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孝道教師心得:夫子教你明孝道
關(guān)于孝道教師心得:夫子教你明孝道
夫子教你明孝道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百善孝為先”,孝道是一切德行的根基。為人若失了孝道,其它的一切德行都是假的!人們通常認為給父母長輩吃好、穿好、住好就是孝,此種認識看似合乎情理,實則大謬矣。那么,怎樣才是真正的孝呢?——還是讓我們走進《論語》,從圣人那里尋找智慧吧。
《論語》共有20篇400多章,差不多一半涉及到“孝”,其中有19章直接論述“孝”。概括地說“孝”包含三個方面:什么是孝,如何行孝,盡孝的意義。
一、什么是孝
1.孝不僅僅是物質(zhì)上贍養(yǎng)父母,更要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恭敬。“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論語·學而》)恭敬是“孝”的根本。
2.侍奉父母應該發(fā)自內(nèi)心。“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撰,曾是以為孝乎?’”(《論語·為政》)對父母要和顏悅色,不甩臉子給父母看就是孝。
3.聽從父親的訓誡。“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論語·學而》)遵從父親的志向與行為準則,父母死后我們還要完成他們的遺愿就是孝。
4.不讓父母為自己擔憂。“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論語·為政》)不讓父母為自己的德行操心就是孝。
5.作為兒女還要時刻惦記著父母的身體。“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里仁》)父母的年紀要時刻記在心里,一方面因其高壽而高興,另一方面又因其年高體衰而有所恐懼,擔心父母的身體就是孝。
在《論語》中,孔子把“孝”由最初的“奉先思孝,接下思恭”,即尊祖祭祖的含義,加以理論化、系統(tǒng)化,使“孝”成為了一種富有人情味的重要的家庭倫理道德。
二、如何行孝
1.物質(zhì)上養(yǎng)父母之身。“事父母,能竭其力。”(《論語·學而》)“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論語·為政》)也就是說,子女要通過自己的勤奮勞作,盡可能在物質(zhì)生活方面滿足父母的需求。同時,要做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論語·里仁》)子女要在父母身旁多加伺候,即使有事非不得已外出,一定要告訴父母自己的去處,不要使年邁的父母有事時找不到自己。
2.精神上養(yǎng)父母之心。行孝要有誠心,是兒女自愿的行為,“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論語·學而》)對父母要做到恭敬;還要注意“色難”,對父母要和顏悅色。只有子女對父母發(fā)自內(nèi)心的孝敬,這樣才算是真正地孝敬父母。
3.事業(yè)上養(yǎng)父母之志。“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論語·為政》)“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論語·里仁》)要順從父母,不要違背父母的意愿,讓父母老有所為、老有所成,并繼承父母的遺志,完成父母的遺愿,讓父母雖離去亦無所憾。
4.道義上養(yǎng)父母之慧。父母也有犯糊涂的時候,面對父母的錯誤,子女要做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無怨。”(《論語·里仁》)子女應當盡力規(guī)勸,但是態(tài)度要委婉。如果父母不能接受,就要反復勸諫,并且要恭敬而不違禮。夫子認為,父母做事不一定都正確,做子女的也不能毫無原則地完全接受父母的意志,當父母有錯,我們要“諫諍”,這是大孝。
5.喪事上要合乎禮儀。“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論語·為政》)不僅生前要禮待父母,父母死后還要按禮的要求安葬父母。喪禮不只是行事周到,還要有“哀戚之情”,“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寧戚。’”(《論語·八佾》)夫子認為,喪禮是要發(fā)自內(nèi)心的悲痛。但是,這種悲哀是有節(jié)制的,要“致乎哀而止”(《論語·子張》)應避免悲哀過度而導致自己的身體受損,父母的在天之靈也不愿意看到子女這樣不愛惜自己的身體,以“毀不滅性”為限度。
6.對亡親要守孝三年。“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于其父母乎!’”(《論語·陽貨》)兒女出生三年之后才能完全離開父母的懷抱,替父母守孝三年,天下都是如此的,宰予(孔子的學生)沒有做到這樣,是不“仁”的。夫子認為父母去世后守孝三年,這樣才能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
