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古詩賞析技巧與練習題
小升初古詩賞析技巧與練習題
小升初中語文總是很難提高,尤其是詩歌鑒賞這個題型。其實對于詩歌的大意很多同學都是了解的,對于感情的基調(diào)也把握的很清晰,但是在回答問題時卻總是不夠力度,無法答全答對。對于結(jié)果稱霸的升學檢測中,這是一個令同學們感到頭疼的問題,小編整理了相關(guān)資料,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小升初古詩賞析技巧
一、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第一、詩歌的形象
1、詩歌的形象表現(xiàn)為對意象、意境、象征和隱喻等的解讀。
2、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3、意象:詩中表現(xiàn)詩人情思意趣的感性對象----構(gòu)建形象的主要因素。
4、意境:詩人思想感情與作品的生活圖景完美融合的產(chǎn)物。
第二、詩歌的語言
1、語音上:音樂之美。
2、語義上:精煉、形象、情意之美。
3、語法上:語序顛倒,詞語錯位,語句跳躍、成分省略等造成特殊的藝術(shù)效果。
4、語言風格和意義性:清新自然、明白曉暢、深沉委婉、熱情奔放、直樸清純、典雅文麗、輕靈飄逸;表層義、深層義(語境義、特殊義)。
第三、詩歌的表達技巧、表現(xiàn)手法
1、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動靜結(jié)合、虛實相生、直抒胸臆、委婉含蓄、欲揚先抑、照應(yīng)、象征、襯托、比興、聯(lián)想和想象。
2、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修辭方法及典故。
3、直接抒情:開宗明義、開門見山、畫龍點睛。
4、間接抒情:寫景抒情、詠物言志,懷古詠史、即事感懷。
二、分析法
第一、形象分析法
形象即意象,是作者在詩中選取的熔鑄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故應(yīng)注意詩中選取的事物。
第二、語言分析法
重點理解有感情色彩的詞句,有象征意義的詞、用典等。如:蘇軾的《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間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意象:缺月、疏桐、幽人、孤鴻、寒枝
感情語言:獨、飄渺、恨、寂寞、冷
象征語言:揀盡寒枝不肯棲
意境:孤獨、凄涼但又有堅定的信念。
第三、表現(xiàn)手法分析法
修辭、襯托、情景關(guān)系、對仗等。
第四、意境分析法
意境是作者通過豐富的想象,將思想感情與作品的生活圖景融為一體而形成的藝術(shù)境界,主要和作家的風格有關(guān)。
三、表述題解答技巧
第一、類別方面
詩詞曲;古體詩和近體詩;絕句和律詩;詠史詩、山水田園詩、詠物詩、邊塞詩、抒懷詩等。
第二、風格方面
豪放:恢宏闊遠、博大新奇
雄奇:雄偉勁健、奇絕峭拔
沉郁:深沉蘊積
直率:奔肆率直
婉約:曲柔細密、情調(diào)纏綿
含蓄:藏而不露
清新:清秀奇麗
風趣:幽默詼諧
