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復習的六大方法技巧
數(shù)學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對學生來說。初二學生的數(shù)學復習方法及其技巧有哪些?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數(shù)學復習的六大方法技巧,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
數(shù)學復習的六大方法技巧
1、做好預習:
單元預習時粗讀,了解近階段的學習內容,課時預習時細讀,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對難以理解的概念、公式和法則等要做好記錄,以便帶著問題聽課。
2、認真聽課:
聽課應包括聽、思、記三個方面。聽,聽知識形成的來龍去脈,聽重點和難點,聽例題的解法和要求。思,一是要善于聯(lián)想、類比和歸納,二是要敢于質疑,提出問題。記,指課堂筆記——記方法,記疑點,記要求,記注意點。
3、認真解題:
課堂練習是最及時最直接的反饋,一定不能錯過。不要急于完成作業(yè),要先看看你的筆記本,回顧學習內容,加深理解,強化記憶。
4、及時糾錯:
課堂練習、作業(yè)、檢測,反饋后要及時查閱,分析錯題的原因,必要時強化相關計算的訓練。不明白的問題要及時向同學和老師請教了,不能將問題處于懸而未解的狀態(tài),養(yǎng)成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
5、學會總結:
馮老師說:“數(shù)學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知識間的聯(lián)系非常緊密,階段性總結,不僅能夠起到復習鞏固的作用,還能找到知識間的聯(lián)系,做到了然于心,融會貫通。
6、學會管理:
管理好自己的筆記本,作業(yè)本,糾錯本,還有做過的所有練習卷和測試卷。馮老師稱,這可是大考復習時最有用的資料,千萬不可疏忽。
數(shù)學復習的三個階段策略
一、第一階段系統(tǒng)全面的復習
剛開始考生自然是要把全部的理論知識都復習一遍,優(yōu)化自己的知識系統(tǒng)結構。主要體現(xiàn)在理論知識的準確理解,熟悉和運用這些理論知識。而要證明自己是否掌握了理論知識,考生就可以證明一下哪些公式和定理,如果之后證明出來了,就說明自己還掌握的不錯。另外,書中的例題要能解出來,一些基本的解題方法也要掌握。這些全部都做到了考生才算全面系統(tǒng)的復習了。
二、第二階段就是題海訓練
經過了第一個階段的復習,考生的水平應該提上去了很多,但是仍然會存在一部分難點沒有克服。包括函數(shù)、不等式、四邊形、方程、三角形等等。那考生就得通過做題來鞏固這些知識點。而有效的方法就是分類進行專題訓練,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重點復習中檔綜合訓練題型,第二類是復習近幾年的中考題型。第三類就是以題組的方式進行復習,也就是同類型的題放在一塊復習。而在做題的過程中,考生可以利用一些解題的方法,達到解題的目的。例如,換元法、配方法、代入法、消元法、因式分解法、圖象法。當然也會學會辨識一些題型,包括開放題、操作題、探索題、情景題,這樣才能結合方法答題。
三、第三階段重點是模擬訓練
這一階段考生主要就是進行模擬訓練,通過幾套真題試卷強化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以及對基本知識進行再一次的復習,查漏補缺。那考生在每次模擬測試完之后,都要看看自己有沒有明顯的錯誤,包括邏輯上,知識點認識上面、解題策略上的錯誤等等。另外,自己給自己打分,看看每個步驟是否都完整。最后再去提煉數(shù)學解題的思想方法。總之就是先測試在評分,找不足,然后有改正過來,分數(shù)也就是這樣一步步提高的。
以上,就是中考數(shù)學三個階段的復習策略。希望考生們有所啟發(fā),成績穩(wěn)步提升。
數(shù)學學習十大技巧
1、配方法
