勁”是太極拳運動需著重解決的關鍵問題。

  王宗岳先生在《太極拳論》中指出:“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懂勁后,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從這段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出,王宗岳先生把太極拳運動劃分為“著熟”、“懂勁”、“神明” 三個層次和階段。其中“著熟”是基礎,“神明”是目標和結果,而“懂勁”則是由第一層次向第三層次轉化提高的關鍵階段。很多太極拳練習者,由于過不了“懂勁”這一關,雖終生苦練,卻只能在第一層次上徘徊。所以,要想在太極拳運動中不斷提高,有所作為,就必須下決心通過“懂勁”這一關。只有“懂勁”后,才能“愈練愈精,漸至從心所欲”而“階及神明”。

  1、明“懂勁”之徑。何為“懂勁”?按照洪均生先生的說法:懂勁就是懂得怎樣隨著對方的著法勁路,而適當?shù)刈兓约旱难?、身、步、手的方向。哪么,怎樣才?ldquo;懂勁”呢?我認為,主要應從以下四個方面下功夫:一要弄懂“著法”、練熟“著式”。若要“懂勁”先要“懂著”,離開“著”是不可能“懂勁”的,這也就是《拳論》中講的“由著熟而漸悟懂勁”。因為“著”是太極拳運動的基礎,也是“懂勁”的基本功。而且,“著”是外在的、有形的動作;“勁”是內(nèi)里的、無形的變化;“著”是看得見、能夠模模仿的;“勁”是看不見、只有接觸才能感知的。如果連外在著法的作用及其運用都弄不明白,那又怎么可能懂得內(nèi)在勁力的轉換變化呢?所以,在學習太極拳的初期,便應把拳式中每一個“著”的作用,及其怎樣因勢變化;眼、身、步、手應如何協(xié)調配合,都要弄清楚、學明白。對于每一個著法所設定的:對手在什么位置;哪只腳在前、哪只腳在后;他用什么著法向我攻擊,攻擊我什么部位;我應出那只手相接;接在對方什么部位;向哪個方向引化,怎樣進行還擊等,都要非常清晰,了然于心。這樣才能在練拳時“有的放矢”、“意有著落”,著法越熟、悟性越高。二要懂“纏勁”、明“纏法”。如前所述,所謂“纏勁”,就是經(jīng)過長期太極拳運動的鍛練,在體內(nèi)逐漸產(chǎn)生的內(nèi)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太極勁”。所謂懂“纏勁”,就是要懂得這個“纏勁”產(chǎn)生的道理,及其鍛練方法。因為纏勁的產(chǎn)生離不開著法的練習,所以從學拳初期,就要結合著法的學習,弄明白在每一“著”中,眼應看什么方向;身向左轉還是向右轉;哪條腿順纏、哪條腿逆纏;左右手的公轉是正旋圈、還是反旋圈;自轉是順纏、還是逆纏。內(nèi)在的纏勁又如何與外在的著法相結合而成為“纏法”。在著法的練習中,每個骨節(jié)、每塊肌肉有什么樣的感覺,都應細心體悟;對于“著”與“著”之間轉換時內(nèi)勁的變化,更要特別給于關注,切實把握好內(nèi)勁轉換的方向和角度,以及兩手勁力在何時合、何時分等都要學對弄明,熟練掌握。這樣,才能“著”越熟練,“勁”越深厚,學一“著”有一“著”的提高,練-遍有一遍的進步。三要進行“推手”練習。推手是在拳架熟練后,由兩人配合著進行的近乎于實戰(zhàn)的練習方法。通過推手練習,對所學的著法、勁路進行試驗,以檢驗所學練的著式和用勁方法是否正確。在太極拳套路中,拳式著法可謂千變?nèi)f化,為便于理解和掌握,我們的前輩將手部的用法歸納為掤、捋、擠、按、采、挒、肘、靠八種基本著法。在推手中,應結合步法的變化,著重于手部八法的學習和掌握。對每一基本著法的眼、身、步、手應如何配合,內(nèi)部“纏勁”應如何貫穿于著法之中,都應認真體會。練習推手的目的,是為了加深對太極拳拳理拳法的理解,進而正確的掌握太極拳的著法和用勁方法,而決不是雙方較勁、比輸贏、論成敗。因此,推手時,雙方都要按照動作要領,互相配合著進行練習,而不可硬拉硬頂而走向斜路。按說,太極拳推手是不能用于競賽的,如象現(xiàn)在的推手比賽,只是在每一回合開始時正反著劃幾個圈,然后就不管技法互相生拉硬頂,那就不必學習太極拳,如采用其他的鍛練方法效果可能更快。如果進行太極拳功力和技法的比賽活動,可采取“太極散手”之類的形式,也可不分拳種形式組織諸如散打、博擊之類的比賽。我看到范德臣老師就經(jīng)常與練習拳擊、散打、摔跤的人比技交流。四要進行“拆著”練習。所謂“拆著”,就是由兩人相配合,對所學著式逐一進行實驗。把通過推手練習而掌握的八種基本“著法”推而廣之,應用到每一“著”的變化之中。在“拆著”練習的過程中,要認真體悟做對時的感覺,總結失敗的教訓,通過反復實驗,才能有感而悟,由悟而明,一個層次一個層次的提高。所以王宗岳先生講“漸悟懂勁”而“階及神明”