第三、技巧方面
對比比較;映襯比較;虛擬寫實;象征暗示、托物寓意;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化用典故、以古說今;靜景動寫、以動寫靜;渲染烘托、直抒胸臆;開門見山
、卒章顯志;白描勾勒、濃墨重彩。
第四、修辭方面
辭格的運用:比喻、比擬、借代、夸張、雙關(guān)、對偶
句式的特點:倒裝、省略等
第五、情感方面
喜悅、甜蜜、愉悅、淡泊、憂郁、激昂、恬淡、閑逸、失望、寂寞、幽怨、曠達、高雅、憤懣、焦灼、纏綿
小升初語文詩詞鑒賞試題
詩詞鑒賞
《竹石》是一首題畫詩,作者鄭燮,號___①___,___②___代著名書畫家、詩人。本詩第一句用一個___③___字充分表現(xiàn)了竹子的 ___④___性格;第二句寫出了竹子的生命力___⑤___;后兩句中“千磨萬擊”“東西南北風”指的是_____⑥_______,進一步表現(xiàn)了竹子 ______⑦______的精神。
【答案】
?、侔鍢?②清 ③咬住 ④堅韌 ⑤頑強 ⑥磨難很多 ⑦堅定頑強
【解析】
這首題畫詩,作者詠的是竹石,但已不是對自然界竹石的一般描寫,而是蘊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作者以物喻人,實寫竹子,贊頌的卻是人。詩人屹立的青 山,堅硬的巖石為背景而基礎(chǔ),說竹子“咬定青山”,“立根破巖”,“千磨萬擊”。“堅韌又強勁”則正是這個歷經(jīng)風吹雨打的竹子和竹子所象征的人的真實寫 照。因此,可以說,詩歌通過歌詠竹石,塑造了一個百折不撓,頂天立地的強者的光輝形象。全詩清新流暢,感情真摯,語言雖然通俗但意義深刻而意味深長。
詩詞鑒賞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首詩被前人稱為杜甫“生平第一___①___詩”?!奥劇笔莀__②___的意思?!肮佘姟敝竉__③___。這首詩通過寫詩人 ______④______的感受,表達了廣大人民______⑤______,表達了作者______⑥______的感情。
【答案】
?、倏?②聽說 ③唐朝軍隊 ④喜欲狂 ⑤收復中原,統(tǒng)一疆土的愛國愿望 ⑥因多年戰(zhàn)亂被平息,疆土重新獲得同意而無比歡快。
【注釋】
(1)聞:聽說。 (2)官軍:指唐朝軍隊。
(3)劍外:劍門關(guān)以南,這里指四川。
(4)薊(jì)北:泛指唐代幽州、薊州一帶, 今河北北部地區(qū),是安史叛軍的根據(jù)地。
(5)涕:眼淚。
(6)卻看:回頭看。
(7)妻子:妻子和孩子。
(8)喜欲狂:高興得簡直要發(fā)狂。 (8)放歌:放聲高歌。
(9)須:應(yīng)當。
(10)縱酒:開懷痛飲。
(11)青春:指明麗的春天的景色。
(12)便:就的意思。
【解析】
這首詩集中地表現(xiàn)出了詩人聽見官軍收復河南河北的消息后一瞬間的感情,突出地寫了一個“喜”字。“喜”是貫穿全詩的主線。由聞喜訊而流喜淚,呈席態(tài),唱喜歌,思喜歸,喜始喜歸,情勢發(fā)展迅速,一貫到底,給人以強烈的喜不勝收情暢語快的感覺。
全詩只八句,只有首句敘事,其余皆抒情。通篇采用賦的手法。火山般熾熱的感情,借助賦的手法,痛快淋漓,一瀉千里,迅疾如飛,不僅真實地反映了詩人當時狂喜樂極的神態(tài),而且也感染了千百年來無數(shù)的讀者。如何直舒胸臆,這首詩堪稱絕唱,不愧為杜甫的“生平第一首快詩”!