所謂配方,就是把一個解析式利用恒等變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項配成一個或幾個多項式正整數(shù)次冪的和形式。通過配方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方法叫配方法。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配方法是數(shù)學中一種重要的恒等變形的方法,它的應用十分非常廣泛,在因式分解、化簡根式、解方程、證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數(shù)的極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經常用到它。
2、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就是把一個多項式化成幾個整式乘積的形式。因式分解是恒等變形的基礎,它作為數(shù)學的一個有力工具、一種數(shù)學方法在代數(shù)、幾何、三角等的解題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許多,除中學課本上介紹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還有如利用拆項添項、求根分解、換元、待定系數(shù)等等。
3、換元法
換元法是數(shù)學中一個非常重要而且應用十分廣泛的解題方法。我們通常把未知數(shù)或變數(shù)稱為元,所謂換元法,就是在一個比較復雜的數(shù)學式子中,用新的變元去代替原式的一個部分或改造原來的式子,使它簡化,使問題易于解決。
4、判別式法與韋達定理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屬于R,a≠0)根的判別,△=b2-4ac,不僅用來判定根的性質,而且作為一種解題方法,在代數(shù)式變形,解方程(組),解不等式,研究函數(shù)乃至幾何、三角運算中都有非常廣泛的應用。
韋達定理除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個根,求另一根;已知兩個數(shù)的和與積,求這兩個數(shù)等簡單應用外,還可以求根的對稱函數(shù),計論二次方程根的符號,解對稱方程組,以及解一些有關二次曲線的問題等,都有非常廣泛的應用。
5、待定系數(shù)法
在解數(shù)學問題時,若先判斷所求的結果具有某種確定的形式,其中含有某些待定的系數(shù),而后根據(jù)題設條件列出關于待定系數(shù)的等式,最后解出這些待定系數(shù)的值或找到這些待定系數(shù)間的某種關系,從而解答數(shù)學問題,這種解題方法稱為待定系數(shù)法。它是中學數(shù)學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6、構造法
在解題時,我們常常會采用這樣的方法,通過對條件和結論的分析,構造輔助元素,它可以是一個圖形、一個方程(組)、一個等式、一個函數(shù)、一個等價命題等,架起一座連接條件和結論的橋梁,從而使問題得以解決,這種解題的數(shù)學方法,我們稱為構造法。運用構造法解題,可以使代數(shù)、三角、幾何等各種數(shù)學知識互相滲透,有利于問題的解決。
7、反證法
反證法是一種間接證法,它是先提出一個與命題的結論相反的假設,然后,從這個假設出發(fā),經過正確的推理,導致矛盾,從而否定相反的假設,達到肯定原命題正確的一種方法。反證法可以分為歸謬反證法(結論的反面只有一種)與窮舉反證法(結論的反面不只一種)。用反證法證明一個命題的步驟,大體上分為:(1)反設;(2)歸謬;(3)結論。
反設是反證法的基礎,為了正確地作出反設,掌握一些常用的互為否定的表述形式是有必要的,例如:是/不是;存在/不存在;平行于/不平行于;垂直于/不垂直于;等于/不等于;大(小)于/不大(小)于;都是/不都是;至少有一個/一個也沒有;至少有n個/至多有(n一1)個;至多有一個/至少有兩個;唯一/至少有兩個。
歸謬是反證法的關鍵,導出矛盾的過程沒有固定的模式,但必須從反設出發(fā),否則推導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推理必須嚴謹。導出的矛盾有如下幾種類型:與已知條件矛盾;與已知的公理、定義、定理、公式矛盾;與反設矛盾;自相矛盾。
8、面積法
