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一次聯(lián)考試卷
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一次聯(lián)考試卷
同學(xué)們在物理的第一次聯(lián)考考試到來之前要不斷的練習(xí)聯(lián)考試卷中的題目,積累知識點,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guī)淼年P(guān)于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一次聯(lián)考試卷,希望會給大家?guī)韼椭?/p>
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一次聯(lián)考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把各小題正確答案的番號選出來,填在下列表格里;每小題2分,共30分)
1.(2分)下列情況只中是因為誤差而引起結(jié)果不準確的是( )
A.測量時物體的邊緣未對準“0”刻度線
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勻
C.觀察時視線未能與刻度尺垂直
D.讀數(shù)時沒有再估讀一位數(shù)字
考點:
誤差及其減小方法..
分析:
誤差產(chǎn)生的原因:①由于測量工具不夠精密;②測量方法不夠科學(xué);③測量者的估讀等.
解答:
解:A、通常根據(jù)被測長度兩端靠近的刻度線的間隔來讀數(shù),物體的邊緣未對準“0”刻度線,也可以讀出物體的長度,不會引起結(jié)果不準確.
B、根據(jù)誤差產(chǎn)生的原因可知,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勻會產(chǎn)生誤差,從而引起結(jié)果不準確.
C與D答案是刻度尺使用中的錯誤,不是誤差.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誤差的產(chǎn)生原因,并能區(qū)分誤差與錯誤.誤差與錯誤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誤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減小;而錯誤是能夠避免的.
2.(2分)某同學(xué)在公路旁由東向西行走,一輛汽車從它后面向西疾馳而過,則這個同學(xué)相對于汽車的運動情況是( )
A.靜止的 B. 由東向西運動 C. 由西向東運動 D. 無法判斷
考點: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專題:
應(yīng)用題.
分析:
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的確定,關(guān)鍵取決于所選取的參照物.所選取的參照物不同,得到的結(jié)論也不一定相同.因此分別以這位同學(xué)為參照物和行駛的汽車為參照物分析此題即可.
解答:
解:某同學(xué)在公路旁由東向西行走,當他看到一輛汽車從它后面向西疾馳而過時,是選擇了自己為參照物;
因為汽車的速度較大,當以這輛行駛的汽車為參照物時,則這個同學(xué)相對于汽車的運動是向后退的,即自西向東的.
故選C.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學(xué)生對參照物的選擇、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如果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得出的結(jié)論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確的結(jié)論.
3.(2分)中學(xué)用的課桌的寬度接近( )
A. 0.5cm B. 0.5dm C. 0.5m D. 0.5km
考點: 長度的估測..
專題: 估算法.
分析: 估測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規(guī)律、物理常數(shù)和常識對物理量的數(shù)值、數(shù)量級進行快速計算以及對取值范圍合理估測的方法.將各個選項逐一放入,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即可做出選擇.
解答: 解:一張課桌的高度不可能是0.5cm、0.5dm,太窄了;也不可能是50km,因為那就太寬了,所以應(yīng)該是0.5m.
故選C.
點評: 對于日常生活中長度和質(zhì)量的估測,要將各長度單位和質(zhì)量單位逐一放入,結(jié)合實際判斷出正確答案,并且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知識積累.
4.(2分)在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下列要求中錯誤的是( )
A. 測量時刻度尺要與被測邊平行
B. 測量一定要從刻度尺左端的零刻度線開始量起
C. 讀數(shù)時視線應(yīng)垂直于刻度尺
D. 記錄測量結(jié)果時必須在數(shù)字后面注明單位
考點: 刻度尺的使用..
專題: 應(yīng)用題.
分析: 使用刻度尺時要注意:
(1)放:尺邊對齊被測對象,必須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須緊貼被測對象.
(2)讀: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記:記錄測量結(jié)果時要記上數(shù)值和單位.
解答: 解:由刻度尺的正確使用方法,可知A、C、D是正確的;
B的說法是錯誤的,因為測量時如果零刻線磨損,可以從較清楚的刻線處對齊測量,記錄結(jié)果時從對齊的刻線處量起;
故選B.
點評: 正確使用刻度尺是必須要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了解誤差產(chǎn)生的原因,有利于我們改進實驗方法,減小誤差.
5.(2分)分別用分度值為1m、1dm、1cm、1mm四種直尺,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并用米為單位作記錄,則記錄數(shù)據(jù)中小數(shù)點后面的位數(shù)最多的是( )
A. 用米尺測量的結(jié)果 B. 用分米尺測量的結(jié)果
C. 用厘米尺測量的結(jié)果 D. 用毫米尺測量的結(jié)果
考點: 刻度尺的使用..
