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語文復習資料(四年級上)整理
人教版小學語文復習資料(四年級上)整理
蘇聯(lián)教育家烏申斯基打比方說:復習不是為了修補倒塌了的建筑物,而是為了加固原來的結構,并且添建一層新的樓房。復習是一次重新理解和掌握知識能力的學習過程。 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關于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的語文復習資料,供大家參閱,希望對你有幫助!
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復習資料1
生字聚寶盆
一、生字讀得準。
崇chónɡ 峻jùn 嘉jiā 峪yù 瞭liào 屯tún 壘lěi 魄pò 頤yí
聳sǒnɡ 閣gé 舫fǎnɡ 眺tiào 堤tī 態(tài)tài 譽yù 瞰kàn 統(tǒng)tǒnɡ
率shuài 征zhēnɡ 靡mǐ 魁kuí 搏bó
二、多音字不可輕。
供應(ɡōnɡ)──口供(ɡònɡ) 重量(zhònɡ)──重復(chónɡ)
數(shù)不清(shǔ)──數(shù)字(shù) 應該(yīnɡ)──答應(yìnɡ)
中間(jiān)──間隙(jiàn) 幾個(jǐ)──幾乎(jī)
勻稱(chèn)──稱呼(chēnɡ) 身著短甲(zhuó)──棋高一著(zhāo)
撒(sā)開四蹄──撒播(sǎ) 千乘之國(shènɡ)──乘勝追擊(chénɡ)
三、難字用心寫。
“崇”字的上部分是“山”,下部分是“宗”;
“磚”字的第八畫是豎折撇,最后是點;
“栽”的最后三畫是斜鉤、撇、點。
四、形近字細分辨。
崇(崇高)──祟(作祟)慧(智慧)──彗(彗星)堤(堤岸)──提(提議)
閣(樓閣)──問(問題)筑(建筑)──鞏(鞏固)廊(走廊)──郎(新郎)
瞰(鳥瞰)──憨(憨厚)率(率領)──萃(集萃)靡(風靡)──糜(糜爛)
魁(魁梧)──魄(魄力)磚(磚頭)──傳(傳遞)栽(栽樹)──裁(裁剪)
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復習資料2
詞語萬花筒
一、詞語會讀寫。
盤旋、城磚、城墻、屯兵、堡壘、打仗、呼應、肩膀、智慧、凝結、宮殿、
蔥郁、掩映、朱紅、堤岸、雕刻、獅子、長廊、柱子、建筑、佛香閣、
神清氣爽、氣魄雄偉、金碧輝煌、隱隱約約、姿態(tài)不一
二、詞語會理解。
陡峭:山勢坡度很大,直上直下的。
凝結:由氣體變成液體或由液體變成固體。本課指聚集在一起。
奇跡:意想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宏大:巨大、宏偉。
崇山峻嶺:高而險峻的山嶺。
蜿蜒盤旋:彎彎曲曲地延伸。
神清氣爽:形容人頭腦清醒,精神爽快。
金碧輝煌:形容建筑物異常華麗,光彩奪目。
隱隱約約:看起來或聽起來不很清楚。
南征北戰(zhàn):形容轉戰(zhàn)各地,經(jīng)歷了許多戰(zhàn)斗。
所向披靡:“所向”,風吹到的地方;“披靡”,草木隨風倒伏。在文中指秦軍力量強大,征戰(zhàn)所到之處,十分順利,戰(zhàn)績輝煌。
久經(jīng)沙場:“沙場”,戰(zhàn)場。形容經(jīng)歷了許多戰(zhàn)斗,作戰(zhàn)經(jīng)驗豐富。
神態(tài)自若:神態(tài)安詳、鎮(zhèn)定,充滿必勝的信心。
躍躍欲試: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試一試,在文中是形容戰(zhàn)馬準備出征的樣子。
殊死拼搏:打仗時拼著性命,竭盡全力。
絕無僅有:世界罕見,在全世界沒有第二處。
三、區(qū)分近義詞。
瞭望:一是登高遠望,二是特指從高處或遠處監(jiān)視敵情。
遠眺:向遠處看。
端詳:仔細地看。
鳥瞰:從高處往下看。
凝視:聚精會神地看。
這幾個詞語都表示看的意思,但它們卻有差別,要注意弄清楚。
四、近義詞是朋友。
凝結──凝聚 瞭望──眺望 氣魄──氣勢 牢固──堅固
聳立──矗立 蔥郁──蔥蘢 統(tǒng)率──率領 魁梧──高大
隱隱約約──模模糊糊 姿態(tài)不一──形態(tài)各異 舉世無雙──獨一無二
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所向披靡──勢不可當
小練習:選詞填空。
贊賞 游賞 觀賞 欣賞
1.公園里的桃花開了,我們一起去( )吧!