平面幾何中講的面積公式以及由面積公式推出的與面積計算有關的性質定理,不僅可用于計算面積,而且用它來證明平面幾何題有時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運用面積關系來證明或計算平面幾何題的方法,稱為面積方法,它是幾何中的一種常用方法。
用歸納法或分析法證明平面幾何題,其困難在添置輔助線。面積法的特點是把已知和未知各量用面積公式聯(lián)系起來,通過運算達到求證的結果。所以用面積法來解幾何題,幾何元素之間關系變成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只需要計算,有時可以不添置補助線,即使需要添置輔助線,也很容易考慮到。
9、幾何變換法
在數(shù)學問題的研究中,,常常運用變換法,把復雜性問題轉化為簡單性的問題而得到解決。所謂變換是一個集合的任一元素到同一集合的元素的一個一一映射。中學數(shù)學中所涉及的變換主要是初等變換。有一些看來很難甚至于無法下手的'習題,可以借助幾何變換法,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另一方面,也可將變換的觀點滲透到中學數(shù)學教學中。將圖形從相等靜止條件下的研究和運動中的研究結合起來,有利于對圖形本質的認識。
幾何變換包括:(1)平移;(2)旋轉;(3)對稱。
10、客觀性題的解題方法
選擇題是給出條件和結論,要求根據(jù)一定的關系找出正確答案的一類題型。選擇題的題型構思精巧,形式靈活,可以比較全面地考察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從而增大了試卷的容量和知識覆蓋面。
填空題是標準化考試的重要題型之一,它同選擇題一樣具有考查目標明確,知識復蓋面廣,評卷準確迅速,有利于考查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和計算能力等優(yōu)點,不同的是填空題未給出答案,可以防止學生猜估答案的情況。
要想迅速、正確地解選擇題、填空題,除了具有準確的計算、嚴密的推理外,還要有解選擇題、填空題的方法與技巧。下面通過實例介紹常用方法。
(1)直接推演法:直接從命題給出的條件出發(fā),運用概念、公式、定理等進行推理或運算,得出結論,選擇正確答案,這就是傳統(tǒng)的解題方法,這種解法叫直接推演法。
(2)驗證法:由題設找出合適的驗證條件,再通過驗證,找出正確答案,亦可將供選擇的答案代入條件中去驗證,找出正確答案,此法稱為驗證法(也稱代入法)。當遇到定量命題時,常用此法。
(3)特殊元素法:用合適的特殊元素(如數(shù)或圖形)代入題設條件或結論中去,從而獲得解答。這種方法叫特殊元素法。
(4)排除、篩選法:對于正確答案有且只有一個的選擇題,根據(jù)數(shù)學知識或推理、演算,把不正確的結論排除,余下的結論再經篩選,從而作出正確的結論的解法叫排除、篩選法。
(5)圖解法:借助于符合題設條件的圖形或圖像的性質、特點來判斷,作出正確的選擇稱為圖解法。圖解法是解選擇題常用方法之一。
(6)分析法:直接通過對選擇題的條件和結論,作詳盡的分析、歸納和判斷,從而選出正確的結果,稱為分析法。
初中數(shù)學學習方法總結
一、初中數(shù)學學習的一般方法:
1.突出一個“勤”字(克服一個“惰”字)
數(shù)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聰明在于學習,天才在于勤奮”
我們在學習的時候要突出一個勤字,克服一個“懶”字,怎么突出“勤”字
,怎么個勤法,答案是要做到五勤:“耳勤”“眼勤”(耳朵聽,眼睛看,接受信息)“口勤”(討論,回答問題,而不是講話)“腦勤”(善于思考問題,積極思考問題——吸收、儲存信息)那是不是做到以上四點就行了呢?不是。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是“手勤”(動手多實踐,不僅光做題,還要嘗試做模型,用到實踐中去)
2.學好初中數(shù)學還有兩個要點:
一要(動手),二要(動腦)。
動腦就是要學會觀察分析問題,學會思考,不要拿到題就做,找到已知和未知想象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多問幾個為什么。動手就是多實踐,多做題,要“題至少不離腦”,“動腦又動手,才能最大地發(fā)揮大腦的效率”
3.做到“三個一遍”
大家聽過“失敗是成功之母”和“重復是學習之母”嗎?