分析: 利用刻度尺測長度,讀數(shù)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 解:同樣以米為單位記錄數(shù)據(jù):
分度值為1m,保留1位小數(shù);
分度值為1dm,保留2位小數(shù);
分度值為1cm,保留3位小數(shù);
分度值為1mm,保留4位小數(shù).
故選D.
點評: 以分度值為1mm,記錄數(shù)據(jù)以m為單位為例,理解估讀一位的含義:
6.(2分)下列現(xiàn)象中,不屬于分子運動的是( )
A. 墻內(nèi)開花墻外香 B. 寒冬雪花飛舞
C. 八月丹桂飄香 D. 向開水內(nèi)加糖,水變甜
考點: 分子的熱運動..
專題: 分子熱運動、內(nèi)能.
分析: 要解答本題需掌握:分子運動是肉眼看不見的運動,只能通過擴散現(xiàn)象體現(xiàn);
機械運動是宏觀上物體的運動,是看得見的.
解答: 解:墻內(nèi)開花墻外香、八月丹桂飄香、向開水內(nèi)加糖,水變甜,都是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形成的現(xiàn)象;
雪花的運動是宏觀物體的運動,不是分子的運動.
故選B.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xué)生對:物質(zhì)運動和分子運動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礎(chǔ)題.
7.(2分)下列單位換算的算式中,正確的是( )
A. 4.3m=4.3×100=430cm B. 4.3m=4.3×100cm=430cm
C. 4.3m=4.3m×100cm=430cm D. 4.3m=4.3m×10﹣3=0.0043km
考點: 物理量的單位及單位換算..
專題: 長度、時間、速度.
分析: 物理量不同單位的換算正確與否包括兩方面:進率和過程.據(jù)此作出判斷.
解答: 解:
A、中間換算過程無單位.此選項錯誤;
B、進率及過程正確.此選項正確;
C、“4.3m×100cm”得到的單位不存在.此選項錯誤;
D、“4.3m×10﹣3”得到的單位不是km.此選項錯誤.
故選B.
點評: 解答此類問題應(yīng)明確單位換算的方法及換算過程,應(yīng)注意只對單位進行換算,倍數(shù)不能參與到計算中.
8.(2分)下列操作過程正確的是( )
A. B. C. D.
考點: 刻度尺的使用..
專題: 長度、時間、速度.
分析: 在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時,要正確放置:刻度尺邊緣對齊被測對象,必須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須緊貼被測對象,不能“懸空”.
解答: 解:
A、刻度尺的零刻度線未與被測物體的邊緣對齊,A不正確;
B、刻度尺有刻度線的一側(cè)未緊貼被測物體,B不正確;
C、刻度尺零刻線對齊被測對象,放正,尺的刻面緊貼被測對象,C正確;
D、刻度尺放斜了,沒有與被測物體保持平行,D不正確.
故選C.
點評: 使用刻度尺時,放置方法也要嚴格按要求來做,這樣才能得到準確的數(shù)據(jù).
9.(2分)甲、乙、丙三人騎自行車勻速行駛,甲在1h內(nèi)行駛了18km; 乙在30s內(nèi)行駛了120m; 丙在3min內(nèi)行駛了540m. 則三人騎車速度的快慢為( )
A. 甲最快,丙最慢 B. 甲最慢,丙最快 C. 乙最快,甲最慢 D. 三人一樣快
考點: 運動快慢的比較..
專題: 長度、時間、速度.
分析: 根據(jù)v= 計算出甲乙丙的速度,將速度統(tǒng)一單位進行比較.
解答: 解:
甲的速度:v甲= = =5m/s;
乙的速度:v乙= = =4m/s;
丙的速度:v丙= = =3m/s.
通過比較可知甲最快,丙最慢.
故選A.
點評: 生活中常用兩種方法比較快慢,一是相同路程比時間,時間短者為快,二是相同時間比路程,路程長者為快.而本題是考查第三種方法,即物理學(xué)中比較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的方法來比較快慢,把單位先統(tǒng)一,然后算出三者的速度,進行比較.
10.(2分)一列隊伍行進速度是2.5m/s,經(jīng)過一座全長100m的橋,從隊伍第一人踏上橋到最后一人離開橋共需1min,則這列隊伍長( )
A. 150 m B. 140 m C. 250 m D. 50 m
考點: 速度公式及其應(yīng)用..
專題: 長度、時間、速度.
分析: 本題已知隊伍行駛的時間和速度求通過的路程,可由速度公式v= 變形得s=vt,代入數(shù)值計算即可求得隊伍行駛的路程,然后根據(jù)橋長和隊伍行駛的路程求出隊伍長.
