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嫉钠叻N病句類型(3)
語文病句類型六、語意不明
語意不明有兩種類型:
“費解”,“費解”指一句話不知道怎么講;
“歧義”,“歧義”是一句話有兩種理解意。
1、費解
?、?到北京參觀奧運村及新改造后的“地鐵”是我這次旅行的歸途。
(“參觀”怎么會是“歸途”?作者的意思是說“......是我預定在歸途中要做的事。)
?、趶牧畾q到九十九歲的老太太被特許坐著車子參加游行。
(從字面上看,好象59歲以下和100 歲以上的都沒有坐車參加游行的權(quán)力。作者的意思大概是 “60歲以上的”。)
2、歧義
(1)兩種解釋一正一誤。
①一輛乳黃和深紅色的電車飛馳過去。
(容易使人誤會為兩輛顏色不同的電車。應該把“和”字改為“夾”字,或者在“一 輛”后面加“漆了”二字。)
?、谠趲滋鞎r里,我們的身體和精神都有很大的收獲,體重逐日增加(最高的達五公斤),精神非常愉快。
(很可能使人誤會是逐日增加的量最高有5公斤,這當然不是事實。 應該把“逐日”改作“都有”。)
(2)兩各解釋都可能。
?、佻F(xiàn)全渠已勘測完畢144華里。
(沒說全渠有多長, 如果全長144華里,那么該說“全渠144華里,現(xiàn)已勘測完畢”;
如果144華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說“完畢”,該說“現(xiàn)全渠已勘測了144華里。”)
?、谥平榻B菲律賓的一種權(quán)威著作。
(可以解釋為“介紹──菲律賓的一種權(quán)威著作”,也可以解釋為“介紹菲律賓的── 一種權(quán)威著作”。)
?、坌iL、副校長和其他學校領(lǐng)導出席了這屆迎新會。
(是“其他學校”,還是“其他領(lǐng)導”,發(fā)生歧義。)
(3)把讀者引入歧途。
這種錯誤在于字面上并無歧義, 但是作者的本意跟字面上的意思不同。如果按照字面講,就是誤入歧途。
①中華民人共和國成立了,共同綱領(lǐng)頒布了,婦女在法律上是平等了。
(從字面上看,是說“婦女彼此之間在法律上平等”,但是實際上作者是說“婦女和男子在法律上平等”。)
②制造鄭州花園口決口,直接淹沒豫皖兩省13個縣619 萬多人口。
(照字面看,這619萬人都淹死了。 作者的本意該是:直接淹沒豫皖兩省擁有619萬多人口的13個縣。)
語文病句類型七、不合邏輯
這里要先界定一下病句中所說的“不合邏輯”的外延。首先,“語法不是邏輯”,例如“白馬不是馬”,這個句子結(jié)構(gòu)是正確的,從邏輯的角度分析是正確的,“白馬”概念和“馬”概念是種屬關(guān)系。但從語文字面的意思角度看“白馬”應該是“馬”才對。
其次,語言是交際的工具,有些話雖然用嚴格的邏輯眼光來分析有點說不過去,但大家都這么說,都懂得它的意思,交際雙方毫無誤會,站在語法的立場,就不能 不承認它是正確的。例如“好不熱鬧”,按說該是很不熱鬧的意思,但實際上等于“好熱鬧”,甚至程度還要加深。以上兩種都不屬于“不合邏輯”。
這里的“不合邏輯”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講不過去。例如“學習有態(tài)度與方法之分”。這句話形式上跟“生物有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分”是一樣的,但 “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加起來等于“生物”,而“態(tài)度”和“方法”加起來不等于“學習”,所以這句話就是“不合邏輯”。下面是一些邏輯上有問題的類型。
不合邏輯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自相矛盾、范圍不清、強加因素、主客倒置。
1、自相矛盾
?、龠^了一會兒,汽車突然漸漸地停下來了。
(“突然”和“漸漸”矛盾。)
?、谶@增強了中國人民與侵略斗爭的無比力量。
(既然已經(jīng)“無比”,如何還能“增強”?應刪去“無比”。)
③他是多少個死難者中幸免的一個。
(既然“幸免”,自然是沒有死,怎么能說是“死難中的一個”呢?應改為“多少人死難了,他是幸免的一個?!?
?、芪覈惺澜缟蠜]有的萬里長城。
(“有”與“沒有”矛盾,改“沒有”為“唯一”)
2、范圍不清
?、購氖聵I(yè)的發(fā)展上看,還缺乏各項科學專家與各項人才。
(各項人才包括科學家,不宜并列,該說“各學科的專家與其他人才”。)
?、谒麄円幻孓彰叵蛏吓?,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淵。
(“一面......一面......”表示兩件事同時進行,句中的兩件事顯然不是同時的,應改為“他們雖然拚命向上爬,但是終不免跌落深淵?!?
3、強加因素
?、僮罱疫@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來,結(jié)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
(去了南方回來思想變了,可以說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結(jié)果,現(xiàn)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說是去了一趟的“結(jié)果”呢?)
②因為他來自北方,思想根本上還是舊的一套。
(為什么來自“北方”思想就舊?且“北方”到底是相對什么而言的?)
4、主客倒置
?、僭谀莻€時候,報紙與我接觸的機會是很少的。
(應該是“我和報紙的接觸”。)
②去年的學習情緒和今年比較起來大不相同。
(我們比較一先一后兩件事,一般總是以后者為主體,應是“今年的學習成績和去年......”。)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