詩詞鑒賞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是宋代__①____的一首吟詠___③___的詞,本詞上片寫___③___的夏夜,以鳥驚、______④______、_____⑤_______ 這些山村特有的音響,把______⑥______寫得生機勃勃;下片以輕云小雨、______⑦______和_____⑧_______的突然發(fā)現(xiàn), 表現(xiàn)_____⑨_______的樂趣。本詞流露出作者對____⑩________和對______?______。
【答案】
?、傩翖壖?②田園風光 ③月明風清 ④蟬鳴 ⑤蛙噪 ⑥黃沙道⑦天氣時陰時晴 ⑧舊游之地 ⑨夜行街道 ⑩豐收之年的喜悅 ?農(nóng)村生活的熱愛
【解析】
這首詞就是辛棄疾貶官閑居江西時的作品。上闕:重點寫晴朗的夜晚。詞人抓住“明月”、“清風”、“稻花”、“蛙聲”的特點,描繪了一個清朗、幽靜、豐收 在望的夜晚。詞人從視覺上以“驚鵲”“別枝”突出月光之明亮;從聽覺上以“半夜鳴蟬”反襯夜半清風之煦暖,以“說豐年”渲染“蛙聲”之渾厚雄壯熱鬧;從嗅 覺上以“稻花”飄來的芳香給人豐收的想象。簡短四句話,寥寥幾種事物的勾畫,一個清朗、幽靜、溫馨、恬淡、悅耳、豐收在望的喜人景象就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了。 凡是有農(nóng)村生活經(jīng)歷的人,似乎都可以從中體會到這一動人場景。
下闕:這里與上闕不同,上闕寫的是大環(huán)境,大背景,而這里詞人筆鋒一轉(zhuǎn), 由遠及近地敘寫眼前的驚喜,“七八個”說明月光明亮,可見的只有幾顆大而亮的星星在閃爍,可見夜之明朗?!皟扇c”說明雨點稀疏,一走而過而已,可見是隨 風而來的陣雨。然而,那也得避一避呀,于是想起原來這里曾經(jīng)有一個茅舍小店,此時卻看它不見,正在這“山重水復疑無路”之際,“路轉(zhuǎn)溪頭忽見”,拐過一道 彎路,走上小溪橋頭,那座茅舍小店忽然展現(xiàn)在詞人面前。欣喜若狂的程度仿佛就在我們眼前。
這首詞充分反映了詞人對豐收所懷有的喜悅和對 農(nóng)村生活的熱愛之情。明月清風,疏星稀雨,鵲驚蟬鳴,稻花飄香,蛙聲喧鬧,從視覺、聽覺、嗅覺等多種感官抒寫了夏夜的村野風光的幽美。全詞筆調(diào)靈活生動, 親切輕快,情景交融,優(yōu)美如畫,恬靜自然,生動逼真。是古典詞作中以農(nóng)村生活為題材少有的佳作。
詩詞鑒賞
1.《題西林壁》的作者是__①__代詩人____②____,前兩句寫了詩人從____③____、____④____不同的角度,處在 ___⑤_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⑧_____不同位置觀看的感覺。俗話說:“當局者迷?!痹娭心膬删湓娬f明了這個道 理?請寫下來: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偎?②蘇軾 ③正面 ④側(cè)面 ⑤遠⑥近 ⑦高 ⑧低 ⑨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注釋】
①題:書寫,題寫。 ②橫看:從正面看。 ④側(cè):側(cè)面。⑤各不同:各不相同。 ⑥不識:不能認識,辨別。 ⑦緣:因為;由于。⑧真面目:指廬山真實的景色,形狀。 ⑨此山:這座山,指廬山。
【解析】
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jīng)過九江,游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fā)逸興壯思,于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游詩。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 同”,實寫游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游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tài)的廬山 風景。后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游山的體會。為什么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 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游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這是一首哲理詩,但詩人不是抽象地發(fā)議論,而是緊緊扣住游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借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
