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中國的氣候教學反思
初二地理中國的氣候教學反思
科技進步、教師個性化的發(fā)展使地理教學方法日新月異 ,在結束初二地理中國的氣候的課程教學后,教師們有哪些反思呢?接下來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guī)淼年P于初二地理中國的氣候教學反思,希望會給大家?guī)韼椭?/p>
初二地理中國的氣候教學反思(一)
今年10月份,我承擔了一節(jié)校內的公開課,根據(jù)課程安排,我選定的課題是湘教版初二地理“中國的氣候特點之二:季風氣候顯著”。“中國的氣候”在初中地理中是難度較大的一節(jié)課,其內容跨度達到3-4個課時,要求掌握的內容囊括了中國氣溫及降水分布特點、中國溫度帶、干濕地區(qū)劃分、特點及其對農業(yè)影響、中國復雜多樣的氣候類型、顯著的季風氣候,并要求能閱讀和分析氣溫年變化曲線圖,年降水量分配柱狀圖、溫度圖和干濕地區(qū)圖等眾多圖表,內容繁雜且抽象,要掌握這些知識,似乎非要把原理分析個透徹才能講得清清楚楚。于是一不小心,不少教師就把本課上成了一節(jié)高中地理課(重視理論和原理的分析和理解)。
而在初中階段,學生的思維雖然已經是抽象邏輯思維為主,但水平較低,仍處于由經驗型向理論型的過渡時期,所以我認為在處理本節(jié)教材時,還是應與具體形象的事物和生活體驗相結合,特別在目前城市學生普遍缺乏對周圍環(huán)境的感知和關注的情況下,只有如此才能更好的實現(xiàn)“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對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這一目標。
所以本課的設計,我突出的是從日常生活體驗出發(fā),運用問題式教學,依托構建主義理論,把繁難的內容轉變?yōu)榭审w驗、可發(fā)現(xiàn)的知識和經驗,并引導學生運用發(fā)現(xiàn)所得去解決問題,實現(xiàn)學有所得,學有所悟,學有所用。
本課課堂上氣氛活躍,學生回答問題積極踴躍,小組討論熱烈參與度高,學生在學習中很好的展現(xiàn)了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結本課的優(yōu)點如下:
一、重新整合教材,設計問題有層次。
為了實現(xiàn)提高教材內容的易接受度,所以我對教材進行重新整合處理,化繁為簡,把問題設置為“風”和“降水”兩個部分,突出了季風氣候的兩大特點,力求深入淺出把主干知識揭示出來,并且在風和降水兩部分內容間還特意設置了關聯(lián)性問題,引起過渡,使兩部分內容能夠很好的融合起來。
此外,在設置問題時,我還注意使問題間有逐層遞進的關系,并在最后設計了“今年夏天發(fā)生的干旱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這樣一個開放性問題。問題式教學成功與否關鍵就在于問題的設置,特別要求注意適當設置開放性問題,這樣的問題一般沒有特別固定的答案,能夠較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特別是高級思維能了。另外問題間按照“觀察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相互關系-推理應用”的關系設計,體現(xiàn)問題間逐層遞進的關系,這種設計融合了支架式教學未來教育的理念,能夠使學生從自己目前的知識經驗出發(fā),把理解逐步引至深入。
二、設置的問題注重與生活體驗相結合。
怎樣的知識學生才有興趣?這個問題在一次上課中我有深刻的體會。那是中國氣候的引入內容,課上我提問一個女生“你打算如何象他人描述??诘臍夂?”,該生不知道如何回答,并且來了一句“不知道有什么關系?又沒有用!”,這個問題引起我的重視,于是在課堂上花了10多分鐘的時間與學生尋找一年里日常生活小事與本地氣候的關系,比如“什么時候墻壁會流眼淚?什么時候才能把棉被收起來???诖蟾攀裁磿r候天氣真正轉冷?今年的天氣表現(xiàn)正常么?”在這個活動中,學生注意力集中,參與度高,積極思考,學習效果非常好。
這件事給了我深刻的印象,我深深感到越是抽象難懂的內容,越要生活化、實用化,課上問題來如果自生活,往往能激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去進行學習和探討,然后才能積極的將學到的知識加以應用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所以本課我設置了觀察??诶錈岵煌瑫r期風從哪邊窗戶吹進來,以及??诮邓兓膯栴},對于基本知識的掌握既降低了難度,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效果較好。
三、實行合作學習,注意學生學情跟蹤,及時給予指導和反饋
本課采取 “師徒結對”、學科小先生一拖N ”、“三學兩評”方式,這種方式往往能最大限度的讓每個學生參與到課程上來。另外,為了輔助學生學習,給予學習支架,特別給每個同學印制了學案。有了這份表,學生在正式上課前就開始主動根據(jù)表上問題預習課本相關內容,并向教師提出問題,如課前有學生問“如何辨別現(xiàn)在上課所在教室的方向”,以及“關于風”部分的小表的填寫說明等。
在課中,每提出問題后,都注意在每個小組間走動,及時了解各小組的問題討論及答題情況。對回答的好,有自主意見的回答,及時熱烈的給予表揚,強化學生的學習熱情;而對個別較薄弱組給予適當引導,注意保護學生自尊心,比如碰到有一個小組在回答最后一個問題時,答得不到位,我提示“答案有些籠統(tǒng),希望能更有針對性些,要特別針對這個問題來回答”,這樣既提出要求,又不打擊學生,這是我比較注意的地方。思考最后的開放性問題時,考慮到初中學生現(xiàn)階段思維的局限性,我提出“我國西北干旱地區(qū)形成大片沙漠的原因是什么?”通過這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類比,啟發(fā)其對知識進行遷移。
四、重視地理素養(yǎng)的形成,課堂及時糾正指導
每個學科都有其獨有的語言特點,或是專業(yè)術語,掌握這些,能更好理解并促進本科目學業(yè)的提高,特別在回答問題或考試答題時更是如此。因此,我會特別注意學生地理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例如,在讀3月份—6月份的中國降水量分布圖時,學生對雨帶范圍的變化用了“向外擴張”的描述,我會及時詢問學生“向往是指往哪個方向呢?”從而進一步引導學生正確表達“6月份中國降水分布范圍向北方擴大”。在講雨季的時候,會提醒學生超過100mm降水的月份可看做進入雨季等等。
