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腎衰竭能治好嗎
急性腎衰竭(ARF)是指腎小球濾過率突然或持續(xù)下降,引起氮質廢物體內儲留,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所導致各系統(tǒng)并發(fā)癥的臨床綜合征。以下是學習啦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于急性腎衰竭能治好嗎,一起來看看吧!
急性腎衰竭能治好嗎,解析
急性腎衰竭簡稱急腎衰,屬臨床危重癥。該病是一種由多種病因引起的急性腎損害,可在數小時至數天內使腎單位調節(jié)功能急劇減退,以致不能維持體液電解質平衡和排泄代謝產物,而導致高血鉀、代謝性酸中毒及急性尿毒癥綜合征,此綜合征臨床稱為急性腎功能衰竭。
急性的一般可以治好,如果延誤了治療時機,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就可能治不好,急性的通常是由于中毒、大出血、休克等引起的。
急性腎功能衰竭是臨床重危病,各種類型的ARF一旦形成,病死率較高,近年統(tǒng)計平均病死率在40%~50%。本病預后常與原發(fā)病性質、年齡,原有慢性疾患,腎功能損害的嚴重程度,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以及透析與否,有無多臟器功能衰竭和并發(fā)癥等因素有關。腎前性腎衰如適當治療多可恢復;腎性腎衰以急性腎小球腎炎預后最好;非少尿性急性腎衰預后較少尿或無尿型好;年齡越小預后越差,尤其合并泌尿系畸形或先天心臟病者;學齡兒童中以急進性腎炎預后最差。
要想使急性腎衰竭逆轉,必須首先明確急性腎衰竭的原因,針對不同的病應給予不同的病因治療,如發(fā)現急性腎衰竭有腎前性因素所致,則積極處理可望使腎功能得到恢復。
急性腎衰竭的治療方法
1.積極控制原發(fā)病因、去除加重急性腎損傷的可逆因素
急性腎損傷首先要糾正可逆的病因。對于各種嚴重外傷、心力衰竭、急性失血等都應進行相應的治療,包括擴容,糾正血容量不足、休克和控制感染等。停用影響腎灌注或腎毒性藥物。注意調整藥物劑量,如有可能檢測血清藥物濃度。
2.維持機體的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
(1)維持體液平衡在少尿期,患者容易出現水負荷過多,極易導致肺水腫。嚴重者還可出現腦水腫。應密切觀察患者的體重、血壓和心肺癥狀與體征變化,嚴格計算患者24小時液體出入量。補液時遵循“量入為出”的原則。每日補液量=顯性失液量+不顯性失液量-內生水量。如出現急性心力衰竭則最有效的治療措施是盡早進行透析治療。
(2)糾正高鉀血癥當血鉀超過6.0mmol/L,應密切檢測心率和心電圖,并緊急處理:10%葡萄糖酸鈣緩慢靜注;11.2%乳酸鈉靜脈注射,伴代謝性酸中毒者可給5%的碳酸氫鈉靜脈滴注;25%葡萄糖200ml加普通胰島素靜脈滴注;應用口服降鉀樹脂類藥物或呋塞米等排鉀利尿劑促進尿鉀排泄。如以上措施無效,盡早進行透析治療。
(3)糾正代謝性酸中毒如HCO3-低于15mmol/L,可根據情況選用5%碳酸氫鈉靜脈點滴,對于嚴重酸中毒患者,應立即開始透析治療。
(4)其他電解質紊亂如果體重增加,鈉應限制,若鈉正常,水不應限制。如出現定向力障礙、抽書、昏迷等水中毒癥狀,可給予高滲鹽水滴注或透析治療。對于無癥狀性低鈣血癥,不需要處理。糾正酸中毒后,常因血中游離鈣濃度降低,導致手足抽搐,可給予10%葡萄糖酸鈣稀釋后靜脈注射。
3.控制感染
一旦出現感染跡象,應積極使用有效抗生素治療,可根據細菌培養(yǎng)和藥物敏感試驗選用對腎無毒性或毒性低的藥物,并按eGFR調整劑量。
4.血液凈化治療
血液凈化在急性腎衰竭的救治中起到關鍵的作用,常用模式有血液透析、血液濾過和腹膜透析三大基本類型。對糾正氮質血癥、心力衰竭、嚴重酸中毒及腦病等癥狀均有較好的效果,近年來連續(xù)性腎臟替代療法(CRRT)的應用,是其死亡率大大下降。
5.恢復期治療
多尿開始時由于腎小球濾過率尚未完全恢復,仍應注意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控制氮質血癥,治療原發(fā)病和防止各種并發(fā)癥。大量利尿后要防止脫水及電解質的丟失,要及時補充。根據腎功能恢復情況逐漸減少透析次數直至停止透析。
急性腎衰竭的病因
急性腎衰竭的病因多種多樣,可分為腎前性、腎性和腎后性三類。腎前性ARF的常見病因包括血容量減少(如各種原因的液體丟失和出血)、有效動脈血容量減少、低心排血量、腎內血流動力學改變(包括腎臟血管收縮、擴張失衡)和腎動脈機械性阻塞等。
腎后性急性腎衰竭的病因主要是急性尿路梗阻。腎性急性腎衰竭是指腎實質損傷,常見的是腎缺血或腎毒性物質損傷腎小管上皮細胞(如急性腎小管壞死,ATN),也包括腎小球疾病、腎血管病和間質病變所伴有的腎功能急劇下降。
隨著發(fā)患者群及所處環(huán)境的不同,ATN的病因多種多樣,ATN常有感染、導致有效循環(huán)容量下降或血壓下降的各種因素、各種腎毒性藥物等誘因,ATN發(fā)生的易感人群包括存在基礎腎臟病、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高齡患者。以下重點介紹急性腎小管壞死。
急性腎衰竭能治好嗎相關文章:
1.急性腎衰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