詩詞鑒賞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是__①__朝大詩人____②____所寫。敘事的詩句是: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寫景的詩句是 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⑥_____。這首詩表達了詩人與好友的_____⑦_______。
【答案】①唐 ②李白 ③故人西辭黃鶴樓 ④煙花三月下?lián)P州⑤孤帆遠影碧空盡 ⑥唯見長江天際流 ⑦依依惜別之情
【注釋】
①黃鶴樓:中國著名的名勝古跡,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屬于長江下游地帶,傳說三國時期的費祎于此登仙乘黃鶴而去,故稱黃鶴樓。原樓已毀,現(xiàn)存樓為1985年修葺。②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②之:往、到達。 ③廣陵:即揚州。④故人:老朋友,這里指孟浩然。其年齡比李白大,在詩壇上享有盛名。李白對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稱之為“故人”。⑤辭:辭別。 ⑥下:順流向下而行。 ⑦碧空盡:消失在碧藍的天際。⑧煙花:形容柳絮如煙、鮮花似錦的春天景物,指艷麗的春景。⑨盡:盡頭,消失了。 ⑩碧空:一座“碧山”。唯見:只看見。天際:天邊,天邊的盡頭。天際流:流向天邊。
【解析】
這首詩是李白初居安陸時所作。出川未久,剛剛結(jié)束江南吳越之游的李白,這時結(jié)識了長他十二歲的孟浩然,兩人一見如故,在送孟浩然東下?lián)P州時,李白揮筆寫下了這首傳涌千古的杰作。
這首送別詩之所以能寫得如此雄渾壯闊,幽深高遠,除詩人的才賦外,還有其客觀上的原因。唐代黃鶴樓處于武昌西黃鶴磯上(今武漢長江大橋武昌橋頭),踞山 臨江,得形勢之要,登樓八面來風,憑欄可極目千里,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樓”的美譽。登臨送客,足可壯人襟懷,此其一。李白的江南之游結(jié)束未久,“煙花三月 下?lián)P州”,或許即有他自身的經(jīng)歷和感受,這時友人繼之而下吳越、之廣陵,自然會在喚起他關(guān)于廣陵的種.種記憶,因吳越江山在胸。使詩人的詩才橫貫吳楚,所以 能、表現(xiàn)出氣象萬千的景象,此其二。
李白二十歲后遍游蜀中名山,二十五歲又“仗劍去國,辭親遠游”,足跡幾遍中國東南,江漢平原的遼遠 壯闊,江南山水的纖巧秀麗與巴山蜀水的峻峭清雄形成鮮明的對照。看慣蜀中山水的李白,自然會對雄渾廣闊的自然景色有其敏銳的感受和準確的把握,此其三。李 白送孟浩然之廣陵時,風華正茂,對前途充滿信心和希望。因此才能把這首詩寫得神采飛揚。同在江夏、同是送別,他晚年所寫的一首《江夏別宋之悌》便顯得異常 凄婉。歷盡坎坷的李白,再也沒有“仰天大笑出門去”的神采,送別詩也一改舊時風貌,可見心境與詩境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此其四。
李白這首送別詩的意境,常為后代其他藝術(shù)形式尤其是電影藝術(shù)所借鑒,許多江邊送別的場面,都設(shè)計了征帆愈行愈遠,相送者愈登愈高,最后登上山頂?shù)乃托腥丝諏鞯溺R頭。由此亦可見這首詩藝術(shù)生命力之強盛。
詩詞鑒賞
《憶江南》是 ① 代詩人 ② 的作品。詞中有一句描寫江南美景的千古名句是 “ ③ , ④ ”,表達了作者對江南的 ⑤ 之情。
【答案】
?、偬?②白居易 ③日出江花紅勝火 ④春來江水綠如藍 ⑤思念
【注釋】
①憶江南:詞牌名,原名“望江南”,自從白居易作“憶江南”三首,本調(diào)改名為“憶江南。此外又名“夢江南”、“”望江梅、“”謝秋娘、“春去也”。分單調(diào)、雙調(diào)兩體,單調(diào)二十七字,雙調(diào)五十四字,平韻。本此為單調(diào)。
②諳:熟悉
