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16音樂之都維也納
蘇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16音樂之都維也納
蘇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16課《音樂之都維也納》的教學目的在于使學生充分感受到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感受到文中語言所帶來的美的享受和美的熏陶,培養(yǎng)學生喜愛音樂的情趣,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學習啦小編在此整理了蘇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16課《音樂之都維也納》,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蘇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16課《音樂之都維也納》原文
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是世界著名的音樂之都。它坐落在阿爾卑斯山北麓一個山清水秀、風景如畫的小盆地里,波光粼粼的多瑙河穿城而過。
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18世紀以來,世界上許多著名的音樂家,如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施特勞斯等,都在這里度過大部分音樂生涯,譜寫了許多優(yōu)美的樂章。維也納的博物館里,至今還陳列著他們的樂譜和手跡。
維也納是一座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在這兒,到處可以看到大音樂家們的銅像或大理石像。為了紀念樂壇大師,維也納的許多街道、公園、禮堂、劇院、會議大廳等,也多用音樂家的名字命名。就連王宮花園的草坪上,也用鮮花組成了一個巨大的音樂符號作為裝飾。
維也納幾乎一天也離不開音樂。人們在漫步時,隨時可以聽到那優(yōu)雅輕快的華爾茲圓舞曲。夏天的夜晚,公園里還舉行露天音樂演奏會,悠揚的樂聲摻和著花草的芬芳,在晚風中飄溢、回蕩。維也納的許多家庭有著室內(nèi)演奏的傳統(tǒng),尤其在合家歡樂的時候,總要演奏一番,優(yōu)美的旋律傳遍街頭巷尾。更有趣的是,在舉行集會、慶典甚至政府會議時,會前會后也要各奏一曲古典音樂,這幾乎成了慣例。
在維也納,歌劇院、音樂廳星羅棋布,其中以創(chuàng)建于1869年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最為著名,被稱為“世界歌劇中心”。它造型美觀大方,色彩和諧,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設計最獨特的是移動舞臺,縱深46米,由幾層平臺組成,可隨意升高、降低或轉(zhuǎn)動。樂池可以容納一個110人的樂隊。舞臺的總面積達1500平方米,配備有現(xiàn)代化的照明設備。觀眾席位于劇場中央,共6層,可容納2200人。
被稱為“金色大廳”的音樂之友協(xié)會大廈,裝飾精美,金碧輝煌。正廳兩邊的金色墻壁前,豎立著16尊大理石雕刻的音樂女神像。樓上兩翼包廂后的金色大門口,放置著歷代音樂大師的金色胸像。大廳頂上金色鏤花梁柱間,畫著音樂女神的彩像。在巨大的吊燈照射下,到處金光閃閃。
每到新年,在“金色大廳”里都要舉行世界一流的新年音樂會,奧地利總統(tǒng)和維也納各界著名的音樂家也在這里登場。他們的精彩表演,吸引著成千上萬的國內(nèi)外觀眾。
蘇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16課《音樂之都維也納》教學札記
《音樂之都維也納》是一篇散文,課文的語言簡潔、優(yōu)美,對維也納的介紹層次清晰、明快,這樣一篇課文編入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學生充分感受到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感受到文中語言所帶來的美的享受和美的熏陶,培養(yǎng)學生喜愛音樂的情趣,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如果按傳統(tǒng)的教學,教師提供材料,學生朗讀感悟,那么學生的主體性在課堂上無法充分實現(xiàn),因此,在新課程的理念引領下,課堂教學中,如何實現(xiàn)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互動對話,如何創(chuàng)設氛圍,鼓勵學生形成獨特的感受,乃是在教學設計中首先要思考的問題。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緊扣這課文的教學目標:1、自學課文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內(nèi)容提出問題。2、繼續(xù)學習積累與表達,在閱讀中讀懂文章結(jié)構,學習總起分述的寫作方法。3、讓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維也納被稱為音樂之都的原因,感受其悠久的音樂文化和獨特的音樂氛圍。針對這三個目標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首先,我讓學生自由朗讀全文,說一說文章從哪幾個方面來具體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這樣提綱挈領地抓住了本課的目標,讓學生對全文的內(nèi)容有一個總的印象,然后分別從:古典音樂的搖籃、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一天也離不開音樂、被稱為世界歌劇中心四個方面進行教學。接著對這四個方面進行提問,培養(yǎng)學生質(zhì)疑的能力。由于課文描寫的內(nèi)容對學生來說比較陌生,較難理解,因此,我制作了許多圖片,幫助學生通過比較直觀的畫面的欣賞,進而更好地理解課文。如在學習第一節(jié)時,老師讓學生看圖片,欣賞維也納的風光,知道它是個怎樣的地方。為了說明音樂在當?shù)氐钠占埃以诮虒W過程中出示了貝多芬廣場、海頓街……等圖片,使學生有一個直觀的印象,效果不錯。
最終我將目標落實在朗讀上,只有讓學生讀出、悟到,才會內(nèi)化為自己的知識積累。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內(nèi)心的情感,感受體驗作品的語言魅力。這篇課文提供了優(yōu)美的語言,我在教學中盡量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回歸到常態(tài)中,在師生對話、互動過程中,使學生潛心會文,真正感受到音樂的魅力。
在教學過程中,我雖然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音樂的情境,讓學生去感受悠久的音樂文化和獨特的音樂氛圍,但是學生的情緒還是跟著老師一起走,沒有很好的發(fā)散出去。原因在于教師不能脫離教案,把學生的思維束縛了。如:請你選擇你最感興趣一個問題,認真仔細地讀課文,將自己讀后的感受在小組中交流。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確實考慮到了給學生思維的時間和空間,但在交流過程中,老師還是針對著一個一個問題而來,看似教學過程很流暢,但學生的思維被老師控制了,因此真正的感悟沒有到位。從而我也感受到了,我所制作的課件不應該為教案服務,而是應該為學生的學習做鋪墊。那么,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生生之間的互動,才會得到真實的感悟,真正的感悟。
蘇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單元習作范文:黃山游記
那一次,壩上草原、閃電湖、密云水庫出現(xiàn)在我面前。那一次,黑龍?zhí)?、白龍?zhí)?、黃龍?zhí)队殖尸F(xiàn)在我面前......這一次我終于來到了黃山腳下。
黃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北與佛教名山“九華山”相連,南與山清水秀的屯溪及道教圣地齊云山為鄰。它東西約長40公里,南北約長30公里,總面積為1200平方公里,核心景區(qū)月154公里。其中海拔1874米的蓮花峰、1830米的天都峰、1841米的光明頂為其三大主峰。
黃山有“四絕”分別是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其中奇松為四絕之首,有玉屏樓的迎客松、蓮花溝亭蒲團松、獅子林前麒麟松、鰲魚峰下鳳凰松、石筍峰上臥龍松、始信峰的連理松以及引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等。黃山奇石是遠古火山和冰川留下的遺跡。它們或像人、或像物、仿飛禽似走獸。黃山云海的形成是因為山高林密、雨水充足的自然條件。這里一年有200多天的云霧天氣,四季都有壯觀的云海。黃山溫泉溫度常年保持在41度左右。水質(zhì)好,富含礦物質(zhì),久旱不涸、久雨不溢。味美水清,可飲、可浴、可療疾。
今天,我為我的祖國有這么美的大好河山而感到自豪。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