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作文指導論文
作文是我們與人溝通和解決問題的工具。寫好作文,不僅促進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使說之成理,言之有物,條理清晰,接下來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了小學語文作文指導論文,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語文作文指導論文篇一
現(xiàn)在國家教育部門重新認識到作文的重要性,并在逐步提升作文分數(shù)比重,重點高校自主招生也為作文尖子生敞開大門。由此可見,作文的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不容忽視。然而,具體到實施作文教學,則是老師怕教,學生怕寫,家長怕輔導。為什么作文會讓學生如此害怕呢?我想這與當前作文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是有聯(lián)系的。
1.應試作文。為了讓學生寫好作文,不少老師布置了大量的作文范本,要求學生抄寫背誦,機械的記憶,不理解,不會應用,學生看成是負擔,沒興趣,自然不會去認真學習,這種應試化的作文指導只會束縛學生的手腳,影響學生寫作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
2.虛假作文。一些老師只顧要求學生作文的字數(shù)達到多少字,寫得多,字跡清楚就行。導致不少學生面對作文題目不理解,不理清思路,就東拼西湊、假話連篇。久而久之,學生覺得寫作文就是編,就是抄襲,沒意思,更沒樂趣,學生自然就不會寫作文,老師一見效果不佳,沒什么起色也就懶得教作文,如此惡性循環(huán),學生能寫出好作文嗎?
小學生作文是要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有意義的內容用文字形式表達出來,是一種內化的過程,即使是表達生活中平淡的事情,也是對學生一次極好的思維訓練。因此,教師對學生的習作過程,都要給以積極的鼓勵、激發(fā),建立一個發(fā)展性評改模式和評價標準。然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學生作,教師改”,教師為改好一篇作文可謂是花盡心思,而學生卻收益甚少。之所以會形成“學生作,教師改”的局面,是因為教師對學生的能力認識不夠。教師總用自己的認識水平和寫作能力要求學生,作文修改權完全由教師壟斷了。而教師每一次練習后要面對幾十篇作文,任務繁重。在緊迫的時間內,只能草草了事。如“中心不夠明確”“事例不夠具體”“人物不夠鮮明”,甚至一些批語學生看都看不懂。這種觀念已經不適應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要求,新大綱要求教師必須解放思想,提高認識,改變傳統(tǒng)的觀念,將修改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我實踐、自我反饋,發(fā)現(xiàn)并解決其中的問題,這樣既利于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同時也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而且,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是終身受益的。玉不琢,不成器。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在作文課上,多為學生講一些著名作家不斷修改自己文章的故事,用名人修改文章的實例教育學生。例如,白居易寫的詩通俗易懂,連不識字的老婆婆都能聽得懂。有一天,白居易把自己寫好一的一首詩讀給他的鄰居老婆婆聽,老婆婆先是沒聽懂,白居易回去對詩進行了認真的修改,改好之后又去讀給她聽,可老婆婆還是沒能聽懂,白居易又回去反復地改,直到老婆婆聽懂了,他才滿意。我國北宋著名的文學家王安石在寫“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時,一個“綠”字反復推敲,反復修改,先后從“到”“吹”“過”“來”“駐”……一直改到“綠”字方滿意為止,于是才有了這流傳至今的千古名句。還有賈島 “推敲”的由來,都是我國關于文章修改的的典型事例。”讓學生明白: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激發(fā)學生修改作文的興趣,認識修改作文的必要性。
在作文的批改上,我們可以采用多元化評價,既省時,效率又高。比如,1.集體評議或小組互評。由于學生自己改別人的作文,因此積極性非常高,改到好文章便知道自己的不足,改到差的則能指出作文的缺點,這樣做,學生批改文章時往往很詳細,很具體,等于重寫了一篇作文。2.四讀自評。在“四讀自評”中要做到:(1)大聲的讀。可改錯字,不通順的句子。(2)默讀。可改詞語。(3)瀏覽??筛奈恼碌拈_頭、結尾、布局結構。(4)有感情地朗讀。可作潤色修飾。3.賞析。包括內容和主題的賞析,語言特色的賞析,寫作手法的賞析等。對待學生的批改,教師應以淘金的眼光捕捉其中的閃光點。學生修改的精妙的地方,應用肯定的符號給予表揚,也可以作為范例評講。