【解析】
《憶江南》是白居易晚年退居洛陽時所作。是追憶、贊頌江南春日美景。以“江南好”開頭,總領(lǐng)全詞,是對江南美景脫口而出的直頌。詩人為什么對江南極為熟 悉,極為懷念呢?早在少年時期曾因避李希烈、朱泚的藩鎮(zhèn)之亂,隨家遷居江南,十四歲時常旅居蘇、杭二州,居江南達六年。登進士第后,又一度再游江南。五十 一歲至五十三歲作者又赴蘇、杭二州為刺史,前后留居江南有十年之久,因此“風景舊曾諳”一句是有豐厚的生活作為基礎(chǔ)的,也是極為深情的。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是詩人追憶江南美景中印象最深的事物,也是“江南好”具體形象的描繪。這兩句勾出了江南春景的特色,它為讀者展 開了一幅色彩絢麗的江南春景——火紅的太陽從東方冉冉升起,一片早霞倒映在江面上,上下輝映,光彩奪目;江邊帶著晨露的紅花是那樣鮮艷,這時朝陽把光輝涂 在江花上,那花真是“紅勝火”了。
春日的蓬蓬勃勃,美景的引人入勝,使詩人不由地迸出了“能不憶江南”這一句熱烈贊頌作為結(jié)語。此處是以反詰句式點出“憶江南”的主題。
詩詞鑒賞
《登飛來峰》這首詩中,詩人運用了____①___的手法告訴我們,千尋塔很高,詩人在這里講了一個傳說 “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只緣身在最高層”說明了______④_______的道理,正如王之渙的《登鸛 雀樓》中的詩句:“ 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p>
【答案】
①夸張 ②飛來山上千尋塔 ③聞?wù)f雞鳴見日升④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⑤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注釋】
①飛來峰:即浙江紹興城外的寶林山。唐宋時其上有應(yīng)天塔,俗稱塔山。古代傳說此山自瑯琊郡東武縣(今山東諸城)飛來,故名。②千尋:極言塔高。古以八尺為一尋,形容高聳。③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句意。④浮云:在山間浮動的云霧,暗喻奸佞的小人。⑤緣 :因為。 ⑥眼:視線。 ⑦塔:鐵塔。⑧最高層:最高處。又喻自己是皇帝身旁的最高決策層。⑨雞鳴見日升:雞鳴時可以望見太陽升起。
【解析】
詩人王安石在浙江鄞縣知縣任滿回江西臨川故里時,途經(jīng)杭州,寫下此詩。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時詩人只有三十歲,正值壯年,抱負不凡,正好借登飛來峰一抒胸臆,表達寬闊情懷,可看作實行新法的前奏。
這首詩與一般的登高詩不同。這首詩沒有過多的寫眼前之景,只寫了塔高,重點是寫自己登臨高處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遠”的哲理。這與王之渙詩“欲 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相似。前者表現(xiàn)一個政治變革家撥云見日、高瞻遠矚的思想境界和豪邁氣概,后者表現(xiàn)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績,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勵 之意。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迸c蘇軾“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一脈相承,表現(xiàn)技法極為相似,比喻“掌握了正 確的觀點的方法,認識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過現(xiàn)象看到本質(zhì),就不會被事物的假象迷惑?!倍K軾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們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 惑,是因為沒有全面、客觀、正確地觀察事物,認識事物。
詩詞鑒賞
《宿新市徐公店》中,詩人看到農(nóng)家院落的籬笆_____①______,樹木______②______,兒童在______③_______,“黃碟飛入菜花無處尋”的原因是_____④_______。
