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學習的一般性方法
高中政治學習的一般性方法
在高中的政治學習中,我們應該怎么樣去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來提高我們的學習成績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高中政治學習的一般性方法以供大家閱讀。
高中政治學習的一般性方法
(一)關于預習
預習是無師自通的橋梁,是思維習慣形成的助推器。它能夠增加上課的目的性,提高時效性;還能培養(yǎng)自學能力,形成自主學習自主發(fā)展的能力??煞譃檎n前預習和階段性預習,粗預習和精預習。搞好預習首先“要做好筆記”。預習時應該在書上做出眉批,在筆記本上列出提綱和寫出聽課要注意的問題,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其次要“規(guī)定一些常用符號”(如△、☆、*等)來提示自己,以達到在學習和復習中提醒自己注意,便于向老師提問或者避免遺漏知識和犯同樣的錯誤;再次,要“勤思善想”,也就是發(fā)現(xiàn)問題。預習的關鍵要善于“想”,即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如 “新舊課之間有什么關系”、“和過去的什么知識類似”“能闡釋哪些熱點問題”等等,這一過程中有利于培養(yǎng)了同學們的思維品質;最后,要“持之以恒”。搞好預習還必須有決心、恒心、自信心。要把“課前預習”這個起始階段搞得深入、扎實,使之在整個學習過程的良性循環(huán)中起到基礎性的作用。當然,學習不是一蹙而就的,還需要堅持一定時期才能見到效果。
(二)關于上課
上好課是學習的重要階段,是提高成績和培養(yǎng)能力的瓶頸。上課的關鍵是“專心”。“心”專在哪里?一般來說專在看(書,黑板,屏幕),聽(老師講解和同學們發(fā)言),積極參與(積極動腦與老師形成零距離互動、將你預習時確定的聽課重點與老師的講解結合起來)
“看、聽、參與”等形式有所不同,但共同的東西就是都必須動腦,這是貫穿整個上課全過程中的一條主線,也是衡量專心不專心的唯一標志。主動思考要求 ①注意知識的積累②增加感性材料的儲備③學會一些思維方法(如分析、綜合、比較、抽象、具體化等)④將自己置身于教學情景之中。
(三)關于復習
學習具有實踐性、個體性、反復性的特點,反復性以及愛賓浩斯遺忘曲線要求學習過程應該及時復習。及時復習可以使知識的漏洞得到及時彌補,使對知識的理解得到升華,實現(xiàn)對知識的再認識,再提高,特別是使思維的深刻性得以發(fā)展。
復習包括:及時復習、階段復習、總復習。進行及時復習,應著重抓好以下個環(huán)節(jié):
①“憶”:即回憶學習了哪些知識,如本課的重點是什么、教師是如何分析和解決知識的、教學內容的知識網(wǎng)絡圖等等,要達到在大腦中要象放電影一樣能把它再現(xiàn)出來。
?、谧x:讀書、讀筆記并同回憶進行對照,這樣就不僅加深了記憶而且保證了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tǒng)性。
?、鬯迹喊研轮R進行歸納形成一個小系統(tǒng),讓知識各就各位。然后納入到所學知識的大系統(tǒng)中,形成一個知識網(wǎng)絡或知識坐標。復習的這幾個環(huán)節(jié)是統(tǒng)一不可分割的,學習中要把它們有機的結合起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靈活運用。不可孤立的強調一個方面,否則就達不到好的效果。
當然要想學好高中思想政治課,除了掌握上述一般方法以外,最重要的一點還要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培根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yǎng)一種良好的習慣。” 如果你渴望獲得較好的學習成績,就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英國哲學家艾蒙斯說:“習慣要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壞的主人。” 可見習慣有好有壞之分,好習慣會使人獲得成功和幸福,壞習慣會導致人生的失敗與不幸。因為好的習慣是成功的捷徑,壞的習慣卻將人帶入迷途。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按照學習高中思想政治課的一般方法和培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政治課的習慣并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夠從這種好習慣上獲取源源不斷的動力和精神財富,在好的學習方法的指導下,在學海中揚帆起航到達成功的彼岸!
有關 學好高中政治的六步法的推薦
1、大膽質疑,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質疑是思維的導火線,是學生的內驅力,是探索與創(chuàng)新的源頭。加強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即培養(yǎng)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的:“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俗話說“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因此,學生要學著不斷去質疑、釋疑,培養(yǎng)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在學習中,培養(yǎng)自己的科學思維能力,積極地鍛煉逆向思維,求異思維,發(fā)散思維,大膽懷疑,大膽想象,大膽創(chuàng)新,并能對某些共性的看法或結論提出質疑。
2、整體把握,理清課本內容層次
把繁雜、冗長的知識一層一層地進行梳理,猶如剝洋蔥一樣,將所學的知識梳理出層次,然后從整體上把握這些知識層次。將其組成一個有意義的整體,這就是所謂的“先放后收”。它可從兩個方面入手,從內容上,要求學生理出哪些是基本知識,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這些知識不僅要求學生找得出來,更要理解、記住它。從結構層次上,要求學生看書后,了解課本中講了幾個問題,先講什么,后講什么;這些問題又是從哪幾個層次和角度闡述的?列舉了哪些事例來論證的。這部分內容在整個知識體系中處于什么地位,與前面的知識有什么聯(lián)系等。
3、抓住線索,清晰知識的發(fā)展脈絡
如果知識是珍珠,那么線索就是將珍珠串起來的那根線。學生要去發(fā)現(xiàn)所學知識的線索,抓住了線索就抓住了所學知識的脈絡。在自學中要注意“三大問題”,即先講是什么,后講為什么或重要性,最后講怎么樣。
4、劃出關鍵詞,突出知識核心結點
線索是學習內容的“網(wǎng)”,關鍵詞則是這張網(wǎng)中的“結點”。在知識學習中,要求學生在加深理解的基礎上抓住某些“閃光詞”即關鍵詞,將知識高度壓縮在認知結構中,再應用時依據(jù)線索,快速檢索出關鍵詞,由此引出自己所學的知識。
5、簡要概括,把課本由厚變薄
這要求學生建立在整體把握課本的基礎上,領會其精神實質。可先對一節(jié)或一段內容進行歸納,用一兩句話,一兩個字概括。隨著學習歸納能力的提高,逐步發(fā)展為對一課,一章的概括,例如高三《思想政治》第一、二課內容壓縮為“國家”兩個字,由此引申出:國家的基本階級和階級關系;國家制度──民主;國家性質──國體;國家管理形式──政體;國家職能──對內對外職能:國家結構──我國的“一國兩制”等。
6、寫讀書筆記,進一步內化所學知識
學生自學完一框、一節(jié)或一課后,寫出自己的讀后感,體會,或者對課本進行評述,寫出眉批,如果能長此以往,堅持下去那就真正達到了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來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學生的理論水平及運用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得到較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