  2、避“雙重”之病。“雙重”是王宗岳先生在《太極拳論》中首次提出來的。他說:“每見數(shù)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須知陰陽”。這里,王宗岳先生提出了兩個概念:一是若要“懂勁”,就必須克服“雙重”之病;二是若要“懂勁”就必須懂得“陰陽”之理。正向王宗岳先生講的,我們也經(jīng)??吹剑行┨珮O拳練習者,雖經(jīng)多年鍛練,但一經(jīng)與人接手過著,卻不知運化、而受制于人,其主要原因就是犯了“雙重”之病??梢?,在太極拳著法勁路中避免“雙重”之病是多么重要。哪么,什么是“雙重”?又怎樣才能避免“雙重”之病呢?應該說,目前在太極界,對這一問題的認識還不盡一致。有人把“雙重”理解為雙腳平均承擔體重,因此否定“馬步”的練法,甚至主張在拳式中不用“馬步”的步型;也有人提出把“雙重”改為“單重”,由一腿承擔體重。恕不知,馬步乃是太極拳步型的基礎,其他的步型都是從馬步基礎上變化而來的。而且,兩腿承重站立,總比一腿站立穩(wěn)定。我認為,所謂“雙重”,就是在拳理上不懂“陰陽相合”之理;在拳法上不明“陰陽互變”之法。表現(xiàn)在應敵用著時非硬即軟、非虛即實、非丟即頂。所以,王宗岳先生強調指出“欲避此病須知陰陽”。哪么,在拳式著法中,“陰陽”是怎樣實現(xiàn)共存互變的呢?我們可通過“拆著”、“試勁”的方法進行體驗。如對方的勁力加在我右側的手肘,這時我的右側手肘則為實,如果此時我右腳也弓膝塌勁重心前移,則右側手腳全實,就會與對方形成頂勁,造成右側的“雙重”,這時很容易讓對方借勁牽引;如果我的手腳同向后縮、重心后移,又會形成左側手腳的全實,造成左側的雙重,這時很容易讓對方截勁發(fā)出。正確的做法應當是,當對方勁力加在我右側手臂,使我右臂為實時,我即順纏收掤引化;同時左腿弓膝塌勁坐胯蓄勢,右腿則適情減輕所承受的勁力,使右腿成虛,而變得轉換靈活,因勢或進或退,或起腿用腳發(fā)勁進攻。故洪均生先生說:“前手前足全實,或后方手足全實,便為雙重。前面雙重,必出頂勁;后面雙重,又必出丟勁”。這是從整個身法上下的配合來說的,可謂一語中的。不僅手與腳上下的配合不能出現(xiàn)“雙重”,全身任何部位都要有虛實配合的變化,不能出現(xiàn)“雙重”。如雙手的配合,也應一手為為主、一手為賓,-手實、一手虛的配合著變化。就是一只手臂,如果沒有虛實的變化,也會形成“雙重”,則轉換不靈;就是一只手,如不加旋轉而直線伸縮,也會在手上形成“雙重”,難于引化用著而受制于人。總之,要做到不丟不頂,不犯“雙重”之病,全在于周身上下相隨的螺旋形纏法的靈活應用,從整個身軀到四肢關節(jié),都要因勢做出陰陽虛實的變化,使自己的身體如同浮在水中的球,對方的勁偏左則向左轉、偏右則向右轉、偏前則向前轉、偏后則向后轉,四面八方、任何角度都能旋轉,讓對方找不到重心,摸不到著力點,從而無從用著發(fā)勁。

