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蒹葭》教學設計
《蒹葭》作為我國詩歌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重要的文學藝術價值,是高中語文教材的重要篇章,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咧姓Z文《蒹葭》教學設計,希望對你有幫助。
《蒹葭》教學設計
一、導語設計
黑板邊書:“聆聽三千年華夏先民吟唱 感受公元前東方文明輝煌”,同步播放 鄧麗君《在水一方》,創(chuàng)設情境,為學習《詩經(jīng)》選篇《蒹葭》作鋪墊。
提問:同學們,大家剛才聽到的的歌曲優(yōu)美嗎?誰能說出這首歌曲的名字?
明確:電視劇 《 在水一方 》 的主題曲 《 在水一方 》 。
進一步提問:誰知道歌詞的出處?
明確:根據(jù)《詩經(jīng)》中的《蒹葭》改編而成。
二、解題
今天,我們又一起來學習《詩經(jīng)》中的一首極其優(yōu)美的抒情詩《蒹葭》。這首詩。主要是通過美讀來感受先人的情感美,來領略華夏民族文化的源遠流長。下面我們就進入第一個環(huán)節(jié):
三、
(一)、初讀,感受詩的音樂美。
1.第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初讀詩文,初步感受詩的音樂美。要朗讀好詩文,要注意讀好它的節(jié)奏。要讀出詩歌的音樂美,除了詩歌朗讀的一般要求外,尤其要讀出她的生氣,讀出她的音樂美。
2.下面,請同學們認真看書,聽錄音朗讀課文。大家拿好筆,在你不認識的字下面作標記,第二個要求就是請同學們注意這首詩的韻腳,也就是詩中押韻的字。
明確:第一章應該是蒼、霜、方長、央; 第二章是萋、晞、躋、坻; 第三章是采、已、汜、右、坻。
3.學生試讀。
師問:在我們朗讀時,同學們是否注意到了詩中“疊詞”的運用?
明確:蒼蒼,萋萋,采采……
(師生一同總結這首詩中的疊詞特點。)
(二)、再讀,感受是的繪畫美。
1.導語:為了更深入地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我們現(xiàn)在一起進入第二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再讀詩歌,想象詩歌的繪畫美。唐朝詩人王維不僅是一個著名詩人,而且是一位出色的畫家。蘇軾曾這樣評價她的作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蒹葭》之所以成為《詩經(jīng)》中最經(jīng)典的詩歌。就是因為這首詩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圖畫。
2.教師描繪畫面,讓學生感受畫面之美。
金秋之季,拂曉之時,蘆花泛白,清露為霜,瑟瑟秋風,葦叢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煙波萬頃,空中霧靄迷蒙,彎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時,一位癡情的戀者,躑躅水畔,他熱烈而急切地追尋著心上的戀人。那戀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復,心醉神迷,內(nèi)心痛苦,不可言狀。
3.分析比興手法,明確:比興—借景抒情,觸景生情,
(三)、三讀,感受結構美(重章疊句的作用)。
下面再請同學們齊讀一遍詩歌,請注意各章之間的特點。然后說說這幅畫中寫出了哪些人物?哪些景物?哪些情節(jié)?
明確: 《蒹葭》的第二、第三章是第一的章反復,只是在押韻處換幾個字表示層層遞進。這種僅僅對文字略加改動的重章疊唱是《詩經(jīng)》中常用的手法。目的是在反復中深化意境。
為了把這首詩讀得更好,就要更深入地理解詩人的情感。請同學們用一個詞語或句子來表達詩人追求伊人時的不同心情。
第一章抒發(fā)了詩人對伊人____憧憬_____的情感。
第二章抒發(fā)了詩人對伊人_____焦急____的情感。
第三章抒發(fā)了詩人對伊人______失望 ___的情感。
五、探究與研討,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點,深刻體會比興的藝術手法。
學習這詩的主要表現(xiàn)手法是比興,所謂“興”,即先從別的景物引起所詠之物,以為寄托。這是一種委婉含蓄的表現(xiàn)手法。這種手法的優(yōu)點在于寄托深遠,能產(chǎn)生文已盡而意有余的效果。
這首詩還采用了一些雙聲疊韻的連綿字,以增強詩歌音調的和諧美和描寫人物的生動性。如“窈窕”是疊韻;“參差”是雙聲;“輾轉”既是雙聲又是疊韻。用這類詞修飾動作,如“輾轉反側”;摹擬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寫景物,如“參差荇菜”,無不活潑逼真,聲情并茂。
詩的二、三章只換了幾個詞,內(nèi)容與首章基本相同。但它體現(xiàn)了詩歌詠唱的音樂特點,增強了韻律的悠揚和諧美,使表達的情感愈來愈強烈。首章的“蒼蒼”,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寫出蘆葦?shù)念伾缮n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涼的氣氛渲染得越來越濃,烘托出詩人當時所在的環(huán)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為霜”、“未浠”、“未已”的變換,描繪出朝露成霜而又融為秋水的漸變情狀與過程,形象地面出了時間發(fā)展的軌跡,說明詩人天剛放亮就來到河濱,直呆到太陽東升。試想,他獨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曠野,面對茫茫秋水,等人不見,尋人不著,其心情該是何等焦急和惆悵!
描寫伊人所在地點時,由于“方”、“湄”、“”三字的變換,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詩人和詩人盼望與伊人相會的活動與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繪了出來,這樣寫,大大拓寬了詩的意境。另外,像“長”、“躋”、“右”和“央”、“坻”、“”的變換,也都從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尋見伊人困難重重,想見伊人心情急切的情景。
若把三章詩所用幾組變換的詞語聯(lián)系起來加以品味,更能體會到詩的雋永淳厚的意味。
六、課堂小結
《詩經(jīng)》是人類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頭清水,開闊、豐盈、簡單、潔凈。這源泉處的草木,也跟淳樸的先民及其歌聲一樣簡樸優(yōu)美。從詩經(jīng)中走出的女子裊裊娜娜、款款盈盈游歷在平原秀野風和日麗中。癡情的少年千回百轉,卻找不到她的岸。讓我們干干凈凈與素心相通.吟誦這優(yōu)美的文字,傳唱這古老的歌謠!
附:板書設計
蒹葭白露道伊人
蒼蒼
萋萋
采采為霜
未晞
未已長
躋
右水中央
水中坻
水中矣
寫景 思人
蒹葭 白露 伊人
情 景 交 融 蒹葭
蒹葭變化:蒼蒼——凄凄——采采 環(huán)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
白露變化:為霜——未浠——未已 時間推移,心情焦急和惆悵
地點變化:長——躋——右——央——坻 困難重重,想見心情急切
看了“高中語文《蒹葭》教學設計”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