培根(18-19世紀英國的哲學家)——“知識就是力量”
“重復是學習之母”
如何重復,我給你們解釋一下:
“上課要認真聽一遍,動手推一遍,想一遍”
“下課看一遍”,“考試前再回憶一遍”
4.重視“四個依據(jù)”
讀好一本教科書——它是教學、中考的主要依據(jù);
記好一本筆記——它是教師多年經驗的結晶;
做好做凈一本習題集——它能使知識拓寬;
記好一本心得筆記,最好每人自己準備一本錯題集,老師的經驗旁證了錯題集對突破數(shù)學瓶頸有奇效
二、分課前、課上、課后三個方面來談一談數(shù)學的學習。
1.課前做什么,預習。預習些什么內容呢?如何預習?第一,要看課本,看課本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例題,對這部分內容要做到理解。第二,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礎上完成課后的隨堂練習。預習的過程中有不懂的地方,要在書上做好記號,上課時就要著重聽這部分內容;如果內容簡單,自己能理解,那上課時就要聽老師是如何講解的,和自己對照一下,看看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確,或者看看有沒有其他的更簡單的解題思路
2.課上做什么,認真聽講。聽課是學習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準確的掌握所學知識的關鍵。那么上課該如何認真聽講,聽什么。第一、帶著在預習中未懂的問題聽課,注意力集中,盡可能把疑點在課中解決。
第二,對于在預習中認為弄懂了的問題,主要聽老師的講解是否和自己的理解一致,糾正自己在預習中對一些知識的片面理解或錯誤理解。
第三,在預習中沒有弄懂的問題,通過老師講懂了或還有疑問,要在課堂上把關鍵的地方記下來,課后要及時進行向老師請教,弄懂、弄明白。
第四,在聽課中注意不能只聽問題的答案,關鍵是聽老師講解例題的解題思路,明白了解題思路,你是學會了做這一類題,而不是只是一道題。
例題是為鞏固數(shù)學知識而講,例題的作用是舉一反三。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一個老師帶著一個初一班,他每周都測驗他的學生,而且公開告訴他的學生,考題全部他上課講的例題。學生開始一片嘩然,90%的學生有信心拿滿分,只有班上幾個最差的學生不敢這么說,很快第一次測驗結果出來了,及格率48%,滿分率不到8%,第二次情況有所好轉,初一時這個班數(shù)學成績與同年級數(shù)學特長班平均分相差12.5分。初二時與數(shù)學班只差1.5分,比年級平均分高10分。初三畢業(yè),這個班幾乎與數(shù)學特長班沒有區(qū)別。
第五,注意聽老師在課堂中補充的例題,這些例題通常具有代表性,聽老師的解題思路,拓寬自己的知識,要學會自己可以動手解決這一類問題。
3.課后該怎么做,完成練習和作業(yè)。要學好數(shù)學,必須多做練習,但并不是題海戰(zhàn)術。只顧看書,而不做或少做練習,是不可能學好數(shù)學的。而一味的做題,而不顧解題方法,也是很難在學習上收到成效的。
做練習要在有充分的準備之后,認真獨立地完成。所謂有充分準備,就是要先復習今天所學的知識和老師補充的例題,把課本上的知識弄懂之后才能做練習。如果課本知識還有不懂之處,應先復習課文,詢問同學或老師,直至懂了之后再做練習。
所謂認真,是指對每個習題都要認真思考,對問題的每個細節(jié)都應思考清楚。注意養(yǎng)成一個全面細致地思考問題的習慣。這種良好習慣一旦養(yǎng)成,它會在你的一生中大有益處。另一方面,要認真演算,注意解答表述的條理性和解題格式的規(guī)范性。許多同學常常在考試中馬虎出錯,究其根源,必然形成馬馬虎虎的壞習慣。而“馬虎”會長久地帶來危害,這種壞習慣一旦養(yǎng)成,十分頑固,很難克服。
所謂獨立完成作業(yè),就是要靠自己的能力完成作業(yè)。因為做練習的目的,一是鞏固所學知識,二是檢查對知識的理解是否正確,培養(yǎng)和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要敢于啃難題。遇到難題一定要反復仔細推敲條件,深入思考,在山窮水盡、自己能力確實承受不了的情況下,問問別人是可以的,不要一覺得難,就不想做了。當然,做難題要耗費較長的時間。有些同學以為這樣做不合算,不如問問省事,這種想法是不全面的。其實,帳得算兩筆,比如你由于解難題耗費的時間較長聯(lián)想過很多知識,設想了很多解法,都失敗了,似乎收獲是“零”,但事實上,你獲得了大量的“副產品”,而這“副產品“的價值會遠遠大于本題目的價值。因為,由于解題的迫切需要聯(lián)想了很多知識,恰好是對這許許多多知識積極的復習;你想出了很多方法,雖然沒有能解決這個題目,但它是很好的思維訓練,對提高思維能力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況且這一個個方法很可能在解決其他題目上奏效。大數(shù)學家希爾伯特把“費爾馬大定理”這道難題叫做“能下金蛋的母雞”。正是因為有很多數(shù)學家在攻克“費爾馬大定理”的失敗中,發(fā)現(xiàn)和開創(chuàng)了許多新的數(shù)學領域,大大地推進了數(shù)學的發(fā)展。
