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冊語文第三單元綜合測試題
初二下冊語文第三單元綜合測試題
對于語文的學(xué)習(xí),除了背之外,還要多做練習(xí)!那么,對于初二的語文究竟要怎樣有效的去做題呢?別著急,接下來不妨和學(xué)習(xí)啦小編一起來做份初二下冊語文第三單元綜合測試題,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初二下冊語文第三單元綜合測試題
一、語言積累與運用(30分)
1、按照拼音寫漢字,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8分)
yì( )斷 戈( )壁 chuō( )穿 寬yòu( )
花卉( ) 灼熱( ) dǔ( ) 信 zhì( )息
2、完成下列成語。(6分)
茫無( )際 可望而不可( ) 人跡( )至
優(yōu)柔( )斷 隨心所( ) 海市( )樓
3、根據(jù)要求,修改下面有語病的一段話。(4分)
①為什么要學(xué)習(xí)呢!②這是因為學(xué)習(xí)可以改變?nèi)说奶煨?,而實驗有可以檢驗知識本身的真?zhèn)巍"廴说奶煨跃腿缫吧幕ú?,學(xué)習(xí)則好比修枝剪葉。④不僅如此,精神上的許多缺陷,都可以通過學(xué)習(xí)來改善。
(1)為使話題統(tǒng)一,應(yīng)刪去第___句的________
(2)為使上下句關(guān)聯(lián)詞使用連貫,第_____句應(yīng)修改為________
(3)為使用詞準(zhǔn)確,應(yīng)將第____句的______改為_______。
4、下面一句話中的括號內(nèi)應(yīng)依次填入的關(guān)聯(lián)詞語是( )(2分)
我們(①)認(rèn)識什么事物,(②)必須全面去看,(③)要看到它的正面,(④)要看到它的反面,否則(⑤)不能有較完全和正確的認(rèn)識。
A. ①如果 ②就 ③既 ④又 ⑤都 B. ①即使 ②也 ③雖 ④更 ⑤卻
C. ①無論 ②都 ③不但 ④還 ⑤就 D. ①不管 ②就 ③與其 ④不如 ⑤也
5.依據(jù)下列例句的格式,再寫二個句子:(4分)
美是什么?美是失意時朋友的一句鼓勵; ;
。
6、下列各句話的語序排列最正確的一項是( )(2分)
①這不僅由于它們能吞食大量害蟲,保護(hù)谷類莊稼。
?、谶€因為青蛙色彩斑斕艷麗`逗人喜愛。
?、叟c“才貌雙全”的青蛙相比,癩蛤蟆實在形象丑陋,不堪入目。
?、芗词顾鼈?yōu)槲覀?ldquo;勞苦”功高,要將它們引為座中良朋,卻委實難以啟齒。
⑤人類把大多數(shù)種類的青蛙看做是自己的朋友。
A、⑤④①②③ B、③④⑤①② C、③④①②⑤ D、⑤①②③④
7. 試用一句話說明京劇是怎樣形成的。(連標(biāo)點在內(nèi)不超過三十個書寫格) (2分)
京劇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劇。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大徽劇戲班相繼進(jìn)入北京演出,它們吸收了漢調(diào)、秦腔、昆曲的部分劇目、曲調(diào)和表演方法,使徽劇與這些劇種逐漸融合,演變成一種新的聲腔,更為悅耳動聽,稱為“京調(diào)”。清代末期民國初期,上海的戲院全部為京班所掌握,所演的戲稱為“京戲”。
徽劇與漢調(diào)、秦腔、昆曲融合,最后演變成京劇。 或京劇是在徽劇融合漢調(diào)、秦腔、昆曲之后,逐漸演變而成的。 徽劇與漢調(diào)、秦腔、昆曲融合,最后演變成京劇。 或京劇是在徽劇融合漢調(diào)、秦腔、昆曲之后,
8.口語訓(xùn)練(2分)
金娜匆匆走進(jìn)教室,習(xí)慣地用衛(wèi)生紙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凈,隨手將紙團(tuán)扔在地上。同學(xué)張敏看見后說:“你很講究個人衛(wèi)生的哩!”金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隨即將紙團(tuán)拾起來,扔進(jìn)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1)張敏的話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娜該怎樣說才得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現(xiàn)代文閱讀(26分)
(一)讀下面課內(nèi)語段,回答問題。(13分)
1.這段文字說明的中心是什么? (4分)
(2)通過這段說明,作者得出了什么結(jié)論?這個結(jié)論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3)“兩年前我和五六個同志曾經(jīng)走到這鳴沙山頂上慢慢滾下來,果然聽到了隆隆之聲,好像遠(yuǎn)處汽車在行走似 的。”這一句用的是什么說明方法? (2分)
(4)“據(jù)一些專家的意見”這一句能否省略?為什么? (2分)
(5)“在沙漠里不但光線會作怪,聲音也會作怪。”這一句在文章結(jié)構(gòu)上起什么作用? (2分)
(二)讀下面課外美文,回答問題。(13分)
植物纏繞的方向之謎(節(jié)選)