解答: 解:隊伍通過橋通過的路程為s=vt=2.5m/s×60s=150m
則隊伍長為 150m﹣100m=50m.
故選D.
點評: 注意求得的路程(長度)應(yīng)為橋長+隊伍長,要進行公式的變形,在公式變形過程中學(xué)生易出錯.
11.(2分)一輛汽車以60km/h的速度從甲地勻速駛向乙地,到達乙地后立即以90km/h 的速度勻速返回甲地.該汽車在整個往返過程中的平均速度為( )
A. 75 km/h B. 70 km/h C. 90 km/h D. 72 km/h
考點: 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
專題: 長度、時間、速度.
分析: 設(shè)甲地到乙地的距離為s,根據(jù)速度公式求出整個往返過程中的時間,然后用總路程除以總時間即可求出汽車在往返過程中的平均速度.
解答: 解:設(shè)甲地到乙地的距離為s,
根據(jù)v= 可得:
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時間t1= = ,
乙地到甲地所需的時間t2= = ,
車在整個往返過程中的平均速度v= = = =72km/h.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計算,關(guān)鍵是知道平均速度等于總路程除以總時間.
12.(2分)甲、乙二人同時從A地出發(fā)步行往距離A地10公里的B地.已知甲步行的平均速度為4km/h,結(jié)果他比乙早到0.5h.則乙的平均速度約為( )
A. 3.33 km/h B. 5 km/h C. 20 km/h D. 4 km/h
考點: 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
專題: 長度、時間、速度.
分析: 已知AB兩地相距10km和甲乙步行的速度,先根據(jù)速度的公式求出甲用的時間,再得出乙的時間,最后利用速度公式即可求出乙的平均速度.
解答: 解:∵v= ,
∴t甲= = =2.5h;
則t乙=2.5h+0.5h=3h,
v乙= = ≈3.33km/h.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速度公式的應(yīng)用,主要平均速度等于總路程除以總時間.
13.一名粗心的學(xué)生在測量記錄中忘記寫上單位,下列記錄結(jié)果中,哪一個數(shù)據(jù)的單位應(yīng)該是米( )
A. 一位學(xué)生的身高為16.3 B. 一枝新鉛筆的長度為0.175
C. 一本字典的厚度為3.5 D. 一枚壹元硬幣的厚度為1.9
考點: 長度的估測..
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對長度單位m和各種物體實際長度的了解.
解答: 解:A、如果一位學(xué)生的身高為16.3m,那是不可能的,故本選項不符合題意;
B、如果一枝新鉛筆的長度是0.175m,合17.5cm,符合實際長度,所以B符合題意要求.
C、如果一本外文字典的厚度約是3.5m,那太厚了,所以C不符合題意要求.
D、如果一枚壹元硬幣的厚度為1.9m,就太厚了,所以D不符合題意要求.
故選B.
點評: 本題的解題關(guān)鍵是以m為單位,將各個物體的長度換算,看其是否符合實際長度情況.
14.(同種元素的粒子尺度由小到大排列的是( )
A. 原子核、質(zhì)子、電子 B. 質(zhì)子、原子核、原子
C. 質(zhì)子、原子核、中子 D. 原子、原子核、質(zhì)子
考點: 從微觀到宏觀的尺度..
專題: 粒子與宇宙、材料世界.
分析: 物質(zhì)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質(zhì)子和中子組成的.
解答: 解:物質(zhì)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圍,有一定數(shù)目的電子在繞核運動.原子核是由更小的質(zhì)子和中子組成.
故選B.
點評: 解決本題應(yīng)掌握原子的核式結(jié)構(gòu)模型為原子是原子核及核外電子組成,原子核由質(zhì)子和中子組成.
15.甲、乙兩人同時從同一起跑線出發(fā),同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某時刻他們的位置如所示,中能正確反映兩人運動距離與時間關(guān)系的是( )
A. B. C. D.
考點: 速度與物體運動..
專題: 析法.
分析: 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路程和時間的象就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由此可知A和B都是錯誤的;
由題干中的可知:甲和乙同時同向運動,相同的時間內(nèi),乙運動的路程長,乙的運動速度就大;我們可以在C和D的象中,找出相同的時間,看誰運動的路程長,從而得出甲和乙的正確象.
解答: 解:由題干中的象可知:乙比甲運動的速度大.