做過的題目希望大家一段時間(一周之類)要消化,對于這類題目的解題方法要掌握,爭取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在練習當中,我認為“做”是次要的,而“思”是主要的。出錯的地方也正是我們學習中最薄弱的地方,把這些地方弄懂弄通,避免在同一地方摔倒二次,這比把十道習題演算正確收效也許更大一些。
4.復習與總結。每學完一章,要及時做好階段復習。階段復習要圍繞每一節(jié)知識的重點、難點,閱讀教材、聽課筆記、練習本,從中提煉出本章的知識重點和難點,特別對于曾不大懂和理解錯誤或不夠深度的地方,要著重復習鞏固。凡是在作業(yè)或測驗中不會做或做錯了的題目,在階段復習中要獨立做一遍,檢查一下對這些題目自己是否已經掌握。有些同學多次在某一類問題上出現(xiàn)錯誤,或曾不會做的題目,再考時仍不會做,正是沒有完成復習任務的結果。較難的知識與題日,不僅難做、難理解,而且很容易忘。反復復習的本身,則是與遺忘作斗爭的有效方法。階段總結是十分必要的,通過階段復習,應該有較大的提高。華羅庚有句名言:“讀書要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階段總結,正是要完成由厚到薄的過程。總結要提煉出每一章知識的重點、難點,每一小節(jié)知識的重點與本章知識重點的聯(lián)系,做出條理性的歸納和概括,從而積累解題經驗,提高分析解題的能力。
5.課外自學與研究。課外自學與研究的目的是擴大知識面,開闊眼界,掌握與積累思維方法和解題方法,進一步提高分析解題能力。圍繞所學的教材進度看一些課外參考書及數(shù)學雜志,作一些較新鮮或難度較大的習題。課外自學應該是有計劃地有節(jié)制地進行,不要影響以上環(huán)節(jié)的學習,更不要影響其它學科的學習。在課外自學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些新穎而有價值的習題、一些好地思維方法與解題方法,應該記下來,以便進一步學習掌握。
愛因斯坦說過:“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說廢話”。對于渴望成功的同學來說,艱苦的勞動與少說廢話是比較容易做到的,而正確的方法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摸索得出來的?!瓕W習方法因人而異,望大家,“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務使你擁有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初中生的學習方法及技巧
1、學習內容逐步深化、學科知識逐步系統(tǒng)化
學習的課程門類逐漸增加,內容也逐步加深
小學期間,學生的學習內容是比較簡單的,學科也相對簡化,主要學習語文、數(shù)學等最基礎的課程。語文主要是識字教育和簡單的聽說讀寫能力培養(yǎng);數(shù)學主要掌握基本的運算能力;其他方面只是接受一些直觀、感性的知識,并沒有細化了的完整的學科知識。老師的教學也更重趣味性和直觀性,而不是強調知識的完整體系。
進入中學以后,學習的內容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學習的課程門類逐漸增加,內容也逐步加深。語文、數(shù)學、英語這些小學曾學習過的課程,由直觀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識點變成了更為完整、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并更加突出能力要求;同時,物理、化學等課程相繼開設,歷史、地理、生物等人文社科知識也成為重要的學習內容。這些學科知識對于初中學生來說,都是必需的文化素質積累,這就使初中生的學業(yè)負擔客觀上大大增多了。老師的教學也越來越注重傳授知識的嚴密性和注重學生思維方法、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除要求學生識記大量的定義、原理等知識點外,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掌握運用知識的能力。
