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十二課吃水不忘挖井人
一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十二課吃水不忘挖井人
一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十二課《吃水不忘挖井人》是篇傳統(tǒng)革命題材的文章,它離學生生活久遠。學習啦小編在此整理了一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十二課《吃水不忘挖井人》,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一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十二課《吃水不忘挖井人》
瑞金城外有個村子叫沙洲壩。毛主席在江西領(lǐng)導革命的時候,在那兒住過。
一天,毛主席看見一個老鄉(xiāng)挑著渾濁的水往家里走,就問:“老鄉(xiāng),這水挑來做什么用呀?”老鄉(xiāng)回答說:“吃呀!”毛主席疑惑地問:“水這么臟,能吃嗎?”老鄉(xiāng)苦笑著說:“沒法子,再臟的水也得吃呀!”毛主席又問:“是從哪里挑的?”老鄉(xiāng)回答:“從塘里挑的。”毛主席請老鄉(xiāng)帶他去看看。走了一陣,只見一個不大的水塘,雜草叢生,池水污濁。全村人洗衣、洗菜、吃水全在這里。毛主席關(guān)切地問:“能不能到別處挑水吃?”老鄉(xiāng)搖搖頭,說:“我們沙洲壩就是缺水呀!挑擔水要走好幾里路。”毛主席皺了皺眉頭,若有所思地走了。
第二天,毛主席找來村里人一起商量挖水井的事。大家一起勘察水源,選擇井位。當井位確定后,毛主席挽起衣袖,卷起褲腿,帶頭挖了起來。于是,大伙挖的挖,鏟的鏟,干得熱火朝天。
在挖井的日子里,毛主席和臨時中央政府的其他領(lǐng)導人,一有空就到工地參加勞動。經(jīng)過十幾天的奮戰(zhàn),水井挖成了,沙洲壩的人民終于喝上了清澈甘甜的井水。群眾激動地說:“我們從來沒有喝過這么甜的水,毛主席真是我們的大恩人哪!”
解放以后,沙洲壩人民在井旁立了一塊石碑,上面刻著:“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
一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十二課《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學建議
1、課前準備:
學生按下面的兒歌自學生字,畫出容易讀錯的字:
拼拼音節(jié),讀準音,
看看結(jié)構(gòu),認清形,
連成詞語,理解義,
自己學習,記得清。
學生搜集有關(guān)毛主席的圖片資料及小故事。
教師制作介紹毛主席革命歷程的課件。
2、出示生字:
方式一:揭示課題,出示生字“忘”、“挖”、“井”。
方式二:談話法引入,出示生字“席”、“導”、“革命”、“解”。
挖井人指誰?你知道毛主席是怎樣的一個人嗎?(領(lǐng)導人民革命,解放了全中國)
方式三:講故事,隨機出示生字“戰(zhàn)士”、“刻”、“念”。
毛主席在江西革命時,帶領(lǐng)戰(zhàn)士和鄉(xiāng)親們挖了一口井。解放后,鄉(xiāng)親們?yōu)榱思o念毛主席,在井邊立了一塊石碑。
3、指導認字:
?、沤o機會嘗試,體驗識字快樂。
出示“我會認”提示卡,學生主動拼讀生字,并提醒大家容易讀錯的字。(“井”、“念”)
出示“我會記”提示卡,學生主動介紹識記的方法,供同學參考。
教師及時點撥、評價,學生體驗自學成功的快樂。
⑵給出提示,引導發(fā)現(xiàn)識字方法。
歸類比較記字。同偏旁:忘、念;同結(jié)構(gòu):挖、刻。
形近字比較記字:開—井;土—士。
?、峭ㄟ^游戲活動鞏固識字,積累詞匯。
游戲一:聽老師讀生字,學生取字卡帶讀并擴詞;
游戲二:先把字卡分發(fā)給學生,學生聽老師讀字音,拿相應(yīng)卡片的學生上臺讀字、組詞、說句子。
游戲三:出示“我會讀”中的詞語,老師讀生字,學生讀生詞。再分組進行擴詞比賽,哪組括詞多,哪組獲勝。
4、指導寫字:
?、爬蠋煱鍟郑瑢W生仔細觀察,看看能發(fā)現(xiàn)每個字的什么特點。