A、象表示,隨著時間的增長,運動的路程是不變的,表示甲乙是靜止的,故A選項不符合題意;
B、象表示,隨著時間的增長,運動的路程是不變的,表示甲乙是靜止的,故B選項不符合題意;
C、在橫軸上找一點,表示時間相等;做縱軸的平行線,可以發(fā)現(xiàn)甲的運動路程長,說明了甲運動快,故C選項不符合題意;
D、運用上面的方法,可以發(fā)現(xiàn):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乙的運動路程長,速度大,故D選項符合題意.
故選:D.
點評: 此題考查的是我們對于象的分析能力,尤其是路程與時間象中物體速度的判斷,這是一個難點,需要突破.
二、不定項選擇:(每題2分,共1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的,全部選對的得2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
16.(2分)關(guān)于機械運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宇宙間一切物體都是運動的
B. 運動快慢不變的物體,一定在做勻速直線運動
C. 只有靜止的物體才能被選作參照物
D. 對同一物體,選用不同的參照物,其運動情況一定不同
考點: 機械運動;參照物及其選擇..
專題: 長度、時間、速度.
分析: ①一個物體相當于其它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
②在研究機械運動時,人們事先假定不動的物體叫參照物.參照物不同,運動狀態(tài)可能不同;
?、劢?jīng)過的路線是直線,快慢不變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
解答: 解:
A、運動是物質(zhì)存在的基本形式,宇宙中的一切物體都處于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之中.此選項正確;
B、物體沿直線快慢不變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此選項錯誤;
C、參照物可任意選擇,既可以是運動的物體,也可以是靜止的物體,具體選哪一種物體為參照物,是以研究問題的方便而定的,不一定是靜止的物體.此選項錯誤;
D、對于同一物體,選用不同的參照物,其運動情況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如:騎自行車的同學(xué),以自行車為參照物,是靜止的,以路燈為參照物是運動的,以路面為參照物,也是運動的.此選項錯誤.
故選A.
點評: 解答本題的關(guān)鍵是掌握機械運動、勻速直線運動和參照物的概念,理解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但要注意,參照物不選研究對象本身,因為機械運動是相對“另一個物體“的運動,選研究對象本身做參照物,研究對象只可能處在唯一的靜止狀態(tài).
17.(2分)車站上,坐在火車里的乘客從窗口發(fā)現(xiàn)有兩列火車沿相反的方向運動,由此得出的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 乘客坐的火車和看到的兩列火車中一定有兩列在沿相反方向運動
B. 乘客坐的火車可能在運動
C. 三列火車可能沿同一方向運動
D. 三列火車中一定有一列是靜止的
考點: 機械運動..
專題: 運動和力.
分析: 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必須先選擇一個標準作為參照物,參照物不同,物體的運動情況也會有所改變.
解答: 解:(1)當三輛火車同方向,速度不同時,以速度處于中間的車為參照物時,看到另兩列火車的關(guān)系就是向相反的方向運動,故AD選項說法不正確,BC正確;
(2)當乘客坐在相對于地面靜止的火車中,觀察相對于地面向相反方向運動的另外兩列火車時,會看到這兩列火車向相反方向運動,因此可能乘客坐的火車靜止,另外兩輛火車向相反的方向運動,故D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選BC.
點評: 由該題可以看出,對于同一個物體,由于所選的參照物不同,物體的運動情況也是可能改變的.
18.(2分)關(guān)于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v= ,下列討論正確的說法是( )
A. 物體運動速度v越大,通過的路程s越長
B. 物體運動速度v越大,所用時間t越少
C. v的大小由 決定,但與s、t的大小無關(guān)
D. 物體通過相同路程,所用時間越少,速度v越大
考點: 勻速直線運動..
專題: 長度、時間、速度.
分析: 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大小、運動方向都是不變的,速度的大小與物體通過的路程和運動時間無關(guān).
解答: 解:A、只有在時間t一定的情況下,物體運動速度v越大,通過的路程s越長,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B、只有在路程s一定的情況下,物體運動速度v越大,所用時間t越少,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C、實際上對于勻速直線運動,時間t是原來的幾倍,路程s就是原來的幾倍,其速度v= 是不變的,該選項說法正確;
D、物體通過相同路程,所用時間越少,速度越大,該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CD.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xué)生對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不能只站在純數(shù)學(xué)的角度理解物理公式,而應(yīng)考慮它的物理意義.
19.(2分)人在地球上看到月亮從云中穿出,這種情況下的參照物是( )
A. 地球 B. 人 C. 月亮 D. 云
考點: 參照物及其選擇..
專題: 長度、時間、速度.
分析: 參考物,是指研究物體運動時所選定的參照物體或彼此不作相對運動的物體;參考物的選取是任意的,如何選擇參考物,必須從具體情況來考慮.