  3、懂“陰陽相濟”之理。王宗岳先生在“拳論”中講道:“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這里,王宗岳先生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闡明了“陰陽相濟”的道理。應該說,王宗岳先生從理論上己經(jīng)講的很明白了: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合、不分不離即是“陰陽相濟”。哪么,在實踐中又如何才能做到“陰陽相濟”呢?王宗岳先生以“黏與走”的關系為例進行了闡述。哪么何為“走”、何為“黏”呢?王宗岳先生在《拳論》的開篇就明確的告訴我們:“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黏”。洪均生先生解釋說:“凡是與對方接觸的任何肢體的任何部分,立刻順著來力的方向用自轉的順逆和公轉的正反隨著變化方向,這就是“人剛我柔”的“走”法。走是化去來勁,并不是走開,所以柔也不是軟弱,而是圓轉”。我們可理解為,“走”是為了化去來力,并將其引到“背”處,以達到“我順人背謂之黏”的效果。王宗岳先生又講道“黏即是走,走即是黏”,則進一步把“黏與走”統(tǒng)合在一起,我們又當如何理解呢?答案依然是:只能用“太極”的“陰陽相合”、 “陰陽互濟”的理論來解釋;在實踐中,也只能通過全身螺旋形的纏法運動才能得以實現(xiàn)。為什么這樣說呢?我們試通過車輪旋轉前行的狀態(tài)作一分析:我們看到,當車輪旋轉前行時,車輪的上面是向前的,可定為“陽”,而車輪的下面是向后的,即為“陰”;車輪的后面是向上的,可定為“陽”,而車輪的前面是向下的,即為“陰”。只要車輪旋轉著運行,就會呈現(xiàn)出上面向前、下面向后、前面向下、后面向上的運動狀態(tài)。此即是“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的運動狀態(tài)。我們再觀察分析一下車輪旋轉運動時的“用力”情況:車輪之所以能向前運行,是因為車輪旋轉時,總有一個“點”在與地面相接觸,與地面“吃住勁”,而形成反作用力,由此推動車輪向前運行。如果我們把車輪前行,比作太極拳中的“走”;哪么,車輪與地面的作用力,就如同太極拳中的“黏”。同樣:黏離不開走,走也離不開黏,此即是“黏即是走,走即是黏”的運動原理。我們所講的車輪運行時的旋轉狀態(tài),只有上、下、前、后四個方向的旋轉,而太極拳纏法的螺旋運動,則是向上下、左右、前后六個方向立體旋轉的。洪均生先生以螺絲釘為喻,深刻的闡明了太極拳運動中“陰陽相濟”的道理。他說:“上螺絲釘是前進的走,卸螺絲釘是后退的走,因為有螺絲紋的關系,不能硬頂進或拔出去,好象黏住似的,這就是‘走即是黏’”。也就是說:“走是‘黏著走’、黏是‘走著黏’,是不可分離的”。“螺絲釘帽為陰、釘尖為陽,無論是上螺絲釘或卸螺絲釘,都是要擰轉釘帽而進退的。而且螺絲紋的兩旁也有剛柔相濟的作用,凸的紋為陽、凹的紋為陰,如沒有凸凹,便無陰陽了。觀察它的運動形式,螺紋同時一左一右、一上一下、一進一退的旋轉著,同樣不是孤立運動的”。但螺絲釘?shù)倪\動僅是一個物體的簡單運動,而太極拳則是全身立體的螺旋運動:“軀干中正不偏,是豎直的螺旋紋;兩腿是向下斜著的螺旋紋;兩臂又是可向上下、左右、斜正因勢而變化的螺旋紋”。在太極拳運動中,軀干要旋腰轉脊、兩腿要旋踝轉腿、兩臂要旋腕轉膀,“全身如同一臺精密的機器,各個齒輪互相咬合,既密切配合,又各司其職”,都要根據(jù)來勢和來勁的具體情況,靈活的運用纏法的螺旋運動,在公轉的方向、自轉的角度,以及轉換的時機上,做到無過不及、加減適度、恰到好處,從而呈現(xiàn)出攻防一體、化發(fā)合一、剛柔相濟的“太極”拳之運動狀態(tài)。

看了“太極拳的概述”文章的人還看了:

1.陳氏太極拳的概述

2.武式太極拳的概述

3.太極拳十大要論的簡介

4.武氏太極拳身法概述

5.太極拳各流派的出現(xiàn)及其發(fā)展

6.太極功夫的介紹

7.陳氏太極拳小架的特點

8.陳式五十六式太極拳的簡介

9.中國當代太極拳名家任孝杰簡介

10.武當密傳太極拳的簡介

567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