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預防措施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好發(fā)于小兒的傳染病,近些年來在世界各國廣為流行。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guī)黻P于手足口病預防措施的文章,歡迎閱讀!
手足口病預防措施
1、做好疫情報告,及時發(fā)現(xiàn)病人,積極采取預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擴散。
2、做好晨間檢查,發(fā)現(xiàn)疑似病人,及時隔離治療。
3、對被污染過的日常用品、食具等應消毒處理,患兒糞便極其他排泄物可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被褥、玩具、毛巾等要在陽光下暴曬,保持室內(nèi)通風換氣。
4、在傳染病流行時,應做好環(huán)境衛(wèi)生、食品衛(wèi)生和個人衛(wèi)生。飯前便后要洗手,預防病從口入。
5、家長盡量少帶孩子到擁擠的公共場所,減少被感染的機會,還要注意幼兒的營養(yǎng)、休息,避免日光暴曬,防止過度疲勞,降低機體抵抗力。
6、中藥具有清涼解毒作用,如:板蘭根、大青葉、金銀花、貫眾等具有一定效果,可用水煎服。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好發(fā)于小兒的傳染病,近些年來在世界各國廣為流行。臨床為口腔內(nèi)、手、足部等部位發(fā)生皰疹,故面得此病名。它也是小兒常見的皰疹性疾病之一。全年均可有發(fā)病,但3~11月份多見,6~8月份為高峰期。這種病傳播速度極快,傳播范圍極廣,發(fā)病年齡可從4個月的嬰兒到30歲的成人,但以3歲以下的嬰兒幼發(fā)病率最高。這種病具有周期流行的規(guī)律,一般2~3年流行一次。我國近10年來有過兩次較大的滸。
治療手足口病采用中藥效果最好,一般用內(nèi)服藥和口腔涂藥相結合,無并發(fā)站者一周左右即可治愈預后良好。也可采用抗病毒藥物治療。按時工作對患兒預后至關重要。要定時讓患兒用溫水沖漱口腔;禁食冰冷或辛辣有刺激的食物,不要給予咸食,以免引起疼痛而拒食;飲食要易消化,吃一些清淡、質軟、溫性的飯菜,多喝溫開水;要讓患兒有足夠的休息;要保證患兒衣服清潔,避免皮疹感染。本人辨證治療本病多例,效果不錯。
治療方法
急性發(fā)作期 手、足、口腔粘膜滿布皰疹或潰瘍,疼痛、發(fā)熱煩燥,舌紅、苔白或黃,指紋青紫或脈數(shù)。證因外感時邪病毒,脾胃蘊熱淚盈眶郁蒸所致,治宜清熱瀉脾,解毒涼血,方用自擬清熱瀉脾飲。藥物組成:金銀花、蒲公英、黃芩各10克,連翹9克,野菊花、赤芍大青葉各12克,石膏15~30克。兼高熱有動風之亦者加羚羊角、蟬蛻;兼心米之熾盛者,合導赤散;若大便秘結者加大黃、生地黃苡仁;兼陰虛者加麥冬、知母;兼風熱犯肺者加桑葉、苦杏仁。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恢復期 熱退或微熱。皰疹逐漸消退,胃納欠佳等,此乃余邪未盡,治宜理脾助運,兼以清化。外方:谷芽、生意苡仁各15克,蟬蛻6克,鉤藤、淡竹葉各9克,甘草5克。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本病中藥古籍未有專門記載,但根據(jù)本病癥狀和特征,似屬于中醫(yī)“溫病”、“濕溫”、“時疫”等范疇,系實證、熱證,治療方法有疏風清熱、清心瀉火、清暑化濕、滋陰降米等。本人在臨床觀察本病除了手、足、口皮疹外,多兼發(fā)熱、口臭、流涎、拒食、煩躁、大便秘結或不暢,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或指紋紫滯等癥狀和體征。多為外感時邪病毒、內(nèi)有脾胃蘊熱所致治宜清熱瀉脾,解毒涼血。在急性期間用自擬方清熱瀉脾飲。本方有清熱解毒、涼血透疹、燥濕除煩之功。使用本方應注意病中即止,以防過用苦寒易傷脾胃,即在熱漸退、皮疹縮小、其他兼癥緩解時改用理脾助運兼以清化之藥物,務使祛邪不傷正,邪去正安。
預防措施 預防措施主要是隔離病兒,加強嬰幼兒衛(wèi)生保健,以減少感染機會,這一點對幼托機構來講非常重要。同時要注意居室內(nèi)空氣流通、溫度造宜。
看了“手足口病的預防措施”的人還看了
3.2017年春季預防手足口病知識 春季預防手足口病知識大全 手足口病...
4.手足口病的總結
手足口病的預防措施
上一篇:9個月寶寶手足口病初期癥狀
下一篇:手足口病好發(fā)的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