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育心得:引導小學生用透視法在寫作中主動立意
學習啦:不少習作者,尤其是小學生寫作中在解決了字通句順之后,往往會出現(xiàn)平淡無味的流水帳問題。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引導小學生用透視法在寫作中主動立意》。
導致作文流水帳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主題沒有或不突出,二是詳略不分,重點不突出,三是沒有修辭意識,表達乏味。而這三個原因中顯然主題問題影響最大,也最為重要。
主題是文章的核心,是靈魂。如何從日常生活的各類素材中挖掘出合適的,有質量的主題,這就是寫作中的立意過程。而小學生習作普遍缺乏立意意識,也不解立意的有效途徑。如果能在他們的認知范圍內,引導他們理解并掌握一種可以實踐的立意方法,必定能強化他們的立意意識,提升他們的立意質量,自然也能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透視法應該是一種比較簡便適宜的,可以施行的立意方法。
所謂透視法,就是透過現(xiàn)象尋找深層原因,找到問題的關鍵和價值,以此確立文章的表達主旨。小學生習作從看圖說話開始,就習慣于描述現(xiàn)象,展現(xiàn)生活中或想象中的各種人事景物,有些功底扎實的同學,在三四年級就已經(jīng)能非常精細地描畫。但現(xiàn)象往往是紛繁蕪雜的,傳遞的信息是多重的,有時甚至是矛盾的,寫作中作者在有限的篇幅里不可能面面俱到,必定有所取舍,而取舍的依據(jù)就是文章的主題。借助透視法,可以讓作者思考得更加深入,在這個過程中,作者的立場、觀點和感情也會漸漸清晰,從而確立了一篇文章需要傳達的核心意旨,完成了立意的過程。
引導小學生用透視法在寫作中立意,具體操作并不復雜,主要是提醒孩子不僅要細致觀賽生活,還要尋找原因,在追問和思考中獲得更深層次的認識。簡單地說,就是讓孩子們在寫作文時,無論是寫人、狀物,還是敘事、寫景,在完成現(xiàn)象描述后,都要追問一個“為什么”。在追問中,孩子會停下忙亂的腳步,收回四處張望的眼睛,靜下心,認真探尋現(xiàn)象背后的一些秘密。而這些秘密或許是更值得人們關注的,更需要解決的,也是更值得我們表達的。如此,表達就有了清晰的方向,文章的立意即可由此展開。
某個晚上,我用這種透視法和五六個小學三年級的同學進行了討論,引導他們進行主動立意。
我家夫人喜歡種花,陽臺上、窗臺上擺滿了各類花卉,孩子們來來往往,對此非常熟悉,我們的討論就從這個話題開始。我們先給出了作文題目——愛種花的想想媽媽(我女兒小名想想),然后一起討論了文章的基本內容,包括想想媽媽的身份和外貌等基本情況、澆水整枝施肥等各類動作、花開時的情形和美麗。
這些討論告一段落后,我進一步追問:想想媽媽為什么愛種花呢?一石落水,漣漪蕩漾。孩子們開始思考,有的說花好看,有的說房間更漂亮,有的說想想媽媽愛美。我肯定了孩子們的想法,孩子們也在討論中明白種花可以讓生活更美。我鼓勵孩子們在寫作過程中圍繞這個想法去寫。我相信孩子們這樣去寫,肯定比一般性地寫出人物愛種花的特點更有現(xiàn)實意義。
聊完了種花,我們又聊起了種菜?,F(xiàn)在很多城里人都自己種菜,我問孩子們:“你們家里有沒有人在種菜呢?”有一個孩子說他媽媽在陽臺上種了番茄,另一個孩子說他爺爺種了青菜和絲瓜。我接著追問:“媽媽和爺爺為什么想著自己種菜呢?”孩子們想了一會兒,很快各自就有了答案。媽媽種了番茄的孩子說:“媽媽想找回小時候在鄉(xiāng)村生活的感覺。”另一個孩子則說:“自己種的菜沒打農藥,吃得放心。”還有一個孩子則說:“自己種的菜新鮮。”有了這樣的認識,文章的立意基本也明確了。
第一個孩子可以寫一篇題目叫“媽媽在陽臺種番茄”的文章,這篇文章可以寫媽媽種番茄的過程,媽媽種番茄的樂趣,寫媽媽在這過程中找到了田園情趣,寫城里人對田園生活的向往。比起媽媽種番茄這樣的簡單敘事,這樣的文章顯然有了一份現(xiàn)實針對性,關注和思考也上了更高一個層次。
第二個孩子同樣可以寫一篇題目叫“爺爺親自種青菜”的文章。文章可以寫出爺爺?shù)纳矸?,寫爺爺怎樣種菜,為什么要自己種菜,突出爺爺自己種的菜吃起來放心、新鮮。這樣的文章在立意上顯然已觸及食品安全這樣的重大問題,其質量自然不是流水帳的文章可以相提并論的。
后來,我讓孩子們各自回憶生活中的各類情形,自己選擇一件事或一個人物的行為,再問個為什么,找找背后的原因。有的孩子想寫爸爸玩手機,認為爸爸愛手機愛過孩子,爸爸成了手機的奴隸;有的孩子想寫媽媽老是催做作業(yè),原因是媽媽愛他,希望他能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有的孩子想寫爸爸媽媽帶她去旅行,因為爸爸媽媽希望她能多長見識,有一個快樂的童年;還有一個孩子要寫她第一次做飯的事,她想到這是培養(yǎng)一個人獨立生活能力的開始。幾個孩子幾乎每一個人都找到了自己要寫的話題,而且多少都挖出現(xiàn)象背后的一些動機或目的,完成了文章的立意。
問個為什么,經(jīng)常問問,應該能幫助孩子們透過表象,發(fā)現(xiàn)一些深層次,值得普遍關注的問題。記得前幾年浙江嘉興的一位小學六年級女生寫過一篇叫《靜靜》的作文,寫了她在國慶長假跟著爸爸媽媽去鄉(xiāng)下看爺爺?shù)氖?。這篇文章的立意也可以通過追問來確立,比如為什么不出去旅游,而去鄉(xiāng)下?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和回答自然涉及黃金周大堵車這樣普遍性的社會問題,這樣的文章自然極易引起關注,激發(fā)讀者的共鳴。
借助透視法立意對小學生習作有指導意義,對初高中同學的寫作同樣具有實踐價值。這樣的立意方法不僅有助于提高寫作水平,而且能培養(yǎng)習作者的觀察能力和思辨能力。當下學習,強調經(jīng)世致用,要求關注社會,重視實踐能力,透視法顯然非常契合這樣的要求,非常符合社會和教育發(fā)展的主流方向。此外,這樣的文章也體現(xiàn)了鮮明的問題意識,有的放矢,可免無病呻吟的通病。
公眾號:門童閑筆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學習啦