?、贍颗;ā⒔疸y花等攀援植物有一套非凡的本領(lǐng),這就是能夠依附支架,利用莖尖的"運動"不斷向上爬攀。就拿牽?;▉碚f,它的莖的頂端10~15厘米一段,由于各個方 向的表面生長速度不一致,能在空間不斷改變自己的位置,而且始終以一定的方向旋轉(zhuǎn)著,并以此為半徑,在一圓周內(nèi)遇到依附物后,就會把依附物纏繞起來,以此攀向高處去爭取 陽光和雨露。
②有趣的是,大多數(shù)植物的"轉(zhuǎn)頭運動"是有一定方向的,如金銀花、菟絲花、雞血藤等始終向右旋轉(zhuǎn),牽牛、扁豆、馬兜鈴、山藥等則向左旋轉(zhuǎn)纏繞向上,而何首烏卻是"隨心所欲"地轉(zhuǎn)頭,有時左旋,有時右旋。
?、?/p>
④科學(xué)家最新研究表明,植物旋轉(zhuǎn)纏繞的方向特性,是它們各自的祖先遺傳下來的本能。遠(yuǎn)在億萬年以前,有兩種攀援植物的始祖,一種生長在南半 球,一種生長在北半球。為了獲得更多的陽光和空間,使其生長發(fā)育得更好,它們莖的頂端就緊緊隨時朝向東升西落的太陽。這樣,生長在南半球植物的莖就向右旋轉(zhuǎn),生長在北半球植物的莖則向左旋轉(zhuǎn)。經(jīng)過漫長的適應(yīng)、進(jìn)化過程,它們便逐步形成了各自旋轉(zhuǎn)纏繞的固定的方向。以后,它們雖被移植到不同的地理位置,但其旋轉(zhuǎn)方面的特性被遺傳下來而固定不變。而起源于赤道附近的攀援植物,由于太陽當(dāng)空,它們就不需要隨太陽轉(zhuǎn)動,因而其纏繞方向沒有固定,可隨意旋轉(zhuǎn)纏繞。
1.本文的說明對象是 ,其特征是 。(2分)
2.本文的說明順序是( )(2分)
A.時間順序 B.空間順序 C.邏輯順序
3.在文章的第③段處,請你增加一個過渡段,并寫在下面的橫線上。(2分)
4. 決定植物纏繞方向的因素是 ,決定植物纏繞方向的目的是 (2分)
5.哪些植物屬于下列纏繞方向?(3分)
向右旋轉(zhuǎn):
向左旋轉(zhuǎn):
隨意旋轉(zhuǎn):
6.寫出文中兩種說明方法,并寫出例句。(2分)
三、古文閱讀(14分)
(一)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shè)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shù)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shù)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nèi)有重復(fù)者。不用,則以紙?zhí)宽崬橐惶?,木格貯之。有奇字素?zé)o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1、解釋句中加點的詞。(2分)
(1)和紙灰之類冒之___________ (2)有奇字素?zé)o備者_(dá)__________________
(3)持就火煬之___________________ (4)以紙?zhí)甠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
有奇字素?zé)o備者,旋刻之
3、用文中的詞句回答。(2分)
(1)用膠泥刻的字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燒后的字印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段文字中哪些短語突出了“活版”的“活” 字,請摘寫出來,再說說它們各說明了“活版”的什么特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4分)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數(shù)年恒不一見。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高插青冥,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無何,見宮殿數(shù)十所,碧瓦飛甍,始悟為山 市。未幾,高垣睥睨,連亙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 億萬計。忽大風(fēng)起,塵氣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風(fēng)定 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樓五架,窗扉皆洞開;一行有五點明處,樓外天也。層層指數(shù),樓愈高,則明漸少。數(shù)至八層,裁如星點。又其上,則黯然縹緲,不可計其層次矣。而樓上人往來屑屑,或憑或立,不一狀。逾時,樓漸低,可見其頂;又漸如常樓;又漸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見。又聞有早行者,見山上人煙市肆,與世無別,故又名“鬼市”云。
1.我能解釋下列各句中劃線的詞語。
?、傧囝欝@疑 ② 連亙六七里 ③ 裁如星點 ④惟危樓一座
2. 假如你隨著某旅游團(tuán)在沙漠地區(qū)或大海游玩,恰巧出現(xiàn)文中所描述的這種景象,你該如何向游客們解釋這一自然現(xiàn)象?
我的解說:
四、作文
以說明文的形式寫一篇600字的作文---題目"我喜歡的一件物品"
看了"初二下冊語文第三單元綜合測試題"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