解答: 解:
參照物是研究運動時來當作參考的物體,是假定不動的.人在地球上看到月亮從云中穿出,覺得月亮在云中穿行,是月亮相對于云在運動,故參照物為云.
故選D.
點評: 此題考查了運動的相對性和參照物的選擇問題.月亮從云中穿出,是月亮相對于云在運動.
20.(2分)一短跑運動員沿直線跑了5s,前2s內(nèi)通過15m的路程,后3s通過了30m的路程,這個運動員在5s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 )
A. 9m/s B. 10m/s C. 32.4km/h D. 45km/h
考點: 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
專題: 計算題;長度、時間、速度.
分析: 先求出運動員的路程與運動時間,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運動員的平均速度.
解答: 解:運動員通過的總的路程s=15m+30m=45m,
運動員的運動時間t=5s,
運動員的平均速度:v= = =9m/s;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了平均速度公式的應(yīng)用,根據(jù)題意求出運動員的路程與運動時間,熟練應(yīng)用平均速度公式是正確解題的關(guān)鍵.
21.課外活動時,小明和小華均在操場上沿直線進行跑步訓(xùn)練.在某次訓(xùn)練中,他們通過的路程和時間的關(guān)系如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兩人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B. 兩人都不是做勻速直線運動
C. 前2s內(nèi),小明跑得較快 D. 全程中,兩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考點: 速度與物體運動..
專題: 壓軸題;比較思想;控制變量法;析法.
分析: 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路程與時間是成正比的,在象上表現(xiàn)為一條直線;
要判斷前2s內(nèi)誰跑得快,我們可采取相同時間比較路程,誰在相同時間內(nèi)運動的路程長,誰就跑得快;
用全程除以跑完全程的時間,即得到兩人全程中的平均速度,從而進行比較.
解答: 解:由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時間關(guān)系象是一條直線,表明路程和時間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而小華的路程和時間關(guān)系象是一條曲線,表明路程和時間不成正比,所以小華做的不是勻速直線運動,故選項A和B都是錯誤的;
由象可知,在前2s內(nèi),小華運動的距離比小明長,所以小華跑得較快,故選項C是錯誤的;
由象可知,兩人跑的全程都為40m,而且他們所用的時間都為8s,所以他們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都為5m/s,故選項D是正確的.
故選 D.
點評: 解答本題時,可采用控制變量的思想和比較的思想去進行分析,比較時要在相同條件下去進行比較.
三、填空題:(每空2分,共36分)
22.(6分)減少誤差的常用方法是 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正確的測量結(jié)果是由 數(shù)字 和 單位 組成.
考點: 誤差及其減小方法;長度的測量..
專題: 長度、時間、速度.
分析: ①測量產(chǎn)生誤差的因素有很多,但誤差不能避免,只能盡力減小,常用的辦法就是進行多次測量求一個平均值,這個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別將會更小;
?、诟鶕?jù)刻度尺在時,記錄結(jié)果的要求進行解答.
解答: 解:減小誤差的方法一般要從產(chǎn)生誤差的因素去考慮,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是常用的方法.
使用刻度尺前要先觀察刻度尺的零刻線、量程、分度值,記錄結(jié)果時必須有數(shù)字和單位.
故答案為: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數(shù)字;單位.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減小誤差的方法和刻度值使用時的一些注意事項,刻度尺是物理測量的基本工具,必須掌握.
23.(4分)物理學(xué)中,把物體的 位置的變化 叫機械運動.判斷物體運動還是靜止,首先應(yīng)選取 參照物 .
考點: 機械運動;參照物及其選擇..
專題: 長度、時間、速度.
分析: (1)物理學(xué)把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位置的改變叫做機械運動.
(2)參照物的選擇具有任意性,但是沒有特殊說明的情況下,一般會選擇地面作為參照物.
解答: 解:物理學(xué)中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主要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
故答案為:位置的變化;參照物.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對于機械運動和參照物的理解,屬于基礎(chǔ)知識的考查,相對比較簡單.
24.(6分)速度是表示物體 運動快慢 的物理量.國際單位是 m/s ,1m/s= 3.6 km/h.
考點: 速度與物體運動..
專題: 長度、時間、速度.
分析: ①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單位時間通過的路程叫速度,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谠趪H單位制中,長度的主單位是m,時間的主單位是s,所以速度的主單位是m/s,常用單位還有km/h等.
解答: 解:
?、偎俣仁潜硎疚矬w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②在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主單位是m/s,1m/s=1× =3.6km/h.
故答案為:運動快慢;m/s;3.6.
