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親和力》有感:力在則聚,力亡則散
學習啦:《親和力》是歌德晚年的作品,告訴我們任何一種真正的傾慕都該受到高度珍視。下面我們來看看這篇《力在則聚,力亡則散》。
歌德晚年作品《親和力》讀來比他的早年作品豐盈了很多。書中的中年夫婦愛德華、夏洛蒂在田莊過著平靜的生活,他們邀請上尉和奧狄莉來家做客,兩人的到來使這個家庭漸漸起了分化,男主人和女客人,夫人和男客人產生了感情,他們痛苦地陷入道德與情感的沖突之中。據說歌德寫這本書的原因是為了克服一場無望的愛情在他心中造成的巨大痛苦,一八零七年冬天,年已五十八歲的歌德對十六歲的少女米娜·赫爾茨麗卜一見傾心,但自知年齡懸殊,好事難成,只得強忍傷痛不辭而別。小說中的主人公最終也以悲劇收場。
先說三點小感觸:一是書中男教員對奧狄莉的教育的看法讓我很感動,面對成績差強人意的奧狄莉,男教員卻發(fā)現了這個女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認為她不是作為該受教育的人去學習,而是作為一個要去進行教育的人去學習。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現代人又有多少能做到這一點呢?
第二點是被作者塑造為封建衛(wèi)道士的米德勒我卻十分喜歡。也許十幾年前的我會對這個瘋瘋癲癲的老頭嗤之以鼻,可經歷了近十年的婚姻生活后,我發(fā)現很多米德勒的想法和自己居然不謀而合。例如米德勒認為婚姻是一筆無盡的債務,也只有通過永恒才能償還。它有時也會是不愉快的,可我相信,可這也同樣是正常的。
第三是伯爵和子爵夫人拜訪愛德華、夏洛蒂時的談話——婚姻的有效期。去年看《奇葩說》中有一期討論“婚姻可否7年的有效期?”時還感覺思想太前衛(wèi),原來兩百年前的歌德早已在他的書中討論了這個問題!書中伯爵說到:每次婚姻應以五年為限。這樣,就如同人們在快樂的集會中忘卻時間一樣,他們也忘記了歲月的流逝。而當他們發(fā)現期限已經過去時,他們卻極為愉快的感到吃驚,這個期限已經不知不覺的延長了。
合上此書,回看現在。我們的婚姻制度已很寬松,夫妻不再束縛于彼此,大部分人都可以做到“力在則聚,力亡則散”。同時大部分的我們還是傾向于相信婚姻,相信自己的愛人,相信人性中真善美的部分,不然為什么每年、每天都有這么多人自愿走進這種制度中呢。就像書中說的“在一個冷漠和敵意司空見慣的世界里,任何一種真正的傾慕都該受到高度珍視。”那么是否在一個出軌和離婚司空見慣的世界里,任何一段進行中的婚姻都該受到精心維護呢?
作者:平安小果果
公眾號:平平安安的親子閱讀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學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