7.對祖先要“慎終追遠”。夫子認為孝應該是善始善終的,孝除了表現(xiàn)在父母生時,還表現(xiàn)在死后對他們的緬懷,“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論語·學而》)也就是說,我們要時時想念祖先,春秋祭掃,以表達我們的哀思。
夫子的孝道是全方位的,體現(xiàn)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夫子的孝道是全過程的,從生到死“一以貫之”。
三、盡孝的意義
1.孝是“修身”之基,是為人處世的基本行為規(guī)范。儒家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要使家庭和睦、社會和諧、人際關(guān)系和順,首先要提高個人修養(yǎng),“修身”是根本,而修身的關(guān)鍵就是“孝”。“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論語·學而》)從在家到外出再到社會,夫子將人的活動分為三個層面,而父母和兄弟是人最先要面對的也是最基本的一個生活圈,孝悌是為人的基礎(chǔ)。在論及“士”的標準時,夫子也是將孝悌作為基本準則,“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xiāng)黨稱悌焉。’”
2.孝是“仁”的根本。“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立本而道生。孝弟(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仁”是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孝順爹娘,敬愛兄長,這就是“仁”的基礎(chǔ)。家是社會的基本單位,要穩(wěn)定社會秩序,必須先鞏固家庭組織,“家和則萬事興”。所以在社會中“孝為百善首”,是天之經(jīng)、地之義。家庭經(jīng)濟是整個社會經(jīng)濟的基礎(chǔ),家庭的穩(wěn)定就是社會的穩(wěn)定,家庭的和睦就是社會的和諧。
3.孝是“為政”的根基?!墩撜Z·為政》載: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一般人都認為“治國、平天下”才是為政,夫子卻不這樣認為。父子的觀點是用孝悌把家庭打理好,讓家庭和睦,整個家中一團和氣,人人其樂融融,而“治國、平天下”,也不過使整個社會和諧,如春風化雨一般,兩件事情的本質(zhì)是相等的,何必“治國、平天下”才是為政?所謂“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意思亦相同。夫子認為,踐行孝道,這也是為政。
4.“孝”和“忠”是一體的。古語云“求忠臣于孝子之家”,把“人臣之忠”與“人子之孝”聯(lián)系在一起,忠臣首先是一個孝子。宋朝宰相趙普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原因就在于“忠孝”思想是貫穿《論語》的一條主線,而且主要體現(xiàn)在前半部分。“孝”發(fā)生在家庭之中,是子女出于血緣親情對父母的一種自然情感,是倫理領(lǐng)域的問題。“忠”發(fā)生在國家層面,是臣對君的一種情感,是政治領(lǐng)域的問題。“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做亂者,未之有也。”(《論語·學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論語·學而》)對待父母能夠竭盡所能,對待君主可以付出生命。夫子把君臣關(guān)系和父子關(guān)系統(tǒng)一起來,這就使得源于家庭倫理的“孝”自然地演化為臣對君的“忠”,忠孝是可以兩全的!
5.孝是實現(xiàn)“仁”的途徑。要實現(xiàn)“仁”,首先就要解決人的思想問題,就得推廣孝,以期達到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論語·為政》)忠由孝延伸而來,孝是一切善德的基礎(chǔ)。夫子認為孝是道德的根本,是為政的根基,因為仁是廣大的抽象的,而孝是具體的可以實現(xiàn)的,所以孝是實現(xiàn)仁的途徑。孝作為道德的發(fā)軔,發(fā)展到仁的高度,最終是要達到人與社會的和諧。
孔子的孝道觀雖然是在2500多年前提出來的,但是在家國同構(gòu)、孝忠一體的大框架下,無論是從倫理領(lǐng)域,還是在政治層面,其基本內(nèi)容和精髓在今天仍然意義重大。提倡孝道,對于維護社會穩(wěn)定,促進社會和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孝是中華民族固有的價值觀,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是愛國心的源動力,是民族團結(jié)、國家興旺的根基,對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shè)、弘揚愛國主義優(yōu)良傳統(tǒng)、增強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均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本文作者:諸城市百尺河初中 王義平
來自公眾號:鳶都初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