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必修四課本重要知識
高二政治必修四課本重要知識
政治必修四課本中,有些重點知識需要高二學生深入理解,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叨伪匦匏恼n本重要知識,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二政治必修四課本重要知識(一)
1.物質的概念: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放映的客觀實在叫物質??陀^實在性是物質的唯一特性(也是根本特性、本質屬性),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2.有了人腦不一定就有意識,意識的內容來自于客觀存在。
3.意識能動作用包括意識能夠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和意識對客觀事物具有反作用兩個方面。
4.意識能否正確反映客觀事物的主觀因素:立場,世界觀、人生觀、思維方法,知識構成。
5.①什么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
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就是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把客觀存在的實際事物作為根本出發(fā)點。
?、跒槭裁匆獔猿忠磺袕膶嶋H出發(fā)?
a.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fā)。
b.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使主觀符合客觀,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的起碼要求;是無產階級政黨正確地制定和執(zhí)行路線、方針、政策的前提;是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點。
?、墼鯓硬拍茏龅揭磺袕膶嶋H出發(fā)?
a.反對主觀主義;b.要堅持全面地、整體地、發(fā)展地看"實際"
6.主觀和客觀"具體的統(tǒng)一"是指:主觀認識要符合當地的實際,主觀和客觀"歷史的統(tǒng)一"是指:主觀認識要符合當時的實際。
7.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根本分歧
唯物主義的根本觀點是,承認世界的本質是物質,世界上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唯心主義的根本觀點是,認為世界的本質是意識,不濕物質決定意識,而是意識決定物質。二者的分歧是圍繞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展開的。
8.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哲學中的兩個基本派別。
高二政治必修四課本重要知識(二)
1.物質意識辯證關系?答: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正確促進,錯誤阻礙.
2.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含義及重要意義?答:即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把客觀存在的實際事物作為根本出發(fā)點.它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的起碼要求.是無產階級政黨正確的制定和執(zhí)行路線方針政策的前提.是人們正確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出發(fā)點.
3.哲學的基本問題及基本派別?答:基本問題即物質意識的關系問題,基本派別是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唯物主義的根本觀點是,承認世界的本質是物質,世界上先有物質后又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
4.堅持唯物主義反對唯心主義對青年學生的要求?答:堅持無神論反對有神論,要把想問題辦事情的立足點放在國情上.客觀的看待周圍的人和事,正確估量和對待自己.
5.聯系的概念及普遍性表現?答:聯系指事物內部要素之間及事物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具有普遍性.(1)任何事物內部的各個部分、要素、環(huán)節(jié)是相互聯系的.(2)任何事物都與周圍的其他事物相互聯系著(3)整個世界是一個相互聯系的統(tǒng)一整體
6.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及方法論意義?答:區(qū)別:整體具有部分根本沒有的功能.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有序合理).整體功能小于部分之和(無序欠佳)聯系:不可分割,整體由部分組成,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相互影響:整體影響部分,部分影響整體.關鍵部分對整體起決定作用→辦事情要從整體著眼,尋求最優(yōu)目標.搞好局部,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發(fā)揮
7.運動和物質的關系?答:物質是運動的物質,物質是運動的主體.運動是物質的運動,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物質和運動不可分割,離開物質談運動或者離開運動談物質都是錯誤的.
8.靜止的兩種情況?答:一是空間位置保持不變,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質在一定時期內基本不變.
9.如何用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答:要把事物如實的看成是一個變化發(fā)展的過程.要弄清事物在其發(fā)展階段過程中所處的階段和地位.要有創(chuàng)新精神,促進新事物的成長.
10.規(guī)律的含義?答:規(guī)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聯系.
高二政治必修四課本重要知識(三)
1.規(guī)律客觀性的表現:它的存在和發(fā)展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它既不能被創(chuàng)造,也不能被消滅;集中表現為它的不可抗拒性。
2.矛盾的含義及矛盾統(tǒng)一性的兩種表現?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關系。統(tǒng)一: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于一個統(tǒng)一體中;矛盾雙方依據一定的條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轉化。
3.矛盾普遍性的表現及方法論意義?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貫穿于事物發(fā)展過程的始終,即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承認矛盾的普遍性與客觀性,敢于承認矛盾,揭露矛盾;還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堅持兩分法,防止片面性。
4.矛盾特殊性的表現及方法論的意義?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點: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發(fā)展階段各有不同的特點;事務矛盾的雙方各有其特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5.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含義及意義?就是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導下,具體的分析矛盾的特殊性,這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原則,列寧稱之為馬克思主義的最本質的東西,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它是人們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
6.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及方法論意義?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一相互銜接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另一方面特殊性也離不開普遍性。二.二者不是凝固不變的,在不同的場合又是可以變化的。
7.兩點論與重點論的含義及統(tǒng)一關系?兩點論,在認識復雜事物的發(fā)展過程時,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認識某一矛盾時,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重點論,在認識復雜事物的發(fā)展過程中,要著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認識某一矛盾時,要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兩者是緊密相連的。兩點是有重點的兩點,重點是兩點中的重點,離開重點談兩點或是離開兩點談重點,都是錯誤的。
8.內外因的關系及方法論意義?事物發(fā)展是內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內因是根據,外因是條件,外因通過內引起作用→重視內因,對外因做一分為二的分析,把內外因結合起來。
9.量變與質變的關系及方法論意義?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堅持適度原則,要不失時機的促成飛躍,要重視量的積累。
看了<高二政治必修四課本重要知識>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