2.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 )。
3.這幅畫畫得真好,值得我們( )。
4.這個有骨氣的青年人,贏得了老板的( )。
五、反義詞是對手。
凝結──溶解 陡峭──平坦 偉大──渺小 蜿蜒──筆直
美麗──丑陋 精美──粗糙 堅固──松散 莊重──輕浮
隱隱約約──清清楚楚 崇山峻嶺──一馬平川 所向披靡──潰不成軍
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復習資料3
句段品味吧
一、佳句品其味。
1.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墻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來。
──這句話用詞準確精當,承上啟下,過渡自然。“站、踏、扶”這三個動詞是說作者已經(jīng)身臨其境來到長城,“很自然地想起”是說作者被長城的雄偉氣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2.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多少”表示無數(shù),飽含作者無限的感慨;“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突出了長城之長,與開頭“一萬三千多里”相呼應;“才”在這里表示長城的建成是多么的不容易。整句話表達了作者對古代勞動人民的無限贊嘆之情。在崇山峻嶺中修筑長城,怎能不流血流汗,怎能不付出大量的人力?而勞動人民順著山勢讓長城蜿蜒盤旋,設計了垛子、瞭望口、射口、城臺等結構,這正是“智慧”的體現(xiàn)。
3.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因為長城之“長”、“高大堅固”而且“氣魄雄偉”,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古代建筑。當年修筑長城時條件極其落后,勞動人民能用自己的雙手完成這樣浩大的工程,真是一個偉大的奇跡啊!
4.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畫舫”是指裝飾華美、專供游人乘坐的船。這句話運用動態(tài)描寫,反襯出昆明湖水的靜。一個“滑”字,很有情味,與前面一句“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相襯托,一靜一動,更加突出了湖水的靜。
5.兵馬俑不僅規(guī)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這句話在文中單獨成段,既是對全文主要內(nèi)容的概括,又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這句的前一段是說兵馬俑規(guī)模宏大,這句后面的6個自然段詳細描述了兵馬俑的“類型眾多,個性鮮明”。先是分別介紹了將軍俑、武士俑、騎兵俑、陶馬等,表現(xiàn)出“類型眾多”;然后用“有的……有的……”句式,描述與想象相結合,表現(xiàn)出兵馬俑各異的神態(tài)。文中講到的每一個兵馬俑都是那么的鮮活,那么的“個性鮮明”。
二、手法一點通。
1.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
──作者運用比喻的手法,把長城比作“長龍”,活靈活現(xiàn)地突出了長城的長,氣魄雄偉壯觀。2
2、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
──作者用“鏡子”和“碧玉”來比喻昆明湖水的靜和綠,
3.城墻頂上鋪著方磚,十分平整,像很寬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并行。
──作者用生活中的實例加以對比,使讀者對長城到底有多寬有了比較清楚具體的認識。
4.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
──用具體的數(shù)據(jù)突出了長廊之長,間數(shù)之多的特點。
5.已發(fā)掘的三個傭坑,總面積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50個籃球球場那么大,坑內(nèi)有兵馬傭近八千個。在三個傭坑中,一號坑最大,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總面積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馬傭也最多,有六千多個。
──作者采用列數(shù)據(jù)和作比較說明的方法展現(xiàn)了兵馬俑的規(guī)模宏大,令人驚訝。
6.仔細端詳,神態(tài)各異:有的微微頷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慮如何相互配合,戰(zhàn)勝敵人;有的目光炯炯,神態(tài)莊重,好像在暗下決心,誓為秦國同一天下做殊死搏斗;有的緊握雙拳,好像在聽后號角,待命出征;有的……
──作者用采用排比,把描述與想象相結合,表現(xiàn)出兵馬俑各異的神態(tài)。其實每個兵馬俑都是那么鮮活,那么“個性鮮明”。
三、品味名人贊譽長城之詞。
1.設計者太偉大了,長城不愧為世界奇跡!(以色列前拉賓)
2.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美國前總統(tǒng)尼克松)
3.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從未見過類似的杰作。(俄羅斯前總統(tǒng)葉利欽)
4.長城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奇跡之一,確實令人鼓舞。人們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當年建造長城時需要什么樣的智慧和力量。(美國前總統(tǒng)里根)
四、景點名聯(lián)會背誦。
1.一徑竹陰云滿池,半簾花影月籠紗。
2.樹紅樹碧高低影,煙淡煙濃遠近秋。
3.四面荷花三面柳,一成山色半城湖。
4.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
五、掌握句型的變換。
例: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改反問句: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難道不是一個偉大的奇跡嗎?
改感嘆句: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真是一個偉大的奇跡啊!
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復習資料4
篇章風味館
《長城》一課不但突出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華夏兒女的驕傲,而且贊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抒發(fā)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頤和園》一課按照游覽的順序來移步換景,展現(xiàn)了頤和園內(nèi)長廊、萬壽山、昆明湖等美麗景觀,處處洋溢著作者對頤和園的熱愛、贊美之情。
《秦兵馬俑》一課既用詳實的數(shù)據(jù)說明了兵馬俑宏大的規(guī)模,又從身材體格、衣著披掛、動作神態(tài)等方面,準確、細膩地表現(xiàn)了兵馬俑的類型眾多、神態(tài)各異、個性鮮明,使我們仿佛有身臨其境之感,字里行間洋溢著的強烈的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