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立教——由錯別字引發(fā)的思考
以身立教——由錯別字引發(fā)的思考
上一周我結束了第四單元的教學,教學的效果差強人意。我以熱播的電視劇引出小說,成功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也激發(fā)了他們分析人物的興趣,這是我自鳴得意的地方。不過在語言的品味方面還是他們的弱項,我必須再接再厲。在此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個小插曲——教錯了一個詞,引發(fā)了我的思考,我想今后我對自己的教學態(tài)度會更加端正。
16課《山米與白鶴》中有一個詞“尷尬”,它著實讓我的處境很尷尬。
星期二在上16課第一課時的時候,我強調了課后字詞積累的易錯詞,其中就有尷尬兩字,我匆匆一瞥,就理所當然地在黑板上板書了出來,嘴里還強調到:“尷是九加監(jiān),尬是九加介。”學生們很用心地在記,我很滿意他們那一節(jié)課的表現(xiàn)。
第二課時講解完課文還剩下幾分鐘的時間,我讓他們自習,自己便走下講臺巡視。突然,旁邊一個女生小聲地問我:“老師,尷尬的偏旁到底是尢還是九呢?好像沒有九這個偏旁的?”剛一聽時我有點蒙,后來一想我寫了十幾年難道還有錯,于是陣陣有詞道:“怎么會沒有九這個偏旁呢?書上那是印刷體,看起來像尢而已,聽老師的沒錯。”那女生點了點頭,也沒再說什么。
放學后,我越想越不對勁,于是仔細地對照了課本上的尷尬與九的書寫,結果證明那并不是印刷問題。我心虛了,于是就把大大小小的字典拿了出來,仔細地查找,最終還是我錯了,而且確實沒有找到九這個偏旁。我不甘心,難道我這二十幾年來真的都寫錯了嗎?于是我就去問同事,把那一線希望寄托在她的身上。可是她的答案直接判了我死刑。
完了,怎么辦?都怪我太自以為是了,總教導學生要虛心,自己卻這樣粗心。該咋辦呢?不更正錯誤肯定是不行的,可是我該怎么說呢?心里真的很矛盾啊!班級里有幾個小子最愛起哄了,平時不注意在板書時寫錯字,他們就會瞎嚷嚷了,如果到時候他們讓我下不來臺,我的顏面何存?
經過一晚的思想斗爭,最后我還是決定認錯。韓愈不是說要以身立教嗎?周三早上一上課,我就對孩子們說:“今天有一個人,她想和同學們認錯,可是怕你們不肯原諒,你們愿意給她機會嗎?”一開始孩子們都面面相覷,后來他們都大聲說好。于是,我就對他們說那一個人就是我……
后來同學們對尷尬這個詞的印象特別深刻,我也鼓勵他們以后要勇于質疑、敢于提出問題,讓我們師生共同進步。
我的反思:
1、 做為一個老師,我有時是否太相信自己,太自以為是!
2、 做為一個老師,我有時是否太要面子,連承認錯誤的勇氣都沒有!
3、 做為一個老師,我有時是否太專制,沒有留給學生呼喊真理的空間!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問題的發(fā)現(xiàn)和提出,經常意味著一個新領域的開辟。實踐告訴我,他說的是真理。
2008年12月寫于安厚龍華中學
大女兒開學要上一年級了,由于小溪有上暑假學前班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我也無法免俗,在吳先生的強立推薦下,我手把手抓起了女兒的拼音、算術啟蒙教學。一個多月的“昂浪”陪讀生活,讓我深刻體會到了三點:
第一, 如果你的性情急躁,沒有足夠的耐性;如果你有很多繁雜瑣碎的事務;如果你很容易胡思亂想,千萬別自個兒教孩子學拼音,哪怕你對拼音有精深的造詣。因為,分分鐘都會有拍桌子、掀房子的風險存在,甚至有可能讓你對孩子的未來產生懷疑。到時候苦了孩子,累了自己,傷了親子關系,得不償失啊!
第二,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想你的孩子晚睡晚起,不想他做事拖拉,不想他整天不是看電視就是玩手機,做為家長,你就得以身作則,起模范帶頭作用。要不然,他會質問你:“為什么你們可以那樣,我就不可以!”長大后他還會說:“我的原生家庭就是這樣,沒辦法!”
第三, 在自己的孩子面前,不要怕承認錯誤。不要死不承認,更不要暴力鎮(zhèn)壓。否則他做錯了題目或是做錯了事,第一反應就是趕緊找借口,要么就破罐子破摔,不會想著為什么會錯了,怎么改正。因為,反正你們大人就是這樣!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老師是學生的鏡子。所以,我得少發(fā)火,多讀書。還有,吳先生,王者榮耀還是少打一些吧!咱先締結育兒線下聯(lián)盟比較要緊!
【本文作者: 游偉樺】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