【答案】
①稀疏 ②茂盛 ③捉蝴蝶 ④都是黃色的
【注釋】
?、偎扌率行旃辏盒率校旱孛=裾憬〉虑蹇h新市鎮(zhèn)。新市又為宋代釀酒中心,政府在新市設(shè)酒稅官,由朱熹之子朱塾擔任。楊萬里迷戀新市西河口林立的酒。痛飲大醉。留住新市徐公店。徐公店,姓徐的人家開的酒店名。公:古代對男子的尊稱。②籬落:籬笆。 ③疏疏:稀稀疏疏。 ④徑:小路。⑤深:深遠。 ⑥樹頭:樹枝頭上。 ⑦未:沒有。⑧急走:奔跑。 ⑨陰:樹葉茂盛濃密。 ?黃蝶:黃色的美麗的蝴蝶。
【解析】
這首詩是描寫農(nóng)村早春風光的,詩人把景物與人物融為一體描繪,別有情趣。
第一句是純景物的靜態(tài)描寫。籬笆和小路,點明這是農(nóng)村,“籬落”是有寬度的,用“疏疏”指出它的狀態(tài),顯見其中有間隔,才能看見籬笆外面的山道?!耙粡?深”,表明山道只有一條,并且很長很長,延伸向遠方。寬廣的籬落與窄小的一徑相對照,稀稀疏疏與綿綿長長相對照,互相映襯,突出了農(nóng)村清新與寧靜。
第二句也是純景物的靜態(tài)描寫。路旁,樹枝上的桃花、李花已經(jīng)落了,但樹葉還沒有長得茂密,展示出農(nóng)村自然、樸素的風貌。第三句是人物動態(tài)描寫?!凹弊摺迸c“追”相結(jié)合,兒童們那種雙手撲撲打打,兩腳跌跌撞撞追蝶的興奮、歡快場面就歷歷在目了,反映了兒童們的天真活潑。
第四句,菜花是黃的,又是繁茂的一片,一只小小的蝴蝶,飛入這黃色的海洋里,自然是無處尋了。讀者可以想象,這時兒童們東張西望,四處搜尋的焦急狀態(tài),以及搜尋不著的失望情緒等等,更表現(xiàn)出兒童們的天真和稚氣。
本詩通過對春末夏初季節(jié)交替時景色的描寫,體現(xiàn)了萬物勃發(fā)的生命力。全詩所攝取的景物極為平淡,所描繪人物的活動也極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與人物相結(jié)合,動靜相間的寫作手法,成功地刻畫出農(nóng)村恬淡自然,寧靜清新的早春風光。
詩詞鑒賞
《春夜喜雨》這是一首___①___律詩,作者細致地刻畫了春雨的_____②______,詩中沒有一個___③___字, 卻表達了作者對春雨來得及時的_____④_____心情。
【答案】①五言 ②特點 ③喜 ④喜悅
【注釋】①錦官城: 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稱錦城。三國蜀漢管理織錦之官駐此,故名。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別稱。也代成都。②好雨:指春雨,及時的雨。 ③乃:就。 ④發(fā)生:催發(fā)植物生長,萌發(fā)生長。⑤潛:暗暗地,靜悄悄地。 ⑥潤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養(yǎng)。⑦野徑:田野間的小路。 ⑧俱:全,都。 ⑨江船:江面上的漁船。⑩獨:獨自,只有。 曉:清晨。紅濕處:指帶有雨水的紅花的地方。花重:花因沾著雨水,顯得飽滿沉重的樣子。
【解析】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公元761年(唐肅宗上元二年)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時寫的。此時杜甫因陜西旱災(zāi)來到四川定居成都已兩年。他親自耕作,種菜 養(yǎng)花,與農(nóng)民交往,因而對春雨之情很深,寫下了這首詩描寫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文章中雖沒有一個喜字,但四處洋溢著作者的喜?!洞阂瓜灿辍肥惆l(fā)詩人 對春夜細雨的無私奉獻品質(zhì)的喜愛贊美之情。
一二句“好”字含情,贊盛春雨?!爸獣r節(jié)”賦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來,春雨體貼人意,知曉時節(jié),在人們急需的時候飄然而至,催發(fā)生機。
首聯(lián)既言春雨的“發(fā)生”,又含蓄地傳達出作者熱切盼望春雨降臨的焦急心緒。頷聯(lián)顯然是詩人的聽覺感受。春雨來了,在蒼茫的夜晚,隨風而至,悄無聲息,滋 潤萬物,無意討好,唯求奉獻。聽雨情景作者體察得很細致,就連春雨灑灑,靜默無聲也被詩人聽出來了??梢姡@喜于春雨的潛移默化,詩人徹夜難眠。頸聯(lián)緊承 頷聯(lián),詩人唯愿春雨下個通宵,又恐突然中止,亦喜亦憂,推門而出,佇立遠眺,只見平日涇渭分明的田野小徑也融入夜色,漆黑一片,可見夜有多黑,雨有多密。 而江船漁火紅艷奪目,又反襯出春夜的廣漠幽黑,也從側(cè)面烘托出春雨之繁密。