點評: 此題考查的是速度的物理意義、主單位及主單位與常用單位的換算,都屬于基礎(chǔ)知識,難度不大.
25.(2分)用同一把刻度尺測量某物體的長度,四次記錄到的數(shù)據(jù)分別是5.79cm,5.73cm,5.76cm,5.69cm.則該物體的長度應(yīng)記作 5.76cm .
考點: 長度的測量..
專題: 長度、時間、速度.
分析: ①用同一把刻度尺測量同一物體長度,雖然因為估讀值的不同,測量結(jié)果有所不同,但準確值應(yīng)該是相同的,準確值不同的,屬于錯誤的數(shù)據(jù),應(yīng)該祛除.
?、诙啻螠y量取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最終的平均值記作物體長度.
解答: 解:
分析數(shù)據(jù)知:前三次的測量結(jié)果,準確值都相同,5.69cm的準確值與前三次的不同,所以此數(shù)據(jù)是錯誤的,應(yīng)刪除;
物體的長度為L= = =5.76cm.
故答案為:5.76cm.
點評: 多次測量取平均值作為物體長度時,最終結(jié)果應(yīng)該與測量值保持相同的有效數(shù)字,不能整除的,按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值.
26.(8分)完成下列單位換算:
84微米= 0.084 毫米;
2.5千米= 2.5×105 厘米;
18km/h= 5 m/s;
10m/s= 36 km/h.
考點: 物理量的單位及單位換算..
專題: 長度、時間、速度.
分析: 本題根據(jù)長度和速度的單位的進率進行換算.換算的步驟為:原來的數(shù)字、乘號、進率、后來的單位、最終結(jié)果.
解答: 解:
?、佟?μm=10﹣3mm,∴84μm=84×10﹣3mm=0.084mm;
?、凇?km=105cm,∴2.5km=2.5×105cm;
?、邸?km/h= m/s,∴18km/h=18× m/s=5m/s;
?、堋?m/s=3.6km/h,∴10m/s=10×3.6km/h=36km/h.
故答案為:0.084;2.5×105;5;36.
點評: 無論什么物理量的單位換算,前面的數(shù)都表示倍數(shù),不進行換算,只是把后面的單位進行換算.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單位換算.
27.一個騎自行車的人與一個跑步者在平直路面上運動,他們通過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象如所示.分析象可知,跑步者的速度為 4 m/s.在運動過程中,若以跑步者為參照物,騎車者是 運動 的.
考點: 速度與物體運動;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專題: 比較思想;控制變量法;析法.
分析: 先從象中找出跑步者的時間和對應(yīng)的路程(最好都是整數(shù)),然后根據(jù)速度公式v= 算出跑步者的速度;
判斷以跑步者為參照物,騎車者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關(guān)鍵是要看跑步者與騎車者的速度關(guān)系如何:若他們的速度相同,則以跑步者為參照物,騎車者是靜止的;若他們的速度不相同,則以跑步者為參照物,騎車者是運動的.
所以我們需要比較跑步者和騎車者的速度關(guān)系,比較他們的速度關(guān)系,我們可采用相同路程比較時間.
解答: 解:從象中可以看出,當跑步者的時間為50s時,對應(yīng)的路程是200m,
則跑步者的速度:v跑步者= = =4m/s;
從象中可以看出,當騎車者騎完200m時,所用的時間是30s,而跑步者跑完200m所用的時間是50s,由于騎車者騎完相同的路程所用時間少,所以騎車者的速度比跑步者的速度大,則以跑步者為參照物,騎車者是運動的.
故答案為 4,運動.
點評: 本題考查了學(xué)生利用物理知識分析象的能力,尤其第二個空的問題問的比較好,它并沒有直接問騎車者和跑步者的速度大小關(guān)系如何,而是通過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間接的考查了比較運動快慢的方法,同時也進一步考查了學(xué)生的分析能力.
28.甲、乙、丙三輛小車同時、同地向同一方向運動,它們運動的象如所示,由象可知:運動速度相同的小車是 甲 和 丙 ;經(jīng)過5s,跑在最前面的小車是 乙 .
考點: 速度與物體運動..
專題: 實驗題;析法.
分析: 根據(jù)第一個象,分析出甲的運動情況,根據(jù)速度的計算公式V= 求出甲的運動速度;
根據(jù)第二個象,分析出乙和丙的運動速度;比較三者的大小關(guān)系,得出第一個空;
甲、乙、丙三輛小車同時、同地向同一方向運動,都運動5s,誰的速度大,誰運動的路程就長,誰就在最前面.
