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老師講解的語文知識點總結
非淡泊無以明智,非寧靜無以致遠。心態(tài)一定要平靜,在每一次考試認真對待,好不驕傲,差不氣餒,關鍵在于憑心而論你努力了就行了。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高三老師講解的語文知識點總結,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三老師講解的語文知識點總結1
1、字詞
芙蓉、慷慨、青青子衿、嘉賓、阡陌
羈鳥、樊籠
2、文學常識
《古詩十九首》選自南朝梁蕭統(tǒng)《文選》,是東漢末年文人五言詩的選輯。并非一人所作,從內容看,主要寫的是作者的失意和哀傷,寫游子、思婦的離愁和相思。由于作者文化素養(yǎng)較高,又繼承了《詩經》和《楚辭》的傳統(tǒng),吸收了漢樂府的營養(yǎng),所以不但善于運用比興,而且創(chuàng)造出一種獨特的風格,藝術成就很高,被稱為“五言之冠冕”。
曹操,字孟德,東漢人。三國魏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他“外定武功,內興文學”,是建安(漢獻帝年號)文學的開創(chuàng)者和組織者,其詩直接繼承漢樂府民歌的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他的創(chuàng)作一方面反映了社會的動亂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現(xiàn)了統(tǒng)一天下的理想和壯志,具有“慷慨悲涼”的獨特風格。這種風格被稱為“建安風骨”或“魏晉風骨”。、“秋風蕭瑟,紅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迸c“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笔遣懿俚摹队^滄海》和《龜雖壽》中的名句。
陶淵明,東晉詩人。一名潛,字元亮,稱靖節(jié)先生,又自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的隱士,不滿于官場的黑暗,“不為五斗米折腰”,隱居農村。從彭澤令職位上隱退,這一年他41歲,以后終老農村,死后世人稱他為“靖節(jié)先生”。陶淵明開創(chuàng)了田園詩一體,為古典詩歌開辟了一個新的境界。他亦有、“隱逸詩人”之稱。
高三老師講解的語文知識點總結2
1.字音識記
倒涎(xián)錙(zī)銖(zhū)岑(cén)寂付梓(zǐ)王嬙(qiáng)憎(zēng)惡尺牘(dú)沒鏃(zú)
嚼(jiáo)咬文嚼字(jiào)倒嚼(jué)咀嚼
漂(piào)漂亮(piǎo)漂洗(piāo)漂泊
乘(chéng)上乘(shèng)千乘之國
藉(jí)狼藉(jiè)蘊藉
雋(juàn)雋永(jùn)雋秀
鮮(xiān)鮮活(xiǎn)寡廉鮮恥
2.字形辨識
輯(jí)輯錄揖(yī)作揖楫(jí)舟楫緝(jī)通緝
牘(dú)案牘犢(dú)牛犢瀆(dú)瀆職黷(dú)窮兵黷武櫝(dú)買櫝還珠
蟬(chán)蟬聯(lián)嬋(chán)嬋娟憚(dàn)肆無忌憚殫(dān)殫精竭慮
涓(juān)涓涓細流娟(juān)娟秀絹(juàn)手絹
3.詞語釋義
援例:引用成例。援,引用。
流弊:滋生的或相沿而成的弊端。
點鐵成金:神仙故事中說仙人用手指一點使鐵變成金子。比喻把不好的作品改好。
學富五車:形容書讀得多,學問淵博。
才高八斗:形容富有文才。謝靈運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p>
殺青:古人著書寫在竹簡上,為了便于書寫和防止蟲蛀,先把青竹簡用火烤干叫殺青。后泛指寫定著作。
尺牘:書信。古代書簡約長一尺,故名。
索然無味:也寫作“索然寡味”,形容乏味,沒有興趣的樣子。
4.詞語辨析
斤斤計較·錙銖必較
斤斤計較:形容過分計較微小的利益或無關緊要的事情。
錙銖必較:對極少的錢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計較。
順暢·通暢
順暢:順利通暢,沒有阻礙。
通暢:(1)運行無阻。(2)(思路、文字)流暢。
簡潔·簡捷
簡潔:(說話、行文等)簡明扼要,沒有多余的內容。
簡捷:(1)直截了當。(2)簡便快捷。
幻覺·錯覺
幻覺: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沒有外在刺激而出現(xiàn)的虛假的感覺。
錯覺:由于某種原因引起的對客觀事物的不正確的知覺。
高三老師講解的語文知識點總結3
一、重點詞語解釋
1、賈人夏則資皮(積蓄,儲備。這里作"準備")
2、吊有憂(慰問)
3、當室者死(指嫡子,正妻所生的長子)
4、支子死(庶子,指妾所生的兒子)
5、踐辭曰(推辭)
6、越四封之內(疆界)
7、其有敢不盡力者乎(副詞,表詰問,同"豈",難道)