尾聯(lián)系想象之辭,詩人目睹春雨綿綿,欣慰地想到第二天天亮的 時候,錦官城將是一片萬紫千紅的春色?;ㄖt艷欲滴、生機盎然正是無聲細雨潛移默化,滋潤洗禮的結(jié)果。因此,寫花實乃烘托春雨的無私奉獻品格。杜甫是按這 樣一條情感思路來構(gòu)思行文的:即盼雨——聽雨——看雨——想雨。俗話說,“春雨貴如油”,對于這珍貴如油的春雨,眾人皆盼,詩人亦然。而當春雨飄然降臨的 時候,詩歌意在盛贊春雨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崇高品質(zhì),這份對春雨的喜愛之情描繪得如此細膩逼真,曲折有致,讓人能感受到當時的情景,這不能不令人驚嘆杜 甫洞幽顯微,體物察情的藝術(shù)功力。此外,詩歌細節(jié)的捕捉和描繪也能體現(xiàn)詩人體物察情的優(yōu)長。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薄皾摗弊謹M人 化,摹春雨來間悄無聲息、無影無蹤的情態(tài),頗具情趣,誘發(fā)人們對春雨的喜愛之情?!皾櫋弊謧鬟_神,準確而生動地寫出了春雨滋潤萬物,靜默無聲的特點,既繪 形,又言情,形情皆備,精深獨妙。“花重錦官城”,著一“重”字,準確地寫出了經(jīng)受春雨一夜洗禮滋潤之后錦官城花朵紅艷欲滴,飽含生機的情態(tài),寄寓了作者 對春雨的盛贊之情。“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則又抓住典型細節(jié),工筆細描,精妙傳神地渲染出春雨迷蒙、色彩迷離的氛圍。杜甫的《春夜喜雨》無論在錘字煉 句方面,還是在意象的捕捉、細節(jié)的描寫方面,都體現(xiàn)了他體物察情,精細入微的過人之處。
《春夜喜雨》不僅切夜、切春,而且寫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現(xiàn)了詩人的、也是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
詩詞鑒賞
1.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這是《 ① 》中的名句,這首詩的作者是__②___代的_____③_______。這句詩中,他巧妙地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____④____比作 ____⑤____,使其成為詠物詩的典范之作。“詠”的意思____⑥_____,表達了_______⑦________的情感。它的前兩句是 “______⑧_______,_______⑨_______?!?/p>
【答案】①詠柳 ②唐 ③賀知章 ④春風 ⑤剪刀 ⑥贊嘆⑦作者對柳樹的贊美 ⑧碧玉妝成一樹高 ⑨萬套垂下綠絲絳
【注釋】①碧玉:碧綠色的玉。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綠的柳葉。②絲絳:絲線編成的帶子。這里形容隨風飄拂的柳枝。③妝:裝飾,打扮。
【解析】
這是一首詠物詩,通過贊美柳樹,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無限熱愛。
詩的前三句都是描寫柳樹的。首句“碧玉妝成一樹高”是寫整體,說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用“碧玉”形容柳樹的翠綠晶瑩,突出它的顏色美。第二句“萬 條垂下綠絲絳”是寫柳枝,說下垂披拂的柳枝猶如絲帶萬千條,突出它的輕柔美。第三句“不知細葉誰裁出”是寫柳葉,突出柳葉精巧細致的形態(tài)美。三句詩分寫柳 樹的各部位,句句有特點。而第三句又與第四句構(gòu)成一個設(shè)問句。“不知細葉誰裁出?”——自問;“二月春風似剪刀。”——自答。這樣一問一答,就由柳樹巧妙 地過渡到春風。說裁出這些細巧的柳葉,當然也能裁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創(chuàng)造力的象征。這首詩就是通過贊美柳樹,進而贊美春 天,謳歌春的無限創(chuàng)造力。
小升初古詩賞析技巧與練習題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