解答: 解:由第一個象可知,路程和時間的象是一條過原點的射線,路程和時間成正比,路程和時間的比值﹣﹣﹣速度是一個定值,當甲運動的路程為20m時,運動的時間是5秒,運動的速度V甲= = =4m/s;
由第二個象可知,乙、丙的速度不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是一個定值,乙的速度V乙=6m/s,丙的速度V丙=4m/s;
由分析可知:甲和丙的速度是相等的;
甲、乙、丙三輛小車同時、同地向同一方向運動,因為乙的速度是最大的,經(jīng)過5s,乙運動的路程就是最長的,所以乙在最前面;
故答案為:甲;丙;乙.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我們對于象的分析能力,在進行物理實驗中經(jīng)常要畫出測得數(shù)據(jù)的關(guān)系象,分析象從而得出結(jié)論.
四、實驗探究題:(共16分)
29.(6分)在探究“降落傘的滯空時間與懸掛的物重是否有關(guān)時?”
(1)我們的猜想是 降落傘的滯空時間與懸掛的物重有關(guān)
(2)我們的科學(xué)探究方法 控制變量法 .
(3)我們在探究過程中要控制降落傘 c、d、e、f 等因素不變,而改變 b 來研究降落傘滯空時間與懸掛的物重的關(guān)系.(選番號填,在對應(yīng)的橫線上)
a、滯空時間 b、懸掛的物重 c、傘面的形狀、面積 d、傘繩的粗細、長短 e、傘自身重量 f、傘離地面的高度.
考點: 控制變量法與探究性實驗方案..
專題: 探究型實驗綜合題.
分析: 根據(jù)題意可以提出合理的猜想,根據(jù)猜想應(yīng)用控制變量法分析要驗證猜想需要控制的變量,然后進行答題.
解答: 解:探究“降落傘的滯空時間與懸掛的物重是否有關(guān)時?”
(1)我們的猜想是降落傘的滯空時間與懸掛的物重有關(guān).
(2)探究“降落傘的滯空時間與懸掛的物重是否有關(guān)”的實驗要采用控制變量法.
(3)在探究“降落傘的滯空時間與懸掛的物重有關(guān)”的實驗過程中,需要要控制降落傘的:傘面的形狀和面積、傘繩的粗細和長短、傘自身重量、傘離地面的高度都相等而懸掛的物重不同,即控制 c、d、e、f等因素不變,而改變 b來研究降落傘滯空時間與懸掛的物重的關(guān)系.
故答案為:(1)降落傘的滯空時間與懸掛的物重有關(guān);(2)控制變量法;(3)c、d、e、f;b.
點評: 本題是一道實驗探究題,解題時要注意控制變量法的應(yīng)用,根據(jù)實驗?zāi)康拇_定需要控制不變的量與需要改變的量即可正確解題.
30.(4分)用如所示的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則所測物體的長度為 3.35 cm,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mm .
考點: 長度的測量..
專題: 長度、時間、速度.
分析: (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為相鄰的刻度線表示的長度;
(2)起始端沒從0開始,把5.00cm處當作“0”刻度,讀出末端刻度值,減去5.00cm即為物體長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 解:
(1)示刻度尺1cm又分為10個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為1mm;
(2)物體起始端對應(yīng)的刻度值為5.00cm,末端對應(yīng)的刻度值為8.35cm,物體長度為8.35cm﹣5.00cm=3.35cm.
故答案為:3.35;1mm.
點評: 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測量工具,使用前要觀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時刻度要緊貼被測物體,讀數(shù)時視線與刻度垂直,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1.(2分)如是測量硬幣直徑的示.則該硬幣的直徑是 23.6 mm.
考點: 長度的測量..
專題: 長度、時間、速度.
分析: (1)分度值是刻線上最小格所表示的數(shù)值;
(2)物體的長度值由準確值和估計值組成.刻度尺讀數(shù)時要注意它的分度值、物體與刻度尺對齊的位置,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 解:(1)刻度尺上最小格表示的長度是:1mm,所以其分度值是:1mm;
(2)硬幣的左端對準的刻度是11.00cm,右端對準的刻度是13cm后3個格,估讀值是0.06,所以右端的讀數(shù)為:13.36cm
所以硬幣的直徑=13.36cm﹣11.00cm=2.36cm=23.6mm;
故答案為:23.6.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讀數(shù),屬于基本操作技能,應(yīng)當掌握.注意在讀數(shù)時,要進行估讀.
32.(4分)如是某同學(xué)測量甲、乙兩玩具小車直線運動的有關(guān)數(shù)據(jù)后,經(jīng)過分析而繪制的象,你根據(jù)象可獲得甲、乙兩玩具小車運動的哪些情況?(寫出其中兩點)
(1) 它們運動過程都在做勻速直線運動
(2)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
考點: 速度公式及其應(yīng)用..
