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老師教育學生的心得:玉不琢不成器
關于老師教育學生的心得:玉不琢不成器
編者按:此文是由地平線所創(chuàng)作的,全文一共分為四個方面來描述:一、他們不經意的小錯誤,其實是在試探你;二、養(yǎng)之有素,出則能戰(zhàn),戰(zhàn)之能勝;三、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四、行不言之教。最后,引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接下來跟小編一起來欣賞吧!
1
他們不經意的小錯誤,其實是在試探你
班級中總有一些不等的學生,經常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錯誤,有意無意在探視你。今天一些小毛病,明天一些小意外,看似漫不經心的散漫,其實是用他們那點小心機在潛意識中試探,這個班主任的“城府”有多深?遇到事情班主任的處理態(tài)度,無疑昭顯其性格。如若遇到問題,第一時間處理,他們必不敢輕視之,知道遇到不好惹的主兒,需謹慎待之。
而班主任需要協調好各方面的關系,在最短時間內處理好不等的事情,必須煉就一個超強大腦,方能駕馭整個班級,使學生在良性軌道上運行。
2
養(yǎng)之有素,出則能戰(zhàn),戰(zhàn)之能勝
常言道: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班主任在日常事務中對班級實行規(guī)范化的管理,不是為了培養(yǎng)考試的機器,而是提升其整體素養(yǎng),養(yǎng)成一支訓練有素的隊伍。在各種不同活動中,煉就過硬的本領,上操、集會、社團活動即能展現整個班級的班風班貌,突顯其整體素養(yǎng)。整齊劃一的隊伍、有秩有序的紀律,這些人文素養(yǎng),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長久歷練,方能使整個班級向善、向美發(fā)展。即使離開這個集體,這樣的素養(yǎng)也在不知不覺中形成優(yōu)良的習慣久而久之保留下來,教育的目的也就達到。
這個社會需要的不僅僅是學術類的研究,更多的則是從事不同行業(yè)的復合型人才,而初中階段的教育,則是為將來的發(fā)展奠基的基礎性教育。單純的教學,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和精神文明發(fā)展的需求,人文主義教學尤顯重要。
人文主義素養(yǎng),絕非一蹴而就,需恒久的說教,需長期的培養(yǎng)。而社會,也不再以知識多寡作為衡量人才的唯一杠桿,基礎性教育,則需培養(yǎng)一支養(yǎng)之有素,出則能戰(zhàn),戰(zhàn)之能勝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這就需要一線的班主任在日常點滴工作中,潛意識傳輸此等觀念,在日常事務中注意各種不等的細枝末節(jié),繼而才能慢慢煉就其扎實的基本功。
3
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
在管理班級的事務中,常會遇到令人心煩意亂的情況,出現莫須有的誤解,也是常態(tài)。如何化解此等矛盾,有經驗的班主任都會平心靜氣交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化干戈為玉帛。此時說話的藝術尤為重要。
心善淵,與人交談時,心態(tài)沉穩(wěn)大度。把你想的事情都落到實處,不管事情是大還是小,然后根據結果進行修正,直到把事情完成到更好。
與善仁。多一點接納過錯,以仁愛的心包容別人的問題。接納和包容能為人提供改善和成長的機會,畢竟人有時能從錯誤中學習。
圣經說:“遮掩人過的,尋求人愛;屢次挑錯的,離間密友。”
言善信。言語平實又有信用。人類因有誠信而得到了高尚,社會因有誠信而得到了發(fā)展,世界因有誠信而得到了發(fā)展。以成信作為為人處事的根本。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我們的生活才會充滿友愛,充滿陽光!
真誠待人、守時守信、勇于承擔責任,敢于承認錯誤、說到做到都是誠實守信的高尚品格。
4
行不言之教
以身作則,身教大于言傳。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來自身體和行為,以身作則,以自己良好的行為樹立典范,通過教育來體現教育要求。在潛移默化中將教育傳輸給受教育者。
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要言行一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教育學生,而且身教重于言教。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說:“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唯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教師個人的范例,對于青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可見,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巨大的影響作用,教師就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和楷模。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惟其如此,不言之教才能最大程度彰顯教育的魅力。
班主任是班級的主要管理者,要管理好一個班級則需要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而且還要不斷學習別人的先進經驗,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對一個學生的健康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為班主任難免會碰到一些“堅硬的石頭”,但是如何把他們雕刻成璀璨奪目的鉆石,需要“匠師們”恒定持久的精雕細琢,方能“玉琢成器”。
本文作者:地平線(公眾號:陳東霞)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