⑵學生分析發(fā)現(xiàn)書寫特點,并上臺試寫。
老師重點指導:本課“忘、想、念”三個字是上下結(jié)構(gòu)的字??梢月?lián)系第十課“意、總”兩個字的教學,引導學生回憶、復習“心字底”的寫法:關(guān)鍵是不要把“臥鉤”寫成“豎彎鉤”;第一點是左點,不要寫成撇。
?、浅鍪?ldquo;我會寫”提示卡,學生描紅、臨寫,養(yǎng)成邊寫邊記的好習慣。
一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十二課《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學反思
一、憶苦,了解背景
采用多種手段讓每個學生都喜歡讀書、主動讀書,進而視讀書為一種樂趣,是閱讀教學成功的關(guān)鍵。《吃水不忘挖井人》是這篇傳統(tǒng)革命題材的文章,加上抽象的文字符號,很難引起學生是視覺的快感,上課伊始我以童謠導入:沙洲壩,沙洲壩,三天不下雨,無水洗手帕。讓學生想象沒有水的苦惱,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談?wù)劊?ldquo;沙洲壩人民沒有水……”學生帶著缺水少雨的苦悶走進文本切切實實的生活場景中。
二、思甜,豐富過程
隨著對課文的理解,我讓學生化身自己為跟隨主席挖井的小戰(zhàn)士,把教室又變成了另外一幅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小戰(zhàn)士,你拿的是什么工具?”“咦?小戰(zhàn)士,你的手怎么這么臟?”“小戰(zhàn)士,瞧你,滿頭大汗,休息一下吧?”“哎呀,小戰(zhàn)士,你的肩膀上都起水泡了,快停下來吧?”學生邊和老師對話,邊動作表演。我又出示了另一首民謠:紅井水,甜又清,手捧清泉想恩人。與剛才第一首民謠的鮮明對比,多側(cè)面的把村民不忘毛主席的恩情折射出來。
三、感恩,想象練說
課文最后在碑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中升華。這看似通俗直白的一句話由于立碑傳文而蘊含著深廣的意蘊。學生在個性化閱讀中,由于受心智水平,認知經(jīng)驗的限制,他的理解、體驗往往不能一步到位,只是表層化的閱讀。如何消除學生與文本間隔和距離,我努力去尋找語言材料與學生生經(jīng)歷的“共通處”,設(shè)法打開學生記憶的倉庫,調(diào)動相關(guān)知識,激活學生頭腦中儲存的與語言文字相關(guān)的表象,使語言在鮮活的形象中獲得生命,使課文情感與學生的情感融為一爐。沙洲壩人民有了這口井會干哪些事?借以提供給學生幾種人物,村婦、農(nóng)婦、行人,把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引進閱讀中來,從多角度、多層次交流中感受這口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與當初沙洲壩吃水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心中涌起感謝毛主席的情懷。“吃水不忘挖井人”真正成為學生”感于內(nèi)而發(fā)于外的現(xiàn)實語言。
四、升華,滋養(yǎng)靈魂
語文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一個感悟、體驗的過程,一個生活的過程,語文教學就是一個將語文還原到一個具體的語文生活情境中,激活學生本原的語感和語用,在感性的實踐過程中發(fā)展和形成語文素養(yǎng)?!冻运煌诰恕愤@篇課文,沙洲壩的人民對毛主席心存一份感恩,立碑傳世?,F(xiàn)實中,為我們付出的有很多無名英雄,他們名聲并不顯赫,但也讓我們滿懷感激,我讓學生模仿課題的說法,自由表達:過橋不忘——,吃菜不忘——,穿衣不忘——,——不忘——-等,學生在表達中,活化了語言,滋養(yǎng)了心靈,課文中隱含的思想因為與學生的情感交匯而得以復活。在學生情緒激昂時,我吟詠了一句汪國真的詩:讓我怎樣感謝你,/當我走向你的時候,/我愿想收獲一縷春風,/你卻給了我整個春天。學生普遍意猶未竟!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