專題: 長度、時間、速度.
分析: 如是路程和時間象,描述的是物體運動路程隨時間的變化情況.由象可獲得的信息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1)小車做什么運動;(2)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甲、乙運動的距離關(guān)系;(3)甲乙的速度大小關(guān)系.
解答: 解:(1)如是路程與時間象,因為甲、乙的象都是直線,所以它們運動過程都在做勻速直線運動.
(2)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甲運動的距離比乙小.
(3)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故答案為:(1)它們運動過程都在做勻速直線運動;(2)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點評: 這是一個路程和時間象,可以從運動的速度上、路程上、時間上、和運動的類型上去考慮.
五、計算題:(共18分;寫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答案的不能給分)
33.(6分)如所示,為汽車駕駛室的速度計,指示汽車的運動速度.如果一汽車以中的速度作勻速直線運動,它3h可以行駛多遠?
考點: 速度公式及其應(yīng)用..
專題: 長度、時間、速度.
分析: 根據(jù)速度計的量程、分度值和單位可以讀出此時的速度大小;根據(jù)公式s=vt可求通過的距離.
解答: 解:由可知,此時速度的大小v=80km/h;
∵v= ,
∴汽車用這個速度行駛3h通過的距離是s=vt=80km/h×3h=240km.
答:它3h可以行駛240km.
點評: 本題考查速度的計算,關(guān)鍵是公式及其變形的靈活運用,還要學(xué)會認識速度計.
34.(6分)一輛長200m的火車勻速通過一座7km的大橋,火車完全通過該大橋用時6min,問火車在橋上的速度是多少km/h?
考點: 速度公式及其應(yīng)用..
專題: 長度、時間、速度.
分析: 火車完全通過大橋行駛的路程為大橋長與火車長,根據(jù)速度公式就會算出火車過橋時的速度.
解答: 解:根據(jù)題意知,火車完全通過大橋行駛的路程為s=200m+7000m=7200m,
t=6min=360s,
那么火車過橋時的速度v= = =20m/s=72km/h.
答:火車過橋時的速度為72km/h.
點評: 本題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計算,弄清火車完全過橋時行駛的路程為橋長與火車長的和是關(guān)鍵,該題屬于基礎(chǔ)知識考題.
35.(6分)
TAXI 車費發(fā)票
車號碼
川F﹣71238
日期 05﹣09﹣28
上車 10:00
下車 10:05
單價 2.00元
里程 6.0km
金額 16.00元
某人乘坐出租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如表為他乘車到達目的地時的車費發(fā)票.求:
(1)出租車行駛的時間.
(2)出租車行駛的速度.
考點: 速度公式及其應(yīng)用;速度的計算..
專題: 計算題;信息給予題.
分析: (1)已知乘客的上車時間和下車時間,兩者之差就是行車時間.
(2)已知出租車行駛的時間和里程,利用v= 計算行駛速度.
解答: 解:
(1)出租車行駛的時間為t=10:05﹣10:00=5min=300s,
(2)出租車行駛的里程:S=6.0km=6000m,
出租車的速度:
v= = =20m/s
答:(1)出租車行駛的時間為5min;
(2)出租車行駛的速度為20m/s.
點評: 本題考查了速度的計算,能從車票提供的大量信息中迅速確定有用信息是解決此類問題的關(guān)鍵.
六、綜合題:(共8分)
36.(8分)甲乙兩地相距10km.張明從甲地出發(fā)以 3km/h的速度勻速步行往乙地.張明出發(fā)0.5h后李平也從甲地出發(fā),沿同一路線以4km/h的速度勻速步行往乙地.
問:
(1)李平需經(jīng)過多長時間才能追上張明?
(2)李平追上張明時,他離乙地還有多少km?
考點: 速度公式及其應(yīng)用..
專題: 長度、時間、速度.
分析: (1)根據(jù)他們通過的路程相等,并利用速度公式表示出他們通過的路程;
(2)利用速度公式即可求出他力乙地的距離.
解答: 解:(1)s小明=s李平
3km/h(t+0.5h)=4km/h×t
t=1.5h;
(2)李平追上張明時,他離乙地的距離:s=10km﹣4km/h×1.5h=4km.
答:(1)李平需經(jīng)過1.5h才能追上張明;
(2)李平追上張明時,他離乙地還有4km.
點評: 本題考查速度公式的應(yīng),關(guān)鍵明確他們通過的路程相等.
看過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一次聯(lián)考試卷的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