對于作文的指導,老師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不同性格的學生、不同家庭環(huán)境的學生,他的語言風格,思想觀點,會有所不同。我們要尊重孩子發(fā)自內心的表達,不要劃歸統(tǒng)一的標準,只要言之有理,積極向上,都可以鼓勵。我們的批語要言簡意賅,一針見血,情真意切。讓學生見到批語,就看到了老師對他的“作文”是認真的,是用心在給他修改,在跟他交流,在體會到老師對自己的“作文”成果尊重的同時,更能體會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愛,和對自己點滴進步的肯定。這個過程,是“師生之愛”,相互交流的過程。
總之,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平時就要引導學生用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去觀察現(xiàn)象、體驗生活,培養(yǎng)學生隨時觀察的習慣,在生活的體驗中去發(fā)現(xiàn)生活的真、善、美。引導學生通過實踐體驗把自己最深刻的感悟用文字表達出來,要多用激勵性的評語,使他們嘗到寫作的甜頭,這樣不但充分調動學生寫好作文的積極性,也能提高學生的認識,從而達到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目的。
小學語文作文指導論文篇二
小學語文試卷中作文占據(jù)三分之一的分數(shù),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作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jù)重要的位置。但是在實際的作文指導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小學作文教學中存在很多的問題,比如學生的作文內容空洞,沒有創(chuàng)新,言無它物等。長此以往,陷入了學生怕寫作文,教師怕教作文的怪圈,這樣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不利的。那么我們應該從何入手呢,我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指導。
1.聯(lián)系生活,積累作文素材
作文是記錄生活的文字憑證,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寫作的時候要重視指導學生在生活中取材,聯(lián)系生活實際,指導學生主動的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在現(xiàn)實生活中積累素材。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四年級教學生寫觀察日記的時候,我們可以在學習寫作之前,讓學生放學后回家觀察母親做飯的過程,然后寫一篇作文。讓作文來源于生活、取之于生活、反應于生活。這樣,就不會出現(xiàn)學生的作文空洞,內容沒有新意的情況了。
2.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
作文離不開想象,教師要善于喚起學生正確的再造想象和調動學生的創(chuàng)造想象。常見的想象語句運用方法有比喻式、夸張式、溯源式、再造式、幻想式、向往式等。如要求學生寫作文《我的媽媽》,可從母親的皺紋中想到這是歲月刻下的痕跡,想到母親的含辛茹苦蘊含在皺紋與汗水之中。由此通過回憶想象寫出具體事例,如穿上母�H密密而縫的布鞋,感到溫暖一點一點滲上心頭,母親用她至高無上的愛撐起一把溫馨傘,為自己遮風擋雨,等等,這便突破了一般的回憶記敘手法。
3.要在長期的課內外閱讀中積累優(yōu)美詞句
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在閱讀中進行有效的語言積累,豐富自己的大腦倉庫,這樣才能在寫作時文如泉涌,下筆如神。沒有語言積累,學生的作文將是"茶壺里煮餃子――有貨倒不出",內心有情而不能抒發(fā)。所以我們要鼓勵學生廣泛閱讀課外書籍,多讀書,讀好書,不斷獲取間接經驗,積累語言。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優(yōu)美的文章和片段,這是寫作教學的好材料。課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語言生動形象,易感易學,很適合學生閱讀。對于這些課文,我們應該讓學生多讀多記,必要時背下來,積累的東西多了,到寫作文時語言就會像涓涓細流,自然而然地從筆下"流淌"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