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六年級下冊第12課為人民服務教學反思
語文六年級下冊第12課為人民服務教學反思
六年級語文老師在進行下冊課本第12課《為人民服務》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理清課文層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樣圍繞中心論點論述的。學習啦小編在此整理了語文六年級下冊第12課《為人民服務》教學反思,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語文六年級下冊第12課《為人民服務》教學反思篇1
從教十多年來,公開課也做了不少。但這一次公開課好像與以往的都不一樣,因為這一次是新的課堂模式的嘗試,是新的教學理念的探究,是新的角色扮演的轉變?!稙槿嗣穹铡肥且黄v演稿。講演,是一種強調闡明觀點和宣傳效果,并注重感情感染的論說方式?!稙槿嗣穹铡愤@篇講演稿對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要讓學生反復讀課文,在朗讀和默讀的過程中理解課文內容?;仡欉@節(jié)課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總體認識:
《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 1944年9月8日在張思德同志的追悼會上所作的講演。這篇講演著重論述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梢哉f這是一篇典范的演講詞??墒俏乙恢痹谙耄哼@篇課文學生能喜歡嗎?教材為什么要選這篇課文?時隔六十多年,文章的核心思想學生是否完全接受?這樣一篇課文,怎樣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躍起來?我們究竟應該教給學生什么?經過對教材、學生等反復的思考與沉淀,我設定三點學習目標:
1、通過研讀課文第三、四、五自然段,真正理解為人民服務的含義。
2、通過品析課文語言,了解本文嚴密的論證及逐層深入的結構特點。
3、在閱讀中體會演講詞以嚴密的邏輯論證來闡明自己觀點、見解、主張的特點,領悟作品內涵。針對教學目標,我預設了這樣的教學活動:活動一,研讀第三、四、五自然段。這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以問題為導入點,以讀為主要方法,理解每段的內容,提煉每段的主要信息
(實現學習目標1)。活動二品析語言,體會文體特點這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以練習為切入點,合作、討論為發(fā)方法(實現學習目標2)?;顒尤涸僮x體會,聯系議論文常識,進一步領悟作品內涵(實現教學目標3)。在上課過程中,學生們熱情的反應超出了我的想象。我想,這應該與他們對于這種課堂模式的新奇和課前所作的充分預習是分不開的。課堂按照由導課到三個活動再到小結收獲的教學流程逐步完成展示,相應的三個教學目標也一一達成了,教學效果遠遠好于平時的常態(tài)課,學生積極踴躍的發(fā)言、展示,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
二、成功之舉:
1、全面學習、片段展示:
在活動一研讀第三、四、五自然段時,為每個自然段設置一個關鍵性的問題,讓學生以這個問題為切入點研讀課文內容。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學習這三個自然段的內容,再臨時指定任務,把他們的學習成果展示到黑板上,然后大家一起點評、補充。這樣既節(jié)省了時間,又避免了學生只學習本組的內容,而忽略了其他學習內容,有利于學生又快又準的掌握所有知識。
2、結合文體,品析語言
活動二:品析語言,體會文體特點時,通過品析語言、練習推理、進而結合全文內容理清全文的論證結構。這樣可以動動學生的積極性,可以減少學生對抽象的文字理論的排斥性,讓抽象的結論如水到渠成般出現,被學生不經意間就掌握了。
3、標準公正的評價
在展示評價環(huán)節(jié)有統(tǒng)一的標準,即準確、全面、工整、速度、整體美觀五點,每點各一分,讓學生們自己按照這樣的標準去評價,讓每個學生都有公平感,這樣更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不足之處:
沒有注意調動氣氛,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如:復習提問時,范晶晶同學就很緊張,導致她積極地舉手發(fā)言,可是站起來后不知該說什么。還有在小組展示讀課文時,忘掉了平時那么多種模式,而只記得讓一個代表去讀,使讀的環(huán)節(jié)顯得單調。
四、教學機智:
課堂上,我們不是倍受關注的亮點,應該把更多的精彩留給學生。要努力縮短學生與老師,學生與教材內容的距離,使他們從心底愛上語文課。教師要給學生當堂練寫的時間,本節(jié)課我盡量把留給學生,把練筆穿插到課文分析的過程中。讓學生當堂寫,當堂練:如,在仿寫句子時,學生們都很積極,但又沒又時間讓他們逐一回答。我便臨時對要求做了調整,由原定逐一回答變?yōu)榻M內交流,再派代表把本組最好的成果在班上展示。
五、學生創(chuàng)新:
學生的成長是迅速的,學生的潛能是無限的,他們的想法可以說是日新月異,他們的表現足以讓你刮目相看。如,在小結收獲這部分,學生們都踴躍發(fā)言,而且發(fā)言的內容都很有觀點,有的聯系現實生活,有的結合自身實際,有的向社會提出號召……精彩的展示,讓人覺得時間的短暫,讓隨著鈴聲結束的課堂意猶未盡。
我們學習、領悟課改的新理念,我們更關注這些新理念的落實,關注新課改的實踐。如何讓課堂環(huán)節(jié)靈活、高效,帶給學生健康的、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一個問題。語文課,我們究竟應該帶給學生什么?應該是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綜合!公開課是一種磨練,更是一種收獲。
語文六年級下冊第12課《為人民服務》教學反思篇2
關于《為人民服務》一課的教學,我主要想從兩個方面進行一下回顧:
一、聯系實際,將抽象的道理具體化、形象化。本文通過追悼張思德同志,講述了為人民服務的道理,要讓學生真正領會課文講的道理,就應理論聯系實際,結合具體的例子進行學習。在學習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時,我請學生說出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物,(哪些人的死比泰山還重;哪些人的死比鴻毛還輕。)學生脫口而出:像英雄董存瑞、黃繼光、劉胡蘭、革命先烈李大釗、郝副營長等;在學習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時,我請學生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談談怎樣對待老師、家長的批評;在學習第四自然段時,我引導學生聯系生活,講自己與同學友好相處的益處,說自己遇到困難時的真實想法,談自己解決困難后的喜悅心情。這樣,通過一些生動感人的真實事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在學生的心田深深地扎根了。
二、采用多種方法指導背誦,提高背誦效率。我建議學生采用這樣的幾種方法進行背誦:1、熟讀-理解-記憶-背誦;2、限時背誦;3、填空式(問答式)背誦;4、分段(層)背誦;5、讀-寫-讀(背-寫-背)。在背誦的過程中,要有自己獨立背誦的時間,也要有集體背誦的過程,還要通過各種形式來檢測背誦效果,這樣可以強化記憶。
語文六年級下冊第12課《為人民服務》教學反思篇3
這篇課文是1944年9月8日毛澤東在中央警備團舉行的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的演講。也是學生在小學階段第一次接觸到的夾敘夾議的文章。學生領悟起來比較困難。特別是中下生,讓他們明白:本文圍繞“為人民服務”這個論點從三個方面去論述什么是“為人民服務”,這種逐層深化,條理清晰,突出主題的寫作特點,學生掌握起來比較困難。
另外,從文章“為人民服務”這一內容想開去,學生可以通過名人故事,身邊事跡去感悟什么行為叫“為人民服務”,但從學生學完本課寫出來的讀后感中,明顯的感受到學生所理解到的“為人民服務”比較抽象,比較縹緲。如果你再進一步問他,結合你的實際情況,你打算怎樣做?大部分學生要么搖頭,要么回答“不知道”。是呀,對于“以我獨尊”的現代獨生子女來說,理解“為人民服務”遠比在實際行動中做出來的“為人民服務”容易多了!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