五、學生積極主動,思維活躍
整堂課學生表現(xiàn)積極主動,思維活躍,特別在最后一個開放性問題上,表現(xiàn)特別突出,學生能夠根據(jù)所學和課本內容,對我國今年夏天的干旱原因進行了大膽的推理,顯示出很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現(xiàn)代教學必不可少的輔助工具之一,它能幫助教師更形象生動的把內容展示在大家面前,對重、難點的突破往往有很大的幫助。我在本課中也應用了這一手段,特別是在學習雨帶移動這一難點內容時,中國09年3-9月的降水量分布圖的展示,就對這部分的學習起到了重要的輔助作用。
自然,本課也有許多不足之處:
一、問題設計:
對培養(yǎng)學生的高級思維方面仍顯不足,真正的好問題應該能是學生在學習中能夠自己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然后自己去分析和解決的問題的,但本課沒有很好的做到這點,仍然停留在較低水平的問題設計上,特別是“季風氣候對我國生產生活有什么影響?”這個問題,由于課本有現(xiàn)成的答案,所以阻止了學生進行綜合性的深度思考,這是考慮不周的地方,如果能對這個問題進行另外的設計,應該能帶了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過度不太自然:
三、時間分配:
最后一個拓展性問題,應該是本課的點睛之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由于時間關系,使得在這個問題上教師的引導不夠,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其他思維能力沒有得到更好的訓練,不能不說是件遺憾的事情。
初二地理中國的氣候教學反思(二)
一、教材分析
天氣、物候與人們的生產活動和生活關系極為密切,本節(jié)教材注重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引入,密切聯(lián)系生產實際和生活實際,把抽象的天氣、氣候知識變成具體有用的知識,使教材內容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而且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學生學起來感到親切、實用。
氣候復雜多樣,是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教材先從氣溫進行探討教材安排3幅地圖,培養(yǎng)學生閱讀地圖的能力。氣溫分布規(guī)律及其成因和溫度帶劃分是本節(jié)的重點,其中冬季我國南北氣溫懸殊的原因是難點,教材利用學生已有的影響氣候因素的知識,結合我國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特點,通過讀圖,引導學生分析原因。溫度帶的劃分是以積溫為標準,積溫值的大小與農作物的生長期長短一致,從而體現(xiàn)出農作物不同熟制。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識記0℃等溫線的分布和溫度帶的分布。
2、了解我國冬季、夏季氣溫分布特點。
3、了解我國溫度帶的劃分依據(jù)及劃分地區(qū)等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閱讀等溫線,了解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特點,培養(yǎng)學生判讀、分析等值線分布圖的技能。初步學會分析氣溫特點的形成原因。
2、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各種圖文資源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盡可能利用多媒體課件等現(xiàn)代化手段,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促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生動活潑活潑的方式的自主探究,達到掌握學習方法并形成能力框架的目的。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習使學生明白氣溫與人類的生活、生產活動密切相關,培養(yǎng)學生愛護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環(huán)境意識。
2.了解我國溫度帶的劃分依據(jù)及劃分地區(qū)等,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我國地理環(huán)境的巨大差異性,用科學態(tài)度認識各地的農時和因地制宜推廣新的農作物。
三、教學重點、難點
氣溫分布規(guī)律及其成因和溫度帶劃分。――重點
冬季我國南北氣溫懸殊的原因。 ――難點
四、教學突破
本節(jié)內容的教學,將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知識,引導學生對中國氣候的認識。采用“設疑---探究- -----小結”展開教學。氣溫分布規(guī)律及其成因,是一個重難點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對學生讀圖能力、用圖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且利用分組討論形式,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引導學生學習過程中如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冬夏氣溫分布特點成因是本節(jié)教學的難點,通過學生熟悉的實際情況入手,結合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掌握。
教學準備
多媒體、我國溫度帶掛圖,幾個城市的氣溫曲線圖。
看過初二地理中國的氣候教學反思的還看了:
4.地理教學反思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