2、學習成績分化日趨激烈
初中生的學習成績波動很大,同時出現(xiàn)激烈的分化
學習量的增加和內容的不斷加深,加上初中學生心理的波動和生理的變化,使得初中生的學習成績波動很大,同時出現(xiàn)激烈的分化。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小學階段的學習成績和初中成績相關不大。根據(jù)有關專家的研究,在小學是學習尖子的學生,進入初中以后繼續(xù)保持領先的情況大大減少;相反,有些小學時被認為成績不好的學生,往往后來居上成為學習冒尖者。而初中階段的學習成績卻與高中學習呈明顯相關。
(2)初二年級往往出現(xiàn)比較明顯的學習“分化點”。一般來說,經過預初、初一的學習適應和調整,學習習慣和方法基本形成定勢,成績的差異逐漸明顯。尤其到了初二年級,隨著學習內容的加深,物理等自然科學課程相繼開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越來越高,智力在學習中的作用也表現(xiàn)得越來越突出,這時學習開始出現(xiàn)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好與差的差距被越拉越大的狀況。
(3)學習成績與付出的工夫所呈現(xiàn)的差異。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由于能夠合理地安排時間,方法得當,事半功倍,學習往往顯得輕松自如而依舊學有余力;學習較差的學生窮于應付,事倍功半,卻學得越來越吃力,學習變成了沉重的負擔。這種對待學習是否輕松的狀態(tài),是判斷學生學習潛力的重要依據(jù)。
3、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能力日顯重要
對初中學生的指導更多的應側重于學習方法和學習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
進入初中以后,學生在學習上的獨立性逐步增強。課堂教學中,教師比較注意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課堂教學外,學生更多的需要自覺地獨立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而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對孩子學習的直接幫助也逐漸減少,不少家長也因為孩子學習難度的增加而顯得力不從心。因此,自學能力的強弱對學習成績的影響明顯增強,學習依賴性強的學生成績往往每況愈下。家長應該及時指導學生充分利用小學階段已經形成的良好學習習慣,使他盡快適應初中學習的要求,并幫助其形成初中階段相對獨立的學習能力。對學生的指導更多的應側重于學習方法和學習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
4、學習的自覺性和依賴性、主動性和被動性并存
小學階段的學習,在學校里,主要依賴老師的安排,老師可以說是無所不包、無所不管;在家里,也大都是在家長的督促下完成學習任務的。小學生的學習還缺乏明確的目標和自制能力,所以,帶有明顯的依賴性和被動性,一旦離開教師和家長,不少學生往往會覺得茫然不知所措,無法自覺的安排學習。
相對來說,初中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有所增強,但是,在這方面學生之間存在顯著的差異。許多學生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還不能持久保持,教師和家長的管理稍有松弛,就會無法自制,把學業(yè)拋至腦后,從而導致學習成績的下降。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心理的變化,電腦游戲、武俠小說、通俗言情小說,乃至有些不健康的讀物都會對學生產生極大的誘惑,成為影響學習的因素。有些學生自制能力比較脆弱,還會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嚴重影響學習。自覺性、主動性比較強的學生就能保持相對持久和穩(wěn)定的學習狀態(tài)??傮w看來,初中生還處在自覺性和依賴性、主動性和被動性并存的年齡。家長要注意經常幫助孩子排除干擾,引導他們形成良好的興趣,明確學習的目標,使他們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得以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