8、旅進旅退(俱,共同)
9、果行,國人皆勸(果決地)
10、孰是君也,而可無死乎?(誰)
11、是故敗吳于囿(因此)
12、無乃后乎("無乃……",恐怕……吧)
二、通假字(寫出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釋)
1、將帥二三子以蕃(帥通"率")
2、令壯者無取老婦(取通"娶")
3、將免者以告(免通"娩")
4、三年釋其政(政通"征")
5、國之孺子之游者,無不餔也(餔通"哺")
6、衣水犀之甲者億有三千(有通"又")
7、而摩厲之于義(摩厲通"磨礪")
三、一詞多義(解釋多義詞)
1、知: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知道)
如寡人者,安與知恥(感到,覺得)
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管理,主持)
孰為汝多知乎(通"智")
2、復:山重水復疑無路(繁復)
其有敢不盡力者乎,請復戰(zhàn)(再)
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恢復)
3、既:既而兒醒,大啼(不久)
譬如蓑笠,時雨既至,必求之(已經)
將軍既帝室之胄(既然)
4、勸:果行,國人皆勸(鼓勵)
勸君更進一杯酒(勸說)
5、遂:自殺未遂(成功)
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于是)
遂使之行成于吳(終于)
遂滅吳(就)
6、當:當室者死,三年釋其政(掌管)
木蘭當戶織(面對)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到了)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阻擋,把守)
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必定)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將)
三、特殊句式(指出各句的句式)
1、越王勾踐棲于會稽山上(介賓短語后置)
2、何后之有(賓語前置)
3、執(zhí)其手與之謀(省略)
4、夫吳之與越也,仇讎敵戰(zhàn)之國也(判斷句)
5、十年不收于國(介賓短語后置)
6、四方之士來者,必廟禮之(省略)
7、國之孺子之游者,無不餔也(定語后置,判斷句)
8、此則寡人之罪也(判斷句)
四、詞類活用(解釋活用詞,并指出其用法)
1、非其夫人之所織則不衣(名作動,穿)
2、四方之士來者,必廟禮之(名作動,以禮相待)
3、昔者夫差恥吾君于諸侯之國(意動,以……為恥)
4、潔其居,美其服,飽其食(使動,使……潔)
5、又郊敗之(名作狀,在郊外)
6、宦士三百人于吳(名作動,做帝王的仆侍)
7、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使動,使……退卻)
五、古今異義詞(指出其古今異義)
l、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yǎng)而擇也
古義:得力的幫手今義:幫兇
2、生丈夫,二壺酒
古義:男孩今義:女子的配偶
3、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古義:原野今義:黃河中下游地區(qū)
4、國人皆勸
古義:勸勉,勉勵今義:勸說
六、難句翻譯
1、夫雖無四方之憂,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yǎng)而擇也
譯:即使沒有四邊入侵的外患,但是有謀略的大臣和勇猛的武將,也不能不加以培養(yǎng)教育來供挑選錄用。
2、茍得聞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譯:如果能夠聽到大夫您的計謀,有什么遲呢?
3、去民之所惡,補民之不足:
譯:不去做百姓所厭惡的事情,補做老百姓認為應該做而沒有做的事。
4、當室者死,三年釋其政:支子死,三月釋其政。
譯:嫡子死了的,免除他三年的賦稅;庶子死了的,免除他三個月的賦稅。
5、其達士,潔其居,美其服,飽其食,而摩厲之于義。
譯:那些明智達理的士人,使他的居所整潔,使他穿著漂亮,使他吃飽飯,和他們研究事物的義理。(在道義上和他切磋。)
6、昔者夫差恥吾君于諸侯之國:
譯:以前夫差讓我們國君在諸侯面前出丑。
7、孰是君也,而可無死乎?
譯:有哪個君主像這樣恩惠,可以不為他效勞嗎?
8、臣而思報君之仇,其有敢不盡力者乎?
譯:做臣子的想著要報國君的仇,難道有敢不盡力的嗎?
高三老師講解的語文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高三老師講解的語文知識點總結
上一篇:高三語文必拿下知識點歸納
下一篇:高三第二輪模擬考的語文知識點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